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挖玉,整个河床都是我的矿场 第4节

  苏阳挥着铲子挖的很起劲,土石夹杂着各种石头聚了一堆。

  刘小成挖了四五年,也是老玉农了,眼力早就练出来了,什么样的石头从眼前一过,就能分辨出来什么料子。

  “等下等下....”

  刘小成忽然叫停了。

  六子刚走两步,又退了回来:“卧槽,咋啦这是?”

  刘小成咧嘴一笑,将铲子从坑里扔出来,伸手从砂石堆里摸到一块指甲盖大小的石头,在手心使劲搓了搓。

  六子俯身看着那块石头,眼睛都看直了,附近的人也愣了一下,瞪着眼睛往这看。

  一个糯白色的石块,上面带着几缕黄土沁色。

  “这他妈就出货了,跟做梦一样。”苏阳得意的拍了拍身上的泥,有点不可思议。

  “奶白色泛黄,带点磨砂皮,是鸡骨白的紫罗兰!”六子激动的喊了出来。

  没想到刚开挖不到一个小时,就碰到了鸡骨白,也是头一遭遇到了。

  苏阳的脑海也同时开启了鉴别之眼,很快将那块石头的信息识别出来。

  【类别:白玉/鸡骨白】

  【特点:油性低,质地粗,石性强】

  【价值:50】

  这种鸡骨白是河床上最常见的了,一般都是半石半玉的夹生层籽料,因为里面有石英云母的成分,所以玉质不明显,石质化比较强,但也能值一天的工钱。

  像他们这种采玉人,都是直接出售原石,没有二次加工,如果磨皮加抛光,去掉那些砂皮,成色会更好一些,价格还能涨两成。

  要是再根据石头形状雕刻成手把件,那就得翻几番了。只是后续的那些工作比较繁琐,属于技术工种,他们做不来,也没有销售渠道。

  刘小成笑着对着阳光照了照,把石头递给他。

  苏阳长这么大,头一回下坑就挖到了玉石,激动的不行,立刻掏出网兜,开心的塞了进去,放在怀里。

  周围的人放慢了手中的铲子,探着头朝这边看。

  “小成,你们傻乐什么呢,真挖到好东西了?”

  “尼玛真的假的,你们真挖到料子了!”

  “这么巧的嘛?画个圈就有了?”

  刘小成激动的伸手比划了一下,指着自己的大拇指,激动的说道:“鸡骨白,拇指盖大小,值几十块钱呢!”

  “卧槽尼玛!”

  众人齐齐看向苏阳的方向,那小子撅着腚正往自己怀里塞东西呢。

  看他那得意的样子,怪不得一直在旁边溜达呢,还真给他碰上了。

  “这刚来就开张,看风水真的有用吗?”

  “早知道就带本风水大全了,寻龙点穴看风水,自然感应得天地......”

  “这哪是什么风水,我看这就是瞎猫碰到死耗子,踩到狗屎运了!”

第5章 以量取胜

  大家伙羡慕的流口水,这家伙运气也太好了,今天的饭钱和路费起码有着落了。

  “大家伙继续挖吧,这种运气不是谁都能碰上的。”

  “说的也是,还是踏踏实实挖战壕吧,说不定下一铲子就能挖到金包皮呢,哈哈哈....”

  很快,战壕里又响起了铲子碰撞石头的声音。

  要是挖起来速度也很快,一铲子下去,零零散散的石头掉下来,先扫一眼,遇到上眼的再用手扒拉出来,基本上不会遗漏什么。

  “唉?”

  旁边的二婶子停下来,从石头堆里捡到一个小石块,用围裙擦了擦。

  只是没有苏阳那般幸运,她拿着手电筒照看了几秒。一块不值钱的窜青花,论斤称能换个路费,也算开张了。

  苏阳又开始四处溜达,拿着铲子像巡逻队一样,时不时的用脚碾碾地面,跟平时在村里当街溜子似的。

  大家伙也懒得管他,谁挖到东西都不奇怪,唯独苏阳挖到大家心里不平衡。

  过了半个小时,苏阳脑海里又响起了系统的声音。

  根据声音的强弱,苏阳锁定了脚下的位置,随后用铲子在方圆三米画了一个圈。

  搬来小马扎坐在中间,一铲铲的开始挖掘。

  清理掉上面的鹅卵石,再去掉沙石杂土,很快就挖出一个深坑,随后向四周开始掏洞。

  苏阳管这种方式叫做中间开花。

  “金包玉,羊脂玉,都到铲里来!”

  苏阳嘴里念念有词,手上的动作也没有停。

  又经过半小时的挖掘,系统的提示越来越强,似乎玉石就在眼前。

  终于,在一堆沙石中找到了一块不起眼的石头,沾满了黄泥。

  苏阳兴奋的从坑里出来,满脸污垢的笑着,这是一块低质黄玉。

  黄玉主要的颜色是原生黄,少部分是嫩黄或者嫩绿,沁色好的油脂厚,摸起来跟女人的屁股蛋一样。

  不过,这年头沁色均匀又型好的黄玉极少,价值堪比羊脂玉了。

  尤其在清朝的时候,黄和“皇”同音,一度成为皇室御用手把件,价值一下子给拉升了不少,甚至超越了羊脂玉。

  民国时,皇族不复存在,民间也流行“德先生”和“赛先生”,这封建御用的东西价值也跌到谷底,建国后,价格才缓慢提升了一些。

  苏阳这个就没那么幸运,沁色不均匀,品相也一般,好在个头稍大,两指见长,撑死能卖一百多块。

  系统也给出了石头的评估信息。

  【种类:黄玉】

  【特点:色泽黄,硬度高,韧性强】

  【价值:100】

  苏阳立刻掏出自己的网兜塞了进去,现在已经有两块石头了。要按照这个速度的话,这小网兜还不够用,下次再找陈大明买个大点的。

  但实际上,这是陈大明用来捞金鱼的网兜,本身就是二手货,充当个人情送给了苏阳。

  真正挖玉的人从不用什么小网兜,都是往兜里一揣,本身一天到晚也挖不到什么东西。谁没事闲的装个小网兜,怪麻烦的。

  也就是苏阳因为有系统加持,一挖一个准,这才觉得网兜有用,甚至还想要两个。

  就这么溜达了一上午,苏阳来回走了最少两万步,比前世自己一周走的都多。好在系统提示了三四次,草草挖出了一些东西,不过都是一些不值钱的石头,品相也差,卖不上什么价格,有的只能论斤称。

  但是加起来也能卖个几百块钱。

  对于这个收获,苏阳相当满意了。

  到了午饭的时候,太阳高高挂起,强大的温差让他冒出了热汗。

  大家伙开始放下铲子,聚集在河床一侧的大树下吃饭乘凉。

  周围的和田本地人,开始铺上了地毯,大家席地而坐,取出背包里的大馕卷着大葱啃起了来,条件好的还烤起了羊肉串。

  而乔木村的这些人,都是来自平原的的迁移户,打开背包都是馒头和咸菜,有的人还带了一把大蒜,喝着自家井里的凉白开,勉强凑活一顿。

  他们出来干活不容易,还要付六子的车费,吃饭也是能省就省。

  而苏阳则随意多了,从包里掏出一包方便面,两根火腿肠,三个五香蛋,四包辣条,一起放进盒子里,浇上一壶热水,香味四溢。

  又从包里掏出一瓶二锅头,倒上一杯酒,一口辣条一口酒,简直不要太爽。

  “成哥,过来喝一杯,我带了酒。”苏阳举着塑料杯对着刘小成招招手。

  刘小成拿着自家做的煎饼,卷着几根葱叶子,蘸着大酱吃的津津有味。

  两个人坐在树底下,喝着小酒吃着火腿肠,跟春游野餐似的。

  旁边二婶子剥着鸡蛋皮,看着苏阳吃火腿肠,下意识咽了口口水。

  “阳子,你是真会败家,你这一顿饭少说也的一二十,你这挖的都没你造的多!”

  从二婶子话里听出几分酸意。

  苏阳得意的拍了拍网兜。

  “咱这不是挖到东西了吗?稳赚不亏,二婶子,要不你也来根肠,买的两一块一,算你八毛。”

  二婶子摇摇头,两口并一口吃掉鸡蛋,又喝了满满一口水,“我可吃不起...”

  六子闻到酒味也凑了过来,接着话茬问大家:“大家伙今天都挖到啥好东西了没,拿出来掌掌眼。”

  二婶子也是多年的采玉工了,得意的从裤腰里掏出一块小石头:“也没采到什么值钱的东西,一个奇石,长的跟你叔裤裆里的家伙什一样,多少值个路费。”

  另外一个同村的刘楞子长的憨憨的,从兜里掏出一块两寸见方的磨砂石:“我这也采了个鸡骨白,品相太差了,最多能值八十。”

  “尼玛,这个品相可以啊,有个半两!”

  “刘愣子可以啊,傻人有傻福,回回都不空手归。”

  而其他人则摇摇头,什么也没采到。

  六子拿着鸡骨白左右摩擦:“对了,阳子不是也采了个鸡骨白吗,这俩哪个品相好点?”

  苏阳愁了一眼,咧嘴吸溜了一口面。

  “我那个不行,个头小,裂缝多,不如愣子这个,能卖个一百块我就知足了。”

  刘小成拍了拍苏阳肩膀,安慰道:“没事,你第一次下坑就能采到东西,已经很不错了,我当年刨了一星期才刨出一块黄玉。”

  旁边二婶子也见缝插针,酸歪歪的说道:“年轻人就是要稳重点,你能刨个鸡骨白就不错了,别不知足了。”

  旁边的人吃着饭闲着没事,让苏阳拿出来看看,这也是他们平时消遣的方式。

  把各自刨出来的石头放在一起比较,也算是长眼长见识。

  苏阳把方便面放下,抹了一把嘴头,从兜里掏出一个网兜。

  “诺,都在这了,你们看吧。”

  大家伙看着那鼓囊囊的网兜,瞬间惊呆了。

  “卧槽,阳子这都是你的?”

第6章 妥妥的暴发户

  六子接过网兜掂了掂,这特么得有一斤多啊!

  “阳子,你不会看走眼了吧,有的石头中看不中用啊!”

  “是啊,不可能一个上午就刨这么多,老天爷来了也说不通啊!”

  六子一脸惊疑的将网兜里的石头倒了出来,铺在地上。

首节上一节4/1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