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年再重来 第7节

  陆长歌则还是继续,“另外,我也想过,高考虽然很重要,但它决定不了人的一生,我不会因此一蹶不振,更不觉得上大学是学习的终点,后面我肯定继续努力。总之一句话,我不会拿自己的人生开玩笑。”

  至于复读不复读,我的想法是不要复读了。我想要早点接触外面的世界,早点适应,早点成长。我说完了。”

  陆爸陆妈相互看了一眼,最后还是陆爸说话:“我和你妈嘴巴都笨,说不出第一、第二、第三。我们就是一个想法,希望你能有个好的前程,当然有给我们脸上增光的意思,但关键还是你,是你得了个好前程。

  复读和不复读呢,我的想法还是复读,因为你成绩一直很好,你应该上一个更好的大学,现在这样太亏。而且我们觉得一个好大学还是重要的,所以就是想说不急着下定论。

  当然如果你决定了,那不复读就不复读吧。选个好专业,将来有份安稳的工作,这就够了。”

  陆爸多多少少带点父母的控制欲,但是他很收敛。

  所以陆长歌还是幸运的,至少他没有不讲道理的父母。

  “妈,你怎么想?”

  “我还是看你吧儿子。老陆,儿子还是有主见的。”

  陆爸道:“我也没强制他嘛,他说他的想法,我说我的想法。我养儿子,就是三个好,好工作,好儿媳、好孙子。你要真想早一年接触社会,我也没太大意见,就是儿媳妇也得早点找,不能赶大城市年轻人的时髦,二十五六岁还不结婚,那不是要急死我?

  陆家就你和陆长青,那个小混蛋不学好已经没指望了,传宗接代的任务大部分落在你肩上。你要再掉链子,那咱老陆家没指望了,以后香火没了,我对不起你爷爷。”

  陆长歌哭笑不得。

  “爸,咱不是在说高考的事儿嘛。怎么就绕到香火了?”

  弄得跟有千亿家产需要继承似的。

  “真要比起来,香火更重要。我那些朋友里也有赚钱多的,但只有女儿,这叫什么?母鸡打鸣,最后辛苦半生都给别人儿子了。”

  “爸,那叫牝鸡司晨。母鸡打鸣太难听了。”

  “反正一个意思。”

  好吧,好吧,这些老古板思想陆长歌不和他争太多。

  “我明白了,找对象这事我也放心上。”

  被陆爸这么一绕,气氛反而好些了,陆妈赶紧催促,“先吃饭吧,一会儿菜都凉了。”

  到了晚上,各方人士开始来电话打听分数,有亲戚、父母的朋友,还有陆长歌自己的同学之类的。

  朱星宇考了459,和前世一样,上个本科都难。

  但他没问题的,他回淮水有自己的老爸,去江州那种大城市,陆长歌知道他还有个堂哥,在那边当老板。

  命好,比什么都强。

  贺菲儿573,现在正在关心一本的分数线呢。

  过了大概半个小时左右,陆妈接到了外公打来的电话,指名道姓要陆长歌接电话。

  陆妈先说了一句没考好,孩子难受,之后才把电话让给陆长歌。

  外公是镇上中学的校长,向来比较威严,而且掌握财政大权,要求又严格,别说陆长歌了,陆妈这么多年都有些怕他。

  也没办法,谁叫陆妈这一辈没一个人挣得有老爷子的退休工资高。

  还好现在陆长歌是中年心态,所以倒不紧张。

  “舅爹,是我,长歌。”

  舅爹,就是外公的意思,舅舅的爹么。

  但是外婆叫舅奶,作为小辈他就搞不清楚为什么淮水是这个叫法了。

  “你妈说你没考好,多少分啊?”

  “588分,有些发挥失常。”

  “是有些失了水准,你怎么搞的?还能过一本线吗?”

  “一本线应该能过,但估计就高一点,让你失望了舅爹。”

  “失望不失望的,反正结果已经是这样了。你什么打算?”

  陆长歌说:“我爸让我复读,但我自己不太想了,大学里继续学习吧,又不是考完大学从此就不学习了。”

  “活到老,学到老,你这话倒说的对。你什么时候下乡啊?外公再和你聊聊。”

  “就后天要去一趟学校,别的都有时间。”

  “行,你把电话给你妈。”

  陆长歌记得他第一个手机是他外公给他买的,但那是07年的事。06年是因为当时马上就决定要复读,就没买。

  

  这次决定不复读,也没提,他心里嘀咕着是不是分数低了就不买了。。

  陆妈这边去把电话拿过来,听了几句话就挂了。

  “说什么了吗?”

  “说要给你和小雪都买个手机,上大学要用。”

  陆长歌心想,那还可以,不枉他憋了几天没和父母要钱,就是那两万八也没舍得动。

  其实像他们这样的家庭呢,难免会生出一种心态,就是何老爷子的钱你不花,那他就都花给姓许的了。

  姓许的那边也一样。

  只有陆爸这种死要面子的,会在边上抻着脖子喊,“不要他买,我们自己给儿子买个手机买不起啊?”

  “你说什么傻话。”陆妈怼道,“给小雪买,不给长歌买,我爸什么时候做过这样的事?你不是存心挑起矛盾嘛。”

  “我哪里挑矛盾了,我不要他出钱还要怪我啊?”

  陆妈没再理他,而是跟儿子说:“明天小雪从乡下来县城,顺便来买手机。你外公给了五千,都让她带着了。不过她不住我们家,住她亲姑姑那边。等她到了县里,我和你们一起去。”

  高考成绩出来以后,高三学生还要再去一趟学校,主要是拿回自己的学籍档案等个人资料,另外学校还会再下发《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这年头,还有相当比例的农村学生考上大学,但他们对大学和专业一无所知,包括他们的父母也一无所知,所以省教育中心印发了这个指南统一发放。

  许秋雪上的是另外一所和淮水中学齐名的高中,星途高级中学,但她是住校生,这个时候宿舍已经没了,只能先住在自己亲戚家。

  至于说为什么不住他家,那就是亲姑姑与不是亲姑姑的分别了。

  “买个手机而已,我和她去就行了。大不了去完,我送她回去。”

  陆妈点头,“这个随你。”

  “长歌,爸再给你一千,买个比她好的。”老爸还真开始掏兜。

  弄得陆妈直接开骂,“陆卫军你有毛病啊。两千五的手机还不够?”

  陆长歌只想笑,但对老爸是有同情的,谁叫老丈人强势呢。

  “对了,妈,许秋雪考多少分?”

  “692。”

  嘶。陆长歌其实知道她分数高,毕竟前世有记忆,但他记得大约在670左右,没想到自己记忆出错,竟然比他高了一百分还要多。

  其实从小时候开始,他就因为何许两家的明争暗斗而被迫拿出来与许秋雪比较,有时候他赢,有时候他输。

  不过等两个人都长大以后,却都把这些当做笑谈,那时候,仅余怀念。

第9章 你能叫我一声哥哥吗?(求月票)

  这其中,大部分是许秋雪的功劳。

  相比于他这个985高材生,许秋雪是真正成功的小镇做题家,最后入职南方某著名企业。

  虽不是什么核心人物,但也有职务,而且薪水奇高,高到当年的陆长歌都不理解。

  有一次听她说还有价值上千万的股票,直接让他彻底疯狂。

  事实上老家这边好几个人读书、买房、结婚抑或是安排工作,大多是她出力帮忙。

  代价呢,就是她工作忙,基本上过年才回家一次。

  家里有什么事根本就顾不上。

  而或许是同龄、同学历的原因,她总是先联系陆长歌。

  有那么几次,她到华东地区出差,但行程紧张,她就会拜托陆长歌先把老人家接过来,这样她可以抽出时间和他们吃顿饭,其他时间则交给陆长歌照顾。

  还有极端的情况,比如说她奶奶生病,情况紧急,她离得远来不及,就会先打给陆长歌。

  也有人埋怨她见钱不见人,她自己知道。

  但在这一点上,陆长歌一直理解她,并安慰她说见钱不见人,总比见人不见钱要好。

  后来有一次机场接机,她从旅客出口出来时,远远的喊了声‘哥’,自那以后,小时候的各种陌生与顾虑就消失了。

  陆长歌会跟人骄傲的说,自己有个很厉害的妹妹。

  许秋雪会在外说,自己有个好哥哥,能帮她顾一顾家里人。

  偶尔碰上烦心事,相互还会通电话倾诉,就像家人一样。

  到这个程度,何老爷子到底在谁身上花的钱更多,还重要吗?

  陆长歌对于再见到十八九岁的许秋雪还有几分开心,他觉得应该会很好玩。

  确实也如此,

  见到第一面的时候,他就想笑。

  许秋雪穿了个红、黄、绿三色的条格纹衬衫,绑着双马尾,脚踩帆布鞋,哪里还有他印象中的知性女性的感觉,根本就是……村口傻姑娘。

  但她五官其实是漂亮的,尤其是眼神纯澈,皮肤极其干净,连一个斑点都没有,身形纤细,一米六五的身高也显高挑。

  陆长歌这么一看,许秋雪在这会儿就算是很漂亮的那一类了。

  他们相约的地方是淮水县的电子大卖场,她就在门口等着。

  远远的看到陆长歌以后,她还有些局促,不自然的东张西望,等人近了,说了句触动尴尬氛围的‘你好。’

  陆长歌憋着笑,“我很好。你久等了吧?”

  “没,没有。那个,我们换个地方好吗?这大门口,扎眼呢。”

  “换地方?不是这里买手机吗?”

  许秋雪低垂眼眉,“我把两千五给你……就好了。”

  哦,陆长歌明白了,这小姑娘是i人想法,不想和自己一起买,想单独行动。

  这样一来,在门口数钱自然就扎眼了。

  但陆长歌抱着逗逗她的心态来的,怎么会让她自己买,“还是一起买吧,我答应了外公的。”

  i人很难说不。

  许秋雪果然有些为难,“可是……”

  “你自己买,难道不怕被宰吗?卖东西的坏人可多了,他们就想骗你的钱。”

  “那你就不会被骗吗?”

首节上一节7/9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