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也要一方不能完全处于下风,不然就成了附庸的存在。
微博负责人李行接到下面人的请示,问要不要压下大老板的恋爱绯闻。
如果只是单纯的绯闻,他肯定是毫不犹豫的压下去,但是这明显有炒作痕迹的行为,他就有点拿捏不准了。
最终他打了一个电话给黄嘉强,询问他要不要压下去。
黄嘉强得知之后,也是有点拿捏不准,就去找苏槿请示。
之前放出投资《盗梦空间》的消息,就是奔着热度来的,只是没想到突然蹦出来一个恋爱的新闻,还闹的全网皆知。
苏槿也是烦躁,好好一个炒作新闻,怎么就变成了恋爱新闻了。
这短短十几分钟,接了二十多个电话,全部都是问和瞎姐谈恋爱是不是真的。
把他烦的要死,直接把手机关机了,才落了个清静。
这叫眼不见,心不烦。
“老黄?”
“老板,你和师师的绯闻,李行打电话来问,要不要压下去。”
“算了吧,都全网皆知了,压下去也没用,还会弄的此地无银三百两。”
“那出个声明?”
“算了,反正《那些年》没几天就上映了,就当做炒绯闻了。
你跟赵姗交代一下,叫她安排水军入场,把这些人往《那些年》引导。”
“OK。”
黄嘉强出去之后,苏槿拿出手机给刘师师打了一个电话,询问她的情绪如何。
刚才他去了瞎姐微博底下看了一下,骂的太狠了,他怕瞎姐因此情绪崩溃。
毕竟瞎姐只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小姑娘,第一次面对这么大范围的网曝,搞不好会留下什么心理阴影、抑郁症啥的。
“喂,槿哥哥。”
听筒里,刘师师的声音破位愉悦,显然没有受到网曝影响。
苏槿心中微微松了口气,但他还是问道:“你没事吧!”
“我有什么事?”刘师师不解道。
苏槿提示道:“微博。”
刘师师反应过来,笑道:“哦……你说这个啊,我没事,就是有点生气。”
“你不要管微博上的那些人,等过了这阵子就好了。”
“嗯嗯嗯。”
苏槿和刘师师聊了几句,就挂断了电话,而刘师师挂断电话之后,又投入了和她的人战斗。
她就不信了,会骂不过她们。
苏槿恋爱的新闻,真的很大。
大到娄晔凭借《春风沉醉的夜晚》获得第六十二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的消息都压了下去。
当然,苏槿恋爱新闻大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娄晔自己的原因。
06年,他拍摄了《颐和园》,然后被禁导五年,要到2011年才会解禁。
顶风作案,官方媒体没有一个敢报道的,敢报道的全是那些小媒体。
所以娄大导演是真牛逼,顶着禁令拍摄了这部《春风沉醉的夜晚》。
说到《颐和园》,就想到好为人师,被抖音吹成演技大师的郝雷郝大师,就因为这部戏,毅然决然和邓潮分手了。
不像同样为戏分手的汤维,同样脱下衣服,别人一脱成名,郝大师是一点好处都没有捞到。
娄大导演跟贾科长不一样,贾科长擅长的是拍摄社会边缘人物,也就是社会底层。
比如小偷、妓女、商贩之类的。
而娄晔,擅长情欲。
你看完他的电影,可能记不住他的内容,也可能看不懂他要表达什么。
但是很久之后你可能会记住大段人物的独白、清冷阴暗的色调、摇晃的手持摄影纪实风格,还有那勾人的情欲。
可以说,娄大导演的每一部戏,都会探讨情欲。
《颐和园》就不用说了,被誉为文青圣经的《苏州河》也是这样,这部电影就是青帝和迅哥儿主演的那个。
娄大导演的另外一部电影《花》更甚,影片中有大量的情欲表达。
《花》这名字,有点文艺范,但它还有另外两个接地气,近乎赤裸表达的名字《母狗》和《婊子》。
这电影真的很牛逼,讽刺意味十足。
你就是一个电影白痴,都可以看懂电影中的暗讽。
影片中暗讽了国内高知女性,对待老外是跪舔。
而对待国内男同胞呢,那是各种矜持,女神上身,各种瞧不起,鼻孔都是朝天的…
你说,就这样写实的电影,能不被禁嘛!
播出来,高知女性还不得把娄大导演给撕了。
……
《那些年》是建木传媒第一次独立发行的电影,关乎重大。
为此,黄嘉强飞遍了全国各大院线,跟院线经理喝酒争取排片。
通过黄嘉强的不懈努力,首日排片最终争取到了60%。后续排片看票房影响。
而苏槿这一周带着瞎姐连续参加了五个综艺节目,《鲈鱼有约》《大本营》《非常零距离》《奔跑吧》《蒙面歌王》。
每到一个综艺,永远都会有同一个问题,恋爱是不是真的。
既然决定炒作绯闻了,苏槿当然是没有否问,也没有澄清,含糊其辞。
《奔跑吧》和《蒙面歌王》这两档王牌综艺,又开始录制了。
前者MC没有变过,还是他们七个人,后者倒是换了一茬人,相对于第一季无人问津,这季有不少人气歌手想参加,并表示不要钱。
当然,别人也不是白不要钱,有条件的,要保证他至少挺过两期。
《奔跑吧》相对于第一季,第二季大赚,企鹅微博财大气粗,出价八千万拿下冠名商位置。
加上其它大大小小35个品牌,广告总收入3.5个亿。
除此之外,还有场地费,第一季是要给别人钱,这一季是别人给咱们钱,请咱们过去录制。
还有周边,商业合作、视频平台版权、电视台版权啥的,总收入6.3亿。
第二季电视台合作方还是京城卫视,开价三千万买断第二季,网络视频平台还是搜狐,开价四千万。
而《蒙面歌王》收入就低了很多,总收入2.4个亿,其中伊利出价六千万拿下冠名商位置。
收入少,除了《蒙面歌王》人气低一点之外,是因为《奔跑吧》可以为品牌商专门打造一期节目。
还有,节目形式也不一样,比如《奔跑吧》外出,要坐车吧!这就是一个广告位。
还有任务形式、任务玩法、口播、压屏等等。
上面这些《蒙面歌王》统统不行,它在一个摄影棚,怎么玩嘛!
所以,这也是后面户外综艺大行其道的原因,赚钱的渠道太多样化了,即使节目人气低一点,也比在摄影棚的综艺要赚的多。
当然,这不是就意味着棚内综艺不赚钱。
坊间传闻,《乘风破浪》第三季,也就是王芯凌那季,总招商20亿。
你没看错,也没有写错,就是20亿。
如果不信,真伪可以自己去查,据我所知,就是这么多。
……
5月29号。
《那些年》在建木馆举行一场小型首映礼。
毕竟成本只有七百万,还是一部校园题材,没那个脸大办特办。
就好比,你高考考了一个大专,然后去县里三星级大酒店大办特办。
这次嘉宾没有多少,都是一些相熟的朋友。
“苏导,你这样的大导演、大明星接拍《那些年》这样的小制作,是因为刘师师吗?”
“在我这里,电影没有大小之分,只有好坏。
《那些年》是根据我的小说改编的,剧本也是我写的,还是我的小说第一部改编的电影,于情于理我会演。
希望《那些年》可以获得巨大成功,这样我其它的小说影视版权,也可以卖个更高价格。”
顾左右而言他,苏槿就没有正面回答,全部说的是空话和套话。
媒体记者想继续追问下去,但苏槿摆明了不想回答恋情的问题。
“那苏导,对于《那些年》票房预期,你觉得有多少?”
“两个小目标。”
媒体记者有点惊讶,觉得苏槿是不是太自信了,一部校园题材,即使有苏槿主演,市场还变大了,也拿不到两亿票房吧!
“又觉得我在吹牛?”
媒体记者不约而同的笑了,这可是你自己说的,不是我们说的。
“你们不信的话,可以拭目以待,如果《那些年》票房到不了两亿,我可以告诉你们我和师师的实情。”
媒体记者闻言,肉眼可见的兴奋起来。
“苏导,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你可是大导演,大明星,可不能骗我们。”
“放心,我苏槿说话一响算话,不过麻烦各位,明天的报道,希望写的好一点,别瞎扯淡了。”
“OK。”
电影开场前,苏槿唱了一首《那些年》主题曲,然后电影正式开始。
还是熟悉的页面,熟悉的音乐。
龙标出现,之后是出品公司cg动画,建木传媒和中影。
画面一暗,影片开场镜头随之出现。
一个俯拍特写的红苹果,红苹果放在一个的绒线手套上。
然后镜头侧移,陆续出现书桌上杂乱的东西,最后在一本被微风拂动的笔记本上定格。
笔记本被风吹翻页后,出现的是一行行用铅笔书写的句子。
“有一种东西叫正义,正义需要高强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