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作为一味功能多样的中草药,它既能泻火,也能消炎止痒,治疗蚊虫叮咬,缓解晒伤割伤,种一些生活中总能用得到。
甘蔗和芦荟栽培好后,可以在庇护所外的空地上大批量种植。
陈舟小时候看农业频道的致富经曾经了解过,这两种经济作物都是非常好养活,且生长速度较快的植物,对病虫害、旱涝的耐受能力也很强,比稻谷、麦子皮实多了,而且还不用担心被鸟吃。
尤其是芦荟,一身刺,除非把啮齿类动物饿急眼了,否则绝不会轻易啃它。
……
除甘蔗芦荟外,葡萄作为一种美味高产的水果,也早被陈舟列入了种植名单中。
几个月前,还在船上搬运物资时,他就想好了要建造一个小院,搭起葡萄架,挖一口井,在架下乘凉。
葡萄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果,而且成规模后产量极高。
搭建好葡萄架后,他还打算在阳坡找个光照充足温度高的好地方建起几个晾晒房,专门用于晾晒葡萄干,甚至还能试着用葡萄酿造一些果酒。
同葡萄放在一起,易受旱涝影响的甜瓜就表现平平了。
俗话说旱瓜涝枣,岛上降水充沛,甜瓜味道肯定好吃不到哪去,哪怕算准时间,让瓜苗在雨季生长,旱季结果,也要每天勤加浇水,用心照料,太麻烦。
且野甜瓜个头小,瓜瓤里面籽多,不合陈舟心意,要是西瓜的话,他还愿意付出心血栽培。
……
3月29日下午,陈舟全力清理空地上的野草。
别说,这里草高地平,适合藏匿,且周围没有树木遮挡阳光,能帮助蛇类迅速升高体温,栖息的蛇还真不少。
割草过程中,他至少看到了五六种蛇。
其中有长相普通的小蛇,有长着个三角头的黄褐色蛇,有圆脑袋披着暗绿色鳞片的小蟒蛇,还有一种身体红白黑相间,看起来就不是良善之辈的细蛇。
天色阴沉气温低,这些冷血杀手懒洋洋地躲在草丛中,静静蛰伏着,等待不长眼的猎物自己送上门。
不料栖息地突然遭到破坏,面对大片倒塌的野草,受惊的它们纷纷爬走。
好几次,有毒蛇接近到陈舟身边一米以内,把他吓出了一身冷汗,立即拿着铁片刀连连劈砍。
若那蛇反应快运气好,躲开刀刃尚可逃得一命,运气不好挨了一下,立时变成两截,在地上痛苦扭动。
它们没有蚯蚓的本事,挣扎几下,慢慢的也就松软了。
割过几片草后,见草里的蛇如此之多,担心来福不知深浅鲁莽地招惹这些能一口毙命的生物,陈舟把它带到空地上栓了起来。
直到割完草,检查过草丛中的石块下面没有残留的“钉子户”他才把来福解开。
将割掉的草茎叶堆放起来,留待铺在庇护所屋顶,看看天色,陈舟带着来福返回了窑洞。
拿出小铁罐,生火放水,往里面加了一些小肉丁。
片刻煮熟,掏出一张面饼,用斧子剁开,拎着小铁罐,一边泡软面饼吃,他一边往小木盒里装盐。
趁着天还没黑,陈舟打算给羊添些盐,顺便看看大公羊的伤势好没好,再遛一遛他前些日子下的羊套有没有收获。
今日巡查林地边缘的兔子套颗粒无收,他只希望羊群那边能带来好消息。
海豹肉终归不是猪肉牛肉,不太符合他的口味。
刚宰杀海豹的时候已经很久没吃过新鲜肉了,吃起来确实香的不行,感觉胜过所有珍馐美食。
连着吃了两个月后,虽然每天只吃两条肉干,他也有些吃腻了。
临出门前,陈舟已做好打算,若今天逮住羊,且那头是成年公羊的话,就不留着繁殖,直接宰了吃肉。
若是母羊,还是得控制一下口腹之欲。
畜牧业发展到现在,只有两公一母,其中一头公羊还是母羊的孩子。
谁家养羊搞一夫一妻制,不说七十二妃,咋也得给大公羊弄个三宫六院,不然都对不起它挨的那顿痛打。
感谢:书友尾号2678、书友尾号8595、潘多拉II、chocobox、茶色如酒、迷之摸鱼人、银河球棒侠、书友尾号4637、阿晴天下第一、同学都谈恋爱了、oωo、九藤虫王、lis孔子、鹏鹏他爸的月票,感谢各位支持!
感谢:月黑风高UGig的打赏,感谢支持!
第75章 地震将至
太阳落山前,陈舟带着来福抵达阳坡平台,检查一圈下的套子。
太长时间未维护,受风雨影响,许多绳套都已错位移位,或被弄松了活结,除了几根羊毛,他一无所获。
在山坡上来回翻看套子时,陈舟注意到地上的羊蹄印相较前段时间稀疏了许多,尤其是强壮的大公羊留下的蹄印,只剩五六只。
算算日子,如今已是3月29日,距离雨季结束只剩半个多月,料想这群羊又要往岛内迁徙了。
陈舟估计山羊群迁徙的终点应该与果树山谷旁的那片河岸草原相距不远。
按理说,河岸草原有旱季不枯竭的水源,有大片平坦牧场,还有各类瓜果,比沿海处的生活条件好得多,羊群一直在岛内外迁徙是反常的行为。
陈舟猜测羊群大概率是为了到海边盐碱地摄取更充分的盐分,或是追随最鲜嫩的植物茎叶才来回奔走的。
岛上没有以羊为主要目标的大型掠食者,美好的仿佛世外桃源。
只要不受伤,不长病,每一头羊都能活到七八年,直到牙齿磨损严重无法进食才会死去。
如此优渥的条件,在头羊的带领下,它们自然是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了。
……
“要是它们真迁徙到岛内河谷平原就好了,我去收集作物的时候可以顺便在那里建造一个围栏,把它们圈养起来。
沿海地区地势不平,高低落差太大,而且受旱季影响较大,不适合发展畜牧业。”
“不过河谷平原距离窑洞太远,喂盐挤奶,拨种公羊,照顾羊羔都不方便。
为了避免这群羊得病,让它们一直待在大平原上承受日晒雨淋也不行,还得给它们建个简单的棚圈……”
北方养羊养牛的家庭多,陈舟对养殖业很是了解。
按现代农村个人养殖户的标准衡量自己的条件,他越想越头疼,觉得自己不会分身术的情况下是绝不可能同时照顾河谷平原内的羊群和窑洞周围的田地的。
不说尚未完工的窑洞内墙、烧炭窑、制陶炉、木炉和外墙,单把建设棚圈和围栏拎出来也是个大工程。
与发展科技,提高生产力和武器装备相比,畜牧业的重要性显然要低一个档次。
细想想,陈舟觉得在窑洞下的树林里圈养个五六头母羊,隔一年换一头种公足够他用了。
下的小羊羔如果是母羊就留着,公羊羔阉了,只养一年,满一周岁就杀了吃肉,这样奶和肉兼顾。
羊群的数量要严格控制,圈养母羊年纪大了,产奶量下降杀了吃肉。
野外山羊群规模太过庞大,也要杀一些。
在生态系统脆弱的岛屿上,没有诸如狼和猞猁一类消费者,羊群只会无限膨胀,直到摧毁整个岛屿的草本植被。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他只能稍微委屈一下自己,充当这个消费者,多吃几顿羊肉以弥补食物链的缺失了。
……
带着满心失望回家休息。
3月30日开始,陈舟正式开始建造临时庇护所。
庇护所距离窑洞大约500米左右,搬运工具比较方便,但在开始建设之前,陈舟还要把所有建材搬上来。
其中便包括沙滩上那一堆切好的木板石砖。
这又是个折磨人的大工程。
为了方便搬运,在前往沙滩之前,陈舟腾出了两天时间把他未完成的那个实木车轮给凿刻好了。
随后他又用了两天时间给车轮制造并安装了车轴和车斗。
独轮车车斗的容量大概与六个木桶相等,如果装土或是沙子,往高堆一堆,容量还能更多一些,就是会让车轮的损耗加剧。
车轮未完工时恰逢陈舟生病,几乎在窑洞里放了一个月,表面基本上晾干了,内部倒还有些湿气,分量不轻。
厚重蠢笨的实木轮子和钉在一起的车斗使整辆独轮车显得极为丑陋,好像小孩子手工课上做出来的玩具。
未裹金属的木轮装载石砖在遍布砂石的山地上行走时总会嵌入一堆石块。
石块脱落后便在木轮表面留下了一堆凹下去的小眼,这种小眼若是再遇到石头还会被开拓的更深。
木材受侧方压力较大时抵抗力较强,但对这种小面积高压强的小石子基本没什么抵抗力。
久而久之,小眼就会破坏木轮的结构,使其更易损坏。
除小石子外,陈舟还发现实木一体制造的木车轮使用久了会变形。
刚制造好时,整个车轮不说是完美的圆形,总体也规规整整,上下左右直径误差不到4毫米。
用了几天,车轮肉眼可见的变成了椭圆形,推动起来极为费力,要不是再凿刻一个车轮太费力,陈舟早就把它淘汰掉了。
……
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遍通。
每天辛辛苦苦往山上推车,途中还要拣地上的小石子,砍断树根开路,期间遇到的糟心事不计其数。
吸取教训,对于车轮的制造,陈舟也有了新理解。
他觉得用原木一次成型的车轮除了对技术要求较低外基本没有优点。
这种车轮沉重,结构强度差,不耐用,别说在山路上使用,就是给它一条柏油路也坚持不了多久。
吃一堑长一智。
下一次制造车轮时如果木技术仍不成熟,陈舟打算切出一大片木块,然后在木块上画出两个同心圆,再将同心圆周围的木料全都去除,掏出同心圆木环。
这个木环将被分割成八或十六个木块,再插上辐条后重新组装。
分体设计利于分散压力,如果其中有任意一个部位损坏,也方便更换维修,使用寿命起码能延长一倍。
除分体设计外,陈舟还打算用“超时空切割机”切割铅板,搞出几根铅条,镶嵌在车轮表面,增加它的耐磨损能力,进一步提升车轮的强度。
当然,这些想法暂时还没时间实现。
搬运完木板石砖后,陈舟还得将石砖木板的表面稍加打磨,弄得粗糙些才能应用到新庇护所的建设中。
面对地震倒计时,他又回到了从船上往下搬运物资的状态,每天忙得团团转。
……
4月5日,他拆掉了营地中的旧帐篷,取走防水布,在一旁建造了一间小窝棚,把帐篷内用于铺地的那些木箱妥善储存了起来。
5日下午,他在林地边缘挑选了一棵合适的树木,将其砍倒,剥掉了树皮。
其实如果有选择的话,使用晾干的桅杆当房梁远比林中砍伐的新鲜木材合适潮湿的木材即使涂上漆,也会在内部缓慢腐烂。
但营地中剩下的桅杆基本没有长度达到七米的。
往庇护所中间打一根承重柱再用两根桅杆拼接倒是可以做到一梁贯通。
然而距离地震只剩13天,弄承重柱又要浪费一天时间,已经耽误不得。
很多时候,明知道怎样做最好却不能那样做,也是陈舟的无奈。
……
4月6日,在三棵树两旁搭起脚手架,用绳子拴住剥掉皮的主梁,拉吊到树杈间架好,陈舟开始往房梁上铺设木棍。
铺完木棍,他拎起木桶去林中挖取了许多苔藓,填补了木板间的缝隙,再往木板上铺旧防水布和水泥袋子黏合成的巨型防水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