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县长当了一年多秘书,每天经手十几份请示、汇报材料,就没见过“不同意”三个字!
不批不回就是不同意,还需要写上吗?
那不是三个字,那是一巴掌!
“你还不死心呢?”
贾凯很无语,都气笑了,“我真服了你了,真犟啊!那现在县里不支持,你打算怎么办?”
林骁挑眉一笑:“县里不支持,那就想办法让他们支持呗!”
贾凯嘴巴抽了抽,心想他是不是说了句废话?
本想直接让他洗洗睡。
可看这货一脸云淡风轻、胜券在握的样子。
贾凯对他接下来的动作,又不禁好奇了起来……
第157章吻她在灿烂夜空里
林骁想到的办法,就是先斩后奏。
既然先打请示后搞开发,这套正规流程走不通,那就干脆反着来。
先联系开发商调研视察,要是开发商看中了那块地皮,给出了价码,林骁就不信面对白花花的卖地收入,县领导们能忍住不心动。
他说干就干。
下午上班第一件事,就是直接给帝锦地产的副总蒋博涵打电话。
年初,帝锦地产拿下镇里学府雅居烂尾楼后,很快土地出让金就到账了,拆迁补偿款也立马发放了。
让拆迁的厂主们都踏踏实实过了个好年。
年后,学府雅居就紧锣密鼓地开工了,现在已经进入主体施工阶段了。
工地上每天如火如荼的。
作为这个项目的主推手,林骁和蒋博涵合作非常愉快,有好事当然第一个想到他。
接到林骁的电话,蒋博涵有些诧异,莫名感觉钱包又要被掏空。
“喂,林镇长。”
“蒋总,别来无恙啊!”
林骁语气热络,两人一阵虚头巴脑地叙旧。
林骁这才进入主题:“是这样,蒋总,我们镇里有一块地,风景非常不错,还有总面积加起来超过300平米的温泉,特别适合搞度假酒店开发……蒋总有没有兴趣啊?”
电话那头,蒋博涵愣了愣,已经感觉腰子疼了。
“温泉?潮白镇还有温泉?”他是真意外。
“当然,我们这儿可是风水宝地!”
林骁卖力推销,“蒋总有没有兴趣?有兴趣的话,您可以现场过来瞧瞧,包您看了喜欢!”
蒋博涵默了默。
却道:“林镇长,我就实话实说了。第一个呢,我们帝锦一直都是搞住宅开发,商业楼宇也涉猎,但是度假酒店什么的,还真没搞过,没经验啊!”
他尴尬笑了笑,林骁却觉得,这蒋副总好似比去年接触时要沉稳了许多。
蒋博涵继续道:“第二个呢,我们帝锦去年在住宅开发上布局太大,先是宁海宜州一下拿了三块地,后来又接手了潮白镇的学府雅居项目。
“说实话,拿下学府雅居这个盘,对帝锦来说已经有点透支了,现在实在是没有余力再去开发新的楼盘了。
“要是前几年行情好的时候,真遇到合适的地块,还可以拉高杠杆多贷点款。但现在这大环境你也知道,地产行业生存艰难,没人敢再这么搞了。我是头铁胆大,但我家老头子现在谨慎得很,所以这项目……只能说抱歉了林镇长!”
一番话说得有理有据,叫林骁张不开口继续游说。
最后只能闲叙几句,一团和气地挂了电话。
坐在办公室沉思片刻。
林骁不死心,又给龙辉地产的副总王艳茹打过去电话。
去年盘活学府雅居项目时,帝锦、龙辉这两家宜州头部房企都曾有意当然,是在他的纵横捭阖、欲拒还迎之下。
不过不管用了什么手段。
最后这块地被帝锦拿了,龙辉得知后是很不高兴的,有种到嘴的鸭子飞了的感觉。
现在一只新鸭子出锅。
林骁肯定不能忘了龙辉,于是直接给王艳茹打过去电话。
接到来电,王艳茹也很意外,很快接通。
两人如刚才和蒋博涵那般,虚头巴脑地叙了几句旧,然后林骁就直接进入正题,说到了老鸭山开发的事。
王艳茹猜到了这林副镇长来电,是有生意要和他们做。
却没猜到,不是住宅地,而是度假酒店开发。
她很诧异。
龙辉地产倒是在这一领域也有涉猎,宜州月华山脚下,就有一家酒店是他们开发的。
虽不是主体业务,但也算是师出有名,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潮白镇还有温泉?这我还真没想到!”
“您有时间的话,现场过来看看,保证不会让您失望的!”
林骁卖力吆喝,又叹气道,“其实去年学府雅居项目,没能和龙辉合作成功,我们镇里也挺遗憾的。尤其是我个人,主动联系了您这边,最后却没能合作成功,让贵公司白跑了两趟,真是过意不去。所以现在这有新项目要发展,我立马就想到您了,直接跳过领导那边给您去电,邀请贵公司第一个过来考察!”
林骁说得诚恳至极。
王艳茹很是思索了一会儿,才从这一大碗迷魂汤里,提炼出了毒素和砂子。
跳过领导?第一个考察?
怕是县里压根不同意开发,这小子直接先斩后奏,找我们去当出头鸟吧?
王艳茹冷笑起来。
她倒是不怕当出头鸟,区区一个小县城没什么可在乎的。
主要是现在这经济大环境,各地班子都以挣钱为首要,有资源却不肯卖,说明要么资源有猫腻,要么当地班子有猫腻。
不管是哪一种。
作为企业都承担不起风险和后果!
更何况,旅游地产开发本就不是龙辉的主业。
所以王艳茹几乎不假思索,就直接回拒:“林镇说的,我这边跟领导汇报后再研究研究。还有个会,先不聊了!”
然后就直接挂断了。
林骁意料之中,却还是有些丧气,算上上午在县长办公室,今天可是吃了三回闭门羹了。
事不过三,转机也该来了吧?
这个念头刚在脑海里蹦出来,桌上的手机就响了,吓了他一跳。
拿起来一看,竟然是孟兆东。
他赶紧接通:“喂,学长!”
孟兆东那标志性的爽朗笑声,顺着信号传过来,标准的大佬气派。
“小学弟,忙什么呢?”
“上班呗,学长怎么有空给我打电话!”
“今天到宁海来签合同!”
孟兆东的语气颇为感慨。
林骁眼神一亮,立马意识到是什么。
“奔达集团生产基地的那个合同?”
“可不!”
孟兆东笑得感慨,“这协议能签,其实多亏了学弟你!说实话,我在海城打拼这些年,其实也一直也想着能为家乡做点什么,但每次不是觉得时机不对,就是觉得环境不对,所以这么些年也没真正老家做什么贡献。
“这次生产基地的建设,一开始也没考虑宁海,要不是你主动联系我,大胆发言、小心论证,也不会有后面这一步一步对接,最后促成了这个项目落地。学弟,哥哥我得感谢你啊!”
孟兆东语气感慨,不像是在故意客套。
说实话,作为资产数十亿的大佬,他也完全没必要跟一个副镇长客套。
林骁笑道:“学长千万别这么说,我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当时约见您之后才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有多幼稚多不靠谱。
“后面合作能谈成,主因是省里领导的政策倾斜,次因是学长您回馈家乡的一番诚心,弟弟我可不敢居功,您这个‘谢’字太折煞我了!”
孟兆东大笑起来,情绪爽朗。
这个学弟真是个妙人,年纪轻轻下基层,既没有这个年纪该有的浮躁,也没有体制内惯拿着的姿态。
不卑不亢、进退得宜。
孟兆东对他愈发欣赏,都想把他挖到奔达集团来了,以后一定大有出息。
当然,他知道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体制内下海也是常有的事,但林骁前程似锦、一路坦途,明显不是会轻易跳出圈层的人。
孟兆东心如明镜。
他从未追问过林骁的资历背景,可是这个电话一接通,自己只是提了一句签合同,他便立马将什么合同、谁的功劳都一五一十和盘托出。
这些细节,若非参与了此次合作案的内部人员,根本无从知晓。
林骁就算起了个头。
可后面的诸多程序他并未参与,又是怎么知道这么详细的呢?
孟兆东一早就有猜测,如今已然证实。
之前和林骁见过两次。
一次在海城,一次在京州,他都随随便便和大明星韩希熙有所关联,不难猜出他就是这位新晋当红歌手的圈外人丈夫。
常人的思维到此也就结束了。
和孟兆东却多想了一层:这个韩希熙,又是什么来历呢?
顺着这个思路,他很容易想到,促成这次合作的一个重要人物,就是任职于宜州的韩海军。
整个合作对接过程中,只有他,既不是海城的官员,也不是省里的领导。
按说不应该出现,可偏偏却全程参与。
好巧不巧,他也姓韩,曾在宁海任职。
这下信息就全对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