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05,我们的科幻电影宇宙 第454节

  早在一周以前,《火星救援》前期筹备组的助理导演和摄影师以及美术指导,就已经坐飞机前往那边勘景了。

  目前根据他们传回来的消息,大西北类似火星表面的丹霞地貌,确实是数量不少。

  不过排除一些环境比较偏僻和恶劣,距离城市乡镇距离较远的地方,真正可供选择的地点也不多。

  首先就是GS省JC市金川区,那附近有处地方的戈壁地貌、红色岩体等地形地貌及自然条件与火星较为类似。

  另外当《火星救援》的勘景团队找到那里时,当地政府在高兴之余,也告诉了剧组,目前GS省JC市地方政府正联合SZ市太空科技南方研究院、五洲传播中心等机构,准备开展一个名为“太空C计划”的项目。

  该计划以“文娱+文创+文旅”为模式架构,涵盖航天科普真人秀、主题电影、纪录片、研学体验营等项目,并依托JC市火星地貌特征建设火星模拟生存基地,用于科普节目拍摄及青少年体验。

  计划通过创新形式传播航天知识,激发青少年科学探索热情,目标是打造全国性航天科普基地。

  如今星河影业想要为《火星救援》的拍摄选择一个类似火星表面的场地,这对于JC市政府的计划,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利好,所以勘景组在当地也是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而无独有偶,勘景组所提交上来的另一个地点,竟然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

  这第二处地点是位于QH省茫崖市冷湖镇以西60公里处的俄博梁雅丹地区,该地地处柴达木盆地,拥有着华夏规模最大的雅丹地貌,被称为“地球上最不像地球的地方”,也因与火星地貌特征相似,成为了“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一直在很多越野自驾游的玩家口中流传。

  不过和JC市那边不同,青海冷湖的类火星地貌较为偏僻,附近并没有什么大型城市。

  唯一的一个冷湖镇,过去在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因为地质勘探队在该地区发现了大量的石油资源,成千上万的石油工人涌向这里,将冷湖迅速建设成为全国四大油田之一。

  医院、学校、电影院等配套建筑在这座戈壁小镇拔地而起,最繁华的时候,这里常住人口达十万人。

  但千禧年之后,随着资源逐渐枯竭、大批工人撤离,因油而兴的冷湖也因油而衰,走向沉寂。

  所以此时的冷湖,常住人口最少时还不到300人,大量楼房建筑空置,就是一座很普通的大西北空城。

  但该地区在今年迎来了一场机遇,不久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冷湖镇的领导田才让结识了曲向东。

  曲向东是BJ行知探索文化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他们公司多年来一直从事深度文化体验产品设计工作。

  而在看到冷湖的风景照片和视频后,曲向东惊叹不已,只能说有能力的人,想法总是一致的。

  曲向东立刻从这一环境联想到了科幻小说和电影中的火星,于是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在冷湖打造“火星”文旅品牌,用科幻赋予冷湖第二次“生命”。

  就在今年8月,“冷湖火星小镇计划”已经正式启动了。

  这个项目由冷湖火星小镇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策划、投资并运营管理。

  结合当地资源特色,运营团队为火星小镇量身打造了以科技为核心,科普、科幻、科创为辐射的IP运营方案。

  而当地在得知了星河影业以及王皓正在为拍摄新电影寻找火星地貌后,也和JC市一样,强烈的想要争取到王皓到他们那里拍戏。

  王皓看着勘景小组发回来的信息,以及两处地方的开发商所给出的条件,忍不住就皱起了眉头。

  倒不是因为这条件不好,相反,两处地方政府给出的条件和待遇都十分优厚,他们对于《火星救援》剧组可以说是求贤若渴。

  只是对于这两处地方的项目,王皓一个都不想参与,因为在那种偏僻的地方搞文旅项目,一看就不靠谱,即便再怎么大力宣传,吸引不到大量游客千里迢迢跑过去,最终这种项目也只会落得个一地鸡毛。

  相比之下,若真是要依托于火星地貌和《火星救援》这个电影项目打造一个火星基地,那王皓还不如选个周边环境更好,配套设施更丰富的地方。

  所以王皓直接给负责看景的摄影指导白浪打去了电话。

  “嗯,这两处地都不行。

  算了,还是依照原计划,在敦煌的影都附近找个比较贴近的环境,人工造景。

  这件事我晚点会和那边的领导还有【北方星河影都】的负责人联系,你们先去敦煌待几天,和当地的同事们联系一下,同时等我过去。”

  在联系完勘景小组后,王皓果真又和敦煌市负责招商和文化这一块的大领导打了个电话,初步说明了一下情况,并表示自己会过去详谈。

  对此敦煌市的领导自然是表示极为欢迎,毕竟自从星河集团和敦煌城投收购了敦煌影视城,并将其改建为【北方星河影都】后,凭借着星河集团雄厚的业内实力以及【星河电影宇宙】的强大IP号召力,敦煌每年接待的影视剧组就翻了三倍。

  同时游客数量在原有的基础上,也是提升了60%,所带动的GDP增长以及文旅产业的名气效应,让一众敦煌的领导都为当初下大力气争取星河集团的投资而庆幸。

  也正因为如此,有敦煌这个榜样在前,JC市和冷湖镇那边才会下决心大力开展有关于“火星基地”的文旅项目。

  在检查了一下《火星救援》前期筹备组的工作后,安排好手头的工作,当天晚上,王皓就乘坐公司的专机飞往了敦煌。

  和他一起出发的,还有剧组里专门负责美术设计和造景这一块儿的负责人以及几名员工,接下来几个月,他们怕是在敦煌有的忙了。

  清晨,载着王皓的专机在敦煌机场降落,早已收到消息的敦煌市文化部门的副局长已经在等候他了。

  双方碰面之后,因为已经在飞机上吃过的原因,王皓和这位副局长也没客套多久,坐上安排的车就先前往了市政府。

  在那里,双方开了一个小会,王皓也和敦煌的领导们详细说明了一下自己的来意,包括新电影的需求,以及自己接下来在这边的拍摄工作将会如何展开。

  有着前面拍摄《球状闪电》时的良好合作,又尝到了文旅产业+大IP的甜头,当地政府的领导们对于王皓新电影的剧组到来,那是极为欢迎。

  而在得知为了电影的拍摄工作,敦煌这边的【北方星河影都】还需要再扩建出一个火星基地后,地方政府就更是举双手赞成了。

  不就是扩大面积需要征地嘛,他们这些大西北的城市别的不多,就是荒地和戈壁多。

  于是双方此次的会议可以说是开得极为圆满,在很多事项上也达成了一致意见。

  而眼看事情已经定妥,王皓也没在敦煌久留,毕竟后面电影正式拍摄的时候,他肯定是还要再过来待上很长一段时间的,与当地政府领导的沟通感情并不在这一会儿。

  中午吃过敦煌政府安排的接风宴后,下午去【北方星河影都】视察了一下经营的情况,王皓又一次乘坐专机飞回了上京。

  也就在王皓因为新电影的事情在祖国的上空来回飞行时,《剑鸣蜀山》的主创团队们刚刚结束了在各个大城市之间的奔波。

  在过去的国庆假期里,这部华夏极为难得的仙侠电影,共收获了15亿的票房成绩。

  若是相较于星河集团的其他作品以及【星河电影宇宙】而言,这个成绩或许并不怎么亮眼。

  但作为【蜀山电影宇宙】的开篇之作,这个成绩就足以给予整个项目团队充分的信心了。

  毕竟电影还未下映,照这个趋势来看,《剑鸣蜀山》的最终票房很有可能会落在25亿左右,而整部电影的成本也才3亿多,这无疑是属于大赚特赚了。

  光是考虑到投资收益比,该系列后续的项目也是拍定了。

  毕竟星河集团成熟的电影工业化体系可不是闹着玩的,《剑鸣蜀山》的拍摄制作不仅仅只是这一部作品的拍摄制作,它所产生的素材,同样也可以被用于到下一部作品中。

  这就是电影工业化的好处,它可以通过规模效应和技术以及素材积累来拉低电影,特别是系列电影的制作成本。

  像是《剑鸣蜀山》这样的电影,换做华谊或者光线、万达来拍,成本起码也得是5亿,但换做是星河影业,成本就只需要一半。

  而且《剑鸣蜀山》不光是票房成绩喜人,在网上的口碑也不错。

  虽然在王皓这种专业人士看来,《剑鸣蜀山》的剧情老套,故事平庸,但架不住同行衬托得好啊。

  现如今这些年仙侠电影可以说是极其稀少,电视剧倒是有很多,但那些所谓的仙侠剧,大多也都是挂着仙侠的牌子,内里依旧是偶像剧的核。

  反正就是四海八荒第一美女(美男)被天尊(神君)所青睐,然后一方被贬下凡间,另一方紧追其后,双方爱而不得,却又依旧是死了都要谈恋爱的故事。

  除了故事的挂羊头卖狗肉,这些作品的服化道和美术风格也是惊人的一致,全都是稀烂的特效加上影楼风布景,然后要么是以白、青、粉、黄等颜色为主,平淡到令人心里发慌的“丧”系服装。

  要么就是如同网络页游一般夸张到令人尴尬的金属盔甲以及繁琐装饰,以及大红大紫花花绿绿的衣服。

  相比之下,更具有真实质感,剧情也不再局限于情情爱爱的《剑鸣蜀山》,当真可谓是一股清流,和现如今电影市场上的作品形成了差异化的竞争。

  特别是现如今的这些主流观众,大多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在这十几年里,他们已经没有再看过这样的作品了。

  最近一次类似的作品还是《仙剑奇侠传》,所以突然看到这样一部制作精良的仙侠电影,观众们反倒是觉得眼前一亮,十分新奇且有趣。

  这就好像徐克十多年前的那《蜀山传》,在当年饱受香江电影熏陶的观众们看来不过尔尔,可到了十多年后,其在年轻观众之间的口碑却是发生了逆转,道理是一样的。

第595章 反思与不停步

  《剑鸣蜀山》的成功,算是给现如今的电影圈吹入了一缕新风。

  如果说【星河电影宇宙】的成功,在那些华夏娱乐圈的老人们看来,还是属于对好莱坞科幻题材商业电影的模仿,那么《剑鸣蜀山》就是狠狠地打了他们的脸。

  因为这足以证明,即便是不套西方的故事内核,不用符合西方审美的玄幻风格服化道以及建模,深入挖掘华夏的传统文化和古典气息,讲述华夏自己的仙侠故事,也同样是会受到国内观众们的欢迎。

  甚至于不仅仅是国内观众,在《剑鸣蜀山》上映十天之后,该品在星河集团海外发行部门的安排下,于日韩港台以及东南亚等部分国家上映。

  上映首日,该片就在周边各国迎来了大爆。

  韩国,《剑鸣蜀山》在首尔、釜山等核心城市的127家影院同步上映,凭借极具东方韵味的仙侠故事与震撼的特效场面,吸引了近18.6万人次观影,一举登上当日韩国票房榜亚军,仅次于本土的热门喜剧片。

  而在日本方面,影片在东京、大阪等8个城市的56家影院开画,收获1.2亿日元票房。

  其中电影里的御剑术和剑气,更是让东瀛的年轻观众大为惊叹。

  因为华夏文化在这边的深厚影响,再加上日本动漫中刀剑战斗的泛滥,对于剑气这种东西,东瀛人并不陌生。

  像是著名的三大民工漫画中,无论是《火影》、《海贼王》还是《死神》,里面就都有类似的内容。

  例如《火影》里的查克拉剑风,《海贼王》中大剑豪足以开山裂海的飞翔斩击,还有《死神》中黑崎一护的月牙天冲,都是类似的表现形式。

  但以东瀛那并没有学到华夏传统文化精髓的半桶水,这些有关于剑气之类的表现形式,往往是招式威力有余,意境不足。

  用华夏话说就是“有术而无道”,在美学和表现形式上,与徐克这种闻名遐迩的大导演所拍摄的《剑鸣蜀山》相比,还差了一大截,由不得这些外国人不叹服。

  类似的反应还有港台地区和东南亚各国,《剑鸣蜀山》在这些地方的上映,一样是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上映半个月,这部电影的海外票房就突破了3000万美元,创下了多项华国电影在海外的记录。

  同时这股仙侠热潮甚至带动了国内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和华夏文化在海外的传播。

  仙侠主题的汉服、手工打造的汉剑、电影周边手办等商品,在海外电商平台上也是销量激增。

  华夏的传统文化似乎是在以一种更立体的形式走向世界,华夏电影除了科幻片以外,在国际市场上也因此开辟出了一条更具特色的新路。

  而当这些消息传回国内后,又再次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在激发出不少影迷观众的民族自豪感的同时,也引起了行业内部其他公司的浓厚兴趣。

  原来除了学星河集团拍科幻电影,他们还能有其他选择啊。

  至少在创作理念上,越来越多的电影人开始重新审视起仙侠、武侠、神话等传统题材的潜力。

  比如说《封神演义》,这个题材之前因为《封神传奇》这个大烂片,本来是被各大影视公司敬谢不敏的。

  但如今关于翻拍《封神》这件事情,又被好几家公司给翻了出来。

  其他公司不行,不代表他们不行嘛。

  另外《水浒》似乎也不错,毕竟这小说原著里,可不光只有造反,还涉及到了神魔道术。

  若是换个思路,未尝不能提升一下力量形式,搞出个高武《水浒》或者神话版《水浒》出来。

  另外网络小说中,也是有不少仙侠题材的,同样可以用于改编。

  像是星河集团一直拿在手里的《诛仙》,这部小说知名度不低,却又始终没被改编成小说。

  之前因为是在星河集团手里,其他公司也没在意。

  如今眼看着《剑鸣蜀山》如此之火,不少影视公司就将目光转了过来,向星河集团提出了共同开发这部作品的意向。

  反正在他们看来,星河集团如今既然已经手握【蜀山电影宇宙】这个大IP,同类型的《诛仙》多半就不在他们的开发计划中了。

  既然如此,倒不是不能试一试。

  结果也如他们所预料的那样,对于这些公司想要购买小说《诛仙》的改编权并和星河集团合作开发一事,星河集团的版权部门没有拒绝,很容易的就答应了。

  最终在经过一系列的拉扯和谈判后,最终《诛仙》的影视改编权被阿里影业以1600万的高价给买了过去,这又是让国内不少影视公司对于仙侠题材的剧本更加重视了。

  时间就这样在《剑鸣蜀山》所掀起的复古国风中来到了11月。

  月初,好莱坞漫威影业的《雷神3:诸神黄昏》在国内上映,终结了《剑鸣蜀山》热映风潮。

  但作为【漫威电影宇宙】的第十七部电影,《雷神3:诸神黄昏》已经是颓势已显,无论是电影的评分口碑,还是票房成绩,都没有那么理想。

  而到了月中,DC的《正义联盟》也是紧随漫威而来,其声势之大,几乎不输漫威的《复仇者联盟2》。

  毕竟这也算是【DC电影宇宙】第一阶段的收官之作,超人和蝙蝠侠等正义联盟成员的名气,在海外可是不小。

  不过这部《正义联盟》最终却并未能给期待万分的影迷观众们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导演的更迭让这部电影呈现出鲜明的风格撕裂,叙事节奏的失控与部分英雄个人电影的欠缺,又让这部电影变得极为臃肿。

首节上一节454/4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