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鲁滨逊漂流记开始 第97节

  不过在开始拆卸之前,他还是希望使用破坏性低一点的方式,想先找出几根金属棍,试着用锉刀磨一个专用螺丝刀出来,失败的话再暴力拆卸。

  同时他还要提前测量出脚轮的高度大小,在人体工学椅失去脚轮后,再给它定制五个不会转动的“木质假肢”。

  这样虽然工学椅不值钱,也无法自由移动了,却能在窑洞中继续发光发热,成为家中唯一一件豪华现代家具。

  ……

  5月12日,第16次神秘奖励的倒计时开始了。

  同样是在这一天,陈舟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制造土砻(long)和水碓(dui)上,为庄稼的收割与加工做准备。

  他从营地中搬了几张短桌上来,一字排列在窑洞门口,整日在桌上锯木块、凿刻木头,或是和泥,搓泥团,论证笔记中提前规划过的步骤。

  实践的过程是乏味的,亦是有趣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短桌上的小模型越来越多,越来越精致,与真正结实耐用高效率土砻之间的距离也在逐步缩短。

  制造土砻的过程中,陈舟不断印证着自己的推测,不断改进,同时完善他的木工技巧。

  这种思考、进步的过程远比枯燥的砍木头锯木头愉悦。

  同时也使陈舟从只会用蛮力的“傻小子”逐步向成熟的“老师傅”迈进。

  ……

  5月19日,稻谷成熟了。

  同一天,陈舟根据前人经验和现代知识制造的第一代稻谷脱壳原型机模型正式完工。

  这台高度不超过八十厘米的小模型结构不算复杂,功能和《天工开物》中的土砻相差无几,略做优化,而且融入了许多现代工业的元素。

  其中包括可替换部件设计和模块化设计。

  一代稻谷脱壳机内部的磨盘使用的是制造门槛更低,耗时更短的泥土。

  泥土的耐用性远不如石头,但短时间内,磨盘只能使用泥土。

  这是因为石质磨盘虽然更加耐用,却更为沉重,凿刻难度更大,制造时间更长。

  按陈舟的设想,土盘只是权衡之计,待日后凿刻出合适的石磨盘,应当可以直接拆掉土磨盘进行更换。

  若重新制造一台脱壳机,费时费力,并不科学,更利于替换部件的设计很有必要。

  除磨盘外,脱壳机的入料口和出料口都做了分体式设计,如果损坏,可以单独制造部件更换,而不需要全面拆除。

  考虑到以后粮食产量增加,不可能永远使用人力,陈舟给磨盘的动力结构预留了连接传动轴的接口。

  日后若是利用畜力、水力或风力,在建造好水轮或风车后,便可直接使用。

  除此之外,他还在脱壳机的出料口旁边预留了风箱接口。

  他想的是,以后动力源得到解决后,可以用兽皮缝制一个风箱接在出料口上,再往出料口下放置一个筛子。

  脱壳机工作的时候,他可以用人力驱动风箱,鼓风吹走较轻的稻壳,脱壳筛选一步到位,节省时间。

  正好他有极佳的密封材料奥特曼皮套。

  如果担心兽皮密封性不够好,总跑风的话,就用鱼鳔胶和针线把橡胶和兽皮黏合缝制在一起,制造风箱。

  且风箱不仅可以用于吹走稻壳,也可以在重锻金属中鼓风,发挥效用,一举两得。

  ……

  关于未来的设想很多,人却不能好高骛远,需一步一个脚印,慢慢达成自己的目的。

  更要注重劳逸结合。时间很多,没有竞争者,没必要那么卷。

  连续工作了八天,19日下午,晚风吹拂,陈舟松开握住模型的手,长舒一口气,离开短桌,走到一旁,坐在了矮凳上。

  平台下方,金黄色的稻谷排成一条线,谷穗压弯了稻杆,风一吹,齐齐晃动,美极了。

  来福正在树林边缘撒欢儿,叼着一根木棍,舞狮一般上下跃动,不时朝着树上的动物吠叫两声,转头望望窑洞。

  自从陈舟投入到土砻的设计与制造中,便很少陪它一起玩耍了,就连它最喜欢的早晚狩猎兔子环节,也被一并取消。

  无聊至极的来福只能寻找小灰灰或是提子玩闹。

  可猫与狗又怎么能玩到一起去,更别说来福和两只猫的体型差距还那么大,它的邀约只会让两只猫感到冒犯。

  无奈,来福只能守着这片田地,摆弄着从树林中找到的新玩具,有时候还会偷偷溜到平台上,赌气般叼走陈舟的凿子或小锤,试图吸引他的注意。

  然而这一切都无济于事,沉浸在工作中的陈舟只会冷着脸把它叫过来,然后严厉地呵斥,让它找回工具。

  挨骂挨得多了,来福就只能远远地躲在树林边缘,自娱自乐,像个被冷落的孩子,孤独等待老父亲的关爱。

  第不知道多少次松口,丢掉小木棍,来福习惯性的回头望向平台。

  还未维护的木桩护坡上方,陈舟的身影映入它眼中。

  汪!

  来福叫了一声,看见主人向它招手,顿时狂摇着尾巴,不管不顾地绕过田地,一溜烟儿跑了过去,纵身一跃,扑进陈舟怀里。

  “哎呦~”

  三餐都有肉,受伙食待遇提高的影响,来福的体重已经飙升到90多斤,这猛地一冲,差点把陈舟给放倒。

  哈~哈~哈~

  来福直起身子,前爪扒在陈舟的胸口,努力抻着脑袋,嘴里喘着粗气,伸出湿哒哒的舌头去舔陈舟的下巴,尾巴摇成了螺旋桨。

  “行了行了,别在这里溜须拍马。

  我活不干完,再过两个月,咱们就得喝西北风了。

  正好今天稻子成熟,割完稻子,我给自己放个假,也陪你好好玩两天。

  咱们先去钓鱼,再去抓龙猫,给家里那个小龙猫找个伴儿,你说好不好呀,来福!”

  推开身前热情的大脑袋,蹲下搂住来福脖子,控制着它过分谄媚的表情,陈舟说道。

  汪~汪~

  来福以低吠回应陈舟,委屈地把脑袋塞进陈舟怀里,使劲往前拱,嘤嘤撒娇,委屈得不行。

  “怎么了?

  你也想找个老婆呀,那怕是不太好找哟!”

  天气炎热,陈舟只穿了一件薄衬衣,半敞着领口,来福这一拱,湿润的鼻头直接顶到了他的胸口。

  感觉自己像是搂住了一个心理脆弱敏感的小毛孩,见来福这般姿态,倒弄得他心里有点不是滋味,忙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安慰这个耍小性子的大个子。

  感谢吴00000的打赏

  感谢:甄贤瑜、水手volunteer、无名小卒159、书友尾号9122、友哎推、书友尾号7096、虚假的月眠、老三师叔、书友尾号6277、旧酒久鹫、团子迷、书友尾号5075、月明天曦、书友尾号9995、悦然电子、寒蝉惊羽、黄瓜味嘎嘣脆、书友尾号3151、如梦似幻cD、书友尾号3964、一切尘埃未定时、星痕细胞、月色下灬的月票,感谢各位支持!

第89章 休息日

  5月19日晚,天还没黑,陈舟割掉了成熟的谷穗,拔出了稻谷的根系,又松了松土。

  平台厕所中沤的肥已经发酵好。

  休息两天后,他会给种过稻谷的土地上一茬肥,以增加下一季粮食的产量。

  饱满的谷穗被他放在了卧室窗台上,在那里进行初步晾晒,除去水分后再脱壳处理。

  当然,这也因为土砻现在只有一台模型机,内部泥磨盘的重量不够,虽然也能勉强加工稻谷,效果却不好。

  理论方面的问题已经研究通,造一台真正的土砻用不了几天。

  对疲惫的陈舟来说,也是时候歇一歇了。

  ……

  5月20日,给自己放假的陈舟睡了个懒觉,约莫上午十点多才起床。

  烧水做饭,喂过来福、小灰灰和龙猫,他用热水洗了洗头,把镜子搬到室外平台上,剃掉了过长的头发。

  理发时,陈舟注意到他的脖子和前胸呈现出了不同的颜色,因常常撸起袖子干活,裸露在外的小臂与大臂的颜色也深浅分明。

  旱季的岛屿阳光很烈,即使戴着大檐帽,活动于森林等有树木荫庇的地方,还是不可避免地晒黑。

  剃掉头发后,他又修理修理胡子,稍微改变了一些邋遢的形象,不再像个从疯人院逃出来的古怪壮汉了。

  没忘记昨天下午答应来福的事,带上抓龙猫的小木盒、水桶镐头等工具,顶着越来越热的太阳,呼唤来福,陈舟前往碎石坡。

  出了背阴,进入山的向阳处,温度陡然提高。

  尤其是半山腰,没有任何遮挡物,仿佛在下火。

  这样的大晴天,晒得来福也没了精神,耷拉着尾巴,伸出舌头直喘。

  跟在陈舟身后,它紧盯着扁担上挑的水,不时小跑几步上前,呱唧呱唧地舔水,还没到目的地,桶中水就被它喝掉一层了。

  喝完水,来福还要撒尿,东跑跑西逛逛,在干燥的土壤上留下了不知多少摊记号。

  看着奔前跑后的来福,陈舟觉得它可怜之余,又有些想笑,忍不住开口喊住它。

  “得了得了,马上就到地方了,别跑。

  看你热的这样,咱就随便灌两个洞。

  捉不到龙猫也无所谓,下午我去带你去钓鱼,顺便给你洗个澡,看你这身毛,都脏的变成小黑狗了。”

  汪!

  来福回应他,见前方就是碎石坡,非但没有止步,反而加快步伐,一溜烟冲了下去。

  这倒不是因为它对捕捉龙猫格外感兴趣,而是因为山下有树林,那里比太阳直晒的地方多少要凉快一些。

  见来福兴致缺缺,陈舟也觉得有些扫兴。

  他此番前来,主要是弥补对来福的亏欠,至于捉不捉小龙猫其实并不重要。

  ……

  家里养了一狗两猫,加上小龙猫,一共四个宠物。

  这里面陈舟最宠爱的无疑是来福,来福也未辜负他的恩宠,从登岛以来,看家护院,抓羊捕兔,还曾吠叫示警,避免他被蟒蛇袭击,可以说立下了汗马功劳,值得所有善待和重视。

  在来福之后,他曾经比较喜欢小灰灰,对提子的态度不算亲善。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灰灰好吃懒做的性子和提子勤恳能干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再加上两只猫中,小灰灰因为懒得动弹,与他的互动越来越少,有时候抱在怀里,也像个毛绒玩具一样,一动不动,无法给人提供情绪价值。

  反倒是提子,时常往家里叼些小动物,对老鼠和野兔的打击力度也很大,自“刑满释放”后,在他心中狂刷好感度。

  到了现在,若是让陈舟在小灰灰和提子之间做个取舍,已经是个相当难以抉择的问题了。

  因为他觉得两只猫都很重要,一只胜在陪伴久,而一只除了相处时间不够长,挑不出其它缺点。

  至于小龙猫,则是所有宠物中最没存在感的一个。

  它不像那些娇惯的宠物,动不动就挠箱子,发脾气,除了被抓回来的那几天稍有些躁动,后来很快就适应了吃饱了睡,睡醒了吃,不用考虑危险的舒服日子。

  而且它不用教,就懂得在木箱中定点排泄,还会把干净的食物和被粪便或水弄湿的食物分开,平时总是安安静静,对屋里猫狗的存在从未表现出恐惧或是攻击性。

  可能因为食物过于充裕或者野生动物对人类天然的戒备心,陈舟几乎没见过小龙猫有乞食行为,只见过它在木箱中打滚,抖动身体。

  后来他想起龙猫可以用沙子洗澡,就给小家伙装了一盘晾干的白土,将它抓出来放在了里面。

首节上一节97/17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