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小灰猫在这个小家庭中已经占据一席之地,不想整天叫它“小灰猫”,陈舟给这个胖乎活泼的小东西取名为小灰灰。
“等它长大了就把小字去掉,改名叫灰灰。”他这样想。
小猫有名字后适应了好几天,现在陈舟喊它名字仍失灵时不灵。
“又痒痒了?”
蹲在小灰灰旁边,捏住它的后脖颈将它拎了起来,看着它那双金黄色的眼睛,陈舟笑道。
喵呜~
小家伙一点都不畏惧,叫了一声,扭动身体挣脱陈舟的手,跳到了他的膝盖上,直接趴下,发出了呼噜呼噜声。
对于这种过分亲近的行为,陈舟倍感无奈,只能直起腰,让膝盖上的空间更大一些,然后翻看了一下小灰灰的耳朵和上下眼皮。
经常在草丛中玩,很有可能被蜱虫叮住。
这种可恶的寄生虫有一个小小的脑袋和肥大的肚皮,遇到温暖的哺乳动物就会把脑袋扎入动物皮毛中,吮吸血液,待吃饱后再脱落到地面,产卵繁殖。
蜱虫能传染病毒细菌,还会使被咬处充血水肿,乃至感染,对家畜和人类危害很大。
来福个子高,奔跑速度快,蜱虫很难附着在它身上。
小灰灰这个年纪和大小正是蜱虫心仪的对象,前两天陈舟就在它耳朵内侧发现了两只小蜱虫。
具备一定的乡下养猫经验,为了防止蜱虫脑袋留在皮肉中造成感染,他并没有暴力拔除,而是选择用烧红的小树枝烫蜱虫的屁股。
这家伙一吃痛,自然会主动拔出脑袋,离开皮毛,然后就能将它完全消灭。
仔细检查了一圈,没有找到新的“吸血鬼”,陈舟放下还没享受够的小灰灰,回到了山洞。
生活在不够卫生的环境中始终具有弊端。
刚刚挖掘时,他突然产生了一个可以消毒的点子,返回山洞除了喝水,也是想验证一下这个想法的可行性。
第31章 第三次神秘奖励
大学生活除学习知识外,还有个潜在的优点,就是可以结识来自天南海北的朋友,了解不同地区的语言和文化。
陈舟有个舍友是山西人,爱吃醋。
平日里大家懒得去食堂,在宿舍煮泡面基本都吃红烧牛肉或老坛酸菜味的,他偏偏喜欢酸辣牛肉面。
嫌弃里面的醋包不够味,他还要往里面倒点从家乡带来的老陈醋,那个酸香,隔着两三间宿舍都能闻得到。
山西醋文化底蕴悠久,闲得没事在宿舍聊天,舍友给他们讲过一些关于酒和醋的故事。
相传醋是酒圣杜康的儿子黑塔发明的。
黑塔将酿酒后剩下的酒糟放在坛中浸泡,过了二十一天,打开坛,竟然酿成了一种酸香扑鼻的液体,也就是最早的醋。
醋与酒密不可分,古人有“有酒就有醋”一说。
据陈舟舍友所述,高度酒兑水或直接用低度酒发酵,只要温度够高,且经常搅拌,约莫半个多月就能酿成醋。
这个温度必须在30度以上,甚至需要40度。
如果有醋酸菌更好,成功率更高,没有醋酸菌也无所谓,这种细菌大量分布在空气中,只要不完全密封,总会进入酿造坛。
使用低度酒直接酿制成的醋味道远不如食用醋那么富有层次,香浓醇厚。
但它醋酸含量高,通过表面擦拭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完全可以实现杀菌消毒的效果。
至于熏醋杀菌,陈舟早就知道那是祖辈相传的“错误常识”。
浓度过低的醋酸无法对病毒造成威胁,因此不打算尝试。
除杀菌消毒、除水垢外,醋本身也是一种调味料和药品,涂抹在疲乏酸痛的部位能起到些许缓解效果,能健胃消食,遇到碱性食品中毒,还能当应急解药用。
17世纪的水手非常依赖酒精的麻醉,船上食物口味糟糕,饮用水也不卫生,酒成了消渴的选择。
大多数时候,船长都要依赖酒水稳定船上的秩序。
而且别说水手,就是船长和大副也常常饮酒,更不要说酗酒成性的炮手了。
酒,无疑是海上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陈舟从船上搬运下来的朗姆酒足有十六大桶,优质的瓶装亚力酒也有不少,还有几瓶像是白兰地的银盖好酒尚未启封。
在书中的注释里,他了解到,亚力酒是一种产自亚洲的名酒,使用椰子汁、蜂蜜、米和枣子酿制。
这种酒虽然喝起来略带甘甜,劲头绵软,却是不折不扣的高度酒,也难怪那天不知不觉就喝醉了。
此前陈舟想过获取一些调味料来帮助烹饪,但思路一直没转到醋方面来,舍友讲过的那些小故事也一直被埋在记忆深处。
上午凿洞时,不知怎地,他突然就把这事回忆了起来,这才急匆匆地返回,想试试用酒酿醋是否可行。
朗姆酒数量庞大,度数也不算低。
他平时基本不喝酒,完全消耗不了这么多酒水储备,正好试验一下好兄弟有没有骗人。
用于发酵的木桶也有不少,摆放在阳坡上,温度足够,只需每天搅拌,慢慢等待醋酸菌生成即可。
拎起扁担,陈舟径直往山下走去。
在营地中装了两大桶酒,挑到阳坡山腰,兑了些凉开水,大力搅拌了一会儿,稍稍扣紧盖子,他回到了阴坡继续挖掘工作。
酿醋和酿酒不同,醋不用密封得那么严,每天都需要敞开透透气,让醋酸杆菌有机可乘,才能酿造成功。
就这样,从11月11日开始,陈舟多了一项工作每天中午敞开醋桶盖子搅拌。
有规律的生活持续到11月12日。
又度过一天,坐在山洞内的床铺上,陈舟在楔形日历上刻下记号,抚摸着起伏的凹痕,发现不知不觉又过去了半个月。
紧密的日程安排使得时间像是被吞噬掉一样,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眼看第三次神秘奖励即将到来,陈舟的内心却不再像前两次那样激动。
他基本能确定,所谓的神秘奖励大都是廉价小商品,比抽盲盒还坑,十有八九会是不中用的现代工业残次品。
上次能抽到指甲刀套装算他走运,这次就未必是什么好东西了。
从山腰洞穴走到登陆处大概需要一个半小时,来回就是一上午,很耽误时间,陈舟其实有点不愿意去。
但没办法,神秘奖励这玩意下限低上限高,万一抽到一盒打火机没去拿被海鸟叼走了,再想获取到有用的奖励又不知要等到哪年哪月。
所以即使不情愿,他还是起了个大早,在凌晨动身前往海滩。
其实还有件事陈舟较为好奇神秘奖励究竟是什么时候刷新在海滩上的。
是过了午夜零点直接出现,还是要等到他接近海滩才会出现。
如果他前一天晚上就在海滩守着,能不能看见奖励出现的过程?
或是捕捉到时空穿越管理局工作人员的动向,观察一下外星人究竟长什么样子。
这些问题的答案无从得知,陈舟也不打算冒着被灭口的风险去窥探“外星人”的真容。
况且人家都能改变时空,想必早就淘汰了落后的人工投递法,采取某种更快捷迅速的方式寄出神秘奖励了。
就算他好奇心爆棚整夜守在海滩观察,多半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不做无意义的事,不徒劳浪费体力。
在太阳从海面露头之前,陈舟抵达了海滩。
自进入旱季后,岛上白昼愈发炎热,天空中极少有云彩。
这种气候,清晨夜晚赶路反而能少遭些罪。
得益于无云的天穹,星月光华能毫无阻碍地照耀大地。
海滩上的一切都分外清晰,陈舟老远就看见神秘奖励躺在熟悉的位置,一动不动。
这次的奖励包装比前两次稍微小了一圈,纸盒从瓦楞纸变成了印有图案的彩色硬纸板。
走近,看到硬纸板上印刷的图案,陈舟愈发摸不清这次奖励到底是什么东西。
那是个穿着蓝色袈裟的卡通老和尚,端坐在地,前面有个木鱼,旁边写了一些像是佛经的短句。
“法器?还是经文?”
“我要这玩意儿没用啊,岛上又不闹鬼,难道想劝我皈依佛门?”
陈舟很是无语,拿起纸盒迅速拆开。
小盒不大,外面连胶带都没缠,打开盖子后里面是经典的第二层包装和一个单薄的塑料凹槽。
很显然,制造者想通过这种方式使商品看起来上档次。
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垃圾裹上金箔也改变不了它的本质。
第二层包装半透明,上面印着两行字敲电子木鱼,积赛博功德。
撕开这层塑料包装,便可看见里面装着一个用底座连起来的木鱼和敲木鱼的小锤,小锤的末端有个红色按钮,按钮上印着“功德+1”。
看到这里,陈舟已经知道这东西恐怕比硅胶手机壳还没用,但还是把电子木鱼拿了出来。
底座下面有一个电池安装口,盒内附赠了两节五号电池。
上好电池,按一下红色按钮,小锤就会敲一下木鱼,发出“咚咚咚”的声音。
当然,这个声音其实并不是木鱼发出的,因为木鱼是塑料材质,根本无法发出那种空灵的声音。
咚咚咚声来自于木鱼内部的音响,每按一次按钮响三声,按多了还会有吟诵佛经声。
多按几下,陈舟愈发确定这东西一无是处,便把电池抠了下来,带着屁用没有的电子木鱼和他刚刚积攒的赛博功德回到了山洞。
返程路上,免不了又是骂骂咧咧。
这个不正常的小玩具导致陈舟对下次奖励的预期又降低了。
如果奖励池中囊括了所有十元以下小商品,那他想随机到打火机的概率恐怕是万分之一。
不说别的,光是义乌产出的廉价小商品就够抽到十年后。
关于这个电子木鱼,陈舟唯一能利用的地方只有内部的电机,音响组件和电池。
但五号电池并不耐用,电机又太小,只能使一根几克重的塑料小锤上下敲击,把小锤换成铁钉恐怕都够呛能动。
无论怎么琢磨,都想不到它能发挥作用的场景。
“就当攒运气了,神秘奖励嘛,不垫几发怎么出保底。”
安慰自己,陈舟依照日程安排,继续工作。
时间飞逝,转眼就从11月13日来到了11月23。
经过十多天的酿造,醋桶已经产生了明显的酸味儿,兑水的朗姆酒色泽变得浑浊,桶底冒出了一些沉淀物。
从气味上判断,酿醋似乎步入正轨,从色泽上看,又好像有些不对劲。
陈舟只凭着一个道听途说的方法便开始酿醋,对这件事没有任何经验,不知道这种反应是否有问题,只能顺其自然。
挖掘洞穴的进度一如既往地稳定,大概每三天就能开辟两平方米的室内空间。
自11月5日开工,到现在为止,新挖掘的山洞总共开辟出了13平方米的面积,勉强能容纳一张床和些许杂物。
新造的镐头和木锹已经损坏,工作进度陷入了停滞,陈舟不得不重新制造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