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个行吧!
生活工作当中受到委屈了?
那更不得了了,必须得游行抗议!
反正万物皆可游行,到时候兴致来了兴许还能给你抢一段,表演一下才艺。
还有一种就是,看不惯一些东西,也同样会游行抗议。
此时落圣都街头上,尤其是花旗中心附近的一片地区,此时已经围了很多人。
其中最中心区域的,是一群穿着彩虹色T恤的男男女女,领头的是一坨女人,穿着超大码的衣服,头上留着脏辫,已经到了出行都不方便,自己走不了路,需要用电动轮椅辅助的地步了。
她手里面举着牌子,牌子上写着一串标语,同时还拿着喇叭对着嘴,高声呼喊道:“无良资本家电影制片公司生产的电影,这是在亵渎人权!无视良知!”
“我们要抵制《同居牢友》!”
然后周边一堆穿着彩虹T恤的男男女女就会同样跟着喊:“抵制《同居牢友》!”
“禾页影视公司应该立马下架《同居牢友》,并对被冒犯到的人道歉!”
“下架!道歉!”
每喊出一段的时候,那些穿着彩虹T的人就会推出一个人慷慨激昂的进行一通演讲。
就比如现在,又站出一个穿着女式装扮的大叔:“我们不应该受到异样的眼光,将一个群体受到的伤害放在口中不断的作为笑料去说,这是错误的!这是个人人平等的世界和国家,某些人应该为他们的行为感到羞耻!”
然后吧,阿美瑞坚的游行这种东西,其实并不是所有人都一开始都属于最初的游行队伍,也不是所有人都参与了对于游行的计划和规划。
很多人会在中途以各种原因加入。
有关乎他们自身切实利益的。
也有被言语言论煽动的。
也有同情这些人的遭遇,共情之后选择加入发声的。
就连往日的各种黑命贵运动,也不只是有黑人加入,同样的,也有不少的白人会站在一起发声抗议,对自己同皮肤的人抗议,彰显着人性的光辉。
现在的情况就是,不少人也被煽动起来,加入了阵容当中,跟着一起抗议。
“这些人本来就非常可怜了,我们不能看着不公的情况发生。”
“是的,他们能安稳的生活下去本来就需要莫大的勇气,社会更应该对他们包容,应该对他们多点关心,甚至应当给与他们一定的优待,现在居然还发生了这种事,这是非常不应该的。”
于是乎,声势十分浩大,甚至演变到后来,已经有人蒙着面在街上到处打砸抢了。
然后还会留下口号,这就是无视人权的代价。
已经有相关消息也同步在网络上流传开来。
在脸书的一些讨论组,X的一些tag,ins的话题上,开始出现《同居牢友》的相关讨论。
本来大部分网友们还根本就不知道这场抗疫游行的产生原因是什么。
一直到后来原因披露,他们才知道了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
一切居然仅仅只是因为一部电影?
然后这部电影的内容相当之劲爆,非但没有选择顺从一些人群,展示自己站在人权这边,反而是把这些带血的问题赤裸裸的展现了出来,甚至公然放在明面上谈论。
而且这次的游行只是第一次,因为这部电影涉及到的人群广度和敏感问题数不胜数。
从L/_GBTQ群体,到少数族裔,甚至再到服刑人员,再到KKK,还有女权主义,甚至就连纳萃的问题,他们都涉及到了!
总而言之就是,非常的离谱。
这一下就引发了人们的剧烈讨论。
“卧槽,这家是什么公司?胆子这么肥的吗?这都敢碰?”
“这部电影我是知道的,这段时间《最后的余晖》很火,同样的也带动了这部电影也很火,因为这两部电影被人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了。”
“我看了这部电影,怎么说呢?我反正是并没有觉得有哪里有冒犯的地方,反而非常的好笑,我本身就是个男铜,我可以非常公正的说,我并没有被冒犯到的感觉,甚至于人家只是善意的戏谑,连嘲讽都算不上,只是为了凸显监狱中的混乱罢了,这难道不是一种还原实际情况?我国进过监狱有过前科的人不少吧?难道你们看完之后能否认这不是实情吗?不能吧?”
“没错,电影这种艺术形式本来就有讽刺社会现象的职能,如果失去了这个属性,那么电影还有什么可看的呢?完完全全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可是现在呢?近几年到底是个什么样子?说难听点,我认为某些人的神经实在是有些太过于敏感,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对任何东西都要指手画脚,否则就是不尊重他们,搞得现在好莱坞电影已经开始有些式微的征兆了!”
“我看了现场视频,居然还有傻子在中途加入,我愿称之为头号巨大宇宙无敌大傻逼。”
“妈的,正常人早就受够了这种情况了,这些年不止是游戏,稍微出个漂亮点的女角色就是在物化女性,认为只有漂亮大长腿大波的女性才有资格被制作成角色,伤害到了那些长得胖容貌不出众的女性,一部电影里没有同姓恋角色,就是在污名化同姓恋,在表达同姓恋没有权利出现在电影中!”
“看看《最后的余晖》就知道了,那坨300斤的不知道什么玩意儿是男是女的鬼东西,男主角还要忍着恶心亲上去,我扪心自问一下,真的有人能问心无愧的说出‘她’很漂亮这种话吗?真的有人会认为她漂亮吗?昧着良心说假话就是瞧得起你了?如果所谓的人权就是逼着人家说假话,这真的是所谓的人权吗?”
“逼着人家承认你怎么怎么样,本来就是非常不人权的做法,近几年没有人敢说什么,那是大家都在忍让,在迁就,可是有些人就是不知道满足,就是变本加厉,现在看来,你们把有些事情到底变成了什么鬼样子?黑皮肤的中世纪公主?黑人美人鱼?男变女的时尚模特?我去nm的!我们受够了!”
“我认为这部电影拍的非常好,不接受反驳!”
“你们老是强迫着正常人捏着鼻子接受你们的观念,这样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一个游戏里没有出现长的丑的女性,只是没有出现,只有这么简单而已,并不是人家看不起你这些丑逼,一部电影里没有出现同姓恋角色,就只是人家的电影对于这类角色没有需要而已,也不是人家忽视你的权力。”
第334章 开始轮到院线慌了
“为什么《最后的余辉》口碑崩溃成这样,有些人你们还是没有想清楚问题的关键吗?我们已经受够了!之前我们选择退让,但是你们却开始一步步朝着本来应该是属于我们的正常权利上指手画脚,现在我们已经不想再继续忍受下去了,我就想看个正常的电影,我有什么错吗?我就想玩儿个正常的游戏,这有什么错吗?现在你们不但要影响这些,还有逼着我们接受你们这些所谓的设定和权力,我不想被你们按着头接受这些东西!”
“我怎么一脸懵逼的,到底发生了什么,是我跟不上时代了吗?”
“好家伙,我也不知道,《同居牢友》?什么时候有了这么一部电影?”
.....
节奏开始骤然发酵,不过这次让某些群体有些慌乱的是,本来他们认为这次人们也会非常迅速的接受才对,就和之前的一样,按照他们的想法去走。
毕竟他们生在这样的环境下,有着这种特质,本来就已经足够惨了,那么这个社会再额外多给他们一些优待,又怎么了吗?有什么问题吗?
之前的每一次也都是这样的,只要稍微一逼迫,舆论就会跟着他们想要的方向去走,他们也能进一步的争取到一些权力。
但是这一次又是怎么回事?怎么这些人反应这么大?
有些少数群体直接就慌了。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正如同有些网友说的那样,他们已经受够了。
他们是认同这些人的观念和想法吗?
不,只是担心自己被打上歧视的标签,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和基本权利罢了。
因为在这个国家,你一旦被确认为真的是有歧视倾向的人的话,你是真的会被单位开除,被学校清退的。
甚至严重点的,你可能还要面临被起诉的风险,最后赔上一大笔钱,也许还有可能进监狱。
你说,正常人能不怕吗?
也正是因为这种少数群体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舆论和权力优势,正常人才不敢多说什么。
甚至于演变到后来,有一个声音愈演愈烈了。
那就是,有人提出了一句话:既然谁游行谁有理,那么我们也来游行!
“什么是美什么是不美,我们的审美很正常,我们自有分辨,用不着你来指手画脚。”
于是乎,他们还真的开始规划起游行的事宜了!
本来呢,L_/GBTQ的游行只是第一波,接下来为了这部电影还会有很多人群进行游行。
结果,他们都还没来得及继续按照计划施压威逼下去,第二天开始,就有另一帮人对着他们游行了。
而且这帮人的数量更为惊人,气势更加雄厚。
一开始就足足上千人!
他们高呼着自己的诉求。
“支持自由创作!反对量化标准!我们需要的不是限制下的作品!”
甚至有些激进的直接就喊了出来:“反对L_/GBTQ!”
一时间,《同居牢友》这部电影迅速闯进了人们的视野当中。
本来这部电影是没有什么关注度的,也根本就没几个人知道这部电影,然后就因为这两天接连不断的游行,越来越多人知道了这个名字。
对于这段时间发生过的事情,麦克自然都是看在眼里的。
对此,你要是问他有什么评价的话,他只会告诉你,这是很正常的。
因为人们被压抑的太久了,一直以来都要被迫承认一些与他们观念相左的东西,还得闭着眼睛认同人家。
一次两次,刚开始倒还好。
可是后来这些人逐渐变本加厉,一直在往前主动逼近,进一步侵蚀正常人的空间。
很多人在抗议或者被打上歧视的标签之前,他们甚至压根对L/_GBTQ,还有一些少数群体的观念甚至都没有什么概念。
也从来不会有兴趣去了解他们的事情。
那就更别提歧视什么的了,根本就没这回事。
“当压抑开始增多的时候,到了后面,每一根稻草都有可能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就例如现在这样。”
毫无疑问的,《同居牢友》火了,这几天就一直挂在热搜上,从来都没下来过,热度持续不断的飙升。
越来越多人因为这两天各种沸沸扬扬的节奏知道了这部电影的名字。
也知道了夏远这个人。
夏远的身份被挖出来,当人们知晓了,这个人赫然正是前段时间函夏奥运会的导演之后,瞬间麻了。
果然,还得是外国人才有这个胆子说实话,要是本国导演,是绝对不敢拍这种东西的。
不过导演身份被挖出来,也导致夏远这个名字也跟着一起流传开了。
恨得人自然是恨的要死,恨的牙痒痒。
可是更多人则是佩服夏远的勇气。
但是很可惜的是,阿美瑞坚有50个州,但只有加州能看到这部电影。
上映的排片率非常的少,99%的院线都没有这部电影的影子。
这就让电影讨论度飙升的同时,更加勾起了人们的好奇心。
于是乎,在反击那滋味少数群体的同时,更多人,尤其是看了《最后的余晖》,被300斤黑珍珠恶心的够呛的那帮人,就更是被勾起了好奇心,心里面痒痒的,像有蚂蚁在身上爬。
他们也很想看看这样的一部作品到底是什么样的。
于是乎,油管上也出现了很多关于《同居牢友》的剧情解说视频。
而《同居牢友》的火爆,除了加州当地的禾页国际影院家家爆满之外,连带动的就是对《最后的余晖》的谩骂和吐槽。
现在两部电影在烂番茄网上的指数和评分已经拉开到了天差地别的程度。
票房那更是直线下滑。
在相关的数据网站上能看到,《最后的余晖》第一天还能有个4213万美元,还算是非常可观,保持下去的话盆满钵满不成问题。
可是从第二天开始,票房就直接滑铁卢,腰斩一半还要多,直接降低到了1258万美元。
第三天,已经不足千万美元了。
根据这个速度来看,估计再过多几天,可能连几百万美元都不一定有了。
这种数据,对于一部投资了几个亿美元的大片来说,是属于灾难性的数字。
意味着血本无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