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办法,这玩意现在是喝一瓶少一瓶啊!因为它停产了。
而且这一停就到改开以后,虽然说改开以后又恢复了生产。
但不管是口感,还是功效,都差了太多太多。
没办法,因为有很多药材,后世根本就没有,要么就是功效达不到标准。
现在的药材,可都是野生的,而以后的药材都是人工种植,怎么可能一样。
而李加一也已经想好了,以后他要自己酿酒,以前是因为粮食紧张,所以不能浪费。
但以后会好一些,而且空间里那么多粮食他也不可能都拿出来卖。
所以完全可以拿来酿酒,这玩意对别人来说很难,但不要忘了,他可是有加工坊的人。
用空间里种植的粮食,再用灵泉水,然后再加上空间里的药材,李加一绝对可以酿出这个世界上最好的酒。
至于空间里买的那些酒,对于他来说,只是一笔留给后人的财富。
要说喝,还是喝自己酿的比较好。
药材就不说了,单单是灵泉水酿出来的酒这一条,也没有任何一种酒可以比。
“哎呀!谢谢我大侄子,你真是太好了,还记得给大伯买酒。”李爱国高兴的说道。
而老爷子往箱子里看了一眼,直接撇了撇嘴。
这玩意怎么能跟自己比,同样都是一箱子,同样是二十瓶。
一个里面有十五瓶牛栏山二锅头,而另外一个里面全部都是名酒,这怎么比。
看着大儿子兴奋的样子,老爷子都没眼看,不知道让他看见大孙子给自己准备的酒,他是什么感想。
当然,老爷子可没有那么傻,要是让这他看了,自己还不得天天防贼似的防着啊!
“没什么,就是一些酒而已。”李加一无所谓的说道。
“哎呀,加一你不知道吧!现在酒可难买了,公社供销社,已经一年多没有酒卖了。”
“呃!”李加一愣了一下,这个他还真不知道。
他还以为这里像城里一样,虽然说很少,但有时候还能碰到。
“别说这些瓶装酒,就连一些人自己酿的地瓜烧,现在都买不到。”
“呃!”
好吧,李加一算是明白大伯为什么看到这些酒那么激动了。
也是啊!连散酒地瓜烧都买不到,这瓶装的酒,绝对算得上特别金贵了,哪怕是二锅头。
“没事,下次过来我再给您带一些。”
只不过下次过来带的,可就不是这些酒了,而是直接空间酿的酒。
到时候这些酒再让他喝,不知道他还喝不喝。
当然了,刚酿出来的酒是不能喝的,最起码要放半年以上,如果有条件的,最好是放一年以上再喝。
但这对于李加一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事,大不了把酒放在空间里的小院外面。
那样的话,最多半个月就可以喝,如果想喝年份长一些的,放个三两个月就行。
这个就要看他自己,可以说想喝多少年都没有问题。
不过也有人说了,最好的年份酒是二十年到三十年,这个李加一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如果是真的,为什么在后世,年份越长的酒越值钱,但要不是真的,把酒放上百年,那酒还能喝吗?
不过现在也不是纠结这个的时候,到时候酒酿出来,试试不就知道了。
反正空间里的时间是三十比一,放上个两三年,不就相当于百年时间。
“哎呀,那感情好。”
“对了大伯,嘉芬给您说了吗?”
“说什么?”李爱国疑惑的问。
“就是她到城里上学啊!”
“什么!嘉芬能到城里上学?”李爱国腾地站起来问。
“对啊!以前是不行,但现在大哥不是在城里工作吗!嘉芬可以开个投靠的证明,就可以到城里上学。”
“啊!这样啊!那以前为什么不行?”李爱国问。
李加一耸了耸肩说道:“国家就是这样规定的,以前如果说您去上学,完全没有问题,但大哥他们不行。”
“原来是国家规定啊!”
“对。”李加一点了点头。
“加一啊!嘉芬怎么说的,她想去吗?”李爱国问。
这时候,老爷子用烟袋在李爱国脑袋上敲了一下说道:“你真是猪脑子,嘉芬要是不想去,她能跟着加一回来吗?”
“呃!好吧!我知道了。”李爱国揉了揉脑袋说道。
“爷爷,您别动不动就拿烟袋锅子敲人,这容易把人敲傻。”
老爷子无所谓的磕了磕烟袋锅子说道:“傻就傻呗,他本来就不聪明。”
“呃!您真行。”
“我说错了吗?如果他要是聪明,早就进城当工人去了,还能在地里刨食。”
“这……”
李加一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老爷子说的没错,李爱国确实是有机会进城工作,但他没有去,因为那个时候,李爱民已经进城。
可以说大伯之所以不进城,完全是因为爷爷和奶奶。
在大伯想来,兄弟两个,已经有一个人进城了,那么家里就要留一个人敬孝,所以他才没有去。
可是现在到了爷爷这里,竟然成了因为傻了。
其实老爷子也知道怎么回事,但就是知道,才说李爱国傻。
要知道那时候二老才多大年龄啊!就算是大伯也进城了,他们老两口也没有问题啊!
哪怕就是现在,他们照样可以照顾好自己。
“你这老东西真是好没道理,老大没进城因为什么你不知道啊?”老太太这时候从屋里出来,刚好听到老爷子的话,就喊了起来。
“呃!我……”
“你什么你!长张嘴就天天搁那叭叭叭的,都不稀的说你。”
得,老爷子熄火了,让李加一说,这就是活该。
“老大,别听你爹瞎叭叭,娘知道你怎么想的。”
“没事的娘。”李爱国无所谓的说道。
他确实无所谓,因为老爷子这话说过太多遍,所以他现在根本就不当回事。
而且他也从来没有后悔,虽然说在农村生活苦了一些,但是在城里也不容易啊!
什么都要钱,如果光要钱也就算了,还要票,因为如果没票,光有钱你什么都买不到。
在这个除了呼吸空气不要票,什么都要票的年代,在城里压力也是很大的。
他们家也就出了个李加一,要不然这几年,在城里可能比在农村更难。
哪怕就是平时也一样,在农村,只要你干活就有一口饭吃,而且没有压力。
“你呀!就是太老实,下次他再说你,你直接走开,不听他说不就行了。”
李爱国挠了挠头笑着说道:“那哪能。”
PS:求月票推荐票啊!谢谢!
第303章 一棵樱桃树
“加一啊!嘉芬这到城里上学,都需要办什么手续?”
“转学证明,还有村里开的投靠证明。”
“就这两样就可以了?”李爱国问。
“是的。”
“行,下午我就去办,这个简单。”李爱国点了点头说道。
这确实挺简单的,不管是学校那边还是村里,都很容易就可以开出来。
“让丫头去城里上学也好,乡下学不到什么东西。”老爷子说了一句。
这倒不是说乡下就没有好学生,只是比着城里来说确实差了很多。
同一个人,在乡里上学跟城里上学,结果会完全不同。
这么说吧,如果让小丫头留着乡下一直上,她最多也就是个初中毕业。
但如果在城里上,很可能上个中专,最起码也可以上个高中。
当然,李加一知道,她想上中专或者高中都不可能,最多也就是初中毕业。
没办法啊!现在已经是六二年了,而她现在开学才应该上五年级。
所以她上到初中毕业就已经很不错,如果在乡下耽误一下,可能连初中都不一定能毕业。
这也是李加一让他到城里来上学的原因。
而且也不用担心到时候上山下乡的问题,因为她是农村户口啊!
一个农村的人,你让她上山下乡,这不是开玩笑吗!最多到时候没办法上学,她回到农村去。
“加一啊!你二哥明年也该毕业了,你是怎么打算的?”老爷子问道。
其实老爷子怎么说呢!有点望子成龙的思想,大儿子是不想了,现在该论到孙子了。
在他想来,孩子都应该去城里吃商品粮,在农村种地有什么出息。
这也是他为什么经常说李爱国的原因。
“爷爷,您是怎么想的?”李加一问。
“我当然是想着让程后也到城里工作啊!”老爷子说道。
“那就到城里工作呗,又不是什么大事。”
“你还能给安排?”老爷子看着李加一问。
“爷爷,一份工作而已,又不是多大的事。”
“呃!哈哈哈,好好好。”老爷子高兴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