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还有博纳的于胖子,新影联发行公司副总高军,亿达院线副总陈纬,魔都联合院线副总吴鹤炉。
他们四位是作为影视行业代表的。
全球金融危机下,各国影视市场都在走下坡路,而国内影视市场,却逆流而上,成为全球关注中心。
很多人都在说,影视市场的黄金十年即将到来,但到底怎么走,很多人都没有眉目。
所以主办方,就组织这六个人一起,探讨华夏电影行业黄金十年何去何从。
张国粒首先介绍了苏槿、宁昊、路川、王晓四人的简历,然后苏槿作为第一个嘉宾发言。
“回顾过去电影市场的发展史,就会发现华夏电影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经历一次黄金十年。
我总结了三大征兆:爆红的功夫明星、莫名其妙票房大卖的影片、有很多懂电影的人来投资电影。
上世纪 60年代末期,港岛电影市场迎来第一个黄金十年。
爆红的功夫明星,当时是李小龙。
莫名其妙票房大卖的影片,当时的《72家房客》能够有600万票房,而《唐山大兄》业内预测只有100万票房,最后却翻了三倍。
懂电影的人来投资电影业,是皱文怀组建嘉禾电影。
到了上世纪80年代的第二个黄金十年,有李莲杰和程龙这样的功夫明星出现。
出人意料的电影则是《追女仔》和《最佳拍档》,当时也是有很多‘行老’出来做电影。
而现在是第三个黄金十年,甄子单成为了功夫巨星。
内地电影市场出现了中影、建木传媒、华艺等影视制作公司,《画皮》、《那些年》、《非诚勿扰》票房好的出人意料。”
苏槿首先以港岛电影市场作为比喻,讲述了为什么会出现黄金十年。
接着开始阐述未来黄金十年应该如何走,如何抓住哪些重点,又如何抓大放小等等问题。
一直说了十几二十来分钟,说的口干舌燥,他才停下来喝了一口水。
最后他总结道:“电影创造,不可能一直由一线的大陆导演和二线的港台导演来完成。
希望能够出现有才华的、对市场把握能力、对电影艺术本身有认知的年轻人才出现,这样华夏电影才有良好发展的可能性。
如果再过五年,或者十年,还是这些老面孔,没有新人迅速跟上,会成为很大的隐忧。”
最后一个字落下,现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众位影视公司制作人还有各大导演受益匪浅,都觉得不虚此行。
苏槿回答了张国粒几个问题,然后路川、宁昊陆续演讲。
最后是王晓,也不知道他今天发什么疯,说到一半就开始开喷了。
苏槿、宁昊、路川三个人一个不落,全都带上了。
“他们三个票房都太好了,每一个人票房都过亿了,特别是苏槿,更是两亿大导演,但是他们作为导演太失败了。
电影假如说还有一点点艺术的味道,还有一点点文化承载使命的话,他们是没有办法坐在这里直接谈市场。”
苏槿听完,当场就怒了。
票房过亿叫失败,那他妈的什么叫成功?
难道跟你王晓一样,每部电影票房都他妈的百万才叫成功?
王晓这批打着文艺片导演的人,是又当又立,跟个婊子没啥区别。
既要在审美上鄙视商业片观众,又要在影片质量上碾压商业片,还想票房并驾齐驱。
“王导,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我的第一部电影《心迷宫》?想你也没有看过,不然你也不会说出这种可笑的话。
《心迷宫》虽然不是纯粹的艺术片,但也是一部绝佳农村悬疑题材,深刻剖析了面对人性的欲望所作出的抉择,还拿了戛纳评审团大奖。”
苏槿怼完王晓,面对观众说道:“我们要明白,电影的第一属性是商品属性,其文艺属性是商品属性的延伸。
电影工业能发展达到今天这个规模,靠的是好莱坞在全世界的攻城拔寨,而不是靠欧洲先锋电影、文艺电影的深度去征服观众。
电影的文艺属性是商品属性的附庸,只有电影观众基础够庞大,才会在其中产生足以欣赏这些文艺电影的观众。
即只有商业电影越发达的市场,文艺电影才能有成长的一席之地。
还有,我们一定要搞清楚,什么叫主流电影市场,什么叫边缘市场。
商业电影就是主流市场,而文艺电影就是边缘市场。
现在主流电影市场都没有吃饱饭,就要大力发展边缘市场,这是无稽之谈,非常可笑。”
王晓听到这一番话,气的脸色铁青,心中一口怒火想爆发出来,却又不得不忍下来。
“我没有说大力发展文艺市场,我的意思是保护一下文艺市场,可能一两部电影不赚钱。
但是培养了行业新人,以及为市场的多样化做出了贡献。
这在我看来,是在做善事。”
麻麻批,还真会把自己放在道德制高点上。
苏槿抬起话筒,正想怼过去,不料被宁昊抢先了,只听他说道:
“晓,不满你说,我也做过很多善事。
我们的善事都是对于弱势群体而言的,所以你把你自己放在了弱势群体。
但是弱势群体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不去发表攻击性的语言,你在台上攻击我们,所以你不是弱势群体。”
这一番话,把王晓堵的哑口无言。
你说归说,怎么还把我给开除了弱势群体了?
主持人张国粒看他们还有继续吵下去的苗头,就及时开口制止了他们。
他一开口,就是批评王晓,因为他也做善事。
“王导,你不能因为你现在的票房不好,或者是你认为你不如台上的三位导演赚钱,你就用这样的一种态度。
也许哪一天这三位导演一转身就做起艺术片来了,你就开始干商业片了。”
批评完王晓,张国粒面对观众,继续说道:“我觉得不管怎么样,台上坐的四位导演,都有一个共同的东西,是值得我们尊重的,那就是坚持,还有一个热爱。
他们对电影的执著,发挥他们内心的爱,谢谢你们。”
苏槿四人下台,于胖他们四个上台。
路川看了一眼头也不回,已经走远的王晓,转头对苏槿说道:
“苏导,刚才的事,你别往心里去,晓口不择言,是因为中午我和宁昊还有晓一起喝了酒,喝多了。”
闻言,苏槿转头看向宁昊,寻求事情真伪。
宁昊尴尬地笑了笑:“我们中午的时候,是喝了酒。”
“你们是真不拿上影节当一回事啊,这么重要的场合,你们喝酒就算了,还喝大了。”
“主要是好久没见了,然后不小心贪杯了。”
路川说道:“苏导,你们慢慢聊,我先走了。”
苏槿微微颔首,对宁昊说道:“你什么时候回大西北?”
“要到20号,我19号还有一场论坛,关于年轻导演的话题。”宁昊看着苏槿,疑惑地问道:“你只有一场吗?”
“嗯。”
“不对啊,你导演名气比我还出名,还是一家影视公司掌门人,怎么只有一场?总局那边,没让你多参加两场?”
“有,本来总局是让我参加三场的,不过被我推掉了,让老黄去参加了。”
另外一场是关于“金融创新和电影成长”的话题,主讲嘉宾是华艺大王、文化中国董坪、红杉基金沈南鹏、安乐影视江智强……
还有北美电影协会主席丹格里克曼、北美国际数据集团老总帕特里克麦戈文、LLP资深律师史蒂芬萨尔兹曼。
还有一场是关于“金融危机下,中外电影合拍机遇与策略”的话题。
主讲嘉宾有韩三坪、陈虹、陈佳上、任中伦、吴白鸽……
苏槿回到公司,还没坐下多久,黄嘉强就进来了。
“老板,听说你被王晓给嘲讽了,要不要我出手黑他一波,打压一下他的新电影?”
“老黄,你啥时候变得这么牛逼了?动不动就打压别人?”
“这不是有老板你站在我身后嘛!”
“滚蛋。”苏槿笑骂了一句,扔给他一根大金砖,并问道:“你找我有事?”
“嗯。”黄嘉强点点头,说道:“叶纬信过来了,跟我谈了一下《叶问2》开机的事情。”
“出了什么问题吗?”
“没有。”
“……”
“叶纬信带了一个剧本过来,叫《新倩女幽魂》,想找我们投资。”
苏槿微微一怔,这个《新倩女幽魂》莫非就是牙花子主演的那个大烂片?
“剧本给你了吗?”
“没有,还在叶纬信手上。”
“那他走了?”
“也没有,本来他是要走的,但听到你回来了,就想见你一面。”
“叫他过来吧!”
“好的。”
黄嘉强拿起桌上的座机,打给前台,叫她把叶纬信领到苏槿办公室。
没一会儿,叶纬信就过来了。
苏槿也拿到了《新倩女幽魂》的剧本,证实了他之前的猜测。
这个《新倩女幽魂》就是牙花子主演的那个版本,真的很垃圾。
剧情太具有冲击性,打破常人固有的印象,让燕赤霞和聂小倩谈起了恋爱。
开局是燕赤霞和聂小倩,结局还是燕赤霞和聂小倩,中间的宁采臣成了一个工具人。
看到编剧那栏署上张碳的名字,苏槿突然明白《新倩女幽魂》为什么会这样了。
因为《无极》的编剧也是这个张碳,他是出了名的恶搞和颠覆。
叶纬信见苏槿表情不太好,小心翼翼地问道:“苏总,你觉得怎么样?”
“老叶啊,你这个剧本真的很让人无话可说,让聂小倩和燕赤霞谈起恋爱就算了。
你中间加个宁采臣是怎么回事?而且他的戏份也太少了吧!”
“我是想着三角恋,更加有市场。”
“屁的市场,平常的影视剧就算了,但《倩女幽魂》有徐可版的珠玉在前,你这么搞,就是挑战观众的三观,他们不骂死你才怪。”
“那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