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挖玉,整个河床都是我的矿场 第114节

  最后卖出去的话,净赚的也有限。

  所以这里的门店老板基本上都是压低卖高。

  苏阳随后又走出玉石门店,跟老板打听了一下玉器厂的位置,莱芜的小作坊就不必说了,大型玉器厂只有一家。

  车子来到了玉器厂,大门上雕刻着“红旗玉器厂”几个大字,车子刚到大门,保安大爷看到小汽车,也没多想,立刻把门给拉开,这年头能开小汽车的也只有厂里的大领导了。

  车子停到了院里,外面除了几条打盹的大狼狗,也没什么人。

  苏阳下车转悠了一会,便来到了雕刻车间,里面切割机的声音轰鸣,大小有上百个加工位,分工明确,有人专门负责切割,有人负责画图,有人只做雕刻。

  目前还都是手工雕刻,所以大家都埋着头把玩着手里的玉石。

  顺子他们跟在苏阳身后,跟领导视察一样,最后来到了车间的展示柜旁边。

  上面摆放着很多抛光后的成品,从器皿器物到神兽图腾应有尽有。

  “我嘞乖乖,真好看!”顺子忍不住伸手想摸了摸。

  大民和壮子他们也从货架上扒拉着,“你看这个是嫦娥吧,前面的兔子好大!”

  “我瞅瞅...啥大?”顺子慌忙接过看看:“卧槽,兔子好大!”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一声厉喝:“你们几个干嘛的?”

  顺子手上一哆嗦,差点没把手上的东西给摔了,幸好被苏阳眼疾手快抓住了,不然这几百块就没了。

  顺子吓出一身冷汗,眼神都呆滞了。

  身后那个中年的地中海男人,也被恍然吓了一跳,立刻皱着眉头把嫦娥给一把夺了回来,小心的放在了柜子上,并把柜门给锁上。

  “你他妈的,谁让你们碰的,摔坏了把你们卖掉都赔不起!”

  顺子他们赶紧松手,倒吸了一口凉气。

  苏阳下意识看了一眼那个嫦娥仙子,二十公分高,是用莱芜白玉雕刻而成,成色雅白洁净,周身边缘隐隐泛红,是块好料子。

  “我说师傅,我们乱碰东西是不对,可您也不用直接骂娘吧,再说了,您这是诓我们啊,这料子确实不错,但是很可惜不值什么钱啊.....”

  “啥?不值钱?”

  苏阳点点头:

  “没错,这雕工太忒糙了啊,你看这人物表面纹理,有型无神,还有这发簪和衣袖用的是圆雕而非镂空和双面透雕,整体呆滞无光,所以只有学徒工害怕雕坏作品,才用圆雕这种保险的技法,真是可惜了这么好的料子,所以不值什么钱...”

  顺子他们听着苏阳的话,虽然听不懂,但是觉得很牛逼,不然对面的男人也不会忽然愣了神。

  “没错,阳子说的对,就这兔子雕的还不错,大!”顺子也嘀咕了一嘴。

  “屁!”那中年男人指着苏阳的鼻子气不打一处来,“你们几个人懂个屁,这是我们玉器厂玉雕大师庞师傅做的,还轮的着你们在这指手画脚的,我跟你们说,要是摔坏了,没有千儿八百的算不了完!”

  “大师?”苏阳看着那作品有些懵了,这特么也能叫大师?真是开了眼了,难道和田的玉雕大师跟莱芜的大师不是一个纬度?

  苏阳摇头叹了口气,准备要走的时候,旁边走来了一位头发斑白的老头,身上系着一个围裙,上面有很多掉落的粉末,正注视着苏阳。

  “庞师傅,这几个小子也不知从哪来的,在这里胡说八道。”地中海孩子回头跟老头说道。

  苏阳看那老头微胖,个子不高,带着眼镜看着还挺面善,刚才说人说话,估计也被听到了。

  那老头却摆摆手,看着苏阳笑了笑:“小伙子,你们是做什么的?”

  “卖玉的。”苏阳说道。

  “哦?卖玉的?”庞苒上下打量下:“你们有什么玉,我看看。”

  顺子他们各自从兜里掏出了自己的石头,每个人都有两三块。

  “那这样吧,你们把料子给王师傅,回头算算价格,要是合适你们就卖,不合适就算了,咋样?”

  “行,没问题。”

  一旁的地中海男人,拿出一个塑料盆把料子都接了过来,对苏阳他们翻了一个白眼,随后来到旁边的柜子上,挨个打灯看。

  壮子他们就跟在旁边看着,生怕这老小子给漏掉两个。

  “对了小伙子,我刚听到你点评这个作品,你懂雕刻?”

  “略懂。”

  庞苒笑了笑,显然不信,刚才那一番点评,把他的作品说的屁也不是,关键是还找不到理由反驳,因为确实都说到点子上了。

  这不像一个略懂的人的眼光。

  庞苒又打开柜门拿出了那个嫦娥玉雕。

  “小伙子,你说的不错,人物玉雕确实不该用圆雕,过于死板,没有生机,不过这块白玉原石比较单薄,打掉石皮后仅有小拇指厚度,如果用镂雕,再加上双面透雕,很容易把作品弄碎,在没有十成的把握下,不好下刀啊!”

  听了半天,苏阳算是明白了,这老头就是害怕声誉受损,大师若是雕坏了作品,那就贻笑大方了。

  本来莱芜料子就比较清脆,如果玉质太薄,确实有碎裂的风险,不过既然称得上一句大师,就得有这金刚钻。

  庞苒见苏阳摇摇头,似乎有什么话要说,便问道:“小伙子你可有什么办法,能在薄胎上镂空透雕?”

  苏阳见这老头倒是和气,便点点头:“可以用‘蟾酥填画’的方法试试。”

  一旁的王师傅回头看向苏阳,啧啧道:“我说你小子,夸你两句你还喘上了是吧,在这倒教起庞师傅了?庞师傅学玉雕的时候,你小子还穿着尿裆裤呢。”

  “既然这样,那当我没说。”苏阳也不想跟他们理会,只想赶紧结账走人。

  可庞苒却伸手打断了王师傅的话:“王师傅,你先别说话,我问你,你可曾听过蟾酥填画技法?”

  王师傅抬着眼皮犹豫了下:“什么玩意,俺没听说过,俺打小跟爷爷学玉雕,学的是正统雕法...”

  庞苒皱了皱眉,伸手打断,不想再听下去了。

  什么正统,什么野派的,只要雕出的东西有灵气,那就是好雕法,可就是有些自以为是的人,眼睛里有门派鄙视链,什么马家看不起柳家,柳家看不起王家的,都是扯淡。

  真正的匠人哪会在乎这些。

第146章 有钱一起赚

  庞苒本身就是野路子出身,原先是学国画的,后来拜师了很多人学习玉雕,才有了如今的大师身份,能在这玉器厂打响名声,是有几分实力的,所以他对“蟾酥填画”这个技法也有耳濡。

  他回头看向苏阳,重新审视了一下,有种看不透的感觉。

  “蟾酥填画”的雕技一般人可不知道,不光是王师傅,就是整个玉器厂五十多名玉雕师傅,听过这种技法的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

  这是北宋时期的一种民间技法,根据《天工开物》记载:“凡镂刻绝细处,难施锥刃者,以蟾酥填画而后锲之。物理制服,殆不可晓。”

  “小伙子,我倒是听说过这种雕法,但是这方法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现在没人用了,用量用法都很模糊,所以这个风险不可谓不大啊。”

  “庞师傅,有句话你有没有听说过,风浪越大,鱼越贵!”

  庞苒不明觉厉的点点头,正视着苏阳:“我这里刚好有一件半成品薄胎人物玉雕,如果可以的话,请你给我们示范一下。”

  旁边的王师傅清点好了玉石,正巧回身过来:“什么?庞师傅您怎么能让外人动刀呢,万一弄坏了,白费材料不说,也耽误不少功夫啊。再说了这小子就算会点东西,能有多少?”

  玉雕和鉴玉行当,都是越老越吃香,经验这个东西,没有一定的年龄和阅历都是耍流氓,谁会相信一个毛手毛脚的年轻人。

  苏阳确实也没什么兴趣,做好了自己又没好处,要是做坏了,搞不好还要赔偿。

  “算了,我还有事着急回家。”苏阳拉着顺子他们转身要走。

  顺子低声跟苏阳嘀咕了一阵子,刚才他们清点了一下石料,顺子的两块给一百二,壮子和大民的分别给九十和一百。

  苏阳那块豆绿石给了一百五,白玉给了二百三,还有一块十五的土冻石,一共给395块。

  “阳子,咱这价格能出手吗?”

  苏阳点点头,这个价格觉得合适,可以出手。

  顺子他们高兴的咧嘴笑了起来,终于能换成钱了。随后走来一个负责收货的男人,从钱包里掏出钱,分别给了他们。

  手里捏着真金白银,心里就踏实多了。

  “这样吧小伙子,只要你能演示下那个‘蟾酥填画’,后面你们来卖料子,我们一分钱不赚,给你们工厂实价咋样?”

  玉器厂的入厂价,比市场价要高出三成左右。这种诱惑就比较大了,顺子他们心中一乐:“阳子,你真会假会啊?”

  “是啊阳子,别回头讹上咱们。”

  苏阳叹了口气,“那行吧,你说的哈!”

  王师傅气呼呼的白着眼,要不是看在庞苒是玉器厂首席雕师,早就报告厂长去了,在玉器厂里大师的权威是很大的,权利相当于是厂长了。

  庞苒咧嘴一笑:“那就请跟我到这边来吧。”

  “不必了,先去准备一下材料吧,需要同仁堂的半斤蟾酥。”

  庞苒欣然一笑,看向王师傅:“麻烦王师傅帮忙跑跑腿吧,同同仁堂半斤蟾酥,回头报账记我头上。”

  “庞师傅,这....这小子说的你也信,您都不会的技法,他能会个啥?”

  “王师傅,凡事不能闭着眼睛看人,辛苦你了。”

  “唉,我去。”

  王师傅叹了口气,恶狠狠的看了眼苏阳,便骑上了二八大杠朝外骑去。

  苏阳他们跟着庞苒的身后,穿过了车间的人群,来到了中间的一个工作位,这是庞苒平时雕刻的地方,工作台上摆放着一个尚未完成的仕女人像。

  大小跟刚才的嫦娥差不多,就是衣袖款式不同,很明显这是出自唐代仕女图,唐朝女性头上为了彰显女性的魅力,在雕刻上会用到堕马髻或者十字髻,其中在髻之间会有空隙,只有用镂空技法才能富有生机。

  而这件玉器为了安全起见,也只是用圆雕手法简单的修饰了一下。

  苏阳拿起仕女像左右看了看,随后系统中的“雕刻大师”技能触动,在原基础的情况下,给予了最合适的雕刻方案,就是利用镂空和双面透雕结合的方法。

  周围的雕工师傅看到苏阳后,也纷纷停下了手里的活计,开始向这边投来好奇的目光。尤其是看到庞师傅虚心请教的样子,更加觉得不可思议了。

  “哎,你们看庞师傅怎么回事,跟一个年轻人请教什么技法,真的假的啊?”

  “好像是,刚才他们说话我听见了,好像说什么蟾酥技法,你听说过吗?”

  “我呀,没听说过,好像是什么北宋古法,庞师傅都不知道的东西,他一个毛头小子懂个屁,也就是庞师傅这种和善的人才会被骗。”

  大家在后面议论纷纷,目光落在苏阳身上时,都是一脸的鄙夷。

  没过多久,王师傅骑着洋车子回来了,拎着半斤蟾酥走了过来。气呼呼的捏着鼻子,把东西往桌子上一扔。

  旁苒打开报纸包装,里面散发着一种刺鼻的味道,仔细闻闻还有一种辣椒面的呛味。

  周围的人好奇的看着蟾酥,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蟾酥其实中华大蟾蜍或者黑眶蟾蜍的耳后腺和皮肤腺的干燥分泌物,而且还有很强的毒性,呈现黄棕色或者红棕色,是有一种半透明、有光泽、具有粘性的胶状物。

  在中医里面属于一种中药材,不过普通的中医馆并没有出售,只有同仁堂这种老字号才有卖。

  因为这属于虫科类用药,而且富有毒性,所以一般的中医馆不敢开这位味药材。

  可以用来配合五毒虫熬出黄芪虫藤饮,加上全蝎、地龙、僵蚕、务蜈蚣,鸡血藤、海风藤、络石藤、钩藤、忍冬藤,可以针对中风患者,起到通络清热,疏通血管的作用,而且还是立竿见影的效果。

  不过用于玉石雕刻上,就是另外一种用法了。

  因为蟾酥具有一定的侵蚀作用,可以在雕刻前,将它填画在动刀的玉石上,一是增加薄胎玉石的厚重感,可以更好的雕刻发挥。

  二是起到轻微的腐蚀作用,短时间内可以软化玉石结构,使玉石的清脆面变得更有弹性。

  在雕刻的过程中,下刀时更容易塑造和穿透,下刀时就如同是穿透在塑料皮筋之上。

  这样就不用担心玉石会因为用刀不慎而才产生碎裂,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容错率。

  尤其是在那些用普通雕刻方法难以施展锥刃的极细处,利用蟾酥的特性,可以雕刻出想要的效果。

首节上一节114/1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