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了。”
尹照棠也有想过把手表给赎回来,只是最近没时间去重庆大厦里闲逛,蒋豪特意跑一趟确实是重情义。
开给大圈帮五十万的当票,最后只花了一半的钱,将太子道的场子交给阿king管,堂口兄弟都心服口服。
那头蛋挞还在找老板买单,这边牛强便接到电话,从旁边的桌子起身走过来,躬身道:“棠哥,阿公通知你过去。”
“哪里呀?”尹照棠擦著嘴道。
牛强一脸茫然的转达道:“廖万石堂。”
尹照棠听见“shi”的读音确实有点愣神,但旋即便恍然知道是廖万石(dan)堂。其中的廖是新界五大姓之一,上水乡的地主,万石是因为廖氏远祖廖刚及其四名儿子先后于在北宋时出任两千石高官,按照古代门第的传统可合称“万石”名门。
廖万石堂便是新界廖氏最大的宗祠,地址就在上水村正门口进入。大排档的老板正好亦是廖姓,找他问一嘴方向确定没错,一行人便上车赶向廖氏宗祠。
蒋豪临走前搭住大佬的车门,眼神隐晦的扫过路边,低声道:“棠哥,有尾巴。”
一辆银灰色的雪佛兰停在百米外一棵树下,一名便装警察站在车头处吃盒饭,另一名便装警察正在田埂边放水。
O记的人似乎没有刻意隐藏身份,颇有点光明正大执行任务,谅他们一班古惑仔也不敢搞事的气度。
“不用,他们进不去廖氏宗祠。”尹照棠拍拍蒋豪的肩膀,坐进车里的姿态从容,脸上信心十足。蒋豪把心放回肚子,轻轻点头,挥臂招呼兄弟们坐上车。
敬忠义将军澳堂主光仔一身白色短打,叼著香烟,站在祠堂前一片摆著风水盆栽,用石条铺平的空地上。身边有一位穿著中山装,梳著大背头,戴著眼镜,人高马大的青年人陪同。
两辆奔驰和三辆皇冠车停在红墙青瓦,飞檐翘角的祠堂门前。光仔把手上的烟头一丢,说了声“来了”,便带著中山装青年一起迎上去。
尹照棠下车见到光仔立即打了声招呼:“光哥!”
光仔跟他握了下手,便引荐起身边年近四十的青年人:“阿棠,这是廖氏长房的廖志鸿先生,新界太平绅士,乡议局第一副主席廖闰琛先生的长子,叫廖生。”
廖志鸿热情的跟尹照棠握完手,寒暄道:“一口一个廖生太生疏啦,猫叔是看著我长大的前辈,光哥也是老朋友。”
“我虚长几岁,叫你一声阿棠,你就叫我志鸿哥咯,大家都是兄弟。”
尹照棠第一次跟廖家打交道,肯定是客随主便,笑著答应:“好啊,志鸿哥。”
“听说你以后要在上水围开工厂,记得常常来往。”廖志鸿笑意。
光仔说道:“阿公和廖叔在祠堂里等我们饮茶,先进去打声招呼。”
“走呀!”
尹照棠跟在廖志鸿身边,笑容得体,眼神礼貌,很有分寸,但跟在后头的牛强,左手等人,却频频将目光瞄向廖志鸿空荡荡的右袖。
烂仔们真没想到会碰见一个断臂哥。
第99章 怎么帮你?
一行人迈步踏进贴有左右门神的正门,廖万石堂红木金漆的高匾两侧,
是一副门题辞:世彩堂高喜见五峰拱秀,武威鼎盛欣瞻双鲤飞腾。
再绕过照壁,来到天井,踏过青石板,进入前厅。
前厅摆著几张桌椅,墙上挂著有[进士],[文魁],[亚魁],[文学士]等字样的匾额。每一块匾额都代表门第中出现的一位进土及第,大大小小几十张匾额,足以见得廖氏祖泽延绵,家族兴旺。
大多数匾额都已掉漆,许多被虫蛀出孔洞,有些还有掩埋过,火烧过的痕迹。唯独有一块红底金漆的招牌崭新明亮,上面[文学士]三个字引人注目。
那是上水廖氏第19世孙廖庆奇在1961年获港岛大学文学士学位时,时任族长特地为他所立之牌匾,以示光宗耀祖。
如今,廖庆奇是港岛太空馆馆主,天文学会创始人,知名的天文学研究者,在学术界享有一定的声誉。
正常廖氏弟子的红白喜事,考学高升,会在前厅和了口的空地处摆酒庆祝。士族筹钱修建宗祠是有实际用途的,古时族学私塾也会修在祠堂。
而当要迎接贵客,有重要宴请的时候,便会把地点安排中厅。过前厅时有一座画有飞鸾,大鹏的档中,档中那扇紧闭的木门便是[中门]。
开中门迎客是中华传统的最高礼仪,只有族中举办打,或者有人高中状元,当地行政长官前来参加时才会打开。
尹照棠看中门上厚厚的那一层灰,估计至少十几年没有打开过,便与兄弟们很自然的绕过中门。
他两世合计参观过不少祠堂,有内地,有海外,也有港岛的,但仔细一想,确实还从没有走过中门。还是混的不够好啊,男子汉,大丈夫,有机会得走一回中门。
而蒋豪,蛋挞等人没少在乡下祠堂里喝酒,但却连档中的门可以打开都不知道。
穿过前厅,来到中厅。
肥猫一袭低调的灰色长衫,龙头棍靠著桌角,正坐在张太师椅上怡然自得的正在品茶。
“想一步登天做大水喉的人来了,琛哥,好好指教一下后生仔,让年轻人晓得天高地厚。”
主位上一位褐色唐装,两鬓斑白,神采奕奕的老者提著壶热水,冲泡好茶叶,拿碗盖轻轻沏著。
“阿猫,不要小年轻人,没有年轻人,边个给你养老啊!现在的世界早已是年轻人说的算,我们一干老头子们,有能力帮上一把都可以说是福气,谁敢指教呀。”廖闰琛五十几岁,长相周正,不展颜欢笑便著眉头,
身上很有威严,刻意笑的时候都给人一种距离感。
并没有肥猫平时笑容满面,跟弥勒佛一般的亲善。
但两人正好都是一个年纪的人,以前显然有著交情,聊天很有话题,
肥猫饮了口茶,感叹道:“是啦,人老了不安分,迟早给人埋了。”
“你这个扑街,手下双花红棍这么威,边个敢埋你啊!”廖闰琛笑著打趣,已然是听过神仙棠的名号。
光仔压了压手,让牛强,蒋豪一班兄弟停在天井处,再同尹照棠,廖志鸿并肩进入中堂。
民间宗祠修建三进的院子已经是顶格规模,安排在中厅聊天更备显尊重。
只因第三进的内厅是供奉祖宗牌位的地方,只有清明,年关才会打开,
外姓更是不能入内。
不过,现在不像古时那般重视,只要有跟主人打过招呼,到内厅逛一也无人计较,有的主人喜欢把宗祠当作名胜古迹,请客人游览古迹,全当炫耀门传承。
但四九仔显然是没资格上厅堂的,只能乖乖在石板上站好,鞠躬喊道:“顶爷!!!”
“阿公。”
“廖伯。”
尹照棠跟肥猫打了个声招呼,再自来熟的向廖闰琛问好,在廖志鸿的安排下坐在阿公右手边。
廖闰琛露出笑容,审视著他,似乎很是满意,点头夸赞道:“年轻人好有精气神,不错,听说你要在上水围盖一座波鞋工厂水?”
廖志鸿在茶盘上端了两杯热茶,一杯放在尹照棠手边,一杯递给光仔。
尹照棠饮了口茶嘴,礼貌地道:“是啊,廖伯,往后多关照。”
“真是一点都不藏著掖著,行啊,要我来关照,有什么好处给我?”廖闰琛握著手仗,理所当然的问道。
尹照棠著脸道:“那当然是好处多多,首先呢,就会给上水乡创造就业,廖伯是乡议局第一副主席,肯定会关心乡民就业。”
“其次,逢年过节给乡民发鞋穿,员工福利嘛。最后,廖伯有兴趣的话,可以一起帮忙分销波鞋啊,大家一起捞。”
廖闰琛点了点头,转头开起玩笑:“阿猫,你的小兄弟到底是大方,还是抠门,讲了半天,没给我一个子就要我罩他,挑!”
“还忽悠我去卖鞋,给他打工啊!”
肥猫抿著嘴,笑容满面:“不是吧,琛哥,小孩子的钱也要收?小心年底我带著整间社团来上水乡讨红包,保准叫你倒赔三倍。”
廖闰琛面色无奈,苦笑著道:“好,不收钱,给你打白工好了。阿棠,
你说说看,波鞋厂打算怎么做?”
尹照棠心中有数,廖闰琛的考校是摆明车马,单刀直入,能拿多少分,
便决定廖氏给多少支持。
宗祠里墙上高悬的匾额,每一进门两侧的对联,无一例外都在提醒著他,传统宗祠从不吝啬给人才支持,不管是族内还是族外,广结人脉,网罗人才,近乎是每一个宗族本能在做的事。
与之对应,便是宗祠从来不养废人,更不会给外族的庸才提供支援。坐在中堂里的客人,有才者是嘉宾,无才者是乞弓!
尹照棠实地参观过工厂,有的放矢的说道:“工厂是公司在四大手上盘下来的,车间已经搭好,织机,逢机,裁机加起来五十几台,生产设备齐全。”
“货仓囤著价值一百七十万的物料,包括橡胶鞋底,棉布,棉麻和纱布,现在缺的一是工人,二是管理,三是销路。”
“最重要的肯定是销路咯,有销路自然可以增产,所以,我打算用贴牌货来打市场,用最低的价格,卖最好的品牌。”
在旁倒茶的廖志鸿眼晴顿时亮了起来,出声惊道:“尹生,你一开始就打算卖盗版货啊!”
港岛在八十年代一直是盗版泛滥的市场,各种盗版光盘,盗版皮包,手袋层出不穷,有人需要,便有人供货。
不少江湖人的生意经里,都有搞盗版这一条。只是盗版还没轮到波鞋,
现在一提出来,在座的人马上知道该怎么玩。
光仔旁惊的看向尹照棠,昨天在坨地他可没这样讲!
廖闰琛更是见多识广,才思敏捷,马上琢磨出味来,品著茶道:“神仙棠是吧?有点意思,要我怎么帮你,你会更开心?”
第100章 插钉子
“我想要廖伯帮忙搞定招工和当地的差馆和政府部门,让工厂尽快走上正轨。省得我阿公整夜睡不著觉,做梦都是工厂倒闭,五百万港币打了水漂。”尹照棠请人帮忙的方式很幽默,在座众人一阵哄堂大笑。
“哈哈哈。”
廖闰琛爽朗的笑了两声,张口打了包票:“招工的事情交给我,搞波鞋的工人跟服装厂一样吧?”
“一样。”
尹照棠点头。
虽然,波鞋的款式设计和面料研究需要专业人土来搞,但单纯做A货的话,照著打扮剪裁缝制即可,服装厂的工人招来可以当作熟练工用,节省下来的培训成本,不是一笔小数目。
“新界共有七八家服装厂,工人两千四百多名,调两三百人到你新工厂上工,算是乡议局对搞实业的一点点小支持。”
“几号上工,月薪多少?”廖闰琛道。
尹照棠自然知道投桃报李,张口答道:“能在一周内把人安排齐就好,
薪水比原来上涨一成。”
肥猫笑眯眯的道:“老忠也该为新界乡民做点事。”
这一成薪水不管是当作中介费被家族吃掉,还是交到工人们手上,肯定都该表示一番。如果后续工人们的钱被盘剥,那可以换一种方式发福利。
两百多人正好匹配工厂的规模,开局就有两百熟练工,于搞实业的人来讲算是胡牌。
廖闰琛轻飘飘的话道:“多谢啊,阿猫。”
“差馆和政府单位那些,不用担心,新界不归港府管,上水乡的大小事,在祖宗祠堂里聊完就行。
,
肥猫夸张叫道:“阿棠,我说过啦,廖伯可是新界的有力人士,说话比总督还管用。”
廖志鸿上前给客人倒茶,客气道:“猫叔说笑,只是太平绅士的名头还有点用。六七事件前,港英政府要开发新界,强征土地,推平农田。”
“新界乡民们拿枪抬炮,把鬼佬们赶了出去,鬼佬只好给我们新界五大姓话事人,一人颁发一个太平绅士的头衔。”
“说来也是好笑,老老实实在乡下种田,人家骂你是乡巴佬,拿枪干他娘的,人家夸你是绅士。”
港岛“太平绅士”只是荣誉头衔,有官守太平绅士,非官守和新界太平绅士三种。第一类“官守太平绅士”是授予特定的公职人员,如绅士局主任自动成为官守太平绅土,其余人要求十五年以上行政资历,副署长以上级别。
第二类非官守往往是商界名流,社会贤达。新界太平绅则是港府为管理新界,特意为新界有力人士设置,基本被五大姓氏垄断,少数发给乡下的杰出青年。
纯粹的太平绅士只有巡视羁留所,接受投诉,监督立誓等权力。但配合起绅士本人的社会能力,产生的影响力却非同小可。
有的太平绅士是立会各类咨询委员会的委员,间接决定到各个行业的条款准则,有些太平绅士是达官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