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鲁滨逊漂流记开始 第88节

  随即,森林里响起扑棱棱一片鸟儿展翅的声音。

  就连卧在屋内的来福也站起身来,仰着脖子隔着墙注视屋外。

  困意被刺耳的抓挠木箱声驱散干净,陈舟瞪大眼睛,心中隐隐感觉到地震真的来了!

  “快走,来福,快出去!”

  说着,他抱起小灰灰,又打开关着提子的木箱,揪住提子的后脖颈,把它俩搂在怀里,匆忙穿上鞋往外跑。

  几步迈出短廊,下了楼梯,陈舟看到被割平的草丛中,有十几条大小不一的蛇在爬行。

  小灰灰与提子如此接近,心中恐惧,在怀中扭动,不停挣扎。

  倒是提子比较淡定,瞪着它那双淡绿色的眼睛,静静看着森林。

  每分每秒的流逝都分外漫长,以至于陈舟觉得自己失去了对时间的认知。

  当他觉得地震可能还要再过几分钟才降临时,脚下陡然一晃。

  向来坚固稳定的大地上下颤动,使得陈舟必须弯下腰,将重心放低才能站稳。

  树冠高处的叶子被晃得纷纷飘下,木屋两侧覆盖的枝叶也向下滑动。

  这种震动的幅度并不大,但给人心理制造的压迫感却与游乐园中的项目截然不同。

  肉眼可见的范围内,一切都折服在自然的伟力中,无从抵抗。

  短暂的上下颤抖后,更明显且幅度更大的左右摇晃开始了。

  远远地,陈舟看见了山巅上大片砂石向下滚落,甚至有一米多高的巨石顺着山坡砸了下去。

  视线被森林阻隔,望不到此刻大海是什么情景,料想定是和书中描写的一样波涛汹涌,礁石坠落,浊浪滔天。

  力从地上起。

  脚下摇晃,陈舟几乎无法稳定身形,继续保持站姿,即使蹲下,也不住向左右倒去。

  他怀抱着提子和小灰灰,不敢松手,怕它们惊惶失措跑到林中找不到回家的路。

  无法用手撑地,坚持了一会儿,他最终还是没撑住,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在此期间,陈舟不忘观察木屋。

  这个新建成没多久的小房子质量超乎意料的稳固,除了屋顶铺的细枝叶掉落一些。虽然也在随地震摇晃,却没什么实质性的损毁,就连地板下的木柱子都没歪。

  首次震动未能持续太久。

  上下颤动,左右摇晃后,一切戛然而止。

  怀中的两只猫早就停止挣扎,一动不动地蜷缩了起来,尤其是平时耀武扬威的提子,显得比小灰灰还要恐惧,瞳孔收缩成一根细针,爪子深深抠进陈舟的衣服中。

  搂紧两只猫,陈舟缓缓站起。

  望远处,岩壁只掉了一层砂石,看不出有太大变化。

  因地势落差,看不到窑洞和下面的农田,光靠观察山峰,大致能判断窑洞不会受到外部力量的伤害。

  至于窑洞内部的承重结构能不能顶住地震,就不好说了。

  最理想的情况下,承重柱和承重梁都没有受到损害,从棚顶掉下的砂土也会弄脏整个窑洞,需要花不少时间清理。

  第一轮地震已经过去,陈舟没急着回屋,在外等待第二三轮地震。

  约莫过了三分多钟,第二次震颤开始了。

  刚刚经历过一次地震,有了经验,他索性直接坐在空地上,等待地震过去。

  山上又滑落一层砂土,森林内部却没有太大变化,那些蛇虫也不知躲到哪里去了,只少了平日里不曾断绝的虫鸣鸟叫,世界充斥着死一般的寂静。

  第二次地震过去后,过了六分多钟,最后一次震颤袭来。

  都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此次地震也是如此,第一次给人内心的震慑最大,第二次心中稍有波澜,到第三次时,就有点见怪不怪了。

  前后用了大约八分钟的时间,地震过去了,陈舟的心也平静了下来。

  在地震开始之前,他内心里始终有种悬而未落的不安感。

  直到此刻,尘埃落定。

  挑战28年间最大的一次自然灾害,就这样,以不算恐怖也不算平常的模样度过。

  从今以后的日子基本已成一条康庄大道,再也没有紧迫的压力,也没有死亡的威胁。

  理论上讲,只要他不去主动招惹食人土著或是图谋西班牙劫掠船上的财宝,保持心态的平稳,精神的健康,维持生活的现状,且不患病的话,这个挑战已算完成。

  只等28年结束,就能拿着财物离开此处了。

  呼~

  心中积压的巨石又落下一块,整个人轻松许多。

  长出一口气,陈舟回到木屋,将小灰灰和提子关进木箱,先看了看小龙猫的状态。

  在地震未至之际,这家伙的表现分外焦躁不安。

  待到地震结束,它的情绪却变得稳定了起来,或者说,它可能还沉浸在对天灾的恐惧中,无法自拔。

  小龙猫缩在木箱角落的干草垫上,眯着眼睛一动不动,呼吸带动身体微微起伏证明它还活着。

  陈舟用手指碰了碰它,小龙猫没有反应,这使他有点担忧小家伙的状态。

  “是不是应激反应?”他想。

  再次用手指肚触碰小龙猫的脊背,并轻轻抚摸着它柔软绒密的毛发,小龙猫依旧蜷缩着,未像往常一样站起来抱住手指,像个不会动的玩偶。

  拿来一片草叶递到嘴边,它也不搭理,始终保持着那个姿势。

  “这……”

  没有应对龙猫应激的经验,陈舟想不到解决办法,只能扣上箱盖,把小龙猫留在箱内,等待它自行恢复。

  “野外的龙猫可能会好一点吧,听说这种动物群居情况下不容易得抑郁症,寿命会长一些。

  要不有时间再去捉一只龙猫,陪它作伴?

  不过我也不知道这玩意怎么分辨公母,去抓新龙猫之前还是要研究一下,搞两兄弟可能不太好。”

  旱季已至,从四月中旬到八月中旬,足足有四个月的晴朗日子。

  在这四个月中,除了每15天一次的收取奖励并垒砌木石墙外,陈舟必须完成的事项只有挖盐池晾盐、挖粪坑堆肥、收拾庄稼及前往河谷平原和果树山谷拓展更多作物。

  继续修建完善窑洞、搬运物资、搭建厕所、打井乃至羊群的捕捉,畜牧业的完善,都是长期工程。

  虽然越早办完越有好处,但晚几个月也不会有太大影响。

  按之前推演出来的规律,1660年12月土著大概率不会登岛,危险性也大大降低,在地震过后的旱季,这将是轻松惬意的一年。

  目前负债八千字,看看今天下午能不能一口气码完吧~

第80章 回洞

  照顾完家里一众宠物的情绪,陈舟仔细检查了木屋内部结构,尤其是搭在木梁上的架子有没有松动。

  结果令人舒心。

  可能因为地震太小,也有可能因为木屋抗震性能较强,且刚建好没几天,材料还比较结实,检查过后,除了顶棚有些塞进缝隙中的苔藓掉了渣以外,基本没有发现其它问题。

  屋内检查完毕,陈舟又到室外,检查了一遍地板下的支撑柱。

  受地震影响,其中几根支撑柱稍有些虚浮,若不是被穿过地板的钉子固定住,可能已经松动。

  陈舟在这些柱子下的土壤间塞了一些小石块用以加固,又盖上了一层土压实,才稳定了局势。

  其实地板下的支撑柱很多,单有几根松动并不会对木屋产生多大危害。

  可木屋毕竟是新建的,就像新买的衣服鞋子,掉了一个泥点都让人心疼不已,要赶紧掏出酒精湿巾擦拭,要是十年八年的老房子,陈舟也就不在乎了。

  维护木屋后,穿上皮蓑衣,预防地震后的暴雨,带着不安分的来福,他前往窑洞,顺便看看田地中的庄稼有没有被地震破坏。

  ……

  震后的森林落叶密度翻了数倍,许多鸟兽还未脱离恐惧的情绪,陈舟甚至看见几只野兔呆愣愣地在洞口蹲着,耳朵倒在背上,像是被吓傻了。

  但当他拿起斧子上前,准备乘兔不备将其拿下时,那兔子却突然回过魂似的,拔腿就跑。

  多亏有来福相随,借着地震制造的先机,它紧盯着一只肥硕的兔子死死追赶,最终成功咬住了兔子脖颈,将其擒获。

  接过来福叼回来的猎物,陈舟狠狠地夸奖了它一番,拎着约有六斤的兔子,满心欢喜。

  虽说前些日子总说兔子肉吃腻了,可话又说回来,新鲜的肉就算柴一点也比肉干炖汤好吃不是嘛!

  唯一可惜的是现在调味料少了一点,食盐数量告急,也不能大肆使用。

  不然把兔子剁成碎肉,和上葱姜蒜末,打两个蛋,加点淀粉,搓揉成球下锅油炸,吃起来绝对美极了。

  怀念着兔肉丸子,陈舟又想起书中鲁滨逊生活中食用的另一种动物鸽子。

  据书中所述,岛上的一个天然山洞中栖息着数不清的野鸽子,鲁滨逊常去掏鸽子蛋吃。

  此次旱季外出探索,他想找一找那个鸽子洞,最好带几只小鸽子回来,在窑洞旁单给它们开辟几处巢穴,让它们在家旁边繁衍。

  鸽子产卵远不如鸡勤快,但他只有一个人,多培养一些鸽子,每隔三五天还是能吃几颗鸽子蛋的,无论是炒是煮,鸽子蛋的味道都不错。

  当然,若是能抓住并驯化几只与野雁相似的大鸟就更好了。

  陈舟听老家的蒙古族老人讲过,野生大雁抓回家,好好养着,年头越久下蛋会越来越多。

  第一年下十几个蛋的话,第二年就能下二十多个,到第四五年的时候,一年能下六七十个蛋。

  而且大雁的寿命很长,一只大雁能养三十年,在年轻力壮的时期,它起码能下八九年蛋,有四五只雌雁,就能供应一整年的蛋类。

  与鸽子蛋相比,大雁的蛋大多了,吃不了还能用盐腌起来留着下饭,性价比超高。

  大雁驯化以后和养鹅差不多,平时放在河道里,它们会自己吃草捉鱼,有粮食的话喂点粮食,没粮食也饿不死。

  需要注意的只有为它们搭建固定居所,给它们一个下蛋的地点,省得它们把蛋下在野草中,找也找不到。

  再有就是要勤剪羽,不然它们有可能会被野雁拐跑,跟着雁群飞走一去不复返。

  不过饲养的家禽家畜越多,需要付出的时间成本也会越多,陈舟很怀疑自己以后能不能负担这么多工作。

  果园、羊群、鸽子、野雁、鱼塘、庄稼,还有家里饲养的动物,乃至花花草草,鹦鹉和观赏鱼一类宠物,这些确实能把他的生活变得无比充实,却也能让他忙得焦头烂额。

  ……

  此次旱季前往河谷平原的计划已经确定,除采集必要的作物带回来种之外,他还想找一找有没有野生的调料。

  比如北方常见的山韭菜、山花椒,山葱,这些天然作物的味道虽然比较辛辣,但也比没有强,嘴里淡出鸟的饮食,他实在受够了。

  只是这里与亚欧大陆相距甚远,动植物体系和南美洲相近,同坝上草原天差地别,能找到他认识的天然调料,希望恐怕相当渺茫。

  ……

  拎着死兔子,未几时,陈舟便来到了田地前。

  田中的沟垄受地震影响,全都变了模样,高处不高低处不低,一片混乱,回到了接近平地的状态。

  扎根在土地里的庄稼未随着沟垄东倒西歪,依旧挺直茎叶,看起来还很健康。

  鲁滨逊那几株随便丢在角落的稻谷和麦子都没因地震受伤,陈舟这些精心照料的“宝贝蛋”位于开阔土地,尽数度过地震也在他意料之内。

首节上一节88/17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