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之所以去看热闹,就是因为史甄氏看到史大条这个样,在那抱着哭。
用史甄氏的话说,这可是他们家独苗啊!
现在他们家独苗变成这个样,她不哭才怪。
“大姐二姐,以后你们如果出去,一定要把门锁上,不但要把大门锁上,堂屋门,还有厨房的门都要锁上。”
“为什么啊?”二姐问。
“这个以后你们就知道,噢对了,如果阿盛它们有一个在家里,那就不用锁。”
“嗯!知道了。”
李加一摇了摇头,这史甄氏一家回来,估计这院里又要乱了。
特别是史大条,有这小子在,可能乱的不止七号院,而是附近所有的院子。
但这跟他没关系。
晚上吃完饭,廖凯和徐雯雯来到了家里。
他们过来当然不是蒸桑拿,现在的天气已经不适合蒸桑拿。
廖凯和徐雯雯过来,只是来喝茶聊天,主要还是为了喝茶。
因为廖凯知道李加一家有好茶啊!
“李哥,你说这史家人从农村回来干什么啊?待在城里,估计还不如在农村待着。”
“这谁知道啊!人家可能有自己的想法。”
“这倒也是,不过他们来到城里,消费会提高很多啊!”
廖凯这话说的没错,在农村,有很多东西是不需要钱的,但是在城里,任何东西都需要钱。
李加一的爷爷奶奶为什么不愿意来城里,其中就有这个原因,他们不想给儿子增加负担。
他们在农村,随便种点菜,吃菜就不花钱,可是在城里,想吃菜就要买。
说句不好听的,哪怕你拉个翔都要钱,这可不是开玩笑。
因为这个年代也有卫生费,虽然说不多,但也有啊!而且是按人头收。
要不然那些扫大街的,扫厕所的,谁给发工资。
“廖叔,以后您和婶子出去上班,一定要把门窗关好锁好。”
听到李加一这么说,廖凯点点头说道:“这是肯定的,这个院里有史甄氏和史大条在,不关好门窗谁敢出门啊!”
“凯哥,这个史甄氏和史大条是什么情况?”徐雯雯问。
廖凯看了看李加一三姐弟,转过头对徐雯雯说道:“这个回家我跟你说。”
廖凯认为对着孩子说这些不好,可是他不知道的是,在李加一的灌输下,李嘉琪和李嘉琳早就知道怎么回事。
“噢!”
这时候廖凯转过头看着李加一说道:“你什么时候去昌平?”
“呃!”李加一愣了一下说道:“廖叔,我好像刚送过去没有几天吧?”
听到李加一这么说,廖凯无奈的说道:“现在大家都吃不饱,只能多加点油水,所以……”
这个李加一怎么可能不明白,只是这消耗的也太快了一点。
“廖叔,现在野猪并不是那么好打的,因为都缺肉啊!”
“加一,这么说你现在也弄不到野猪了?”
“廖叔,不是说弄不到,而是这么短时间,根本弄不了那么多。”
“这……”廖凯挠了挠头。
他也知道自己有点过分,以前一个月弄个十头八头,现在一个星期就要十头八头。
“廖叔,野猪我暂时弄不到那么多,但我可以弄一批鱼给您,不知道你们要不要?”
“要啊!当然要,这样,明天我到厂里跟刘主任说一声,看看刘主任这么说,还有就是要多少。”
“嗯!”李加一点了点头说道:“等你们确定以后,告诉我一声,我给你们送过去。”
“那个加一啊!我想问问,这个鱼的量大不大?”
“大,可以说很大,就算是您每天要一万斤都没有问题。”
“什么!这么多?”廖凯惊讶的看着李加一问。
“嗯!”
“哈哈哈,好,真的太好了。”
PS:万水千山总是情,给张月票行不行?谢谢!
第256章 忙碌的一天
第二天晚上,廖凯就把消息给李加一带了回来,毛纺厂并没有说要多少,而是有多少就要多少。
主要是李加一给毛纺厂的价格很便宜,鱼只要一块钱一斤。
这个价格都没有白面的价格贵,但这个价格李加一定的很合理。
鱼这玩意怎么说呢!如果舍得放油,味道肯定好,但如果不舍得放油的话,鱼是真不好吃。
另外吃鱼还可以治浮肿病人,现在的浮肿病人很多,这就是长期缺乏营养,吃不饱的后果。
其实最主要的是,空间里的鱼有很多,所以他打算给处理一部分。
而毛纺厂就是一个处理这些鱼的好地方,因为毛纺厂人多啊!
还有就是,虽然鱼没办法跟猪肉相比,但它也是肉啊!营养很高。
“廖叔,明天准备好三轮车吧!我就不去食堂找你了,四点半到厂子外面的小树林来拉就行。”
“可以,明天上班我就跟主任说。”
“嗯!”
晚上吃完饭,李加一回到房间,把房门从里面插上,然后进入空间里。
还是跟先走每天的流程,然后李加一看了一眼静止空间,没想到这一年多的时间,空间里竟然有这么多鱼。
也是啊!六亩鱼塘虽然不是很大,但有三十倍的流速下,每天都可以收不少鱼。
一年多下来,积少成多,可不就有这么多,哪怕一天一万斤,供应毛纺厂一个月都没有问题。
接下来李加一又来到后山这里,把一些成熟的灵芝收了,这才去洗澡休息。
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大早,吃完早饭,李加一先去了小院,把花生瓜子还有牛肉干取出来很多,放在东屋里。
来到客厅,又把两个木桶注满矿泉水,就坐在竹椅上等郭得铁。
半个小时左右,郭得铁来到了小院,看到李加一,连忙上来问道:“老大,你来多长时间了?”
“也没多长时间,半个多小时吧!”
小黑胖子挠了挠头说道:“老大,以后我来早点。”
李加一摇头说道:“不用,你来再早都没有用,因为兄弟们还没有来。”
“也对啊!他们不来,我来的再早也没用。”
“是的。”
又跟郭得铁聊了一会,李加一就离开了,首先来到吴爷这里。
前天用粮食和肉换过来的大小黄鱼他还没有取,刚好今天过来给取走。
“砰砰砰!”李加一扣了几下门环。
很快大门打开,吴爷出现在他眼前。
“快进来。”
“好的吴爷。”
李加一先把三轮车开进院子里,是的,因为天气转暖,路面上的冰雪化的很快,现在在城里已经没办法再使用雪橇。
“加一,你先坐,我去给你拿东西。”来到屋里,吴爷对李加一说道。
“好的吴爷。”
等李加一坐下以后,吴爷进屋搬了一个小木箱出来。
在李加一面前打开说道:“这里面有三十二根大黄鱼,六十七根小黄鱼,你数一下。”
“好的。”
然后吴爷又进屋拿出一对瓷瓶说道:“这是一对乾隆年间的官窑瓶子。”
李加一惊讶的问道:“这瓶子也是?”
“是的。”
本来李加一还以为,要再等一段时间才会有人拿古董换粮食和肉,没想到现在就已经有了。
“行,那我就收下了,一个星期后我再过来。”
“好的。”
李加一并没有看这一对瓶子,因为他对这玩意不懂,但吴爷既然说是乾隆年间的官窑,那么就绝对没错。
要知道在古董这个行当,吴爷不知道可以甩廖凯多少条街。
而且他很清楚,吴爷不会骗自己,开玩笑,除非吴爷想做一锤子买卖。
“对了小李,你这里有没有别的肉?我们这里有几个人他们家不吃猪肉。”
“有啊!我这里有鸡鸭鹅,还有牛羊肉。”
“鸡鸭鹅,牛羊肉?”
“对!”
“哎呀小李,你以前怎么没有说过啊?”
李加一无奈的说道:“吴爷,您也没问过啊!”
“呃!好吧!”
在吴爷这待了差不多有半个小时,李加一就离开了。
然后直奔前门信托商店而去,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来信托商店了,所以他才想着过来看看。
来到信托商店以后,李加一直奔二楼,这里他已经很熟悉。
来到二楼,李加一直奔古董而去。
把所有古董看完,李加一指着几件古董,说道:“把这几件包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