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
“原著里静秋因为家庭成分问题,性格自卑单纯,最重要的是她的身材非常火爆,前凸后翘,而你……”
说到这里,苏槿特意瞄了一眼刘一菲的胸部,那意思很明显,你这样的平板身材不是老谋子的菜。
刘一菲受不了这样的侮辱,当即挺起胸部,叫唤道:“我怎么了?我也是很大的好不?”
“是是是,你很大。”
老谋子确实对牙花子不太感兴趣,她想象中的静秋是小黄鸭那种。
干净、清纯,有电影感,前凸后翘不在他考虑之内。
……
电影一旦形成观影狂潮现象,那票房就跟捡钱一样。
《战狼2》就是这样,前面两周,票房每天几个亿收。
《花木兰》当然也是不例外,后面四天,分别拿下3469万、3685万、3986万、4189万。
没到十二天,十天时间,票房就冲破三亿大关,更是差点冲破四亿大关,合计收入3.75亿。
各大院线陷入疯狂,除了《2012》还有15%的排片,其它排片全部给到了《花木兰》。
黄金场次,全部放映《花木兰》,上座率也是惊人,不低于七成。
冯德抡12月3号上映的《跳出去》,连成为背景板的资格都没有。
上映四天,票房连一百万都没有。
网上那些吹嘘《花木兰》会破十亿的网友,非常激动,疯狂diss之前嘲讽他们的人。
“我就说《花木兰》会破十亿,你们看看这成绩如何?”
“成绩是不错,但两天之后,《风云2》《刺陵》《三枪》会接连上映,《花木兰》拿头破十亿啊!”
“呵呵……到时《花木兰》破十亿,看看怎么打你们的脸。”
“打个屁。”
网上吵的不可开交,张卫平等人心情却很差。
《花木兰》票房走势太凶猛了,一点也没有下降的趋势,之前他们做的各种宣传都白费了。
比如张卫平重新炒作孙红磊和小沈阳片场打架内幕,但都没有多少人关注。
还有,周奶茶开通了微博,亲自下场宣传,但除了他的粉丝感兴趣,其他人关注者寥寥无几。
《风云2》除了炒作郑伊健和阿萨绯闻,还有就是炒作动作戏。
他们号称100分钟片长,只有200句台词,从头打到尾,没有一句废话。
还说什么10年筹划、3年制作、1亿元特效之类的。
两天之后,12月9号。
《刺陵》和《风云2》同日上映。
各大院线鉴于周婕纶的强大号召力,给了《刺陵》首日27%的排片。
《风云2》要低一点,只有23%的排片。
《花木兰》的排片当然下调了,不过还有40%的排片。
《2012》的排片进一步压低了,只有10%。
不得不说,这时候的周婕纶是真的牛逼。
去年二月份上映的《大灌篮》,片子烂的出奇,但靠着他强大号召力,票房硬生生地过亿了。
还有他的特摄片《熊猫侠》,被内地五大卫视高价引进,甚至第二三轮还卖的非常不错。
《刺陵》的阵容非常不错,丢出了弯弯的几大王牌。
依然充满全方位号召力的周杰伦、借《赤壁》初下水探得深浅的志玲姐姐,携得曾志纬、陈到明等一干人马的辅助,想要没有关注都难。
不过很遗憾,这部电影的导演是朱延坪。
朱延坪这个人拍烂片是出了名的,惊世之作《一石二鸟》就是他执导。
《刺陵》唯一的贡献,或许只有打破了周婕纶的票房不败金身。
从这之后,他参演的《苏乞儿》《逆战》《青蜂侠》,不同程度亏损,再也不受投资人青睐了。
《刺陵》下午两点上映,首日票房很差劲,连千万都没有破。
别说千万了,七百万都没有,只有685万,狠狠打了一波座山雕的脸。
此前座山雕就说过,《刺陵》票房将会突破两亿。
现在别说两亿,能过五千万,就偷着乐吧!
网上,全部都是喷《刺陵》的,没有一句夸奖,还大喊着退钱。
豆瓣网评分3.9分,创历史最低评分。
其中一条评论‘烂片中的一支奇葩,雷片中的一枝独秀’,被网友点赞最高。
反正在《富春山居图》上映之前,它是最烂的烂片,没有之一。
陈到明因为出演这个片子,也被喷了。
很多人把他在电影中的表演方式叫‘向死而生’,大概意思就是生无可恋+行尸走肉的意思。
陶景莹在金马奖说:朱延坪导演,多么重要的导演…不要挑战我的底线,这样我会受不了。
《刺陵》的故事,完全没有逻辑可言。
莫名其妙的卫生纸绷带人、白目的大漠飞鹰和他的情人,这些人离奇出现又离奇消失,匪夷所思,回头来看就为那一阵劈里啪啦的乱打。
还有随处可见的植入广告,牛逼到结尾先做产品展示,再出演职人员名单。
《刺陵》烂,《风云2》也是不遑多让。
这电影如同之前它宣传的那样,全是打戏,从头打到尾,故事毫无逻辑可言。
没有情节,没有人物,没有性格,没有细节,几乎相当于一部没有剧本的电影,整部影片就是个超长版预告片。
有人都在微博吐槽了:“风云可以用四倍速观看,然后发现,全片时长二十多分钟,基本都是内景,这个……不就是情景剧吗?”
第267章 不想进步,还杠精的爽妹子
《风云2》的首日票房比刺陵还低。
对方好歹过了六百万,而它连六百万都没有,只有563万。
《花木兰》这天票房,虽然受到两部电影的分流,但表现依然非常强势,拿下2032万。
《2012》不行了,在三部电影的挤压下,仅仅只有一百多万票房。
不过,别人也不在意了。
就在昨天,其票房已经冲破四亿大关。
次日,下午六点。
老谋子为了筹办奥运开幕式,阔别三年,再临影坛的《三枪拍案惊奇》在全国开启点映。
奥运会之后,老谋子在国内的声望到达了顶点。
‘国师’这个称呼,想必经常看电影的朋友,都知道这是老谋子的称号。
最初,这个称呼不是尊称,是用来贬低老谋子的,说他是政府御用文人,是走狗。
老谋子当年和戛纳决裂的事,大家应该都有了解。
简单来讲,就是老谋子把《一个都不能少》送去戛纳参展,而当时戛纳主席雅各布以电影歌颂华夏为由,拒绝入围。
然后老谋子写了一篇小作文diss雅各布,并且退出参展,转投了当时的威尼斯电影节,拿下金狮奖。
想知道小作文内容的,可以看第九十五章彩蛋。
老谋子国外受辱,国内也是被一群文人、公知逮着骂,说他粉刷太平,为祖国唱赞歌。
这种骂声,在《英雄》上映之后达到巅峰,真是一群专家、叫兽、公知跑出来骂。
说什么他价值观有问题,替暴君嬴政洗白等等,反正是各种谩骂。
《十面埋伏》上映的时候,好事者还列出了老谋子的“六宗罪”。
罪名包含追逐名利、失去灵魂、崇洋媚外、讨好西方观众、有文化恋尸癖、提高电影发行门槛不利于国产电影发展。
老谋子活的是真累,以前拍文艺片的时候,就被人骂,说老整些苦大仇深的片子,还说什么要他起到带头作用。
后来转行去拍商业片,又被人骂,好像他做什么都不对,成了一个靶子。
国内观众,对于老谋子真的是很苛责,陈诗人都没有他的骂声多。
不过,老谋子终究是老谋子,除了本事牛逼外,抗压能力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要是换成冯裤子,早就开骂回去,发泄心情了。
但老谋子没有,默默承受着,没有急过一次眼。
他也从来没有在公开平台,指名道姓的说过别的导演不好的问题。
京城奥运会开幕式,一战惊天下,震惊国内外,‘国师’这个称号反倒成了尊称。
就跟‘中原五白’这个称呼一样,起初也是贬低他们,现在成了五座大山,镇压在网文尽头。
《三枪拍案惊奇》这部电影,从开机的时候,就引人关注。
最初是换女主风波,开机一周就把女主王小华换成了闫妮。
之后是孙红磊和小沈阳打架事件,炒的沸沸扬扬,连赵笨山都出来回应了,说他们两个是因为喝醉酒,然后切磋。
坊间传闻的是,小沈阳要孙红磊给他粉丝签名,孙红磊不肯,后面就打了起来,小沈阳还被打骨折了。
事情真假不得而知,但张卫平炒作确实有一手,《三枪拍案惊奇》被炒作的全国关注。
点映虽然只有六小时,但票房破了千万,具体数字为1011万。
12月11号,《三枪拍案惊奇》全国正式开画。
老谋子的排面很足,加上之前张卫平让利3%排片,各大院线给了50%的排片。
《花木兰》排片下调到30%,剩下的20%,《刺陵》占了10%,《风云2》占了8%。
至于《2012》,排片只有2%,放映场次也只有白天,有的小影院直接给下架了。
除了利益交易,院线是很现实的,不赚钱的电影排片就低,《2012》被三部电影挤压的每天不到一百万票房,排片低属于正常现象。
《三枪拍案惊奇》的拷贝数量也是不少,有一千六百多个。
这个数量,一看就是冲着票房破四亿去的。
张卫平也对外说过,《三枪拍案惊奇》票房目标是四亿。
他还说,《三枪拍案惊奇》的成本加宣发过亿,如果票房没有四亿,电影将会亏本。
其实是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