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货了。”李加一对着厨房喊了一声。
食堂大师傅金麦朗戴着围裙,一手拿着勺子跑了出来。
“哎呀!还真是你小子啊!我还以为听错了。”金麦朗看到李加一,兴奋的的喊道。
不兴奋才怪,因为每次李加一过来,食堂里就有肉吃啊!
“金师傅,快叫人卸货吧!”
“行,我这就叫人。”金麦朗说完就跑回食堂里面。
也就两三分钟,陆陆续续跑出来五六个人,这些都是食堂员工。
李加一把箱子打开,一块一块的把肉拿下来。
是的,李加一给面包厂送的野猪,都是杀好的,除了刚开始送的是整猪,后面就都是肉。
很快猪肉卸完,李加一说道:“金师傅,一共是六百二十斤。”
“行,我这就去给你开票。”
就在食堂员工往厨房搬肉的时候,从远处走过来两名中年人。
其中一名中年人看到那一块一块的猪肉,震惊的问旁边的另外一名中年人。
“常厂长,这……这是什么情况?”
是的,这位常厂长就是面包厂的厂长。
“呃!刘厂长,这是我们厂买的肉,给工人改善伙食。”
听到常厂长这么说,这位刘厂长连忙拉着他的说说道:“常厂长,咱们是兄弟单位不。”
“那当然。”
“求你件事。”刘厂长看着常厂长说道。
“别,我说老刘,别的什么事都可以商量,但这件事不行。”
刚才还兄弟呢!这一说求件事,立马就变了。
“老常,你这可有点不地道啊!你自己说,每次你们厂的机器有什么毛病,我是不是第一时间派人过来修理。”
“老刘啊!这个我当然知道,但这肉是真的不行,我要给你了,这工人还不得闹起来啊!”
听到常厂长这么说,刘厂长好像明白了怎么回事,连忙说道:“哎呀老常,弄岔劈了,我不是找你要肉。”
“呃!不是要肉啊!那你不早说。”
“你也没等我把话说清楚啊!”刘厂长无语的说道。
“那你求我什么事?”
“帮我介绍一下呗,如果我没猜错,这名少年就是给你们厂送肉的人吧?”
“噢!你说这个啊!没错,就是他给我们厂送肉,不过我帮你介绍行,至于能不能成,这个我可不敢保证,毕竟我也不敢得罪他。”
“明白。”
两个人紧走几步来到李加一三轮车这里。
“咦,常厂长,您今天怎么那么闲啊?这是来食堂视察?”
“没有没有,我这只是路过,刚好看到你,就准备过来打个招呼。”常厂长满面笑容的说道。
要知道这几年,如果不是李加一,他们厂早就停产了,三年困难时期,还能一直生产,可以说完全是李加一的功劳。
不但如此,李加一还每个星期给他们送一次肉过来,虽然送的不多,但工人最起码每个星期可以吃两顿肉。
是的,面包厂人少,虽然每个星期只有两头猪,但面包厂每个星期最起码可以吃两顿肉。
如果论伙食,就连毛纺厂都不能比,这就是人少的好处啊!
按照人头比例,毛纺厂每个星期要六十头猪,才能跟面包厂一样的伙食。
可是毛纺厂每个星期只有十几头猪,也就最近一段时间多要了一些。
“这样啊!我还以为您这是来视察食堂工作呢?”
“没有没有,噢!对了,这位是机修厂的刘厂长。”常厂长连忙把老刘拉出来说道。
“您好刘厂长。”
“你好李师傅。”
“呃!”李加一摸了摸鼻子,心想:我这就师傅了,我有那么老吗?
“哎呀老刘,叫什么李师傅啊!直接叫小李就行。”常厂长连忙说道。
“对,您叫我小李就行,跟常厂长一样。”
“好的小李。”
李加一看了一眼常厂长,转过头对刘厂长说道:“您是有什么事吧?”
“对对对,确实找你有点事。”刘厂长连忙说道。
“噢!什么事?”
“我想找你买点肉,给我们厂的职工改善改善伙食。”
“机修厂吗?”
机修厂李加一当然知道啊!因为机修厂离毛纺厂并不远。
毛纺厂,机修厂还有第二轧钢厂,三个厂虽然不是挨着,但在一条线上。
毛纺厂在最西边,机修厂在中间,然后第二轧钢厂在最东边。
几个厂中间都有别的厂子,但李加一还是知道的,因为他们院里就有人在机修厂上班。
“是的。”
“可以,您要多少?什么时候要?”
“当然是越多越好啊!至于什么时候要,今天可以吗?”
李加一看了一眼这位刘厂长,如果他没记错的话,这位刘厂长叫刘峰。
“刘厂长,您可能不知道现在的肉价,如果太多的话,我怕您要不玩。”
“哎呀!肉价我知道,十块钱一斤。”
“呃!”李加一愣了一下,转过头看了一眼常厂长。
常厂长连忙摆手说道:“我可没有说。”
刘厂长不好意思的说道:“我去过黑市。”
听到刘厂长这么说,李加一不得不佩服他,他可是厂长啊!
虽然说机修厂的级别比较低,但那也是副处级单位啊!
论级别,比面包厂还高半级,也就比第二轧钢厂低半级。
是的,现在帝都的各个工厂还都没有扩编和升级,还是以前的级别。
最多也就两三年的时间,这些工厂什么的,都会陆陆续续进行扩编,同时也会提升级别。
比如机修厂,扩编以后就会成为正儿八经的处级单位。
像第二,第三轧钢厂,扩编以后会成为副厅级单位,第一轧钢厂更是会成为厅级单位。
至于第一毛纺厂,现在就是厅级单位,不知道还会不会扩编,扩编以后级别是什么,这个他是真不知道。
“那好吧,既然您知道价格,那就说个数吧!”
“两千斤可以吗?”
“两千斤啊!没问题,下午就给你送过去,不过我第一次去你们厂,您要给我开个条。”
“没问题,我现在就给你开。”说完从兜里拿出一个小本子,然后从上衣兜里抽出一支钢笔,就把条子开好了。
“给你,拿着这个条子,你可以直接进去。”
李加一接过来看了看,就是一张放行条,不过上面有这位刘厂长的亲笔签名。
“好,那我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候给您送过去,另外让你们财务准备好钱。”
其实这个年代,各个工厂都不缺钱,缺的是物资。
每个厂赚的钱,都在厂子里,到年底留下一部分,剩下的全部交到上级单位。
也就是说,现在花的钱,其实是要交给上级单位的,但是花了就不是了,就是工厂开销。
再说了,这个钱也不是工厂花,最后还是职工买单,别忘了职工吃饭也是要付钱的。
除非搞什么会餐之类的,不需要职工自己花钱,算是工厂自己花钱。
但会餐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参加,只有一部分人有资格参加会餐。
又跟常厂长打个招呼,李加一就去财务拿钱去了。
拿到钱,李加一就开着三轮车离开了这里,当然,顺便还拿了几包高档面包。
这玩意就算是面包厂的员工都不允许买,因为高级糕点票。
但李加一只需要付点钱就可以拿走,说白了就是成本。
其实很正常,因为出来粮食,制作这种高档面包的原材料就是李加一提供的。
这么说吧!哪怕李加一一分钱不拿,他照样可以拿着,但他不会这么做。
开玩笑,他差这点钱吗?为了这点钱让别人说自己,他可做不出来这样的事。
对于李加一来说,能用钱办到的事,那根本就不叫事。
从面包厂出来,李加一拿出怀表看了一眼时间,马上就中午了。
也没有什么事情做,就开着三轮车去了小院。
中午李加一也不打算回去了,就到小院这陪胖子聊聊天,随便中午一起吃个饭。
要知道胖子一个人也是很无聊的,而且一天都要待在小院里。
这也就是胖子,不怎么愿意动弹,换个人估计就受不了。
三轮车刚停下,大门就打开了,小胖子从院里出来。
“老大。”
“嗯!无聊不?”李加一问道。
小胖子挠了挠头说道:“也没什么无聊的,反正我已经习惯。”
“那好吧,把东西拿进去,一会陪我喝点。”李加一把带的饭盒递给小胖子。
“好的老大。”
等胖子把身体挪开,李加一把三轮车开进院里。
小胖子把大门关上,两个人一起回到屋里。
这种老房子,其实屋里并不热,但风扇还是呼呼的吹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