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子听出来了,但还是有些不敢相信,他再次问道:“你真这么有钱?”
“当然了,不信的话,你可以在推特上问一下华夏粉丝,或者你直接问迈克。”
正所谓,说曹操,曹操就到。
只见《海边的曼彻斯特》制片人迈克麦达沃伊大步流星地走了过来。
小李子连忙拉住迈克,急切地问道:“迈克,你快告诉我,苏槿是不是真有百亿身家?”
“抱歉,这个我不知道。”迈克有些惊讶,他也是没想到苏槿有这么多钱。
小李子转头看向苏槿,希望能得到一个解释。
苏槿微微一笑,不慌不忙,不紧不慢地说道:“不好意思,我忘了迈克不知道,你应该问麦当娜,她经常跟我打交道,对我的情况比较了解,应该知道我的身家。
如果你不问麦当娜,也可以问问诺兰,他应该也知道。”
说完,他耸了耸肩,脸上依旧挂着那副从容淡定的笑容。
小李子是个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他当即拿出手机联系诺兰,还没一分钟就挂断了电话。
“苏,咱们办个party吧!你请客,我邀请人。”
“你能邀请到谁?”
“你想要谁?”
“泰勒斯威夫特。”
“泰勒我不熟,你要说影视界的。”
“我只对她感兴趣。”
“好,我邀请她。”
“对了,你看看能不能邀请到安妮海瑟薇,还有斯嘉丽约翰逊。”
“OK。”
小李子的面子还是有的,次日晚上的part,三大女神都邀请过来了。
后来不知怎么了,人数越来越多,加上剧组的一些人,两三百号人。
苏槿一晚上看到的好莱坞明星,比他前世一辈子看到的都多。
除了上述三位,还有阿曼达塞弗里德、詹妮弗劳伦斯、安吉丽娜朱莉、盖尔加朵……
“苏,你怎么坐在这里一个人喝酒,起来嗨啊!”小李子端着一杯香槟,满脸通红,他说着还扭动了一下身子,展示了一下自己的舞蹈。
“我喜欢别人主动。”
“……”
“不说了,我的猎物来了。”苏槿拿起桌上香槟,朝着斯嘉丽约翰逊走过去。
今晚到场的女明星,只有斯嘉丽的把握最大。
斯嘉丽的私生活相当混乱,换男人换的相当勤快,男人如衣服这句话,在她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苏槿走到斯嘉丽跟前,发现她真的很矮,身高不到他肩头。
不过,今晚的斯嘉丽穿的很性感,低胸装,大片雪白肌肤暴露在空气中,晃的人头晕。
最主要的是,现在的斯嘉丽还不是日后的那个黑寡妇,没有经过岁月的摧残,皮肤相当的好,细腻红润有光泽。
斯嘉丽是认识苏槿的,不是因为小李子介绍,而是因为《分歧者》这部电影。
《分歧者》影视版权,最终被福克斯拿下了,2800万美刀+全球20%票房利润分红。
现在已经立项,并且对外开始招募女主。
她已经不想再演文艺片了,想进军商业片。
斯嘉丽今晚的目的,就是拿下苏槿,进一步获得《分歧者》女主角色。
“你好。”斯嘉丽举起酒杯,笑容妖娆。
苏槿举起杯子和斯嘉丽碰了一下,浅浅的抿了香槟一口。
之后两人开始聊天扯淡,或许是斯嘉丽也对苏槿有意思的关系,两人聊的非常投机,渐渐生出相见恨晚的感觉。
后面聊着聊着,两人就走出了别墅,去了酒店。
到了酒店,进了电梯,斯嘉丽就向苏槿吻去,把他吓了一跳。
苏槿连忙推开斯嘉丽,他可不想当一次‘梯震门’男主角。
斯嘉丽不明所以,不想跟她交流艺术,又带着她来酒店干嘛?来探讨艺术吗?
“等等,电梯有监控。”苏槿抬头示意了上面的监控。
斯嘉丽抬头,果然发现有监控,这才作罢。
没过多久,就进了房间。
门还没有关上,斯嘉丽迫不及待的朝着苏槿扑了过去,一只手摸到了他胸口,另一只手伸向裤子。
麻辣隔壁,大洋马都是这么狂野的吗?一点都不知道矜持。
苏槿暗骂一声,化被动为主动,反客为主,把斯嘉丽压在身下,用力地吻了起来。
他的嘴唇落在了斯嘉丽脖颈处,用力吸吮啃咬起来,斯嘉丽被弄得痒极了,忍不住扭动起腰肢来。
一夜缠绵,一室旖旎......
斯嘉丽早上醒来时已经日晒三竿了。
昨晚她发现了新世界,苏槿带给了她极致的体验,比以往他交过的男友强太多了。
她一直到昨晚,才找到了做女人的真谛。
……
《海边的曼彻斯特》主要角色就两个,一个是主角李钱德勒,另外一个是他的侄子帕特里克。
其它角色,都是配角,戏份都不多。
帕特里克失踪的妈妈,他的爸爸、女朋友,包括主角的妻子也是一样,就三四场戏。
李钱德勒的妻子找来了凯特温斯莱特客串,她是看在小李子面子上才来的。
凯特温斯莱特就是‘露丝’,因为体型丰满,国内网友亲切地称呼她为‘肥温’。
帕特里克找了甜茶提莫西查拉梅饰演,现在的他还是一个素人,选择他的唯一原因就是长的帅,和小李子更搭。
毕竟小李子颜值确实哇塞,侄子太丑,说明家族血统不纯了。
苏槿这次过来,除了堪景,主要就是来开碰头会的。
说简单点就是和剧组人员商谈拍摄细节,决定拍摄风格之类的。
“马克吐温说过一句话:现实永远比戏剧更加荒诞,因为它的突如其来根本无迹可寻。
李不会跟自己和解,也不会跟过去和解,但他也不会死,整个故事只有一个中年男人的颓丧,平静得可怕。”
所以,我们这部戏的整体风格偏向纪录片,写实,生活化。
为此,我特地请来了奥斯卡最佳摄影得主艾曼努尔卢贝兹基,大家鼓掌欢迎。”
苏槿带头鼓掌,其他人也是跟着鼓掌。
艾曼努尔卢贝兹基站起来,向大家微微鞠躬问好。
《海边的曼彻斯特》是一部与众不同的电影,很大程度上,这是因为它真实细腻、自然含蓄的叙事风格。
影片试图在戏剧性和纪实性上取得某种程度的平衡,生活流的叙事手法将主人公日常生活点点滴滴呈现在观众眼前,这使得影片的整体节奏放缓了不少。
但大量经过精心选择设计的生活细节在另一个角度上弥补了这一缺陷,使得观众沉浸在影片丰富的镜头语言之中。
这个大量精心设计就是空切镜头,说白了就是闪回。
如果还听不懂,回忆镜头总该听的懂吧!
影片本身就很寡淡了,再配上寡淡的镜头,就真成了纪录片了。
所以,需要很多插入式表达情绪起伏的镜头,比如平静的小镇,波澜起伏的大海。
而艾曼努尔这个人,极擅长广角拍摄,很适合《海边的曼彻斯特》这种偏向纪录片风格的电影。
苏槿说完自己的见解,艾曼努尔开始发言,说这段时间拍摄了不少镜头,用来表现人物情绪。
之后小李子开口发言:“苏,你觉得李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沉默寡言、表情木讷,偶尔会歇斯底里,会爆发。”苏槿看着小李子,有点不满意。
之前,他就跟小李子说过要胖个二十斤以上,这样人就会显得浮肿。
加上后期化妆,整个人的形象,就会让人看起来丧。
但小李子也不知道这段时间在做什么,体型明显没有达标。
胖是胖了,但还不够。
“莱昂,你形象还不够贴合角色,还要继续增肥,起码增个十斤左右。”
“OK。”小李子没有辩解,这是他的问题,没有好什么辩解的。
“你打算怎么拍摄?”
“过去与现在,两条故事性穿插。”
闪回双线叙事结构,会使观众产生一种好奇心。
这个人物的行为,为什么这么古怪孤僻?
在他的冷漠、暴力和难以接近背后,又有着怎样的伤痛往事。
将人物日常生活平静的海面下潜伏的伤心往事,一点点的揭示出来。
仿佛邀请观众,从外部慢慢进入人物内心的深渊。
记忆一旦被召唤出来,人物的悲伤就无所遁形,也让银幕外的我们被击中。
“还有问题没?”
“还有一个,你打算什么时候开机?”
“二月中下旬。”
“为什么这么晚?”小李子疑惑道,现在才一月中旬,中间整整一个月时间呢!
“因为2月13号,华夏要过春节,我要回家过年。”
“不过年行不行?”
“不行。”
没有谁可以阻止他回家过年,即使是小李子也不行。
何况,《海边的曼彻斯特》非常简单,没有高潮起伏,就是平淡的讲故事。
他估计一个月就可以拍摄完了,两个月做后期,完全不耽误冲奖。
先从戛纳开始,然后是哥谭独立电影奖,之后是多伦多电影节、英格兰电影学院奖、工会奖……最后一路杀到奥斯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