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子将石头放在面板车驾驶座下面的一个小盒子里,并上了锁,一抹嘴头对苏阳说道:“阳子,下午我补会觉,早晨起太早了,你等会先自己挖吧。”
六子将座位放平,一只脚搭在方向盘上,另一只脚搭在腿上,拧开了车载收音机,刺刺拉拉的响起了新闻播报。
苏阳吃过饭,连带碗里方便面汤也喝的干净,顺手抓起一把沙土放在碗里搓了搓,来回倒腾了几次,整个碗跟羊脂玉一样干净。
看着天还早,苏阳便在附近散了散步。
这里附近百十公里都是农田和果园,大都是苹果园和葡萄园,苹果是阿克苏的品种,不过前两年引进过来之后,发现没有伊犁的果子甜,导致本地对苹果有一个认知,只买伊犁的红元帅,导致那批果农损失了不少,包括二姨家的十几亩果园。
正溜达时,脑海里又响起了系统的提示。
脚下是一个堤坝,并非是人工堤,而是以前水流冲刷的淤泥,慢慢堆积的自然堤。河流改道后,就形成了很宽的堤坝,上面也被到底的农户占为己有,栽上了胡杨树。
这里有玉石,也并不奇怪。
好在堤坝上都是沙土,挖掘起来很松软,一铲子下去毫不费力,很快便没了小腿。
苏阳继续往周边延伸挖掘,如果有石头夹在里面,挖的时候也很好辨认。
在十来分钟后,苏阳从沙土中捡出一枚黑色的石头,如果不是出自叶尔羌河附近,苏阳还以为是块墨玉。
用灯打上去,这块黑色的石头隐隐翻出一丝青绿色,十分隐晦。在没有强光的影响下,就是一个通体黑色的料子,叫黑青石。
【种类:青玉/黑青玉】
【特点:黑浓深邃,光下透青,手感沉重】
【价值:100】
“还不错,没想到还能值一百块。”
苏阳将黑青石放在自己兜里,又开始在附近寻摸起来。
刚走出没多远,系统的提示再度响起。
同样也是在堤坝上,看来这地方存货还不少,却没有人注意到这里。
苏阳取出铲子继续开挖,这次挖起来的速度很快,沙土不结块,没有阻挡的硬块,就像切豆腐一样干净利落。
一直往下挖了一米左右的深浅,几乎到了,和腰部平齐,才从中找到了一枚玉石。
苏阳跳出玉坑,继续沿着堤坝往前走,在十分钟后,又碰到了同样的情况,这次比较顺利,三十铲子就出货了。
同样也是青灰石,这种几十一百的东西,虽然没有沙枣青值钱,但是数量多了一样数字惊人。
不知不觉已经沿着堤坝走出了几公里,也不觉得累,这种中彩票形式的采玉,越干越有劲儿,越来越上头,就怕中途停下来,没有了那股劲,就感觉浑身酸疼,连胳膊都抬不起来。
苏阳借着这股劲,又往前走了两公里。
中间蹲下刨了几个坑洞,无一例外,全都出货了。
下午的时间已过去大半,苏阳擦擦汗,挽起裤腿准备回去了。他从另一侧的堤坝上迂回,中途系统响起的时候,他并没有下铲子,而是用一根树枝插在上面,标记记号,回头等明天再来开挖。
一路来到了面包车附近,苏阳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别人挖玉费胳膊,他挖玉不仅费胳膊,还费腿。
面包车被阳光照的暖洋洋的,六子在里面呼呼大睡,扯着呼噜还没有醒过来。
苏阳将挖到的石头连同铲子一起放在了尿素袋子,使劲拍了拍车门。
“六子醒醒,都他妈睡到几点了,还在睡!”
第42章 交货四千
六子听到声音,忽然醒了过来,抹了把嘴上的汗喇子。这副馋样,八成还在回味昨天的电影情节。
“嗯…几点了这是?”六子睡得有些懵,回头半睡半醒的问道。
苏阳指了指西边的太阳:“太阳都回姥姥家了,你说几点了。”
六子打开车门准备下车,一只脚伸出来,刚一着地,整个人趴了下来,“哎哟卧槽,脚麻了!”他在地上打个滚扶着车门站起来,瞅了眼西边的太阳,“本想多睡会,这没成想睡了一下午,都怪你嫂子昨天没完没了的!”
“行了,你两口子的事留着被窝里解决,赶紧回去吧。”苏阳上了车,“砰”的一声拉上车门,往后一趟,双腿跟撒了孜然粉一样,整个都麻乎的。
“阳子,去交货不!”六子按耐不住兴奋,上次跟着苏阳后面,挖了个铜疙瘩,白高兴一天,这次复仇心切。
“现在?可我今天一天,就挖了一块小青石,还不够你油钱,今天真是亏大发了!”
六子发动车子,挂挡给油门,从沙窝里一下冲了出来,“今天去城里不收你路费,嘿嘿。”
“那行吧。”
两个人开了个把小时,终于来到了和田县,车子从建设路左拐进了鸽子巷,径直去了大胡子的铺子,也是他住的地方。
一进门,就摁了两声喇叭。
“阿达西,有好货了,收不收嘛。”
六子手里握着石头,推门就走了过去。
苏阳犹豫片刻,拍了拍六子,“你先去交货,我去那边药店给你叔买点药,等会车上等你。”
“那行吧,我就先进去了。”六子应了一声,大步流星的往里走去。
苏阳来到大街上,左右看了看,收玉石的店铺不亚于卖手抓饭的数量。
一般农户不轻易换买家,都是几百上千的大买卖,又关系到石头的质量问题,知根知底很重要,保不齐有“敲榔头”的事发生。
不过苏阳本身就已经对石头做了估值,价格不合适就换一家,谈不上被割韭菜。
苏阳走进最近的一家“卡布提玉石铺”,铺子前台摆放着各种石头,两边的展柜上陈列着各种雕刻工艺品,那些看上去很累赘的沁色,在雕工的刻刀下用的恰如其分。
苏阳凑过去,停留在一只栩栩如生的“金蝉脱壳”上,那是一块普通白玉,金蝉的底座是一块灰白的沁色,被雕刻成了树枝,而整个金蝉附着在上面,褪下一半蝉衣,那蝉壳便是利用了石头的褐沁色,尤其是脱壳后的翅膀,轻如羽翼,还带着一点尾青。
老板是个半拉老头,带着一顶黑色的羊皮帽,留着标志性八字胡,看苏阳比较感兴趣,便问道:“阿达西,我这东西怎么样。”
老板没有推销,这种东西价值连城,什么人能买得起,他一眼就能瞧出来。
“阿达西,这金蝉脱壳多少钱嘛?”
卡布提摸了摸自己的八字胡,伸手摸了摸,似乎很满意这幅作品。“这个嘛,多少钱无所谓,有缘就出嘛。”
苏阳心里发笑,得,讲缘就没得聊了。
卡布提见苏阳没有追问,伸出三个手指:“三千块嘛。”
苏阳暗暗咂舌,这块料子沁色严重,而且有三种颜色,白褐青,原石应该不过三百。可被雕工一番处理后,居然能涨出天价。
苏阳摇摇头,回到正题,“老板,你们这收不收石头?”
“收的嘛,你有嘛?”
“有啊。”
苏阳便从兜里取出一枚小块塔青石,让老板“试厥子”,厥子是翻地用的一种犁头,字面意思就是试试老板给价的深浅,以及买卖的诚意。
卡布提拿起来,打着灯光眯眼一看,心里有了个大概,伸出一根手指:“一百块嘛。”
苏阳听到价格,满意的点点头。
他回头看去,后面没人,便从四个兜里源源不断的掏出石头。四个兜翻完,又往怀里掏出两块,最后还有网兜里的一块青灰石。
“没了,就这么多。”
卡布提都被惊到了,“阿达西,这些都是你一个人的嘛?”
“没错,您给掌掌眼。”
大大小小的石头得有十几块,而且都是清一色的青石。自打前几年叶尔羌河被禁采后,很少看到这么多的青料子了。
“哎呦,你这是攒了几个月的啊?”
苏阳也伸出俩手指,“两个月嘛。”
苏阳随便说了个数字,如果说是一天挖出来的,估计整个和田县都要炸锅了。
“两个月能挖这么多,已经很不错了,有的人在那里一个月都翻不出一块青料。”卡布提说着,便坐了下来,拿出自己的计算机和手电筒。
“青灰石,80块。”
“青灰石,60块。”
“鸭蛋青,260块。”
“塔青,300块。”
......
卡布提一边报价,一边在计算器上摁出数字。
一连串的数字慢慢累计,苏阳内心充满喜悦。
“最后一块,沙枣青…1000块!”
卡布提握着沙枣青爱不释手,青料少见,沙枣青就更少见了。
“等于四一二零…”
计算器上显示出最终数字,苏阳也颇为满意的点点头,表示认可。
“阿达西你这两个月赚了四千多块哦,是别人一年挖的了,太厉害了!”卡布提返回柜台,从钥匙打开柜台抽屉,从中取出一摞摞钞票,数了起来。
“也就是运气好点嘛。”苏阳有些不好意思。
卡布提查了两遍钞票,把钱递给了苏阳:“你数数,晚上带这么多钱不安全,那边有个信用社,可以开个存款折嘛。”
“行嘞。”苏阳数了两遍,正好,“那我就走了,有货还来哈。”
“好嘛好嘛。”
苏阳离开玉石店,四个兜里揣的鼓鼓囊囊的,进去的时候是石头,出来的时候换成了钱。
这就是满满当当的安全感。
苏阳倒是想把钱存银行,不过他没有银行卡,这年头都兴存款折,银行卡还是稀罕的。
为了安全起见,直接把钞票扔进了化肥袋子,抗在肩膀上。
这会六子应该不会结束那么早,那家伙跟大胡子插科打诨,估计还要一会。
苏阳走了几步,来到了和田百货市场。
第43章 阳子放空炮了
建设路百货市场,是当年公社时期就保留下来的两层小楼,一楼卖生活百货,二楼卖衣服家居。
苏阳来到百货市场,在五金区溜达了一阵,在一家店里买了十米的铁丝,做成圆圈陷阱,准备上山的时候逮一些獭兔。
之后又买了一柄矛头,一把电钻,还有几十米的绳索和几个卡扣。
毋庸置疑,苏阳在封山前,准备再去一趟冬窝子,那个地方既然有山料就没有放弃的道理,别人总是无功而返,是因为不知道具体位置。
而苏阳就不同了。
买完五金,苏阳来到了二楼的衣服专柜,刚走上楼梯就看到柜台旁的维族姑娘,明眸大眼的看着苏阳,眼神中夹带羞涩。
一米八的身材加上中原男人的知性魅力,在当地还是颇受欢迎的。只不过看他粗犷的打扮,真是可惜了这副皮囊。
这时代流行的是文人骚客和作家文豪,最不济的也要上过大学,那种带着眼镜文质彬彬男人,才是姑娘的梦中情人。
马上入冬,苏阳准备给自己添置几件保暖的棉衣,最冷的时候零下二十度,没有皮毛子,连门都不能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