接下来一个月的时间里,彻底不用忌口。
此时此刻,在回程的火车上,魏明是呼呼大睡,那呼噜声,能让隔壁卧铺的老哥投诉的那种.
李轩看着在硬座上睡着的老舅,给他盖了一张毯子.而此时,李轩也在这吵嚷的绿皮火车硬座上,看着窗外的风景,闪烁过的灯火,从黑夜到白天.回去名为横店的地方。
乘务员的声音传到了耳里,白象泡面!要不要。
李轩本来有些饿,想要点一份白象泡面的,好家伙,二十块钱。
看来这个时候的白象泡面,还不是亲民的东西,还丫的是泡面刺客,隔壁的幸运牌泡面才是这个时代真正的泡面,一包7毛钱,这个价格才是真正的亲民泡面呢,李轩果断的选择了幸运牌。
热腾腾的泡面,泡在铁饭盒里,在这个冬天,有些许慰藉的幸福。
正当此时,路灯上挂着些许白练。
哦,下雪了。
北方的冬天。
银装素裹的,还真是不错。
“快要跨年了呀,这算是二零零二年的第一场雪吗?还是算二零零一年的最后一场雪。”
此时李轩就想到了刀郎的歌。
2002年的第一场雪~
明年的四月份就是艺考的时候,二月头报名填志愿。
也没多长时间了。
来年春天,静待花开。
回到横店。
这么算时间快要跨年了,除了要捞更多的属性,攒学费。
如今上来存款大概有四千块,算是今年辛勤劳动的结晶。
比起赵文灼他们,这个时代的顶尖电视剧选手,一集十万的片酬,还还有些微差距。
但没关系,只是现在而已。
比这个就没意思了,往后还有片酬1亿的选手呢,似李连捷,功夫皇帝,拍《龙门飞甲》就得一个亿来请。
真正的巨星级演员。
为了这个目标,魏明也没有闲着,就给李轩找资源。
文艺片。
算是小演员在这个时代的突破口,商业片肯定指不上了,就算能去大的商业片,以李轩的履历而言,也只能是龙套级的。
就像在《英雄》里那样,演个露出眼神的角色就差不多了,那些有台词的,都得是自带资源上去的。
正经的角色是想都别想,想要露脸有台词的话,文艺片就是突破口。
特别是一些有名头的大导演。
比如这一次的《大块头》,虽然是大牌云集的作品,但剧本十足文艺,也没什么配角流出来。
比如魏明接下来给李轩介的剧本,也是差不多情况,名义上的导演是个新人,叫陆传。
那么实际上的导演呢?
是那个一年前被封杀的青年导演,叫做江文。
这部作品叫做《寻枪》。
京城。
此时此刻,张大胡子就在常去的私人茶庄里,请客交谈,一个是梁得龙,一个是王新铭,一个是台岛圈子的导演,一个是西北圈子的。
和王新铭比起来,梁得龙的态度是好很多的,瞧不起大陆演员是一回事,但讨好这个京圈的炸子鸡,就是另一回事了。
张记中也很享受梁得龙这种恭维。
王新铭则是憋着,等着吧,等着咱们作品上映的时候,看看谁才是那个最能诠释金庸作品的人。
看看谁,才是那个最能够代表金庸的人。
今天三人聚在一起也不是巧合,主要也有交流的意味在里面。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张记中也不是迂腐的人,更不觉得自己天下无敌了,莫要说这两个同期的武侠片导演,像《风云》和《萧十一郎》的导演他也聊过。
《射雕英雄传》已经拍完了,虽然还没有完全放映,在一些不足的地方,还是能够看出一些的。
汲取,进步。
才能维持傲慢。
“你上次给我推荐的演员很不错啊,拍完之后,我们的主演张卫建都对他念念不忘。”此时梁得龙就是用这个打开话题。
不说张记中都快忘记有这么一号事儿了。
是那个.尹志平?
对了,还有郭靖的武术替身,老实说,梁得龙不说的话,他对这事儿,就还挺模糊的了。
当时给他的印象很是深刻,但再深刻,也只不过是一个配角,一个群演。
已经很难得了,至少梁得龙提起来的时候,他还知道是谁,一个群演,能够占据他记忆一角的位置。
也算是独一个。
此时张记中就摸着自己大胡子说道。
“这个群演.很有意思的,至少,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他为了演好角色,在背后付出的代价,肯定也不会少。”
旁边的王新铭知道了,两人在讨论着什么,是上次大胡子推荐的群演。
王新铭内心诽腹,这台岛佬真的是上赶子来舔,一个群演而已,给他吹的天花乱坠的。
在我们《侠客行》里,他就连替身都混不上。
看来《少年张三丰》这企划,也是鼠辈耳。
蹭着金庸《倚天》的世界观,乱来一气。
此时此刻,为了调节气氛,梁得龙甚至在这里的电视机里,播发起了花絮来,男帅女靓,特别是张卫建,就真的颇有几分剧版周星星的影子.当然,也只是影子而已,喜剧之王还是喜剧之王,最顶级的超级巨星,不是谁能碰瓷的。
此时,张记中也问道。
“我当初也给你推荐了,让他演狗杂种的替身,他的镜头感很强,应该没问题的。”
“他不专业,就没有用他了,让他演了雪山派和长乐帮的江湖人。”此时的王新铭就说道,我请人只请最专业的。
结果张记中和梁得龙都眼神古怪了起来。
此时梁得龙带来的花絮,也播放到了张翠山vs张三丰。
李轩vs武术替身。
王新铭定睛一看,却见的武术替身被李轩打得落花流水倒不像是张三丰吊打张翠山。
而像是反过来了.
所以这段才是花絮。
真打的花絮。
至少,武打方面。
他,真的很专业。
第40章 ,演员,群演
“我还能骗你不成。”
看着目瞪口呆的王新铭,张记中就有点想笑,这老小子就真有意思,口口声声说要找专业,结果我把专业的介绍给了你,你却不相信他。
你好歹给他个机会呀,连个机会都不给
不过,这场武打戏,也让张记中有些意外,打的太漂亮了。
而且,很入戏。
老实说,光是在花絮里面,张记中都能看到角色的影子,一个背负着仇恨,被怨恨冲昏头脑的年轻人,至少在这一秒,没有犹豫和迟疑。
还有那种背负着恨意的忧郁。
妙啊。
跃然于眼前的演技。
看着眼前这一幕,张记中就若有所思,至少从这一段花絮里。
把云中鹤给他的话。
好像还挺浪费人才的.
这个样子就有点.像他心中的“表哥”。
此时,张记中闪过很多想法。
当又否决掉了。
不行,表哥得让专业的人来,这是仅次于主角的重要角色了
履历这种东西,是可以叠加的,无论对于什么级别的演员而言,无论作品上映与否,履历就是履历,是客观存在的东西。
《射雕英雄传》《少年张三丰》。
这两部作品是算履历的,都是有名有姓,虽然还没有播出,但对于魏明来说,还是能够拿出来要角色的。
起码,能够证明,我家这个,他不是一般的“群演”。
而是哇塞的。
群演!
在电视剧方面,应该算得上是‘演员’了,但电影这块,还是半个‘群演’级的。
对于《寻枪》那边而言,发挥作用的是《大块头》的角色,毕竟,电影和电视剧,大银幕和小荧幕,履历还是不相通的
《寻枪》那边就答应了魏明的推荐,片酬不多,七百块,具体角色嘛,等去到的时候可以再安排。
除了马山,周晓刚,李小萌之外的角色,都是不甚重要的。
甚至说极端点,这就是马山一个人的独角戏,其他人拴条狗出来都可以演.
导演说叫陆传,但其实这个陆传就是江文披着马甲。
算是一部,自编自导自演的作品了。
“那就去呗,就当去露个脸了,起码这个露脸的机会应该是有的。”
李轩可不嫌弃,这可是未来的江文大导演的早期作品。
不对,在《鬼子来了》大闹戛纳的时候,江文大导演就已经出了名。
且不说在他的作品露脸,能给自己什么样的帮助,光是薅的属性点,就比金钱要贵重的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