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导演实在太纯情 第355节

  裙摆下露出一双修长白皙的美腿,让人不禁想多看几眼。

  “这就是你说的礼物?”

  “对啊!喜欢吗?”刘师师走到苏槿面前,拉起他的手臂,眉眼如丝,声音甜得仿佛能融化人心。

  “喜欢你个头!大冬天的,你穿成这样也不怕冻感冒。”苏槿没好气地白了她一眼,伸手想要把她的手从自己胳膊上掰开。

  但刘师师像只小狗似的,死活抱着他的胳膊不松手。

  “槿哥哥~我好冷呀,你帮我取取暖嘛。“

  “冷,就回房间穿好衣服再出来。”苏槿强行掰开她的手,然后独自走回房间。

  “哼……”刘师师望着苏槿的背影,气鼓鼓地跺了一下脚。

第271章 刘晓丽发飙

  “保四亿冲五亿。”

  这是于冬昨晚在《十月围城》首映礼喊出的口号。

  他为什么这么敢?

  因为《十月围城》有九大投资方。

  人人影视、中影还有上影就不用说了

  其中还包括文广传媒、苏省广电、南广传媒、电广传媒四大传媒集团。

  这四家传媒集团,从前往后数,就是东方卫视、苏省卫视、粤省卫视、湘省卫视。

  那么问题来了,陈可辛为什么会找来这么多官方加盟?即使赚钱了,九大投资方分分也没有多少。

  因为血的教训啊,朋友。

  两年前,陈可辛集结华语三大巨星,投资4000万美刀,企图拍摄一部在艺术和商业上取得双赢的野心之作《投名状》。

  却在贺岁档的票房之争中,不明不白的输给了没有一个大明星,投资额仅为1000万美元的《集结号》。

  事后,陈可辛总结经验,在内地拍电影,想要高票房,必须向官方靠拢,所以就有了九大投资方。

  《十月围城》确实如陈可辛所想的那样,宣传造势期,那是非常猛,特别是在线下,猛的一塌糊涂。

  四家传媒集团,动用旗下资源,每天不定时播报《十月围城》的新闻。

  口号那是喊的震天响。

  什么2009年最靠谱大片。

  还有什么今年最有诚意的贺岁电影。

  反正是各种洗脑,评价一片利好,可以说是未映先红的典范。

  《三枪》全网差评,就是四大传媒集团做的手笔。

  为此,老谋子一改往年的咸鱼模样,路演跑的那是非常勤。

  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差点没把已经59岁高龄的老谋子累死。

  17号,星期四。

  晚上六点,《十月围城》在全国各大影院提前上映。

  首日排片50%,《三枪》排片下降到30%。

  《花木兰》的排片被压缩到了15%,其它电影共享剩下的5%。

  拷贝也是非常多,超过1500多个。

  首映当晚千万票房都没有,仅仅只有700万左右的票房。

  第二天的票房也没有突破两千万,只有1700万。

  首周末两天,第一天2800万,第二天2280万。

  首周末三天半,合计揽收7480万。

  这样的数据很不理想,根本对不起九大投资方的前期宣传,还有高排片和高拷贝。

  如果与一周前上映的《三枪拍案惊奇》首周末三天分别高达1011、2100万、3690万和2971万的数字对比起来,更使得其相形见绌。

  而与去年同期的《非诚勿扰》首周4天8000万的收益对比起来,也并无优势可言。

  即使放在四年前,《十月围城》首周末3天半7480万的收入,也仅仅与《无极》当年首周4天7452万的票房数字相持平。

  赢了《无极》根本没有可值得炫耀的。

  当年荧幕数量只有2800多个,现在荧幕数4700块,而《无极》拷贝更是只有470个。

  《十月围城》的票房失利,最不高兴的不是于冬他们,而是那些影评人和专家学者。

  前面首映礼的时候,各种吹嘘,就差把《十月围城》吹到天上去了。

  而且,他们一边吹嘘,一边喊着打倒张一谋,声势之浩大,跟当年打倒孔家店有的一拼。

  《三枪》这周报收7800万,合计票房1.78亿,夺得单周票房冠军。

  《十月围城》第二,《花木兰》3612万夺得第三名,截止目前,票房6.36亿。

  至于《刺陵》《风云2》《2012》很惨,分别拿到1400万,1325万,680万。

  《三枪》能夺得单周票房冠军,是因为张卫平下调了电影票价5元。

  一线城市票价最低25元,二三线城市票价最低20元、15元。

  ……

  建木传媒,苏槿正在看文件,就看到黄嘉强敲门进来了。

  看其兴奋的神色,想必是有什么好事。

  “老板,象山影视基地那边的人联系我说,想要你把《源代码》放在象山拍摄。”

  “他们怎么知道这个项目的?”

  “不知道,可能从别处知道的吧!”

  圈内果然是没有秘密可言。

  苏槿在心中感叹了一句,说道:“放在那边拍摄也不是不行,他们开了什么条件?”

  想要他过去拍摄,肯定是有条件的,不然怎么会过去。

  “那边说摄影棚免费用,场景也帮我们搭建。”

  “芷溪核算出了成本吗?”

  “还没有,只算出了个大概,具体的恐怕要过两天才能核算出来,主要是科幻片咱们没有制作过,没有参考经验,核算的时间会比较久一点。”

  “场景搭建和租用大型摄影棚,大概需要多少钱?”

  “两千万左右。”

  “那就跟象山那边合作吧!”

  “OK。”黄嘉强点点头,转而说道:“老板,《左耳》《人在途》《边境风云》后期搞定了,是不是找个时间,把档期敲定好?”

  “你们先商量出一个章程出来,然后给我过目就行。”

  “行,杨青想让《人在途》上春节档,你觉得怎么样?”

  “不怎么样,另外挑一个档期,三部电影档期全部要避开《阿凡达》。”

  “老板,你是不是太高看《阿凡达》了?”

  “一点也没有高看,《阿凡达》的北美票房你知道吗?”

  “不知道,我这几天都在忙乎《源代码》的事情,没有关注这一块。”

  “《阿凡达》18号上映,北美首日2700万美刀,首周末7300万美刀。

  虽然没有达到制片方8500万美刀预期,但海外票房爆了,全球首周末吸金2.32亿美刀。”

  黄嘉强有点惊讶,也有点疑惑。

  他惊讶于《阿凡达》票房很好,疑惑于《阿凡达》长尾效应也很好吗?

  要知道,《阿凡达》国内1月4号上映,而过年要到2月13号,中间整整有一个月时间。

  到那时候,《阿凡达》票房再好,也处于疲软期了吧!

  毛线疲软期,之前根本没有春节档这个概念,只有贺岁档,是《阿凡达》硬生生地开辟出来了春节档,让国人春节期间,走进电影院看电影。

  春节档最终形成的标志,是周星星的《西游降魔篇》,那年拿下了12.47亿票房。

  之后又闲聊了几句,苏槿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老黄,之前要你找各大院线购买《阿凡达》的电影票,你购买了吗?”

  “买了,买了五万张,3Dimax3000张,巨幕5000张,普通的42000张。”

  “《阿凡达》上映的时候,这些票不要一下子去全部放出去。”

  “好。”黄嘉强点点头,又担忧地说道:“老板,你确定《阿凡达》在国内不会水土不服?别到时候,五万张电影票全部砸在了手里。”

  五万张电影票,一共花了两百万,特别是那个3Dimax电影票,死贵死贵的,要七八十一张。

  “我确定以及肯定,你老板我什么时候做过错误的决定?”苏槿没好气地说道。

  这话,黄嘉强非常认同,在他印象里,苏槿就好像会预言一样。

  知道哪个项目会爆火,就自己吃独食,知道哪个项目会有风险,就分蛋糕。

  比如《蜗居》这个项目,在地方台播的好好的,一点事都没有。

  上星之后,引起了不少热度,他刚感叹当初不该分蛋糕,然后就被通知要求整改。

  其实,整改就算了,关键是后面又接到通知,说播完第一轮就不让播了,这也太操蛋了。

  害的他为了应付购买第二轮的电视台,费了不少事。

  “等《阿凡达》上映,咱们的票务网站应该会又上升一个台阶,到时候就可以融资了,一直烧自己的钱,也不是一个事。”

  炒手机、炒鞋子、炒演唱会门票,但你见过炒电影票的吗?

  《阿凡达》就有黄牛在炒电影票,一度把3Dimax电影票炒到了上千元。

  当年的《英雄》也有黄牛在炒电影票,就是没有《阿凡达》这么夸张罢了。

  其实,《花木兰》前两周也有黄牛在炒电影票,一张七八十的imax的电影票,炒到了两百多元,普通的也有五六十一张。

  接下来的几天,黄嘉强跟象山影视基地那边谈妥了,苏槿也抽空去了那边查看了一下实际情况。

  ……

  时间慢慢流逝,转眼就到了月底。

  这天建木传媒、建木文化等各大公司,集体放假一天。

  放假干嘛呢?搬入新公司啊!

  此次搬迁,公司离职人员基本没有,因为新大楼在海定西三环那边,同样在市区。

首节上一节355/4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