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同学们都安静了下来,老师才继续讲课,只可惜同学们的心都不在课堂上。
要知道这才十月底啊!往年最早下雪,也是在十一月份,而且还是十一月中下旬。
好不容易一上午过去,到中午的时候,地上已经是白茫茫的一片。
这雪虽然下的不大,但一直在下啊!而且下了一个上午。
“李加一,咱们快走,要不然一会饭菜就凉了。”小黑胖子很有经验的说。
不过他说的也没错,现在天冷,而学校食堂里的饭菜都是同时出锅。
刚开始肯定热气腾腾,但是用不了多大会,饭菜就会变凉。
“嗯!走吧!”
两个人匆匆忙忙来到食堂,可惜还是来的有点晚,没办法,他们能想到的,别人同样能想到。
不过还好,两个人来的并不是特别晚。
排队打饭,等打回来还是凉了,这让李加一很无语,这样的天吃凉饭。
刚好大姐也打完饭过来,三个人坐下来开始吃,凉饭也要吃啊!
小孩子饿的快,三下五除二把饭吃完,跟大姐打个招呼两个人就回到了班里。
“李加一,你说明天还上学不?”刚坐下,小黑胖子就问道。
“不知道。”李加一摇了摇头。
按照以往的惯例,如果下午雪还不停的话,估计明天学校就会放假。
果然,下午放学的时候,老师放下课本说道:“今天这雪下的比较大,如果夜里还下,明天就不用来学校了,不过就算是在家,也要好好学习。”
“是!老师。”
“好了,放学。”
其实老师说的都是多余,不要说还在下,就现在的情况,明天都没有办法在上课。
看看外面的雪,都到膝盖了,这种情况,根本没办法来上课。
现在可不像后世,下场雪可能一两天就没了,可能是因为天比较冷的原因吧!
基本上现在下的雪,过完年都化不完,别忘了又不是只下一场。
这个年代,下雪很正常,有时候几天就下一场,可以说只要进入冬天,整个冬天都能看到雪。
“李加一,如果学校放假,咱们出来玩啊!”小黑胖子一边收拾书包一边说道。
“可以,只是不知道放几天。”
李加一也不确定,这场雪下几天,如果今天结束,可能两三天就要回来上课。
“管它几天,反正到时候学校会通知。”
“嗯!”
收拾完书包,两个人从教室里出来。
等来到大门口的时候,大姐已经在等着他。
“小弟,你们老师怎么说的?”大姐问。
“老师说如果夜里还下,明天就不用来了,你们呢?”
“一样。”
“好吧!”
因为雪下的比较深,走路还是很艰难的,当然,这是对别人来说。
李加一倒是没有这种感觉,为了照顾大姐,两个人到家的时候已经很晚。
其实不光是他们两个,而是都一样,老爸老妈就还没有回来。
只有二姐离家比较近倒是先回来了。
就这他跟大姐还算是回来的比较早的,现在还有很多人在回来的路上。
李加一把书包放下说道:“大姐,我去接一下爸妈去。”
“小弟,你还是别去了,万一走岔路,到时候还麻烦。”
听到大姐这么说,李加一想了想还真是。
虽然说老爸的腿不方便,但现在已经没有多大毛病,再说了,又不是就老爸老妈没有回来。
“那好吧,那我把壁炉点上,等爸妈回来可以暖和暖和。”
“嗯!”
有大姐帮忙,很快李加一就把壁炉给点燃,不大一会,整个客厅就暖烘烘的。
客厅只有二十多个平米,一个壁炉完全够取暖,甚至说面积再大一倍都没有问题。
看着院子里的雪,李加一想起后世的一首歌。
二零零二年的第一场雪。
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九五八年的第一场雪。
但它来的确实比以往要早一些啊!而且还早了很多。
把壁炉烧好以后,李加一又把棉帘子给拿了出来,可惜门太高,他没有办法给钉上。
这个只能等老爸回来再说。
在帝都,基本上天一冷,家家户户门口都会钉上门帘子。
只不过大部分家庭用的都是里面装稻草的那种,外面是破麻袋片或者破旧塑料布。
李加一他们家以前用的也是那种,只不过今年不是了,今年用的是旧布,里面用的是旧棉花。
“嘉琳,走,咱们去做饭。”大姐这时候说道。
“噢!”
老爸老妈现在还没有回来,大姐不可能等老妈回来再做饭。
在大姐二姐去厨房以后,李加一连忙跑到他之前住的屋子,把里面放的三个炉子分别搬进堂屋里。
这可是铸铁炉子啊!很笨重的那种,又做的比较大,一个就小百来斤。
主要是这炉子并不是烧蜂窝煤,而是直接烧煤炭用的,所以才这么大。
小百来斤,对于别的像他这么大的孩子,肯定没办法搬动,但是对李加一来说,也就稍微重了一些。
先把一个搬到爸妈房间,因为烟筒都提前弄好,安装上就可以,倒是没有那么麻烦。
然后是大姐二姐房间,最后才是他自己房间,虽然他基本上用不到,但也要有。
李加一这边刚弄好,老爸老妈就回来了。
刚进屋,李爱民就长吸了一口气说道:“真暖和啊!”
可不是真暖和,他们家客厅现在的温度,最起码有二十五六度。
就这还是李加一没有加那么多劈柴,要不然估计更热。
没看李加一在屋里,上身就穿了一件秋衣吗!
“爸妈,你们回来啦?快坐下来歇歇。”
趟着雪回来,不用想就知道有多累。
“儿子,这是你弄的?”李爱民指着东屋的炉子问。
刚才李加一出来的时候,忘了把东屋的门关上,被李爱民一眼就看到了。
“对啊!怎么啦?”
“你小子,你知道这玩意有多重吗?”
这炉子的重量李爱民可是很清楚啊!因为当时就是他搬到东厢房的。
至于说李加一知不知道它有多重,那就更不用说,不要忘了,这炉子可是他找人弄的。
“知道啊!”
“好了爸,您先暖和暖和,然后把棉帘子给钉上去,这样屋里更暖和。”
棉帘子钉好以后,屋里的热气就不容易跑出去,当然会暖和一些。
“行,我这就去钉。”
“妈,您喝水。”李加一端过来一搪瓷缸子热水递过去。
“谢谢儿子。”
“对了妈,咱家自行车是放厂子里了吗?”
“对啊!这么大的雪,也没办法骑啊!推回来更麻烦。”
“这倒也是。”李加一点点头。
“儿子,你们学校明天还上学吗?”老妈喝了一口热水,把搪瓷缸子放下问。
“应该是不去了,这个看情况。”
就在这时候,就听到廖凯在外面问道:“李哥,你家炉子生起来了吗?”
“不知道啊!我这刚回来就在钉门帘子。”
李加一连忙把棉袄穿上,打开门说道:“廖叔,我家还没有生炉子,如果您用火生炉子的话,我给您弄点火,生炉子没问题。”
要知道壁炉现在烧的正旺,里面有不少红彤彤的劈柴,用来生火绝对很合适。
再看看院里的上空,到处都是浓烟滚滚,不用说,这都是在生炉子。
第128章 灵茶,桑拿房启用
“那太好了。”
李加一从门口把铁锹拿到屋里,用火钳子从壁炉里夹了好几块烧的正旺的劈柴,放在铁锹上就端了出去。
“廖叔,给您!如果不够再来取。”李加一把铁锹递过去说。
“够了够了,这么多肯定能把蜂窝煤点燃。”
“嗯!”
等廖凯端着铁锹离开,李加一回到屋里又给壁炉加了一些劈柴,很快又烧起来。
而这个时候,李爱民也把门帘子给钉好回到了屋里。
“还是屋里暖和啊!”
“爸,如果我记得没错,当初我让人弄这个的时候,您还不让弄呢!”
“呃!有吗?我怎么不记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