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系神豪:我要供养百万员工! 第181节

  榕城公司制的律师事务所其实多如牛毛,但大多数都是合伙人制的。

  而且很多都规模不大,也就小猫小狗三、四只!

  公司制的律师事务所比较稀少,符合苏扬要求的就更少了!

  “好的!”

  范金定看到自家老板对鸿誉感兴趣,立即就高兴了起来。

  他感觉奖金有望!

  第二天,范金定带着苏扬来到鸿誉律所。

  鸿誉律所规模不大,大概也就两百来平,跟普通公司区别不大。

  不过里面的律师、员工穿着都很整齐。

  许多都是穿正式西装,一副精英人士打扮。

  在鸿誉的办公室里,苏扬见到了徐鸿誉和柳凤山。

  徐鸿誉四十多岁,不过头发已经有些花白,脸色腊黄浮肿,看起来身体就不像太好的样子。

  看他的精神状态,还不如天天在公园锻炼的七十岁退休大爷。

  不过他跟苏扬握手的时候,脸上还是挤出了笑容。

  柳凤山也是四十来岁,身高大约一米七。

  他身材瘦削,鹰勾鼻,薄嘴唇,还有明显的法令文,以及一双锐利的眼睛,看起来不太好惹。

  但看到苏扬的时候,他同样也露出了和善的笑容。

  他很清楚,说不定以后他的老板就是苏扬了。

  其他还有两位中年律师周建军和郭树达,他们和柳凤山同样也是鸿誉的股东,不过股份占比比较小。

  他们同时也是公司的重要业绩支柱!

第168章 律师行业内卷现状!收购鸿誉律所!

  柳凤山、周建军、郭树达对苏扬还是比较有好感的。

  不为别的,范金定告诉他们,苏扬不仅有钱,还非常有能力!

  他拥有五家公司,手下员工数量超过两千人,而且对员工相当大方。

  一位有钱,有能力,又对员工大方的实力大股东,他们还是比较欢迎的。

  而且苏扬给他们的第一印象也比较好,不像那种霸道专横的人!

  苏扬跟徐鸿誉大致聊了一下,徐鸿誉的确是有意出售手上律所股份。

  双方虽然在价格上没有达成意见,但已经可以磋商。

  随后,徐鸿誉和柳凤山又带着苏扬、范金定两人参观了鸿誉律所,见到了鸿誉律事务所几位执业律师。

  律师事务所与律师之间工资结构是比较复杂的。

  一般分为工资制、提成制、包干制或者合伙人制。

  在工资制中,律师类似于公司的员工,领取固定工资和可能的提成。

  律师事务所负责分配案件给律师,并承担相应的管理和运营成本。

  律师按照律师事务所的要求出庭,完成法律服务工作。

  此种模式下,律师费主要由律师事务所统一收取,再按照内部工资制度分配给律师。

  这正是鸿誉律师事务所采取的制度。

  提成制类似于挂靠关系,律师自主承接案件,律师事务所不直接分配案件。

  律师在赚取利润后,与律师事务所按照约定的比例进行分成。

  分成比例通常是律师拿小头(如30%或20%),律师事务所拿大头(如70%或80%)。

  这种模式下,律师享有较大的自主权和收益权。

  但同时也承担更高的风险。

  包干制,就是律师事务所会核算出日常运营的费用,包括房租、行政费用等,并由律师一次性支付。

  支付的费用可能按照律师人数平均分摊,即所谓的人头费。

  在此之后,律师所收取的律师费中,除去已支付的日常运营费用部分,剩余部分可能归律师所有或再与律所进行分成。

  最后就是比较常见的合伙人制,资深律师可能成为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

  作为合伙人,他们不仅参与律师事务所的收益分配,还共同承担律所的运营风险和决策责任。

  合伙人之间的收益分配通常根据合伙协议来确定,可能涉及多个复杂因素,如出资比例、业务贡献等。

  鸿誉律师事务所除了给律师发工资以外,律师还有其他绩效、奖金、津贴补助等收入。

  鸿誉律所中,厉害的律师年收入也能过百万。

  其他中层律师年收入在十几万、几十万不等。

  青年律师收入就比较差,但比其他律所的青年律师,处境要好不少。

  苏扬也是知道国内律师行业大概情况的。

  律师只是表面上看起来光鲜,就跟网红行业一个样,非常符合二八定律。

  超过七成的青年律师年收入不足10万元。

  哪怕是国内一线城市深市地区,40岁以下的律师近六成收入不足15万元。

  最近五年,国内律师数量大概翻了一倍,律师行业内卷相当严重。

  偏偏律师是比较讲究人脉积累的。

  20%的律师占据了行业80%的资源和收益。

  剩下那80%的人,只能争抢剩下的20%资源和收益。

  现阶段,国内起码有一半的律师挣扎在温饱线上。

  许多律师实习期间工资一千,比当地最低工资还要低,房租都付不起。

  还真有人靠贷款上班!

  他们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案源。

  很多案子都是老律师接的,年轻律师穷得要死,只能苦熬!

  就比如苏扬就知道一位魔都网红女律师。

  在魔都工作月薪四五千,估计也就勉强够生活。

  结果她靠业余时间,在网上跳舞当up主做直播月入两万……

  前不久这件事还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有老前辈说她影响律师行业的名誉!

  这就相当魔幻!

  鸿誉律所对青年律师还算不错,起码会给他们发工资补贴。

  还会让老律师带带他们,让他们从老律师那里分一些钱。

  或者直接分配一些不太重要的案子对他们进行培养。

  苏扬大致了解了鸿誉律所律师的薪水之后,心情就更好了一些。

  律师事务所果然比较匹配他的金手指!

  他也稍微使用了一下商业推演,发现鸿誉被他接手之后发展不会差。

  哪怕他不插手,一年内公司在柳凤山、周建军、郭树达的带领下,也能慢慢发展壮大。

  而且他每个月就靠工资福利返还,那也是百万收入!

  于是,他就下定了决心!

  这种股权比较集中,发展还比较不错的公司制律所还是比较少见的。

  至少框架搭建得是比较符合苏扬心意的!

  以后苏扬想要让鸿誉发展壮大,也比较容易。

  唯一麻烦的,公司还有其他三位股东,不过苏扬跟他们三位聊了一下之后,也很快谈妥了。

  涉及到生意问题,没有什么是钱不能解决的事情!

  跟徐鸿誉、柳凤山、周建军、郭树达达成初步意见之后,苏扬就开始派人对鸿誉律所进行资产评估。

  鸿誉自然是没什么资产的,公司办公场地都是租的。

  不过还是要查查他们的公司证件是否齐全,看看鸿誉本身经营是否“干净无异常”,税务上有没有问题,有没有劳动纠纷,有没有债务……看能不能保证在徐鸿誉离开之后,律所还能继续发展。

  结果鸿誉也让苏扬大致满意,柳凤山管理运营能力很强,律所除了一部分律师比较优秀以外,背后的运营团队也相当不错。

  跟公司主要管理柳凤山接触之后,柳凤山也表示愿意继续留在律所工作,也保证能稳住绝大多数律师。

  经过几天的谈判,徐鸿誉终于退让一步,以七百万的价格将鸿誉百分之七十五的股份交给了苏扬。

  同时苏扬又以两百五十万的高价买下柳凤山、周建军、郭树达手上百分之二十二的股份。

  给这三人分别留下了百分之一的股份,主要是华夏法律对律师事务所的股东有一定的规定,股东中必须要有职业律师。

  不过苏扬已经跟柳凤山、周建军、郭树达谈过了。

  他们已经有了手上百分之一股份被稀释的准备,不过苏扬会提高他们的薪水待遇。

  还会提高他们的分红,反正分红比手上的股份多,他们自然就没有意见了!

  谈妥价格之后,接下来的事情就比较简单了。

  苏扬手下有一群员工可以为他代劳。

  当苏扬正式接手鸿誉律师事务所后,他也听到系统提示音:

  【叮~你拥有了一家律师事务所,你的律师事务所拥有了第一位员工,你获得成就奖励:说服力天赋,1精神点;你名下的律师事务所可获得一项永久buff。】

  【1.法律条文记忆研究分析加成,2.说服能力加成,3.谈判能力加成,4.沟通能力加成,5.法律文件撰写加成,6.庭辩表现加成,7.客户信任加成……请选择!】

  看到这些特殊buff,苏扬稍微有些犯难了。

  他对律师行业的了解,远不如餐饮。

  其复杂性,也比餐饮要高许多。

  对法律的记忆、学习、研究,这应该是对资深律师的基础要求。

  这种靠后天努力,就可以提升起来的,苏扬一般都不会优先选择。

  另外的法律文件撰写也是一样!

  剩下的,就是说服、谈判、沟通、庭辩表现加成,客户信任加成。

  苏扬又仔细看了一下各加成的解释,他又排除了客户信任。

首节上一节181/66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