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想送快递,你非让我入编? 第59节

  钓鱼这个罪过和洗脚差不多。

  轻则感情不合,重则家破人亡。

  齐莽丝毫不在乎:“所以我不找对象啊。”

  “你牛逼,可这玩意上瘾,不好戒。”

  “纯几把瞎说,我天天出去钓鱼,也没见过上瘾啊。”

  “???”

  陈晨微微一愣,有点无言以对,心说我玩嘴还能输了?

  这货牵扯到爱好,战斗力有点强的。

  如此,他只能以理服人:“我是你老板,我说话你得听,退一万步说,影响工作咋办?”

  “不能,钓鱼有益工作。”

  “?”

  “就像这次碳纤供应商的事儿,我要是不钓鱼,还找不到靠谱的厂商。”

  “你等会!厂?”

  陈晨抓住了重点。

  碳纤的供应商应该是研究所大学之类的。

  因为陈晨做过了解,这方面国内技术还比较差。

  大部分成品都在实验室环节。

  厂。

  顾名思义,这是出产品的地方。

  十五分钟之后。

  车子停在了龙云渔具厂区大门口。

  “对啊,我找到的供应商叫龙云渔具,这就是。”

  “还特么是渔具厂?”

  “对啊,我先查了碳纤供应商,国内也就是龙复神鹰和吉市化纤这几家有大批量供应的能力,但他们的产能都被军用占了,不接民用的活儿。”

  “所以你就给我干这来了?”

  齐莽十分笃定:“对啊,这是平替。”

  “嘶……”

  陈晨砸么嘴皮子,有点犹豫。

  人家说的平替,都是同行业替代。

  你这个平替,直接替到体育用品行业了。

  有谱吗?

  事已至此,都快到目的地了,陈晨也只能下车考察一下。

  说明来意之后,俩人被一位小姐姐带到了贵宾等待室。

  “抱歉哈,我们李总还在接待客户,请稍等。”

  小姐姐说完这话之后就了无音讯。

  甚至连杯茶都没有泡。

  齐莽还搁那夸呢:“你看,生意多好,客户多的忙不过来。”

  四十分钟之后。

  俩人终于见到了龙云的老板李亮。

  齐莽为了显自己能耐,挺在最前面和李亮客套。

  夸人家厂名字起得好。

  又是龙,又是云的,都和水有关系。

  既有意境又有力量,一看就是为渔具厂量身打造的。

  结果李亮撇着嘴,有些不耐烦:“这是我爹的名字。”

  有一点齐莽没有说错。

  龙云的生意确实很好,不但是鱼竿生产方,还是材料提供方。

  国内有几家竿场都是他们供的货。

  因此人家见人下菜碟,对小客户也不太感冒。

  尤其是陈晨,看起来岁数不大,还很帅,皮肤很白,不像是渔具圈子里的人。

  想来应该是网红的运营吧。

  这几年随着短视频的崛起,钓鱼行业的达人如雨后春笋一般。

  无论是特级竞钓大师,还是休闲钓达人,或者是盘黑坑专业户……

  但凡有点粉丝量,就想往大了做蛋糕。

  找一家代工厂,贴上自己的牌子,然后挂个小黄车,销量蹭蹭往上涨。

  说实话,以李亮为代表的传统渔具厂也不太待见这群人。

  所以态度有点问题:“我们的产能比较紧张,你们的大致需求呢?”

  “百吨起步吧。”陈晨毫不犹豫。

  听到这个数字,李亮终于认真了一些。

  这可是一般网红贴牌需求量的十倍之多了。

  粉丝量没个千八百万的根本消耗不了。

  他不禁有些好奇:“这么多?你们是哪个钓鱼大师的品牌,有这么大号召力吗?”

  “不是大师。”

  “我靠,那你们牛的,没大师坐镇,就敢弄这么大的规模,我家自有品牌的竿子一年也就这么多。”

  陈晨有些哭笑不得,我说城门楼子,你说胯骨肘子,聊不到一块去。

  他解释道:“我们不做渔具。”

  “那做什么?羽毛球拍?自行车?还是球鞋碳板?”李亮把自己脑海中所有能用到碳纤维的产品都想了一遍。

  陈晨伸出一个手指,指了指天。

  “飞机。”

  (本章完)

第51章 相信光

  李亮闻言站了起来,比划出一个飞翔的姿势:“你们说的是这个飞机?”

  “是吧……?”

  陈晨能理解他的意思,但是动作着实不怎么形象。

  我说的是飞机,不是飞猪。

  可此刻李亮眼中多了几分敬佩,重新打量着眼前的俩人。

  确认聊的是飞机之后,李亮拿出柜子里珍藏的毛尖,一副相见恨晚的表情。

  “你们这些搞飞机的科学家,被逼的来找我们渔具厂,也是被卡脖子了吧?”

  “狗几吧小日子,我早就看不惯他们很久了。”

  “马勒戈壁的。”

  “*****”

  李亮接下来十几秒的脏话都是无法过审的。

  陈晨本想开口解释一下。

  自己倒没有被小日子逼过,因为体量小,人家可能看不上。

  但仔细想想,骂小日子还需要什么理由,便跟着李亮一起附和。

  几分钟的芬芳之后,李亮觉得过了点瘾,才大倒苦水。

  “龙云是我爸搞起来的,当时就是个村镇企业。”

  “我爸这人爱折腾,当年看上鱼竿市场,就觉得大有可为,刚开始搞的是玻璃钢。”

  “后来规模越做越大,市场需求很高。”

  “我爸就寻思往碳素方面升级,做高端鱼竿,就一直和东丽、东邦三菱这些原料厂合作。”

  陈晨听得很认真,不时的点头。

  把一家村镇企业做到现在这样的行业巨头,必然存在诸多艰辛。

  创业之后,陈晨是能切实体会到这种辛苦的。

  尤其是牵扯到材料的行业。

  几个化工巨头把持着庞大的市场。

  国外已形成产业链,国内还刚起步,代际差导致这方面存在巨大的壁垒。

  李亮一提起这档子事,委屈的不行。

  “大约是二十年前,波音上了大飞机项目,碳纤维需求量剧增。”

  “东丽那边为了舔干爹,产量全都倾斜过去了。”

  “给我们国内的厂子产量少的可怜,经常是通知性涨价,赏赐性供给。”

  “人家高兴了,给你扔点,要的可是天价。”

  “我爸是土生土长的齐鲁汉子,哪能受这种委屈?”

  “当时就说自己搞。”

  陈晨一听这个,感同身受。“我完全理解,刚才骂的轻了。”

  前一次在搞双尾蝎的实验型时,还没有实现完全国产化。

  有小部分构件采用的是小日子的产品。

  采购的时候逼逼叨叨,价格几乎是市场价的一倍。

  陈晨一度怀疑他们天生坏逼。

首节上一节59/1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