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挖玉,整个河床都是我的矿场 第123节

  苏阳笑了笑,想起了什么,快步走到门口从车上取下带来的东西。将一条红色的大鸡香烟抵给卡布提:“阿达西,这是从家里带来的莱芜玉雕,送你嘛。”

  回头看向古丽:“老家也没什么好带的,这是糕点,你尝尝。”

  卡布提看着那座玉雕,有些兴趣,也是第一次看到真正的莱芜雕工,听说是浑厚一体,大气天成。

  这座玉狮子是用绿色冻石雕刻,搭配浓郁的玉石颜色,将石狮子的霸气展露出来。

  “莱芜玉雕倒是有些名气的嘛!”卡布提得意的将玉狮子放在了柜台上,瞬间增添了几分霸气。

  “对了巴郎子,刚才听说你又承包了莱芜玉矿,是怎么回事嘛?”

  苏阳坐下来,将老家的事大概说了一遍。

  卡布提忍不住竖起大拇指:“没想到你的运气还是那么好,走到哪里都能挖到料子嘛。”

  “也是瞎猫碰到死耗子。”苏阳谦虚的笑笑。

  “巴郎子,你学坏了嘛,你那个信用贷可是把人家坑了嘛。”

  古丽噘着嘴挽起了苏阳的胳膊:“阿塔,苏阳这不是坏,明明是他们要苏阳签什么对赌协议,这样才算是扯平了嘛。”

  “是的嘛。”

  卡布提笑吟吟的看着这闺女,现在就开始胳膊肘往外拐了,不过自从在新年会上苏阳大放异彩,一跃成为最年轻的玉雕大师,就连马学五都自愧不如,那时起,就已经把苏阳当成自己未来女婿了。

  “对了巴郎子,你那边鉴定所怎么样,什么时候能接活嘛?”

  苏阳一听,顿时认真了起来,说道:“随时都可以的嘛,村里的人也是闲不住,等过两天把地里给收拾一下,就可以上工了。”

  “好嘛,最近确实有一批料子运过来,不过嘛,是从伊犁来的,有一些是玛瑙料,这个你熟悉吗?”

  “玛瑙料?”苏阳楞了下,疑惑道:“阿达西,伊犁的料子也要到这边来鉴定了吗,再说了,玛瑙这个东西有必要走鉴定程序嘛?”

  玛瑙虽然也是属于玉石类,但是更多的不需要鉴定,因为价值相对较低,市面上也很多,甚至比莱芜料还要低,白菜价就能买到。

  卡布提意味的笑了笑:“是嘛,料子虽然是从伊犁来的,但并不是伊犁的嘛,那边跟蒙古接壤,那边的水晶和玛瑙价值还是不错的嘛。”

  这么说苏阳就明白了,蒙古属于戈壁地带,盛产高品质水晶和黄玛瑙,不同于市面的普通品质,所以价值一直都是很高。

  苏阳迟疑了一下,自己虽然没什么问题,但是村里的那些人跟和田玉打了一辈子交道,压根没见过玛瑙。

  但是,作为鉴定所来说,玛瑙鉴定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种门类。

  看来只好自己苦下功夫,再编成手册给大家学习了。

  卡布提却说道:“其实嘛,他们就是想在和田镀一层金,不必那么较真。”

  苏阳却信誓旦旦的拍着胸脯:“阿达西,放心吧,只要有料子来,我就能保证百分百的正确率。”

  “好嘛,回头我跟那边联下,现在正在过海关,可能还需要几天的时间。”

  卡布提说完,便识趣的背着手出去了,给古丽他们制造点私人空间。

  “对了苏阳,听说上次新年会上,阿塔当着所有人的面承认你了,你...怎么想的啊?”古丽面色带羞,取出一块糕点尝了尝:“嗯,好甜!”

  “是啊,我也没有想到。”

  “要不,你去跟阿塔提亲吧。”

  古丽炙热的看着苏阳,流露出阵阵爱意。

  “提亲?”苏阳瞳放大了一下,这事确实还没有想过,不过自己也老大不小了,更何况古丽善良大方,身材颜值无可挑剔,自己绝对是占便宜了。

  “行!等河床的工作运转起来,我就来提亲!”

  苏阳有些激动,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在香烟缥缈的白色云雾间,两片热唇相互吸引。

  ....

  苏阳和古丽在外面吃了一顿缸子肉,想起回去还有些事,就把古丽送到门店,便骑车回去了。

  古丽转身来到店里,脸上忍不住的挂着笑,比吃了三刀子还甜。

  苏阳一路骑车来到了村里,把提亲的事跟二老说了说,苏老汉激动的扶着墙站了起来。

  苏老娘也跑去菩萨底下上了香:“菩萨保佑哦,我家阳子终于要成家了。”

  激动过后,苏老汉反应过来:“阳子,那姑娘我看着挺好,比林家丫头强多了,不过人家是城里姑娘,有钱人嘛,那这彩礼得多少钱啊?”

  苏阳迟疑片刻:“这个嘛,我还没问,也就是跟大家一样吧,不会太过分的,再说了,人家也不缺这些。”

  “哎呦,都是菩萨保佑哦。”

  苏老娘激动的走了出去,这定亲是个隆重的事,操办的东西很多,也很杂。一般都是提前准备一个月,苏老娘八成是对邻家婶子说道去了。

  没多久,外面哈孜克拉着地板车走了过来。

  “阳哥,我把车子拉来了,咱还去臭河捞鱼吗?”

  苏阳走出门外,去屋里换了身随活的衣服,背上56式半自动步枪,带上了皮帽皮手套。

  “老汉,我去一趟臭河,晚上给我妈说声,不用留我饭了。”

  苏阳打响摩托车,捏了几下油门,发出喷喷的声音,“哈孜,上车。”

  “好嘞。”

  哈孜克轻车熟路,拉着地板车跳上了摩托车尾,“好了阳哥,走吧。”

  摩托车缓缓启动,带着哈孜克朝东边而去,库兰河也是喀什河的分支,位于海拔两千五百米的上游位置。

  附近是依连哈比尔尕山和阿吾拉勒山合围而成的一片河谷平原,夏季的时候绿荫成片,景色犹如油画一样纯净,就像是人类从未踏足过的地方。

  不过后面伴随着独库公路的火爆,这个地方成为旅行必备,被大家称作百里画廊,还被人开发成了民宿,搞得乱糟糟的。

  摩托车骑了两个多小时,终于赶到了库兰河,相距一公里就能闻到空气的腥味,好在不是很臭。

  哈孜克一只手捂着鼻子,加上路上的颠簸,差点就要吐了。

  眼下雪地刚融,地面软软的,河水虽有死鱼,但是很清澈。远远看去,翻着白肚皮的死鱼,在阳光下波光粼粼。

  摩托车停在河谷的白杨树下,哈孜克拉着地板车来到了河边,翻肚皮的鱼越来越多,由于气温尚低,鱼在水里不会腐烂,再过段时间才会腐烂发臭。

  苏阳沿路走了走,从地板车上取下一个三根铁棍的粪叉子,哈孜克取出化肥袋子。

  “哈孜,先把鱼叉上来,等会再用袋子装,这样快一些。”

  “行,就是这么多鱼可惜了,要是能卖钱的话就好了。”

  苏阳举起叉子往水里一叉,一下就能叉起两三条,大的有两三斤,小的有半两重。

  也不管大小,直接叉上岸来。

  没过多久,沿岸已经堆了很多的鱼,有些可能是刚死,偶尔还神经性的蹦几下。

  哈孜克立马挑了出来扔在一旁,刚死的鱼还是新鲜的,还可以吃。

  “阳哥,这些没死透的鱼,咱们等会可以烤着吃,我带了辣椒面哩。”

  苏阳回头看着那些鱼,也有点馋:“行,今天吃个够。”

第153章 探访牧民部落

  趁着天气还不错,苏阳和哈孜克已经从库兰河里叉了一堆的死鱼,大都是翻着白肚皮的三道黑,这种鱼由于身上有三道黑色的印记,被叫做三道黑,刺少肉多,若是新鲜的活鱼,比厚唇子还要卖的好一些。

  “阳哥,现在已经捞的差不多了吧,差不多有上百公斤了。”哈孜克身上被水渍打了一身,没有穿靴子,身上也是湿渌渌的。

  这种捞死鱼的成就感,比捞活鱼更有感觉。

  苏阳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几十米的河岸线,已经堆满了鱼条子。

  这种鱼看着挺多,但是晒成了鱼干,打碎了其实也没多少,顶多够猪崽子吃半个月的。

  鱼获在河岸上晾晒着,从昆仑山融化的雪水冰凉刺骨,哈孜克在旁边生了一堆火。

  把鱼脏掏干净之后,用树枝把鱼给串了起来,插在火堆旁烤了起来。

  趁这会功夫,苏阳习惯性的开启系统扫描,在附近走了走。

  整片河谷本身没有人光顾,只有一些附近的牧民,是哈萨克族和蒙古族,每年轮牧的时候,从九月份来到这里,三四月份就去昆伦山脉南面的地方。

  现在的牧草发黄,牛羊还能吃上最后一茬牧草。

  河谷平原中也是最容易出现山流水料的地方,而且当地的牧民家里多少都会有一些奇怪的石头。

  其中在和田料的玉石体系中,很多料子都是牧民发现的,比如94于田料,且末料等名震一时的料子,最初都是由牧民开始一手转卖的。

  山流水料的玉质是介于水料和山料之间,品质比隔壁料也好一些。也有一些品质相当不错的,可以当做籽料去卖。

  山流水料的形成,是由于高山的玉石自然脱落,崩塌落入水中,经过长时间的水流冲刷,有一些落在了河谷的冲积平原,或者是水流湍急的河岸上。

  这种料子没有明显的棱角,表面比较光滑,而且和隔壁料一样,带着类似风纹的水纹。

  可以说是还未完全成熟的水料。

  高品质的流水料开采难度很大,在山间河水或者溪流比较湍急的地方,需要用绳子绑着身体爬下去,很有可能发生坠水。不过像前几年的且末的山流水产量并不多,到了02年以后,河水量大了,很多辽料子就冲出来了,市面上见的且末料也就多了点。

  “哈孜,我去河谷那边看看,你看着点烤鱼,别他娘的烤糊了。”

  “好嘞阳哥,你带着枪。”

  苏阳扛起半自动步枪,缓步朝着河谷深处走去。

  现在是冬季,河谷呈现一种黄褐色,高大成簇的白杨树,秋天的落叶堆积在地上,现在从融雪中显露出来,可以满足牛羊的一顿丰盛晚餐。

  河谷中的浅草当中,有很多拱起的小土包,这是田鼠打窝留下的。

  田鼠和黄鼠狼一样,在雪融的时候会从地下钻出来觅食,如果打上几只,在这里都能卖上好价钱,而且田鼠的肉是可以吃的,虽然苏阳没吃过,但是当地的牧民会把它当做一种大餐。

  这些小家伙也不容易被挖到,需要用铁锨掘洞,等它从里面跑出来,再放狗去追,需要耗费一番功夫。

  苏阳没什么兴趣逮这种小东西,他向来奉行枪杆子底下出猎物,对那些鹿狍子和黄羊更有兴趣。

  不过,就在苏阳走路略过一堆小土包的时候,系统忽然响起了提示。

  位置好像就在这些小土包之间,根据亮光的提示,价值预估在三五百左右。

  属于大货了。

  苏阳当即从提示的位置,开始挖起了小土包,很多都是新拱出来的土包,土质也比较松软,用叉子一撅就能挖十几公分的深度。

  在费劲的挖了一会后,突然一只田鼠从洞里跑了出来,身子肥嘟嘟的都是肉。

  看着的确很诱人。

  苏阳下意识化作闰土,将手中的叉子直接投掷了出去。

  “嗖”的一声,叉子稳稳的插在了田鼠身上。

  伴随着一阵“唧唧”的挣扎声,苏阳凑过去看了一眼,大肥鼠已经血流如注了。

  苏阳拔起叉子,将田鼠给拨弄了下来放在一边,等会可以加个餐,试试这小家伙的味道怎么样。

  苏阳回头又继续挖了起来,可这块石头实在是难找,苏阳挖了一米多深的位置,始终没有看到石头的踪迹,草根盘桓交错,苏阳只好将挖出的土重新翻腾了一遍。

  这才找到了一块黄玉,呈现浅黄色,色彩很均匀。同样是黄玉,莱芜料的黄玉就显得混浊硬朗,和田料的黄玉就比较清透软糯,如同一个黄桃果冻。

  和田黄玉一共有黄绿、浅黄、黄色和黄沁。颜色呈浅至中等的黄,尤其是浅黄在市场上比较少见,而且体积也不大,所以价格也高了一些。

  【种类:黄玉/浅黄】

  【特点:色如浅黄,半透半明】

首节上一节123/1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