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关系很好的南方周刊想要采访他,都没有接受。
听说苏槿要来参加《人在途》,他们就都跑过来了,希望借此采访一下苏槿。
首映礼虽小,但该有的仪式感还是要有的。
影城门口,铺了一条十五米长的红地毯,红毯的尽头则是一个花型拱栏。
刘师师手挽着苏槿手臂走上红地毯,两侧传来小粉丝的疯狂尖叫。
“苏槿,我爱你!!!”
“男神,我要给生猴子。”
“师师,师师,你最棒,你最好看。”
小粉丝不断欢呼,摄影师则是不断地按下手中摄影机的快门,看着二人,他们忍不住感叹,真是一对金童玉女。
苏槿和刘师师没有多作停留,一路走过红地毯,来到尽头,在海报上签上自己的大名。
就在这时,红毯两侧传来疯狂尖叫声。
苏槿转身看去,只见红毯的入口处,刘一菲身着古驰春夏最新款高定礼服,向两侧小粉丝挥手打招呼。
一袭长裙将她的腰肢勾勒得纤细修长,一颦一笑之间,美艳绝伦。
刘师师也看见了,她眼睛一眯,看了一眼身旁的苏槿,见他没有发愣,又转头看向款款而来的刘一菲。
苏槿转头看了一眼刘师师,见她直勾勾地盯着刘一菲,不由得发笑。
他跟刘一菲真的没什么,也就亲了个嘴而已,用的着这么提防吗?
“走吧!”苏槿轻声说道。
刘师师最后看了一眼刘一菲,得意一笑,然后挽着苏槿的手臂走了。
不远处的刘一菲,看见这个笑容,眼神微冷,心里滋味难明。
如果当初,她不顾妈妈强烈反对,勇敢追求苏槿,或许今天站在苏槿旁边的,就是她自己了。
苏槿和刘师师来到后台,两人分开,他身为《人在途》监制,要去接受采访。
《人在途》最初是想放在去年贺岁档上映的,毕竟是关于春节的片子,在年底上映,更有利于票房。
但是,贺岁档竞争太激烈,拥挤了三部大片,还有一堆片子。
后面一想,贺岁档不行,一月初也可以啊!
但是,但是又来了。
《阿凡达》在月初上映,以《阿凡达》的火爆程度,谁碰上谁死。
所以最终定档6月2号上映。
一间大房间,里面挤满了媒体记者,粗略看过去,怕是不下于五十位。
“来了,来了,苏槿来了。”不少人看到苏槿进来了,立马架起长枪短炮。
苏槿被工作人员护送到场地中央,面对媒体记者,笑道:“谢谢各位媒体记者朋友前来捧场,时间紧迫,我也不耽误你们时间了,你们有什么想问的,现在就可以开始。”
媒体记者还是很懂人情世故的,一开始并没有问戛纳的事情,而是先问了关于《人在途》的问题。
“苏导,你作为《人在途》编剧,为何选择春运这个话题?”
“春运是华夏独有的社会现象,而喜剧是贴近观众的载体,我希望通过笑中带泪的故事,让观众在娱乐中感受到人情冷暖。”
“听说电影中大量使用方言和即兴表演,这是否是刻意设计?”
“是的,方言能增强地域真实感,更具有喜剧感,比如王保强的冀省口音,就保留了。部分台词是演员现场碰撞出的火花,我们保留了这些自然流露的幽默,让表演更鲜活。”
“你为什么选择王保强和徐铮出演,当时选角时,是出于什么考虑选择二人?”
“因为剧本,我们刻意打破传统喜剧组合的套路,让一个精英和一个憨厚农民工碰撞,这种反差感成就了角色的化学反应,而徐铮的冷幽默和王保强的草根气质天然互补。”
连续问了好几个问题之后,最后就到了老生常谈的问题,票房预期目标是多少。
“对于票房,这次就不说什么三四个小目标了,两亿吧!”
媒体记者听的一愣,苏槿这是转性了,竟然不吹一下。
不过转念一想,《人在途》就是一个小成本喜剧电影,看其宣传攻势,估计也没花多少钱。
王保强和徐铮二人,从来没有在票房上证明过自己,也没有什么票房号召力,两亿票房已经是在吹了。
媒体记者没有在这个问题纠结太久,他们来这是有目的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二,再不问,苏槿就走了。
“苏导,恭喜你获得戛纳金棕榈,关于《海边的曼彻斯特》,有没有内地上映的可能?”
“有的,目前发行方福克斯已经在接触中影,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大概率会在十月份上映。”
“听说莱昂纳多的影帝是公关得来的,花费了200万美刀,这是否属实?”
此问题一出,现场瞬间一静。
媒体记者讶异,这是哪个愣头青,这么敏感的问题,都敢问,以后是不想采访苏槿了吗?
他们纷纷转头看向提问的人,发现是一个带着金丝边眼镜,梳着大背头的中年男人。
这人,他们基本都认识,正是大名鼎鼎的狗仔卓伟,不对,应该是北极星的主编卓伟才对。
媒体记者心中顿时了然,怪不得他敢问出这么敏感的问题,卓伟被苏槿收编,摇身一变北极星主编的事,他们可是早有耳闻。
卓伟敢问出这个敏感问题,应该是苏槿暗中授意的结果,不然不会这么问。
媒体记者看向苏槿,果然如他们所料的那样,苏槿脸上一点都没有生气,依旧面含笑意。
苏槿静静地看着台下,卓伟确实是他暗中授意的,不知道怎么回事,网上突然流出小李子影帝是被公关的结果,讨论度还挺高。
虽然这个是事实,但还是要澄清。
今天正好借这个机会,澄清一下,省得网友瞎几把乱猜。
“我不知道你的消息是怎么来的,但我敢肯定,你肯定是被坑了,下次用心点。
《海边的曼彻斯特》场刊评分3.5分,是主竞赛单元所有电影中最高评分,莱昂的演技获得媒体、影评人、观众、评审团的一致肯定,完全是凭实力得来的。”
接着又回答了几个问题,苏槿就结束了采访,回到了后台。
“苏槿,你去哪里了?怎么才来?”宁昊问道。
“我去接受采访了,刚结束。”苏槿解释完,好奇道:“怎么了?”
“三爷找你。”
“三爷找我?他怎么过来了?找我有什么事?”苏槿诧异,韩三坪他是礼貌性地发了一张邀请函过去,没指望他会过来。
“不知道,他没跟我说,你去了就知道了。”
“行,我过去看看。”
苏槿环顾四周,就看到黄嘉强正陪着韩三坪聊天。
来到二人身边,轻声说道:“三爷。”
黄嘉强看见苏槿,立马起身,恭敬道:“老板。”
接着,他又转头对韩三坪说道:“三爷,我还有一点事,就先失陪了。”
韩三坪摆手道:“黄总不用管我,你去忙吧!”
“老板,我走了。”
苏槿微微颔首,对韩三坪说道:“三爷,你找我?”
“嗯,别站着了,坐下聊吧!”韩三坪指了指身旁的座位。
苏槿坐下之后,就听到韩三坪说道:“苏槿,你是不是拒绝了上影节的嘉宾邀请?”
“嗯。”苏槿点点头,解释道:“我有一部戏,后天就开机了,要赶进度,没有时间过去。”
其实不是没有时间,抽出一天的时间还是有的,是根本不想去吹牛逼,一点意思都没有。
不过,他不过去,不代表建木传媒就没有人去,黄嘉强就接受了邀请,还有杨青和乌尔善。
他们两个是作为新星导演接受邀请的,到时候要上台发表讲话。
“抽出一天时间,去参加吧!”
苏槿若有所思,道:“怎么,有人找你老当说客。”
“嗯,上影节组委会的人找我了,你的《海边的曼彻斯特》不是入围主竞赛单元了嘛!去参加一下,说不定有惊喜。”韩三坪一语双关地说道。
神特么的的惊喜。
苏槿听到了熟悉的词语,在心里爆了一句粗口。
听座山雕那话中那意思,这惊喜应该是暗示他能拿奖。
《海边的曼彻斯特》是参加了上影节,还入围了主竞赛单元。
最初,他根本就没想参加上影节,也不在乎上影节,但组委会的人听说《海边的曼彻斯特》是一部文艺片子,就三番四次力邀他参加,还说了一番大道理。
他被磨的没办法,就答应参加了。
后面入围了主竞赛单元,也没有多加在意。
别看上影节是国际A类奖项,跟欧洲三大影展一个等级,但在国际上一点影响力都没有。
其实,别说国际了,国内都赶不上三金,演员对于上影节的金爵奖,都是可有可无的无所谓态度。
从来不会追逐金爵奖,都是追逐金马、金像、金鸡奖,以得到三金为荣,特别是大满贯。
这次组委会除了邀请他当嘉宾,还想叫他帮忙邀请小李子过来,撑撑场子。
苏槿毫不客气地拒绝了,他又不是傻子,怎么会干出这种损己利人的事。
一个快赶得上是野鸡奖的奖项,让他送出人情,天下哪有这种好事。
“三爷,惊喜就算了,但我真的没空。”苏槿推脱道,对于所谓的惊喜,他一点都不在乎。
“知道你不在乎,但这次当说客的不一般,是潼长。”韩三坪叹气道,如果这次不是潼刚当说客,他也不会过来找苏槿。
“潼局啊!”苏槿立马扬起笑脸,道:“三爷,你早说是潼局当说客嘛!说什么惊喜啊!”
“你啊你啊。”韩三坪哑然失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三爷,怎么潼局帮上影节当说客了?”
“你不知道吗?潼局是上影节组委会主席。”
苏槿一愣,潼刚是上影节组委会主席的事,这个他还真不知道。
他记得组委会主席是上影集团的任仲沦,怎么变成了潼刚。
“三爷,潼局什么时候当上上影节组委会主席的?”
“上个月刚上任的。”
“这样啊。”苏槿明白了过来,道:“三爷,你刚才说的惊喜,大不大?”
“挺大的。”
“挺大是多大?”
“你干嘛一定要知道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