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挖玉,整个河床都是我的矿场 第32节

  “哈孜,你去附近拾柴吧,我在这碰碰运气。”

  “好嘞!”

  哈孜克高兴的拉着骡车朝外面的树林里走去,苏阳则来到堤坝上,寻找昨天留下的记号。

  苏阳在堤坝上走着,下意识开启扫描系统,现在升级后,探测距离达到五米。

  之前苏阳只是在边缘地带只趟了一回,多少还有一些遗漏。

  现在十米的堤坝,苏阳只需要来回走两趟就扫完了。

  只是这样比较费腿,来回十公里的堤坝,走一圈腿都没了。

  “等老子有钱了,一定先买一辆摩托车。”

  目前摩托车的价格最便宜的也要9000块,稍微好一点的就要上万,二手的也要大几千,苏阳目前的经济实力,还差点。

  在寻找昨天的记号时,苏阳在堤坝上也发现了几处遗漏的地方,而且探测位置也更加精确,最大的误差也不过几铲子的功夫。

  苏阳沿着堤坝越走越远,有时蹲下来刨上半个小时,再蹲在地上休息一会,喝几口水继续往前走。

  经过两三个小时的趟雷,苏阳将整个堤坝来回走了一遍,看了看网兜里的石头,大概已经有昨天一整天的量了。

  虽然没有遇到沙枣青这种好料子,但是青灰石多了,也能值不少钱。

  日落西山。

  哈孜克牵着骡子等在树林里,车子上堆满了落叶,用化肥袋子缝在一起的包袱包着,还有一些干枝。

  “阳哥,今天咋样啊,挖到东西没?”

  “跟昨天一样,一块小青石,差不多也够了。”苏阳朝哈孜克举着一枚小石头,倒不是不信任哈孜克,而是不信任他家的那些人。

  “阳哥,咱们回去吧,路上还要一会呢。”哈孜克整理着骡车,准备出发。

  苏阳倒是没有回去的意思,而是往旁边的戈壁滩走了走,指着前面的一片滩涂。上面是一块盐碱地,这样的地块在边疆很多,种不了庄稼,杂草也很难生长,却长着一种强碱的植物,土话叫碱蒿子。

  “哈孜,帮我个忙,帮我摘一些碱蒿子过来,越多越好。”

  哈孜克有些莫名奇妙,摸着脑袋:“阳哥,你要那玩意干啥,喂羊羊都不吃,那玩意老苦了。”

  “让你去你就去,又不是给你吃的。”苏阳来到胡杨林,找到一处干燥的地方,用脚画了一个圈,差不多五十公分,回头叮嘱道:“我那袋子里还有把铲子,你拿着。”

  “好嘞阳哥,我这就去。”

  哈孜克应了一声,掏出铲子便朝戈壁滩走去,等人走后,苏阳抡着铲子开始往下挖。

  树林里的地面硬多了,一铲子下去,挖不上来半铲土,只能用镐头使劲往下砸,再用铲子往外铲土。

  碱蒿子也叫碱蓬,也有人脚狼尾巴草,是本地人最常用的一用制碱的野草。和田有很多面食都会用到这种东西,比如大馕,面包,面条之类的。

  和面的时候捏上一点,再用热水泡开,可以当发酵粉用。

  苏阳也是刚才在堤坝上采玉时,看到这种东西才想到的。

  冬窝子的峭壁上都是石头,用凿子和锤头,锤半天也挖不下来一块,用这种东西可以快速腐蚀石头。将这种强碱的东西撒上之后,石头就跟石头渣一样,采起来就容易多了。

  不过,制作这种碱也很难,土办法就是用火烧,烧完之后会留下蓝宝石一般的凝结块,用的时候敲下来,碾成粉末,可以通过兑水来调解浓度。

  苏阳挖了齐腰深的坑,底下挖了几道透气的沟槽,再用碎石瓦块盖住,留个通风口就可以使用了。

  没过多久,哈孜克也抱着碱蒿子跑了过来。

  苏阳随手捡了一把干叶子,引火烧着,将碱蒿子慢慢的扔在上面引燃。

  没多久,火就灭了。

  没办法,碱蒿子的叶子还是青的,碱水都藏在结的穗上面,要是等到干枯,上面就没有碱了。

  苏阳反复引了几次火,这才将碱蒿子点燃。

  一时间烟雾缭绕,充满了整个树林。

  等火大了,一股脑的扔了进去。

  “阳哥,你这是干什么呢?”哈孜克从没见过这种烧泛青稞子的。

  “烧碱,回头蒸馒头使。”苏阳用烧火棍不断扒拉着火势,“哈孜,再去抱点回来。”

  “好嘞阳哥。”

  哈孜克转身又便戈壁滩跑去。

  看来这次带哈孜克过来,是来值了,省了很多跑腿的功夫。

  哈孜克连续抱了三次碱蒿子回来,堆了满满一堆,风口顺着留下的风道窜进去,熊熊大火便烧了起来,映红了俩人的脸。

  苏阳从袋子里取出两包泡面和一袋火腿肠、一袋辣条,冲上热水泡了起来。

  顺便也把带来的草料给骡子吃了一些。

  等待的过程需要很久,要等下面的水汽凝固,最少需要一个多小时。

  两个人吃着泡面,“阳哥,你对我比我哥好,我哥老欺负我。”

  哈孜克开始有一搭没一搭说起他家的事。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苏阳一个外人也不好说什么,省的落人口舌,说他插手别人家庭。

  苏阳只能尽自己的力,帮衬一把。

  这也是各取所需,回头去冬窝子采玉,那地方野狼出没,又是悬崖峭壁,他需要有一个帮手,哈孜克没有什么心眼,再合适不过了。

  一个小时后,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

  火坑里的火光也渐渐熄灭,苏阳从泥土把剩下的过头砸灭,这才用棍把下面的石块扒拉开,露出一块块靛蓝色的琉璃头,就像烧坏的砖头一样。

  苏阳伸手将碱块拾出来放在坑边,大小五六块,约摸着四五斤,足够使用一次了。

  “齐活了,走,回家去!”

  苏阳脱了裤子,对着火坑一顿输出,“防火防灾人人有责嘛。”

  苏阳将碱块塞到尿素袋子里,往柴火上一扔,两个人爬到包袱皮上面,悠哉悠哉的往家里赶去。

第47章 再去冬窝子

  边疆的天属小孩脸,说变就变。早晚的温差极大,中午的时候零上七八度,等到了晚上就零下七八度,穿棉袄都不顶用。

  苏阳和哈孜克窝在柴火堆里,倒也抗风。

  回到村子的时候,已经是夜里十二点。

  打麻将的几个人看到骡车悠哉悠哉的走过来,也没在意,对着哈孜克打声招呼。

  “哈孜今天扫这么多柴火,真厉害啊。”

  “真能干哈,回头让你大哥给你炖肉吃。”

  哈孜咧嘴笑着也听出不出好赖话,他将骡车驾到自家院门口,苏阳从柴火堆里爬出来,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到了?”

  “到了阳哥,你先回去睡吧,明天一早我就去找你,咱们一起去冬窝子。”

  “行,那你也早点睡。”苏阳摆摆手,拎着袋子往家里走去。

  苏阳回到家里,家里都还没睡,他们都有个习惯,苏阳不回来,他们也睡不踏实。

  “老汉,我回来了。”苏阳将脏兮兮的袋子扔在炕头上,“老汉,你还这么熬夜,猝死我可不管。”

  “咳咳…”苏老汉咳嗽几声,拿起旁边的拐杖往屁股上抽了一下,“这拼种(傻帽),就等着我死哩。”

  苏阳摸了摸屁股,将袋子里的石头全部倒了出来,上面还蘸着砂土,整整十块。

  “阳子,你出去半天的功夫就出这么多货?”苏老汉憋在嘴里的一口烟,都忘记吐了。

  “是啊,这真是你挖的吗?菩萨保佑,这也太多了吧!”去老娘双手合十,唠唠叨叨的,嘀咕个没完。

  苏阳将这些石头宗抹布擦了擦,捏着其中一块:“我老娘不是都说了嘛,都是她拜菩萨拜的,运气好呗,菩萨给我引的道。”

  苏老汉吐出一口烟,“你妈那神叨劲儿你也信啥菩萨不菩萨的…”

  去老娘打了苏老汉一下:“瞎说啥呢,咋就不是菩萨引的?那全村人都这么说,你可别瞎咧咧,回头再让菩萨听见。”

  “行行行,都是你的功。”

  “对了,这石头你们先收着,明天我要去趟冬窝子,可能得两三天回来,你们不用担心我。”苏阳还是先打个响声,省的再让他们担心。

  “啥?又去冬窝子?”苏老汉脸色一振,“那地方有狼崽子,去干啥?”

  “看能不能再打头野猪过年,顺便看看能不能碰上几块山料子。”苏阳又坐下来跟他们解释半天,这才说通。

  好不容易说服他们,苏阳这才回到自己的西屋里。刚盖的新炕头,白天用火燎了半天,已经干透了,保暖效果也很好。

  头天晚上做饭的时候添上一捆柴,一整晚都是热乎的。

  苏阳脱掉上衣,换上新的狐毛皮夹克试了试,正好合身,等过段时间降温下雪了就可以穿了。

  苏阳掀开被窝,整个被窝里热乎乎的,直接躺进去睡了。

  凌晨的时候,外面刮起了北风。

  苏阳睡得半醒,一个转身睁开眼,忽然看见窗外有个人影,晃晃悠悠的站在外面。

  “卧槽,有贼?”

  苏阳下意识想起屋里那些石头,便拎起墙上的五六式半自动步枪,推上子弹,缓缓打开门叉跑了出去。

  “他妈的谁啊?”

  “阳哥,是我。”哈孜克立马举手投降。

  苏阳看清哈孜克的模样,这才放下枪口,关上保险,“这离天亮还早呢,你咋这会就来了?”

  哈孜克双手踹着兜,跺着脚,冻的脸色通红。

  “我在家里睡不着,想着天快亮了,就来门口等等。”

  苏阳叹了口气:“行吧,赶紧进来吧。”

  哈孜克进了屋,顿时一股暖意扑面而来,耳朵根开始发痒痒,这比自己家的凉炕可暖多了。

  苏阳看着哈孜克的样子,八成又是受啥委屈了,这才跑到这来,他往里腾了个地方,“天还早,你再睡会吧。”

  “我不困阳哥,你先睡吧。”哈孜克不好意思躺下,迷瞪着眼睛,将手塞到被子下面取暖。

  “赶紧的吧,磨磨唧唧的,我不管你了,我先睡了。”

  不知过了多久,屋外苏老娘拍了拍门,“阳子起来吃点东西,我给你热了几个玉米馒头,煮了碗粥,吃完再走。”

  上山要赶早,趁着太阳没露头的时候,走着走着就到晌午了。

  苏阳和哈孜克起床,在水井旁洗了把脸,来到厨屋里,案板上已经盛好了粥,冒着热气。

  “哈孜这么早就来了啊,正好,我给你盛碗粥。”

  苏老娘拿出一个碗给哈孜克盛了一碗,“喝点热乎的,路上暖和。”

  “好嘞,婶儿。”

  哈孜克接在手里暖暖手,沿着碗边吸溜了一圈。两个人喝过粥,又带上了几个馒头,苏阳拎着尿素袋子就出门了。

  他们先去陈二家牵了骡子,骡子吃夜食,这会儿刚吃过料,喂的饱饱的。

首节上一节32/1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