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舟之所以喜欢带来福一起外出,除了一个人太孤独外,也因为来福恪尽职守,能够在他休息的时候提供保护。
这一整夜,来福守在睡袋旁,几乎未进入过睡眠。
当陈舟做饭时,意识到主人已经苏醒的它终于放下戒备,凑到登山包旁边,闭上眼放心地补起了觉。
……
吃过早饭,夜色终于缓慢消融于东方白色的微光中。
几颗星星散布在蒙蒙亮的天穹中,陈舟收拾好遮阳伞,熄灭篝火,唤醒来福,沿视线明朗的河岸边,往未探索过的平原深处去了。
旱季的岛屿,唯属太阳未升起时最为舒适。
河边的风吹到脸上,带有晨露的微凉,削减了暑气,使人不觉炎热。
为了便于找到木薯,陈舟特意带了一个锹头,到平原后,只需挑选一根粗细合适的木棍,稍加处理,就能安装到锹头上,挖掘土壤。
不过工具虽然得到了提升,奈何他根本没见过木薯,完全不知道它长什么样,寻找起来的效率依旧很低。
这片平原比起他家乡的大草原自然算不上广袤,但对他个人而言,还是太大了。
无头苍蝇一般东挖挖,西刨刨,各种各样的虫子倒是挖出来不少,至于具有特别粗大根茎的植物,还真没找着。
……
挖到中午,太阳高升,毒辣的阳光泼下来,晒得一人一狗都没了精神。
粗略计算,陈舟感觉凡是生长在平原上的植物基本已经被他挖了个遍。
从刚出太阳的时候忙到现在,不说别的,光挖的坑至少都得有七八十个了,连木薯的影子都没见着。
按理说,这种适应力强、繁殖速度快而且植株较大的植物,是不可能这么难找的。
那么一直找不到,就说明河谷平原可能根本没有木薯。
仔细想想,原著中鲁滨逊住在岛上接近三十年,还在河谷平原盖了房子,并长期于此居住。
假如河谷平原真有木薯的话,鲁滨逊待了那么多年,怎么也能找得到。
这种只需花费时间和精力就能做的事,没什么技术含量,陈舟不觉得他能找得比鲁滨逊更细致。
因此在搜寻挖掘一上午没有收获后,他就果断放弃了原定的寻找一整天的计划,准备吃过午饭直奔果树山谷,先去找可可树。
……
撑起遮阳伞,草草吃过一顿午饭,顺便避一避一天之中温度最高的时间段。
陈舟发现今年的旱季比去年热得多。
去年八月,他也是差不多的装束,虽然感到燥热,却能忍受,今年无论怎么都有些吃不消。
而且别说他,就连来福也热得跳进河里,泡在水中给自己降温了。
吃午饭时,坐在点燃的篝火旁,那种干燥到汗流不止的感觉尤为强烈。
担心中暑,陈舟到河边洗了好几次头,才觉得舒坦些。
……
终于熬到日头偏西,带着来福,沿着河流,陈舟直奔平原深处。
整片河谷平原被包裹在群山之中,河流发自山岭,顺着河道径直往前,到草地尽头,便进了山。
此处的山没有挖掘窑洞那座山高,山势更没有那么陡峭,平缓地向上延伸,像一个大土包。
接近山脚的树林中,每走几步就能看到一株橘子树。
除此之外,柠檬树,还有结着黄色果实的香橼树数量更多,有的甚至形成了十几棵乃至几十棵聚集在一起的果树树林。
这里的鸟类极多,地上到处都是熟透后掉落的果实,散发着一股腐烂和果实发酵的味道。
丰富的食物使得以水果为食的鸟儿挑三拣四,只吃树上最新鲜的果实,地上的果子它们根本不屑一顾。
没走几步,陈舟就看到了许多羽毛艳丽的鸟,攀住树枝啄着果实。
这些家伙身在福中不知福,就像蟠桃园中的孙猴子,吃水果从不吃光,仅在陈舟身旁树上,就有许多被咬的满是缺口的果实。
……
林荫遮蔽了阳光,进了这里,来福又有了精神,瞪着眼睛,好奇地张望,打量高处的鸟儿。
其中有一种淡绿色的鹦鹉,胆子最大,见到两个不速之客,也不躲避,傻愣愣地站在树杈上,待陈舟走到近处,要伸手抓它,它才展翅飞走,同时发出分外清越的叫声。
与近海地区相比,这里简直是世外桃源。
地处群山怀抱,不受狂风暴雨侵袭;地势平坦广袤,土壤肥沃,适合种植放牧。
距离水源近,且取水路上没有坎坷,节省力气;物产丰富,各种果树密密麻麻,别说日常使用,就是摘下来喂羊都够用……
要不是把建材搬运到这里实在费时费力,而且窑洞已经被建设得足够令人满意,陈舟真想搬到这里住。
反正他不用离开这座岛就能回到现实社会,与其在近海看风景,提防土著或同时代海盗的攻击,还不如缩进岛屿深处,等挑战结束直接返回。
当然,那是在安分守己的情况下。
还惦记着驯化几个土著帮自己干活,甚至早早打着那艘西班牙劫掠船的主意。
陈舟是不可能当缩头乌龟,躲在这片无法了解外界情况的世外桃源中的,那不仅是一种逃避,更会增加未知的风险。
不过日后若是有时间,倒是可以效仿鲁滨逊,在这里建造一间宽阔敞亮的木屋,窑洞呆腻了,偶尔来这里住两天。
……
从登山包中掏出提前准备好的容器,摘了一些成熟的香橼,又小心翼翼地从地上挖取了几棵娇小的树苗,陈舟继续往山谷深处走。
行至接近半山腰的地方,他总算见到了心心念念的可可树。
可可树比他想象中高大粗壮得多,低矮的大约5米,粗壮且古老的一些甚至有十几米高,比陈舟老家那些杏树梨树高出三倍还不止,望上去非常壮观。
可可树的树干呈黑褐色,表面长有一些白色斑点。
它的枝杈光滑,叶片嫩绿,果实就直接挂在枝杈上,从下往上看去连成一串,颇为壮观。
果实的状态并不一致,其中有绿色的、有红褐色的,也有黄色的,都呈橄榄状,大小也各不相同。
与大多数树木的果实一样,可可果的颜色代表着它们的成熟程度。
绿色的是最不成熟的果实,当它们发育到一定阶段,就会慢慢变成淡黄色,继而变成黄色,然后往橘红色转变。
在这个过程中,可可果内的可可豆也会逐渐变大,成熟,直至可可果的果肉木质化,成为硬壳,里面的可可豆才完全成熟,成为能生长出新树的种子。
此时的可可豆,便是制造巧克力的原料。
不过现代常见的固体巧克力制造工艺非常复杂,需要用到可可豆烘焙机、甚至是可可豆碎粒机与脱壳机,最后还要用巧克力精炼机和巧克力温制机进行进一步处理。
以陈舟目前的技术水平,完全无法实现。
他所了解的巧克力制造与食用方法远没有那么复杂。
其实在17世纪,这种工艺早已借助西班牙人的传播,从南美洲流传到了欧洲,并成为欧洲贵族下午茶的必备饮品之一。
这种食用加工巧克力的方法很简单,只需要将烘焙后的可可豆去壳,研磨成粉,加入肉桂、香草和糖等调料,将其放入模具中压成块。
然后将这个方块放进一个金属容器中加热,在此过程中需要用搅拌工具不停搅拌加热中的巧克力粉,使其与香料充分混合。
搅拌后,直接将滚烫粘稠的巧克力倒入杯中,这甜美醇香的热饮就做好了。
……
古法制造巧克力所需的工具和原料陈舟基本都有,只是少了几种调料,不过他觉得只加糖制成的巧克力味道应该也不差。
毕竟巧克力与咖啡不同,对调料和工艺的需求不高。
咖啡豆以苦涩为主,入口后还有股酸味儿,制成咖啡粉后,如果不加糖和其它调料,味道并不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而可可豆的味道以香为主,毕竟巧克力的主要成分为可可脂,同时又带有微微的苦味,吃巧克力糖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到,巧克力的口感是非常柔润顺口的。
就像德芙的广告一样纵享丝滑。
因此与咖啡相比,巧克力更受大众,尤其是小孩子和女性欢迎,也成为陈舟最喜欢的甜品之一。
……
这回好不容易腾出时间来果树山谷,看到树上密密麻麻的可可果,他二话不说,直接敞开登山包,大批采摘其中外壳坚硬的成熟果实。
为了能装下更多可可豆,摘下果实后,他直接用斧头敲开坚硬的木壳,将内部深褐色的可可豆倒入登山包。
可可豆表面还裹着一层光滑的薄壳,倒进登山包中声音哗啦啦响,很是清脆,正如巧克力的味道,让人想起来都感到心情愉快。
……
此次外出,寻找木薯的任务算是彻底失败,寻找可可豆却出奇地顺利。
没用多久,陈舟就装了大半登山包的可可豆,然后又移栽了几株可可树的小树苗,这才心满意足地离开果树山谷。
他原计划在外面待四天,以免时间不够充裕,找不到目标植物。
没想到一切都结束的这么快,只用了两天时间,工作就完成了。
当晚他在果树林的边缘地带生火做饭歇息。
8月4日清晨,趁着太阳还没升起,气温较低,他早早启程返回窑洞。
……
路上,陈舟仔细回顾了一番这两天寻找植物的过程,以确定没有疏漏。
在草地上挖坑的经历一闪而过,对于木薯,他算是彻底死了心。
随后想到登山包中满满的可可豆,他不禁从记忆深处翻出古法制造巧克力的过程,伴着那个视频中的步骤,他的脑海中仿佛涌现了一杯热气腾腾的甜美饮品。
不过令人愉悦的事情总是短暂的。
已经步入八月,距离土著登岛仅剩不到四个月。
此前已经为这事准备了接近一年。
现在一旦闲下来,陈舟总会不由自主地去思考,待到土著登岛,他有可能遇到哪种意外状况,又该怎样应对。
在他看来,原著中鲁滨逊能获得星期五这个帮手,并不能完全归功于鲁滨逊。
若不是星期五抓住了机会,趁其他土著不注意,果断逃走,鲁滨逊大概率不会动手打断土著的食人盛宴。
作为一个自诩为“文明人”的庄园主,鲁滨逊对土著充满恶意,倘若星期五见到他以后没有表示臣服,或是岛上有能交流的其他人,鲁滨逊肯定会直接杀掉星期五。
陈舟很希望自己也能遇到那样的好时机,盼望有一个求生意志强烈的土著主动逃向岛屿深处,向他求助,并臣服于他。
奈何这种事情发生的几率实在太过渺茫。
如果每次食人宴会都有俘虏逃走,岛上早就产生另一个部落了。
鲁滨逊要不是走了狗屎运,哪能得到星期五这么忠诚又淳朴的仆从。
自认为运气远没有鲁滨逊好,陈舟只能尽量将计划做的更加周密。
在减少意外的前提下主动出击,为自己制造更多机会。
第138章 第四十五次神秘奖励
8月4日傍晚,陈舟带着装得满满的登山包,同来福返回了窑洞。
到家后,他第一时间卸下背包中移栽到陶罐中的几棵树苗,将其安置在门口的苗圃旁,以免其因闷热和颠簸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