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的出现,是我国商业电影发展的一次里程碑,是电影艺术从大场面、大制作到编剧、创意、特效、制作全方位提升的一场蜕变。
它标志著我国电影创作生产出现了新的面貌,以王皓为代表的年轻一代导演,开始逐渐承担起了为华夏拓展新类型片市场的重任。”
不过除了这些对于电影的夸奖以外,广大的观众之中也不乏能人,透过王皓的几部电影,察觉到了他的宏大野心,以及科幻电影宇宙稍稍显露出来的冰山一角。
例如某位名为“我不是隔壁老王”的网友就在豆瓣上写出了一篇热门帖子:
《论王皓的可贵之处和他的宏伟野心》
“王皓的可贵之处到底在哪里?
在于他总是能让观众享受这一刻,却又让他们更期待下一刻。
无论是《致命来电》还是《无双》,亦或者是他早期在电影频道拍摄的《活埋》和《鲨滩》,我们都能享受到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令人震惊和诧异的中期翻转,以及最后真正揭示谜底时的错愕与回味。
他擅长玩弄人心,让观众们始终沉浸于电影之中,处于与角色平行或是落后的叙事节奏,从而吊起你的好奇心。
他也擅长卖弄新奇的概念,想出常人难以想出的点子,让你不得不快速转动大脑,以防自己被反复飘移的剧情给甩落车下。
只不过当众多影迷在为王导的新奇创意而欢呼喝彩的时候,我却更加关注他电影中所蕴含的那副宝藏。
是的,就是宝藏!
如果说你看一部王皓的电影,只是在欣赏艺术、创意和故事的话,那么当将王皓所拍摄的几部电影连起来看一遍,那么你将会从中看到更多不一样的故事。
这些故事隐藏在只言片语之中,草蛇灰线,毫不起眼,或许得二刷、三刷几遍才能回过味来,发现些许端倪。
但当你将它们成功串联起来,却会发现一片新的天地,一个新的世界。
那是只属于王皓的电影世界,它不同于我们过去所看过的那些系列电影,要更加的宏大和富有底蕴,如同一汪远远不断的清泉,一条浩浩汤汤的大河,让你永远也难以猜测它的边界在哪里。
我甚至可以大言不惭地断定,作为导演的王皓必然对于这个电影系列有著全盘的谋划,而这种谋划即便是放眼国际,也是独树一帜的,足以引领电影创作的潮流风尚。
而只要他的这个谋划得以成功施行,未来的华夏娱乐圈,甚至是国际娱乐圈,必然会有他的一席之地。
王皓导演,未来可期!加油!”
这篇热贴的出现,让王皓曾经的几部作品都被人翻了出来,电影频道也开始对《活埋》、《鲨滩》和《致命来电》轮番放映。
观众们顺著这位“我不是隔壁老王”的思路进行观影,很快就察觉到了这几部电影中有关于科幻电影宇宙的联系,并且将各种线索发到了网上,写出了不少分析的帖子。
而作为这篇帖子的吹捧者,王皓此刻却是并没有机会看到它了。
因为在完成了前期对于《无双》的宣传后,他已经率领著一批人坐上了前往好莱坞的飞机。
这一次乘坐飞机和他同行的人中,除了一名较年轻的新助理以外,还有星河互娱的财务和法务人员,以及张扬、李魁、温鹏程和庄文强。
他们这四人,是跟王皓一起结伴去好莱坞“取经”的。
取的什么经?当然是电影工业化的“真经”了。
毕竟相比于内地,好莱坞的电影工业化发展水平,确实是要高出许多,也先进许多。
即便王皓重生之后有心往这方面发展,也做出了许多努力,但星河互娱在电影工业化的道路上,也仅仅只是迈出了微不足道的一小步。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有先行者供他们学习、参考,减少发展过程中许多不必要的弯路,那当然是最好不过了。
所以趁著这次《无双》在欧美上映的机会,王皓也和电影的投资方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沟通了许久,提出了他们想要进一步加深合作,派人过去交流学习好莱坞先进制片技术的想法。
张扬他们四人,就是王皓选出来的首批赴美学员。
第161章 洋务运动,海外上映
关于“赴美留学”这事,华夏自近代以来就时而有之,远一点的,当初的赴美幼童为华夏的科技发展提供了不少助力。
近一点的,如今每年还有不少人在为此而奔波,准备去享受一下当初老佛爷已经帮他们付过款的待遇呢。
当然啦,王皓等人前往好莱坞,倒并非是要留在那里,而是为了去学习、见识一下欧美最前沿的电影制作技术和电影工业化理论,是为了去涨涨见识,好为华夏电影未来的工业化发展提供助力。
这个事情,就王皓所知,即便他现在不做,未来随著华夏与世界的接轨越发严密,进口分帐片的配额逐渐增加,国产电影在遭到进口电影巨大冲击的情况下,电影局方面也同样会这么做的。
只不过那个时间却是会比现在晚上那么6、7年,但人数和质量上都要强于他们这次。
王皓记得自己前世也看过这方面的新闻,那其中也不乏一些已经崭露头角的新人导演,如宁浩、肖央、陈思诚、郭帆、路阳、徐峥、乌尔善、大鹏、彭大魔等。
这些人学习交流之后,也确实是回国拍摄出了一些不错的影片,为华夏的电影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助理。
只可惜王皓本人可等不到那个时候了。
因为随著《无双》的热映,他已经起势了,成为了华夏内地的知名导演。
而且有《无双》给《三体》系列开个好头,他必然得考虑后面的一系列电影制作问题,对于电影工业化的技术和人才如今都十分渴求,缺口不可谓不大。
这种情况下光靠“等”和“要”是远远不够的,得自己主动去提升,去进步,去挖掘,去培养。
所以既然华夏电影局暂时还没有这个电影方面的“洋务计划”,那么他们就以公司的名义来进行合作交流好了。
对此华影的韩三爷也是表示了肯定,并且大力支持王皓这种“走出去看看”的想法。
即便华影和他如今的精力大部分都放在了“献礼三部曲”上,没办法提供实质性的帮助,他也帮王皓等人的这次交流活动进行了官方背书,添加上了华影的名义。
这其实已经算是帮了他们一个大忙了。
毕竟星河互娱和王皓在海外可没什么名气,而华影就不同了,它如今可是掌握著进口片份额分配的权利,外片想要进入国内市场,都得和华影打交道。
有了华影的背书,好莱坞的那些娱乐公司,自然也就重视了许多。
此次他们这些“洋务留学生们”的第一站,便是哥伦比亚影业,这也是和华影电影界合作得最好的公司之一。
众人才刚一下飞机,立刻就有哥伦比亚的工作人员举著牌子迎了上来,那为首的中年男子,更是径直向著王皓走了过来。
“您好,王先生,我是霍华德布鲁诺,很高兴见到您!”
那位名叫霍华德布鲁诺的中年白男冲着王皓伸出了毛茸茸的右手,然后笑容满面地说道:
“真是没想到,您比照片上看起来还要年轻,能够在这种年龄就拍出《古登堡项目》这样的电影,当真是天资出众啊!”
《古登堡项目》是《无双》的英译名,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因为古登堡本人改进了活字印刷术,从而才有了西方的金属活字版印刷术。
而对于这位霍华德布鲁诺超乎寻常的热情,王皓也觉得有些莫名其妙,甚至是还稍微有些警惕。
好在霍华德布鲁诺似乎也看出了王皓的疑惑,笑著解释道:
“王先生,《古登堡项目》在欧美的发行事项,也是由我全权负责的,电影出来以后,我也看了好几遍,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关于电影中的‘画家’我也有几个问题……”
王皓听到这话,心中顿时了然,这位以及他身后的哥伦比亚公司只怕是看到在《无双》上能获得收益,这才会对他这般客气。
毕竟外国人可不讲躬谦客气那一套,一切都是以实力和利益为先。
你能帮他们赚钱,给他们带来利益,他们就高看你一眼,对你客客气气的。
如果不能,那就会知道什么是达尔文主义了。
所以王皓虽然也同样热情地与对方攀谈了起来,但心中仍然保留了几分清醒。
而那些跟在他们身后的星河互娱员工们,看著自家老板和对方的表现,却是十分好奇。
“这外国佬和老板认识?”张扬随口向李魁问了句。
李魁摇了摇头,一旁的温鹏程反倒是感叹道:
“老板这是靠实力获得了人家的尊重啊,我们的《无双》不是要在欧美上映吗?只怕这些影视公司的人是看到电影的质量不错,会有利可图,这才准备和老板打好关系呢。”
庄文强闻言插嘴道:“《无双》的投资方好像就有哥伦比亚吧,海外发行也是他们在弄,不过电影还没在北美上映,但看这情况,只怕也就这段日子了。”
结束了和王皓的寒暄之后,霍华德布鲁诺又和在场的其他几人一一打过了招呼,然后便带著众人上了三辆商务车,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向著提前给他们订好的一处酒店驶去。
身为此次队伍的领头人,又是公司老板,王皓自然是和霍华德布鲁诺上了第一辆车。
刚一落座,霍华德布鲁诺就有些郑重地看著王皓说道:
“王,关于这次接机,本不是我来的,之所以我会出现在这里,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想跟你商量一下。”
王皓第一时间便有了猜测:“看来阁下公司对《无双》的评价很不错啊,是准备扩大上映规模吗?”
霍华德布鲁诺闻言点了点头,笑得很是开心。
“没错,在正式上映前,哥伦比亚已经在局部的几家影院进行了点映,根据调查问卷收集到的数据来看,你的电影评分能够达到A-。
对于一部投资只有1000万美元的电影来说,这个评分已经足够优秀了,完全值得我们。”
和华夏电影行业不一样,好莱坞的电影行业工业化程度更为发达,这种发达不仅仅体现在电影的制作上,也体现在后期的发行上。
霍华德布鲁诺正在说的电影评分体系,同样是其中的一部分。
第162章 与好莱坞的合作
在好莱坞,一部拍摄完成,即将上映的电影,电影公司除了会组织内部的评审以外,常常也会进行前期的点映工作。
既先在小范围内进行上映,然后由专门的数据公司通过采访、问卷等方式来获取观众对于电影的评价和反馈,从多个维度对电影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
一般根据观众的接受程度、购票意愿、电影评价等因素,将电影划分成A、B、C三个等级,再辅以“+、-”,便能大致判断出这部电影的质量究竟如何,以方便电影公司和影院调整放映安排。
同时影视制作公司和发行公司也能够利用市场调查数据来评估电影的市场反应和口碑情况,从而做出相应的市场营销和推广策略。
对于王皓的电影《无双》,哥伦比亚电影公司那边自然也走了这样一套流程,并且从观众那里获得了不错的反馈,这才给了他们足够的信心,上映《无双》这部电影。
“对于哥伦比亚方面的看重,我也很高兴,若是有什么能够帮忙的地方,千万不要客气。”
王皓看著霍华德布鲁诺笑了笑,说了一番客套话,然后静静地等待著对方的下文。
霍华德布鲁诺对于王皓的配合也很是满意,立刻就说道:
“那可真是太好了,王,你知道的,华夏电影在好莱坞一直没什么市场,欧美的观众对于华夏的明星和导演也都并不怎么熟悉。
所以我就想,若是能有你这位年轻的天才导演参与配合,或许我们的宣传计划效果会更好。”
对于对方提出的这个要求,王皓倒是乐见其成,自然是欣然答应。
“当然可以,霍华德先生,具体需要我做些什么?”
作为一部中美合拍片,《无双》里面也是有王皓的投资的,虽然这部分投资不多,但电影在海外卖得越好,他的收获自然也就越大。
而且《无双》的合作也仅仅只是个开始。
科幻电影和武侠、仙侠、历史、神话等题材的电影不同,其最大的优点就是受众范围广,没有观影障碍,无论是国内的观众,还是海外观众,都可以看得懂。
但也有一个问题,就是投资过大,风险较高。
以如今华夏内地的电影市场,暂时还不足以支撑起纯粹的硬科幻片。
所以王皓当然得想办法向外拓展,借助海外渠道来发行电影,收回科幻电影高昂的投资成本。
而这也就离不开与好莱坞电影公司的合作,他必须得开个好头,如果《无双》在海外的票房不佳,甚至是让哥伦比亚赔钱了,那么王皓接下来的电影哪怕拍得再好,想要进入欧美市场,也会变得十分困难。
况且配合对方的宣传工作,他本身也不吃亏。
作为一名新人导演,有人愿意捧他,帮他提高在北美的知名度,这种好事可不多见,很多华夏的导演想要这种机会,还没有门路呢。
王皓肯定的回复也让霍华德布鲁诺很是兴奋:
“太棒了,王,有了你的帮助,我相信《无双》必定会在北美掀起一股热潮。”
“希望如此吧,不过电影的上映们也得快一点,毕竟我在这边可待不了太久,别等我回国了,这电影还没有上映,那这宣传就白弄了。”
王皓这话里不无抱怨,毕竟当初他想的就是能让电影在华夏和北美同步上映,结果哥伦比亚电影公司这边掉了链子,导致《无双》在北美的上映一拖再拖。
而面对王皓的抱怨,霍华德也是一脸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