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其余的作品,也会摆放在市政大厅,只是这C位就是金丝荷花台了。
以前看到同行获奖的时候,都会狠狠地呸一口,心不服口不服,现在大家看那三个作品,是心服口服。起码自己做不到这种雕工巧技。
颁完奖之后,大家开始推杯换盏,吃起了饭。
这次宴会的菜肴除了西北特色的羊肉之外,还有天南地北的代表菜系,有山东的黄河大鲤鱼,东北的铁锅炖,京城的烤鸭,江南的烧鹅,川中的毛血旺等。
总算是让天南地北的人,尝到了一口地道的家乡味。
吃过饭后,大家便开始陆续散去了,马学五路过苏阳身边时,主动搭话:“巴郎子,老夫敢问,师承何人?”
苏阳摇摇头:“马老,我这是自学的,平时就是瞎捣鼓,就是运气好给弄成了。”
马学五点点头:“既然这样,那请你有时间到我的春风堂喝杯茶。”
“行,等年后我一定去看看马老。”
马学五微微愕首,面色从容,领着两个弟子出门去了。
江老见到酒就喝的脸红脖子粗,走到哪都跟自己的主场一样,好不容易才拉着出了门。跟卡布提打了声招呼,提前拜了个年,随后便架着江老上了摩托车。
还好住的不算远,苏阳骑着摩托车开了十几分钟,就来到了家里,一路上江老都在瑟,胡里麻汤说一些有的没的。
把江老送到家里后,苏阳被风一吹就精神多了,多亏了前世当牛马锻炼出了酒量。
苏阳来到了百货市场,明天就准备启程回老家了,看看还有什么需要带的。西北的特产除了玉石之外,就是一些皮草袄子了。
靠山吃山,皮毛子做成的衣服,拿到山东卖,价格都要上千,绝对算得上是奢侈品了。
苏阳来到皮草店里,买了件皮毛袄子,给爷爷带上一件,家里的那些叔伯就算了,以前没有什么好气,现在也不必客气。
除此之外,又买了两条雪莲,一箱伊力特曲,其他的水果糕点在老家买就好了,几年没回去,礼自然要多带一些。
顺便在对面的药店买了一些晕车药,二老也是头一次坐汽车,又是长途,避免不了晕车呕吐,买点风油精抹在脑门上会好一些。
苏阳将东西绑在摩托车后座上,骑上摩托车便回家去了。
在路过工商局的时候,苏阳进去问了一嘴证件的进度,果然现在大家也没什么工作心情,还卡在第一道审核上,看来真的要等到年后了。
回到家里,天已经黑了下来。
二老又在家里收拾了一天,提前把院子清扫干净,又把家里的门窗擦了一遍,这是过年的老传统了。
还在院子里撒了一些芝麻杆子,本来是在除夕前天撒杆子堵门的,现在也提前撒上了,寓意财神爷踩着芝麻杆来到院里撒财,用棍子把门堵上,就是财不外露的意思。
苏老娘这种虔诚的信徒,自然不会错过。
第二天一早。
苏阳给牛国平打了一个电话,上次听说他也是山东人,老乡见老乡,说起话来自来亲,在电话里闲聊了几句。
牛国平爽快的答应下来,说明天一早就派车来村里接他们,在临挂电话的时候,牛国平试探问了一嘴:
“对了阳子,听说和田昨天开了新年会,还评选出了三件玉雕作品,两件送到大会堂,一件送到市政厅,说是有个苏阳的年轻人,这人是你不?”
苏阳一愣,这话传的就是快啊,“牛哥,这事你都听说了?”
“害…玉石圈子就这么大,和田出了这么一个玉雕天才,喊个电话都知道了。”
苏阳也没想到这才一个晚上,就已经在玉石圈里传开了。
现在他才明白,和田作为四大玉石之最,但凡有什么动作,在整个玉石圈里都是格外引人瞩目的。像昨天那种选市礼送到大会堂的事,圈内圈外都已经关注很久了。
再加上苏阳的凭空出现,让这事传的快了。
苏阳不好意思的笑笑:“是嘛,也是凑巧得了奖!”
对面一听,立刻激动起来。
“阳子,我一猜就是你,没想到你年纪轻轻就有这么牛掰的玉雕技术,太了不起了。”
“牛哥,你就别说我了,我也是半路出家自学的,没有什么体系,也是瞎雕。”
“阳子,我跟你说,你到了山东一定要来找我,你一定要把那两幅玉雕的图纸卖给我,我找人去复刻,虽然没有那么活灵活现的,但咱们就复刻个型就行,我跟你说,绝对好卖!到时候我给你分成,咋样?”
苏阳也是愣住了,居然还有这回事?
“哎呀,我跟你说,平常的器型我们都是低仿,仿古器,仿名家,但是这大会堂收藏的玉雕,说出去就更有噱头了。”
苏阳尴尬的笑笑,这特么就是知识产权吗。
“行,牛哥,到时候你就复刻吧,分不分成的无所谓,能好卖就行。”
“到时候咱们见面了详聊,没事就先挂了哈。”
苏阳刚挂了电话,就看到外面来了一些人,哈孜克小跑着过来,离老远就叫喊着。
“阳哥,听说你得奖状了,啥奖啊,拿出来看看啊。”
“是啊阳子,咱市长都给你发奖状了,那祖坟上可得冒青烟了!”
张军抽着烟,背着手,乐呵呵的,一大早就把这事捅给乡里了,在这一市七县九十个乡镇中,算是给洛甫乡长脸了。
要不是快过年了准备回老家,乡里还要搞什么嘉奖表扬,也算是乡里文化政绩嘛。
苏阳回到屋里把奖状从屋里拿了出来,苏老汉已经把奖状用相框裱了起来,苏老娘还准备拿到菩萨台上,上香给供起来。
大家伙看着奖状上的大红花,就跟自己得了一样,现在乔木村的人走路都抬着头,说起乔木村,先提起来的那就是苏阳。
刘小成给大家念叨着:“苏阳同志的玉雕作品,经评选决定,送至国家大会堂收藏展览,为HT市文化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特颁此奖,以资鼓励!”
“乖乖!大会堂!”热巴嫂子眼神一热,这种地方普通人听了都得肃然起敬。
娜扎嫂子眼神看着苏阳跟拉丝似的,要是自家男人有些出息,自己端茶倒水都情愿,拍拍屁股就能换一种姿势。
大家在院子里热热闹闹的说着话,苏老娘从屋里掏出瓜子,给大家一人抓一把磕了起来。一直到半中午的时候,大家才陆续散去。
苏阳这才得闲去忙活别的。
吃过午饭,去老娘在家里收拾了一会,就去隔壁大娘家里帮忙蒸馒头,蒸花糕。
虽然是迁移户,但是这老家带回来的传统习俗也没丢下,算是个念想。
每年过年前,家里就会蒸一大框馒头,需要周围的邻居帮忙一起蒸,还要包红薯馅、胡萝卜馅的包子,以及蒸花糕,做好之后放在袋子里,能吃到年后正月十五。
一般头天晚上就会开始和面,放自制的酵母或者碱水,把面粉倒在框里盖上布,到凌晨的时候就会发好。
白天的时候,周围邻居喊一声就会去家里帮忙,几个人聊着天开始和面切馒头,烧锅等等。
尤其蒸花糕是个技术活,枣糕其实就是用白面蒸的,用擀面杖擀成长条,用刀背在上面压花刀,压成条纹状的,再盘成花儿一样的图案,最后在花朵中间放几个大红枣点缀一下,就开始放进锅里蒸了。
这种花糕一般是要给家里供奉的神仙上供的,之后人才可以吃。
家里的孩子们也很期待蒸馒头这一天,每次都能吃上白面馍馍和包子,一次都能吃四五个,吃的肚皮溜圆。
苏阳来到了北大窑,看了看窑洞的情况,准备过了年,先简单的修饰一下,预留出几间窑洞当做工作间,其余的就用砖头给垒起来,现在光是堵住窑门并不安全。
“阳哥,昨天我把黄皮子给卖了,一共四十块钱,霍大夫还说以后有的话还要。”哈孜克手里握着钱给苏阳一半,苏阳没接,让他自己留着花。
“我看西边的窑洞里还有几窝,等晚上再下点夹子就好了,也顶你干几天活了。”
哈孜克高兴的应着:“今天早晨我就已经下了,现在还没去看,我这就去看看。”
北大窑这边是位于三不挨的荒地里,周围还有野鸡和野兔子,有时候还会在窑顶上嘘窝,如果夜里去捂一下,运气好的话能捂住野鸡。
但是晚上实在是太冷了,根本走不出窑门。
苏阳拉着尺子在窑洞里量了一些尺寸,准备定做几个铁门,回来的时候找泥瓦匠在里面把窑洞给隔开,弄个休息和吃饭的地方,大家中午吃饭的时候就在外面席地而坐,总归是不太方便。
原本苏阳想在乡里租个大库房做鉴定所的,但是想到村里人家里多少都有些事,来回跑上班不方便,就暂时在村子附近做了。
“阳哥,又逮到两只黄皮子,你快来看看...”哈孜克在西边喊了起来。
苏阳立刻跑了过去,男人对这种逮鸡捉鱼的事情最感兴趣,看到被夹住的黄皮子,拎着得有五六斤重,“哈孜,你要是不卖的话,这皮子能做个手套子,可软和了。”
哈孜克憨憨一笑:“我手不冷,只要能换成钱,我心里就暖呼呼的。”
“反正现在也没说啥活,你那手上都是冻疮,多用热水烫烫。”
“我知道阳哥。”
苏阳在附近溜达了一圈,指导哈孜克从小口径步枪练习了一会,已经有一些准头了,也就放心了,以后遇到什么危险,起码也能用枪来吓唬一下了。
离开北大窑,苏阳从家里切了几公斤的猪肉来到后院里,陈二老光棍汉子一个,过年的时候也没准备什么年货,就给他切了一些猪肉,可以包几顿猪肉饺子。
“陈叔,这些猪头你留着吃,等晚上的时候哈孜克也搬过来住,你们在一块能凑个伴。”
陈叔揉着眼睛,一把年纪了,看见苏阳就跟见到亲儿子一样。
“那行嘞,我这边空大,哈孜克来了有地睡。”陈二接过猪肉嘱咐了几句:“你们回家的时候注意我安全,早点回来。”
“放心吧陈叔,就回去待几天,过几天就回来了。”苏阳笑笑,帮忙饮完羊便回家了。
临近傍晚的时候,一辆黑色的小汽车开进了乔木村。
一路上摁着喇叭,在陈大明那里问了问路,便朝着苏阳家里来了。
苏阳听到声音就出来看看,一辆黑色的奥拓停在门口,从上面下来一个中年男人,一脸笑容的走了过来。
第138章 格尔木青海料
“巴郎子,请问就是苏阳吧?”
“是我。”苏阳笑着走过去让了根烟:“快到屋里喝口水。”
“叫我老吕就行了,牛哥说让我接你们一块回家,咱们都是老乡,也是顺路,等车开到老家这车子就留给你们开。”
“留给我们开?”苏阳有些疑惑。
“牛哥说你们回家总归有个车子开方便一些,等回头来的时候再开来就行了。”
“这样啊,那麻烦吕哥了。”苏阳还以为直接把车送给自己呢,这几十万的东西,可是受不起啊。
老吕在屋里喝了口水,苏老汉转身从屋里掏出了几百块钱往老吕兜里塞,人家虽说是报恩来的,但是用车也不能不给钱,起码路费和油钱得自己出。
“老哥啊,这是干什么呢,这钱我都不能要!”老吕愣是把钱给推了回去,看来牛哥这人来之前也是交代过,不收钱,免费接送。
没过多久,苏老娘从邻居家回来,手里拎着筐馍馍,还有几个菜馅包子。这是帮忙蒸馍,别人给的。
“妈,赶紧收拾下,咱们这就要走了。”
“行嘞,这馍馍带上路上吃。”苏老娘慌忙来到屋里,对着菩萨上了根香,“菩萨保佑我们一路平安。”
苏阳他们大包小包的将东西塞了满满后备箱,就连脚底下都塞满了东西。本来还想再带一些东西的,被苏阳拉住了。
苏老汉换了身军大衣,往车里一座,打量着四周,苏老娘拎着馍馍把大门紧锁,钥匙揣进兜里,坐到了后面。
“行了吕哥,咱们走吧。”
苏阳坐在前面系上安全带,下意识的掏出手机想导航,看到这老掉牙的手机也是叹了口气。
现在开车的老司机那才是有本事,老吕从车上掏出一张磨损发白的地图,用手往上面一指:“咱就从这走了。”
现在和田通往内地还没有一条完整的高速,直到98年开始修建第一条高速,00年的时候乌奎高速才正式通车。
现在的公路是一级公路,在85年通车的乌昌公路,也是西北地区连接内地的第一条一级公路。
车子开起来也比较好认了,顺着公路往前开就行了,开出西北地区就可以上高速了。
这个路程要五六天的时间,将近四千公里的长途,中途要经过很多的地方,经过一晚上的颠簸,车子出了和田,来到了青海境内。
沿途成片的黄土山连绵不绝,宛如大地的脊梁。山谷中传出哗哗的河流声,还有一些藏羚羊和鹿狍子在路边跑来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