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鲁滨逊漂流记开始 第63节

  陈舟原本也想在灶台后建造一个火炕。

  但在窑洞住了一些日子后,他发现火炕的实用性完全不如火墙。

  因为岛上气候并不寒冷,他也有床铺和足够厚实的被褥,强行睡火炕很容易上火,不利于身体健康。

  如果想要祛除潮气,火墙的散热面积更大,时间更持久,占地面积也比火炕小,更符合窑洞的需求。

  火墙同样是北方冬季的一种取暖设施,原理与火炕相同。

  它的外形宛如一堵空心墙体,一端封闭,另一端连接烧火的炉灶,和灶台共用烟囱,建造起来快捷方便,不需要多么高超的技术。

  陈舟之所以觉得灶台有难点,并不是因为他不会建造灶台。

  在乡下待了十多年,每隔几年就有人家炕塌,需要修炕。

  也有锅裂了换锅,灶火门坏了重新砌门的。

  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灶台又不是什么高精尖仪器,里里外外一眼就能看明白的结构,还不至于难倒陈舟。

  他犯愁的是这个大铁罐子到底该怎么当锅用。

  倘若砌一个正常灶台,铁罐子放上去以后口沿太高,无论是添水还是煮饭清洁都不方便。

  向下挖掘建造灶台,铁罐口沿倒是低了,火墙又不知道该建在哪了。

  权衡利弊,陈舟寻思自己本来也不打算用铁罐子做饭,只用它烧水,高一点就高一点吧,宁可麻烦一点也不能妨碍火墙。

  雨季晾衣服烤被子可全指望它呢。

  ……

  确定未来的建造方向,陈舟拿水和好白泥,紧贴着还没砌成的厨房外墙,垒起了一个小灶台。

  灶台的烟道通往洞外,起火后所有烟都不在洞中停留,直接排出去。

  抹好泥,等待表层水份散发的时间里,陈舟搬来铜锅试了试尺寸。

  大小贴合,正合适。

  心痒难耐,他提前点燃了篝火,取来四个柠檬、盐粒、海带干、海豹油和未晾干的海豹肉,准备一展厨艺,来个煎肉排。

  在煎熬中度过了十几分钟,他用手指蹭了蹭灶台上颜色变灰的泥。

  “差不多了。”

  感觉乡下新砌好的灶台泥大概就是这个湿度。

  陈舟砍断细枝子垫在灶火口中,往里面放了几块燃烧的木炭,再在木炭上蒙一层更细的树枝。

  没过多久,火燃烧了起来,窑洞愈发明亮。

  铜的导热系数极高,火烧起来后,锅面很快就散发起热意。

  往锅里放了两勺海豹油,待它受热升温,将其涂抹均匀,陈舟用筷子夹起切好的海豹肉块,平摊在锅中。

  

  热油煎肉,香气腾腾。

  海豹肉块的颜色迅速发生变化,担心火太大把肉煎糊了,陈舟连忙翻面,同时往上面洒盐粒。

  已经风干过一段时间的海豹肉缺乏水分,并不像鲜肉一样在煎制过程中冒水。

  但是肉块的香气却丝毫不受影响。

  在美拉德反应的帮助下,肉中的小分子醛和酮类香气都被释放了出来,闻起来远比炖肉吸引人。

  拴在厨房中的提子瞪大了眼睛,往灶台靠了靠,表情惊讶,看起来有些不敢相信世间还存在这种奇妙的气味儿。

  大馋鬼小灰灰早就从睡梦中醒来,早早坐在陈舟旁边等待它特意找了个离提子很远的地方。

  来福凑的更近,不管不顾地倚在了陈舟的腿边,不断伸出爪子试着和主人“握手”,以换取奖励。

  肉还没煎好,不理会这些贪吃的家伙,陈舟专注地盯着锅中的肉块。

  再次翻面,感觉香气已经达到顶点,他掰开柠檬,往肉块上挤了一些汁水,然后稍稍洒了一点碎海带渣。

  柠檬的清香暂时压制住了海豹肉的油腻,海带渣则只发挥些许装饰作用。

  用小刀插进肉块,将煎肉从铜锅中取出放在银餐盘中。

  热气腾腾,香气四溢,陈舟迫不及待地切下了一块海豹肉细细品尝。

  可能是因为晾晒之前放了太多盐进行腌制,海豹肉吃起来略咸。

  在这种咸香的底色下,刚入口,能感受到海豹肉细腻的纤维,能品尝到柠檬的酸甜,也能体会到一种类似焦糖或是奶油香气的特殊味道。

  缓慢咀嚼,十成熟的肉块没有血腥味,只有完全的香气,很快便将整个口腔完全填满。

  已经太久没有吃过煎肉,陈舟不由自主地闭上了眼睛,静静享受起这难得的美食。

  来福乖乖地坐在一边,舌头耷拉着,晶莹的口水拉出一条水晶丝,滴落在地。

  小灰灰盯上了还没下锅的几块海豹肉,正壮着胆子往那边靠。

  炉灶中的柴火噼啪作响,陈舟耳中只能听见自己的咀嚼声。

  他陶醉在煎肉的醇香中。

  喵~

  陌生且娇柔的一声猫叫,使他睁开了眼睛。

  疑惑地看向将爪子伸向海豹肉的小灰灰,陈舟表情不善。

  尴尬地收回爪子,未能得逞的小灰灰满脸心虚,转头东瞅瞅西看看。

  盯着厨房深处的晾皮架看了一会儿,它转过头,老老实实地蹲在地上,费劲地将身体团起,梳理起自己的毛发,努力装作无事发生。

  陈舟知道小灰灰是天生的烟嗓,叫声沙哑,就算夹起嗓子叫也不会发出刚才那种声音,便将目光移向提子。

  提子坐的很端庄。

  最近伙食好,它身上的毛发比刚抓到时光泽明艳了不少,胸脯的毛发看起来又密又软。

  前腿并拢,它的尾巴绕过身体,盖住了前脚,淑女风范十足。

  陈舟望去的角度,正好看不到它后半身未痊愈的伤痕,使得它保持着优雅的美感。

  注意到陈舟的视线,它轻轻眯起了那双淡绿色的眼睛,努动嘴巴,再次发出了一声娇媚动人的叫声。

  喵~

  眨了眨眼,收紧尾巴,提子挺起胸脯,稍稍仰起脑袋,渴望地看向餐盘中剩下的大半块海豹肉。

  “哎呦,怎么提子也这么会撒娇了?”

  没想到煎肉的杀伤力这么大,把高冷的提子都诱惑成了这副模样。

  受不了它渴望的眼神,陈舟差点没忍住把盘里的海豹肉直接丢给提子。

  但他很快反应过来,自己这块肉盐分过重,不适合喂猫喂狗。

  摸了摸来福的狗头,安抚着它的情绪,又念叨着让小灰灰和提子等一会儿。

  他走向晾肉架,取了一块腌制时间较短,含盐量低的肉条下来,准备和这大大小小一家子一起享受煎制美食。

  只是苦了小龙猫,它不能吃肉,今晚的伙食依旧是干草。

第55章 墙成

  欢乐的时光总那么短暂。

  煎肉虽好,饭量却有限。

  最初几块惊艳的感觉消逝后,饱腹感越来越强,陈舟渐渐觉得这海豹肉发腻了起来。

  没有辣椒面、胡椒粉、蒜、洋葱等辛香料,纯靠海豹肉本身的口感,根本吃不下太多。

  平底铜锅的前半场服务于陈舟自己,后半场则服务于来福、小灰灰和提子。

  都说狗肚子装不了二两油,为来福的健康着想,陈舟没敢喂它太多煎肉。

  猫虽是纯粹的肉食动物,能够充分消化食物,但它们的体型太小,敞开了吃也消耗不了多少肉。

  晚宴结束,待炉灶中的火焰熄灭,拎着油灯,陈舟趴下看了看灶内被火烤过的白泥。

  不同土质受热后产生的反应各异。

  黄泥砌成的炉灶不用完全干透就能点火。

  水泥抹的炉灶必须要等到晾干才能使用,不然被火烤后,水泥就会大面积开裂脱落。

  之前过于冲动,未等到白泥晾干就生火煎肉,陈舟心里其实没什么底。

  好不容易吃完饭,担心炉灶内的白泥被烤得开裂影响结构强度,他连忙查看。

  火烧两个多小时,炉灶内壁已经不复刚砌成的灰白,而是染上了一层烟熏火燎的黑色。

  用树枝戳了戳内壁,见白泥贴合的很牢固,既没有裂纹也没有脱落,陈舟松了一口气。

  ……

  2月12日,清早在床上苏醒后,陈舟突然想到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1660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会对挑战造成什么影响。

  假设这28年中有7个闰年,而这7个闰年他全部当成平年计算的话,顶多也就产生一周的误差。

  岛上雨季和旱季的时间本就不固定,极端情况下能提前十几天。想知道是什么季节主要依靠对天气的观察来判断,就算搞准这一周时间也没有什么帮助。

  但陈舟是个很轴的人。

  对于一些无法理解,彻底研究不明白的问题,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放弃。

  而那些可以在短时间内搞清楚的事情,他却无法将其搁置,那会把他难受得抓心挠肝。

  隐约记得小学时学过怎么分辨平年和闰年,但那句口诀已经太多年没用了,话在嘴边就是说不出来。

  这种记得又仿佛不记得的感觉非常痛苦,挠着蓬乱的头发,陈舟手忙脚乱地从床上爬起,找出笔记本,在上面写写画画。

  “平年,闰年……

  2026年是平年,闰年好像是四年一次,往前推的话……”

  写着写着,陈舟又觉得按四年一次推算不对,因为他记得那个口诀不止四个字,也就是说闰年肯定不止四年一次那么简单。

  盯着写满年份的纸张,咬着羽毛笔思考了一会,他在纸上写下“四年一闰”,然后凭着感觉又写了两行字“xx不闰”“xx再闰”。

  又挠了挠后脑勺,陈舟提醒自己该找个理发了,口中喃喃自语。

  “十年?百年?

  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

  “好像是这个口诀!”

  将记忆中的几个闰年拿出来验算了一下,确定口诀正确,陈舟算得1660年是闰年。

  “也就是说今年的2月有29日,赶紧把这条信息记下来,省得以后再忘掉。”

首节上一节63/10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