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时间里,工厂已经打通整条产业链。在油尖旺,中环,上环,观塘多个中心街道,设立地摊销货点,依靠摆地摊的方式,面向最大范围客群。
A货波鞋的市场确实大,把价格打下来,不用怕贴牌货卖不出去。但也不是随便找一个档口,开一间店铺,就能卖出整间工厂的货。
尹照棠吸取后世的地摊经济学,以工厂为总经销,社团堂口为分区经销商,底下派出去摆摊的马仔,自动沦为终端销售。
扎根江湖的社团,天然的经销网络。
目前一双正版的尼刻价格在一百五十多块至两百出头,阿迪达斯均价在一百四十左右,但是A货波鞋只要五十块。
生产成本当下在二十,但陆续有些控本措施会上,后续最低可以打到十六块钱。
且以每双鞋三十的利润去算,当中堂口赚十块,工广赚二十块,粗算每月流水二百万出头,工厂帐面收入九十五,各堂口瓜分四十五的利润。
扣除人工,货物的净利润在六十左右,不到一年时间,买工厂的五百万便可回本。
明面看,水的速度还比不上91杂志,投入成本又大,干实业果然不讨好。但实则,开拓了一个亿级市场,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前景远大。
左手拿起桌上的座机,打了电话给街市勇,而后苦笑著放下:“大佬,
你也听见了,勇哥简直是翻脸不认人啊。”
“吊他老母,配货的时候一口一个左手哥,不给货,仗看是红棍问候我家人。”
尹照棠调侃道:“红棍算也,将来求你配货的时候,一样一口一个左手哥,到时再把场子找回来就得。”
左手现在工厂副总的身份,确实在社团里有点地位了。
照以前,社团大底们都不会跟他搭话,叔父们都不认得他。但现在,公司大底们要么喊左手哥,要么叫一声“潘少”来的,叔父们一提到波鞋厂,
嘴里也少不了夸一声左手辛苦。
千一份事业,主手展现的是能力,费的是心力,副手熬的却是体力,费的是血汗。大小事都要盯著,十分磨炼人。三个月短短时日下来,左手已是位长出黑眼圈,有眼袋,烟不离手的高管了。
在公司入股的场子里做高管,没有扎职胜过扎职。
市值过亿,威过双花红棍啊!
“算了,我赚死工资的,比不过勇哥做铜锣湾拆家。”
“波鞋厂辛辛苦苦几个月,赚的还没91杂志一个月多,订一批物料帐面上又没利润。干工厂上上下下都是赚血汗钱,难搞。”左手著眉头,抱怨声很大。
但他作为副总,虽然没有波鞋厂的股份,却有百分之十的期权分红。
整日住在厂里,工作也算拼命。
身边兄弟管哪一项业务,拿一份分红,已经是堂口规矩。
尹照棠宽慰道:“看咸湿杂志是男人的刚需来著,穿波鞋可是不是刚需,布鞋照样可以穿啦。但杂志可能没人看,波鞋却永远有人穿。”
“快钱嘛,来的快,去的快,搞实业要有耐心,搞它一座金山银山出来!”
“花园街店铺谈好了?”
左手想到花园街几个店主难缠的嘴脸,就恨的牙痒,爆粗口道:“干他娘的,一岷两千块,比中环屋价还贵。”
“合同已经订好,三间铺面,总共一千七百,三百四十万港币。””
尹照棠语气沉吟,思索著道:“店东主可不是傻仔,花园街左临旺角道,右临亚皆老街,毗邻通菜街,洗衣街都是师奶们下班最爱逛的地段。通菜街已经是服装批发地,很多客人会顺便来花园街逛逛,明眼人都花园街客流大,适合搭配鞋帽生意,店铺握可以传三代啊!”
“在通菜街租铺子简单,买铺子难喔。”
“跟鞋厂签个合同,以高过市价五成的租金,先把三间店铺租给鞋厂。”
左手瞪起眼晴,恍然大悟:“大佬,难怪你用杂志社的钱买铺子,原来是想包租公啊!”
“虽然我是鞋厂的大股东,但公司的股份也不少,得留一手嘛。”如果甘心做一个小厂子的话,股权交易的问题可以不考虑。
但如果要把工厂做成品牌集团,那么,就得为未来的股权斗争做好准备。社团掌握的股份可不少,为了保证公司叔父们的头脑清醒,手上必须留几张牌。
个人掏钱买商铺既是地产投资,亦是多一重保险。
“知道了,交给我来办。”左手本就把公司当成大佬和他的,做起暗箱操作毫无心理负担,下意识琢磨一下大佬的做法,有感觉学到一招。
只是大佬没让他多招工人,积极增产。
却让他在报纸上发布招聘信息,开出高薪求招服装设计毕业的大学生,
还有布料行业有经验的人才。
最高薪水已经开到每月两万,待遇可谓优厚。
等会便有一场面试。
左手求知欲很旺盛,好奇的问道:“大佬,你招这些人来要做也?把钱省下来多招人,多买材料,岂不是赚的更多!”
尹照棠笑容颇具深意:“现在卖的快,是因为货刚打进市场,过一段时间,货饱和了,销售速度就会回归到一个均值。”
“现在不用急著招工人,应该把利润拿出来做自己的名牌。卖五十块的波鞋起家人,一样想卖五百块一双的不行啊!”
“而且A货,金融市场不认的,公司做大,得有自己的设计,我脑子里有一些灵感,想试试自己是不是个设计天才。”
只见尹照棠用手点了点脑袋,样子非常自信,跟当初做A货时的口吻一模一样。
左手有了点钱,也知道什么叫股市,虽然不懂金融操作,但还是被他嘘住,微微颌首道:“所以,大佬你都把货平分给社团去卖,是因为不想自己卖假货?”
尹照棠摇了摇头:“是因为,卖A货也得去抢地盘,上个月公司因为摆摊卖鞋,大大小小就同人起了七八次冲突。”
“我们手下的兄弟暂时都有工开,省的亲自下场,赚到刀头舔血的钱。
现在平分给公司四个堂口,每个堂口都赚一点,碰上事也更团结,生意会安全许多。”
摆地摊向来是要交保护费的,不叫保护费,也会叫卫生费。
再小的摊位,都会有人上来找麻烦,而且卖波鞋可不算小生意。有的社团的小弟不仅在自己的地头卖波鞋,还会流窜到其他社团的地盘。
劝是劝不住的,小弟们也想多挣点嘛,由此引发的流血事件每个月都有几起。
有时呢,堂口会分点货出去,有时直接开打,有时碰见大字头,低头咯,乖乖交上保护费。
尹照棠深请商业合作的道理,就赚第一手的钱,整个人都轻松很多。
左手笑道:“兄弟们有钱赚,怎么会怕打?”
“兄弟是不怕,但飞马波鞋,不是废马。我不想交保护费,只想多交点印花税!”尹照棠手撑了下桌面,笑著起身到隔壁的会客室准备招聘面试。
面试进行到一半,牛强便来到会客室的窗前,隔著玻璃向大佬一个点头致歉,一副有话要讲的样子。
尹照棠便说声抱歉,把现场交给左手,推门来到走廊,语气疑惑的问道:“牛强,也事?”
“棠哥,阿king被和图的皮带峻绑起来了。””
“皮带峻叫你带三十万亲自去通菜街的服装批发档口赎人,两个钟之内没到,便会把阿king沉塘。”牛强脸色严肃,扬起的眉头,配上左脸的刀疤,面庞已是杀机浮现。
第103章 以和为贵
合图是港岛历史最悠久的社团,可追溯到1884年,字头取“和平团结、
大展鸿图”之意。由于粤语“图”与“桃”同音,有时叫作“核桃”,别称“硬壳“。
据说,是百年前十二个行业的工人运动首领,共同盟誓组成的工会。因此,合图中最有权势的大底,历来称为“十二元老”,合图坐馆也只在十二元老中选出,人称“和记皇帝”。
源于首任合图坐馆“歪嘴皇帝”盲忠的绰号,十二元老以前则有“十二皇叔”的名头。但和胜和从合图分裂以后,十二皇叔的名头就散了,后来者只能冠以元老的称呼。
有传言,合图还曾支持过辛亥革命。虽然学校课本上都没写,但江湖人深信不疑。使得合图门下的四九仔都自觉高人一等,一贯是心高气傲,看不起小字头。
皮带峻是合图旺角堂口的白纸扇楂数,垄断著通菜街的A货服装,在街头的友臣大厦里包下二十几个档口做服饰批货。
九龙的A货服装全部得经他过手,随著盗版波鞋开始走入市场,两个社团有摩擦是理所当然的事。
尹照棠早就料到皮带峻不会眼巴巴干瞪看。
“阿峻好歹是位江湖少爷,合图十二元老白毛胜的大公子,做事的手法这样粗暴?”他表情有点不爽,合图就算是金字招牌,谈生意也得讲究和气生财。
牛强轻声道:“棠哥,皮带峻声称是阿king踩过界。”
“有吗?”
“右啊。”牛强气急道:“阿king知道通菜街是合图的地方,怎么敢主动踩过界。何况,阿king早跟花园街的东英社谈好,租了一个街头的摊位卖货。通菜街距离花园街又不远,客人早晚会过来的嘛。”
花园街前几年的客流量其实一般,近几年随著通菜街的火热,人气才慢慢变高。
人气是越聚越旺,店铺也抢手,有很多卖服饰的商人。但来花园街的客人可不会去唱KTV,更不会按摩洗脚。
加上道路窄,面积小,办不了夜场。
社团强人们还没注意到这条街的价值,东字头里实力尚可的东英,便打理著街道上的事务。
阿king在花园街散货,有找人买位置,便不算踩过界。
“只是阿king拿了几双鞋给在圣公会诸圣中学的兄弟穿,觉得价格合适,就在学校里开始卖。阿峻的人发现以后,却声称诸圣中学是他的地盘。”
“中午吃饭的时候,合图的刀手闯进餐厅,直接把阿king给绑了。阿king听见是合图的大底做事,不敢乱来。”
尹照棠突然想到以前读书时,在学校里卖莆田鞋的那帮黄牛仔。
学生作为波鞋的重要消费群体,用校内网络卖货是很聪明的一招。
虽然,屋邮小学的烂仔们买不起,但不见得教会学校里的公子哥们掏不出几十块。
尹照棠张嘴发问:“圣公会诸圣中学,是旺角白布街那一所吗?”
牛强答道:“是啊,就是兄弟们上夜校班的中学。”
“白天在街头卖波鞋,挑,晚上在学校卖波鞋,我是阿峻,我都来找你麻烦!这群烂仔,送他们去学校是读书,不是去卖货的。”
“叫他们以后不准卖货,老老实实上课。”尹照棠突然明白为何皮带峻做事这样粗暴。
因为在皮带峻的视角里,老忠是在把他当傻子糊弄,打著学生仔的旗号,混进他的地盘卖货。
牛强记在心里:“我知道了,大佬。但阿king的事怎么办?”
“时间还早,我先面试完再过去。钱就不用准备了,人家要的可不是三十万。”尹照棠推门回到会客室,继续没完成的面试。
迟到就迟到,谅合图的阿峻也不敢撕票。冲着钱做事,跟寻仇来的是两个概念,谈判其实从现在已经开始,得按照他的节奏来。
如果阿king被人撕票,尹照棠会替他风光大葬,叫合图血债血偿。
这次的面试并不顺利,因为八十年代的球鞋设计师以及材料研究员,属于是稀有职业。有职业经历的人更是凤毛麟角,愿意跳槽的人无一例外,都是追求高薪。见到飞马只是一个两百多人的小厂子,都怕工作不长久,四个人里只有一个答应留下。
在没有一款自主设计的畅销鞋款前,飞马对专业人才的吸引力几乎为零。
搞到最后,还是得亲自带队。
通菜街,友臣大厦。
一整牌沿街的商铺,清一色服装店招牌,门口的衣架和模特上的服饰,
便已琳琅满目,晃人眼球。
中低高档,洋装旗袍,皮鞋帽子,什么货都有。
藏在商铺中间有一条不起眼的通道,约两米宽,墙上挂著灯带。
走进去视线别有洞天,一条条狭窄的道理,四通八达,路旁是一个个几十宽的服装档口。
地上堆著包好的衣服,墙上挂著各种款式,置身当中,宛若迷宫。喧闹的声音回荡耳边,老板们蹲在档口门前吃著杯面,猪扒饭,眼神观察著每一位客人。
大厅中间有个六百的四面档口,正站著十几个一身西装,身材精干,
理著平头的马仔。
皮带峻身上则是一套高档西装,证著约翰洛伯的订制皮靴,躺在一张竹椅上眯著睡午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