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电子厂是个大工程,落地不可能五年八年就搬迁走。入场的收入肯定会比做服装高点,但用水用电得保证好。”尹照棠道。
廖志鸿欣然允许:“这个简单,拉一条中华电力的线,再拉一条深城供电局的线,一起用嘛。”
边境地区外,用国内电力算是土办法了。只是八十年代,大亚湾核电站还没开工,三峡工程还未完成,国内的电力资源并不算阔绰。允许新界人接电,是真的优待政策。
尹照棠办完正事,递出支烟,扬起眉毛问道:“刚打完球呀?”
“骑骑车啦。”廖志鸿接过香烟,叼在嘴里,拿起火机,低头点火,一只独臂可谓运用自如。
尹照棠一般分烟给朋友,都会主动帮忙点火,但唯独不会跟廖志鸿客气。
他作为残运队最大赞助商,知道新界残动队已有三十五人。组建出一支聋人足球队,和一支轮椅排球队,和两名盲人摔跤运动员,五名山地自行车队员,一名举重队员。
总共五个项目,每个项目的队员们都是热爱运动,主动报名的。没有收入,津贴,只有餐补和车补和医疗保险。
另外,残运队已请专业教训和厨师,租有宿舍,已把年龄大小都不同的运动员们,团结成一个集体。
运动员们只有三分之一是新界人,剩下三分之二来自全港各地。已不单是新界残运队,而是港岛残运队。
廖志鸿作为残协副会长,运动队的主办人,没有坐在看台上当领导。而是在运动队里登记注册,跟随训练,可以说是个很有想法的人。
要是能在洛杉矶残奥会中拿个奖牌,真系又威又光彩,面子里子全挣到了。
尹照棠很钟意有主观能动性的政治盟友,决定卖他一个人情,低头说道:“哥,我在内地有个朋友,地位不低,最近找我问你的情况。”
“看来是很钟意你喔,想引荐你加入组织,感不感兴趣呀?”
“流程都很简单的,行个礼,立个誓,做个登记,领个证。”
第258章 加入组织,带头进步
廖志鸿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眉目凝重起来,语气严肃道:“阿棠,不要乱开玩笑。”
“开玩笑,正经事来的。”尹照棠端起一杯茶,漱了漱口,言语郑重道:“内地要管理港岛,不是靠十个八个,百把号人的。”
“少说都得一两万人,再配上军队,才能大致保证局面稳定。”
“那些名门望族,巨贾豪绅要拉拢,但系港岛的未来,更不离开你这种前景光明,敢想敢做的青年人。”
廖志鸿竖起耳朵,静神聆听,身体已是坐回椅子上。
吮吸香烟,陷入深思熟虑中。
英媒在九十年代中期,曝光过一份内地的“五万人计划”,是指在84年到97年间。
内地在港岛发展出超五万名“爱国人士”
里面有梁超英那种当选一哥后,在官网上被称为“同志”的政客。
也有在内地投资,民间协会任职,积极促统的行业巨头。
亦有北上认亲,态度端正的社团人士,警界、金融界,政法界各路人士。
一层层组成大网,每一层互相帮扶,贡献力量,97和平回归的目标方会实现。而与之对应的是,英方曾被曝出一份“十五万人”计划,目标是在97前,在社会各界,培养十五万名亲英人士,俗称“皿煮派人士”
这些皿煮斗士们渗透在社会各界,披着法治的外衣,打着自由的旗号,赚着美金,以扰乱社会秩序,出卖国家安全为事业。
但无论哪一份计划都明确表面,经济发达,媒体自由,地缘关键的港岛,统治成本极其高昂。
每一份力量都值得争取,所以社团都有爱国人士,乡绅也可以做地下D员。
廖志鸿听懂当中的暗示后,悠悠吐气,出声问道:“阿棠,你跟内地熟,透个风声。”
“新界将来的归属”
尹照棠毫不迟疑的道:“一定会回归,女皇扛不住的,西方也本钱出来斗。”
“可是内地大佬,真看得起我一个废人?”廖志鸿面带顾虑,有着担忧。
要加入组织,肯定得借力往上爬。
不用担心内地看不看得起残疾人的问题,但得考虑内地会不会支持一个残疾人上位。
作为乡绅势力的一员,政治身份敏感,入D是一次政治豪赌。
尹照棠品起茶,不疾不徐地说道:“志鸿哥,内地有几千万的残疾人,当中有几百万是战争伤残者。”
“从来没有一个内地大佬敢小看残疾人。”
“因为在内地,疾人的形象不叫废人,叫模范,模范是要起带头作用,要带头进步的。”
“是要优先提拔的!”
廖志鸿还真不懂国内的门道,疑惑道:“残废都算政治资本?”
“看你怎么发挥了。”
国内的改开不止只有市场化,税务和体制都在重组。例如残疾人帮扶事业,正在从各单位剥离出来。
以前是各单位,部门,管理自己的伤残人士。现在正筹备残疾人基金,打算在盲人聋哑人协会基础上,组建全国残联,负责人级别可是很高的。
要是到国内残联挂一个身份,在港岛发展,真有降维打击的优势。而且正值千金买骨的时节,积极参与残联建设,都不需要等97,五八年的,一定有回报。
一个被家族放弃的废人,又什么好犹豫!
廖志鸿下定决心,展露笑容,自信的道:“好啊,我中学都读过马列的,正好为国家民族贡献一份力。”
“阿棠,多谢你帮忙引荐。”
他举起茶杯,以茶代酒,一饮而尽。
尹照棠陪了喝了口茶,引为知己般道:“我一直觉得志鸿哥窝在新界乡下很屈才,没继承乡议局的位置,现在看是件好事喔。”
“再蛰伏两年,残奥的成绩单交出来,一定有大成果!”
“区议员都不用选了,直接干LF委员!”
廖志鸿也不遮掩,喝着茶,自信一笑:“借你吉言了,阿棠。”
他在残运队里是越干越有激情,真的很热爱。体育界在国内外其实都是一个很好干事业的地方。只是条件比较艰苦,需要付出很长时间打磨,交出实打实的成绩。
有天线的人,肯定不会呆在体育界,最多当一个跳板。但它的缺点,恰恰也是优点,成绩等于政绩,不用担心才华被埋没。
聚焦残疾人运动,更是独辟蹊径,立于不败,只有多赢和少赢。
尹照棠叫廖志鸿写下一份入D申请书,等到申请书写完,签名摁小手印,一起夹进标书里。
他再拿起文件夹,揣在怀里,仿佛身肩重任,郑重道:“我会把申请书递上去,走个流程的事,等消息吧。”
廖志鸿送了两步,在电梯前,轻声道:“我不会忘记今天的!”
“是不该忘记。”尹照棠拍拍他肩膀,步入电梯,梯门缓满关上。
嘀嘀嘀。
牛强掏出响铃的大哥大,递出来道:“大佬,有电话。”
“喂,边位呀!”
尹照棠拿来大哥大,摁下接听键,朗声打招呼。
胡博超压低声音,神秘兮兮的道:“尹生,我决定,听从历史的召唤,作出正确的选择。”
由于害怕电话有窃听,真不敢把加入组织,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喊出来。
“痴线。”
“这种东西过时不候的,没机会啦,下一次再说吧。”尹照棠道。
胡博超面露错愕,惊讶道:“尹生,才两天而已!”
他暗忖自己好歹已有区议员身份,矜持两天,怎样都不该被甩下车吧!
尹照棠乐道:“放心啦,会再给你找过机会,不用急。”
作为尹照棠的政治盟友,随着时间推移,亲中立场是跑不掉的。毕竟,公司要在内地投资,要在内地挣钱,不能捧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
所以,在港岛跟老忠合作的人,都得考虑清楚去和留。
像胡博超这种全赖尹照棠支持的人,除了跟注,没有第二个选择。
只要够聪明,都知道该趁赔率高的时候梭哈。
胡博超见送上门的机会飞走,语气有点沮丧:“知道了,尹生,帮我跟大佬道个歉,下次有机会再讲。”
“好呀,再联系吧。”尹照棠挂断电话,把大哥大抛给牛强,笑容满面的坐上车。
胡博超那种抬身价的小把戏,不能说愚蠢,只能说老套。
本来都是一个个问过去,愿者上钩的事,速度慢了,能怪谁呀?
总不能,一次推荐好几个人选吧!
也许个个都是有力人士,也许内地个个都肯收,但在家里开一个D支部,也得问尹照棠愿不愿意。
那可真系拉屎都得唱红歌,洗澡都在背D章。不如一个个来,毕竟零售比打包有得赚嘛。
第259章 优惠与扶持
在搞定入D人选后,便是要跟内地的人联系。
深城招商局不管D务,但可以上报人选。
主动申请入D的有力人士,由谁推荐入党,是一门学问。
介绍人的名字可是会记入档案,一个强有力的介绍人,不只代表起点够高,碰上事还可以救一条命。
如果内地卡档案,酬神事都要泡汤。
第一次没办妥,再挑人选,事情可便不美了。
吴利民收到消息,表情错愕,非常意外:“尹老板,你有一个朋友想申请入D?”
“是啊。”
尹照棠在包里取出申请书,双手呈上,客气的道:“这系他写的申请书,字字铿锵,满篇热血啊。”
“我看的十分感动,恨不得代笔,不,亲笔再写一份呀!”
吴利民深吸口烟,接过申请书,定睛细看,越看越心惊。
“真是难得,港岛有些同胞,仲有信仰,有热血。”他不吝赞美,大加褒奖。
招待所里,尹照棠坐在椅子上,点点头:“是啊,所以,我冒着风险,亲自把信送来了。”
“但都希望你们理解,志鸿哥有工作,不方便来内地。”
吴利民缓缓点头,将书信折起,收入怀中,面色欣慰的品着茶:“放心,尹生,我们不会做让人为难的事。”
“只是,组织有规章制度,申请书转带没问题,可面谈,考察都得亲自到场。”
“等我上报讨论,做好背景调查,会有同志去新界的。”
尹照棠随意的摆手:“你们做事,老天爷都放心,那其它事,晚上我就回港岛了。”
“多逗留一晚啦。”
“明天,中午一起吃饭,有大补的山货。”吴利民收起办公事时候的面孔,笑容大盛,倍显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