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家伙整体的契约精神就很稀缺,爱占便宜,而且虽然有着大量的人口,但其国内的影视文化市场却并不怎么发达。
再加上印度的影视文化都极具特点,电影中爱掺杂大量的歌舞元素,这让他们的文化圈层自成一派,很难和其他文化形成交流。
别说是华夏电影了,就连好莱坞的影视作品,都很难打入印度市场。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印度电影人都不适合合作,就比如说这部《摔跤吧!爸爸》的主演阿米尔汗便是一个特例。
作为宝莱坞的男明星,阿米尔汗和一般的印度人不同,不仅在演艺事业上投入且专注,对于自己作品的打造精益求精,而且人品还十分不错,也具有极高的社会责任感。
在这部《摔跤吧!爸爸》之前,他就陆续出演过励志喜剧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犯罪动作电影《幻影车神3》、奇幻喜剧电影《我的个神啊》,可以说在华夏都算的上是个大明星,拥有着不低的人气,并且为广大华夏影迷所喜爱。
而他的这部《摔跤吧!爸爸》和《三傻大闹宝莱坞》、《我的个神啊》一样,也具备着一定的现实批评意义,聚焦于印度社会对于女性职业选择的歧视现象。
该片当初星河集团也是有所投资的,在印度上映后,也因为揭露社会不公而遭到了当地观众的抵制。
不过这部电影在华夏国内的评价不低,并且因为有星河集团的支持,其排片也撕到了23.3%,首日票房就拿下2500多万,上座率也是达到了21.4%,成为同日新老电影上座率之首。
之后《摔跤吧!爸爸》首周末3天票房成绩超1亿华夏币,更是打破了之前同样是由阿米尔汗主演的《我的个神啊》首周3200万华夏币的成绩,创造了宝莱坞电影在内地单周票房的新纪录。
该消息传回印度,可把那些原本抵制这部电影的观众和电影圈人士都给恶心到了。
继续抵制吧,《摔跤吧!爸爸》在华夏取得的票房成绩确实是十分亮眼,对于印度来说这是为国争光的事情,足以让他们夸耀一番。
可不抵制批评吧,这电影的内容无疑就是在朝他们某些人脸上吐唾沫。
而无论印度人心中是如何难受,《摔跤吧!爸爸》借助着星河集团的渠道,在整个东亚娱乐圈都小火了一把,最终这部电影在华夏以18.95亿票房的成绩收官,在全球更是拿下31.51亿华夏币的票房,成为近些年来票房成绩最高的宝莱坞电影。
这无疑也就进一步证明了星河集团的实力,以及围绕星河集团和华夏电影市场所建立的东亚文化圈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或许好莱坞的电影确实是能够凭借绚丽的特效场面以及大明星、大制作横扫全球。
但当华夏方面的电影工业化体系逐渐成熟,在特效技术和电影制作上逐渐追平好莱坞以后,电影的传播最终还是要回到好故事和更深厚的文化底蕴上。
在这方面,好莱坞电影天然就具备着一定的劣势,文化和思想的隔阂并非是那么容易打破的。
好莱坞想要传播他们的电影,其中的文化思想就必须得浅显直白,否则若是再深一点,东亚文化圈的国民并不一定会接受。
比如说对于家庭、父母、子女、教育等内容的看法,好莱坞很难理解东亚儒家文化圈普遍的内卷文化,东亚各国的人也很难接受美国快乐教育背后所折射的愚民方针。
星河集团这么些年的努力没有白费,而未来,随着这一批聚拢在他们周围的那些日、韩以及东南亚影视文化力量的发展,形成一个互通有无、友好交流的圈子,或许其未来也可以发挥出难以想象的作用。
而在当前,借着这部《摔跤吧!爸爸》,华国观众们也更好地了解了印度文化和社会现实,从文化交流层面来讲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华夏市场上《摔跤吧!爸爸》的反响也很是热烈,观众们评分极高,豆瓣评分高达9.2分,淘票网观众评分达9.8分。
大家被主角马哈维亚为了女儿们的未来,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将她们培养成摔跤冠军的故事所打动,感受到了深沉的父爱以及父女之间的温情。
同时,影片中女儿们在追求梦想过程中展现出的坚韧和努力也让观众备受鼓舞,很多观众表示在观影过程中“笑着笑着就哭了”、“电影中途激动得差点站起来”、“结束之后不由自主地鼓掌”。
首次影响,华影集团方面和上级部门同意了星河集团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印文化交流的建议。
至少接下来一段时间里,对于宝莱坞电影的引进限制会放宽,同时星河集团这边也会加深和阿米尔汗等亲中派电影人的合作,可以接收一部分由他考察并推荐的年轻印度电影人来华夏学习。
关于这方面,阿米尔汗在得知后也是十分高兴。
他在来华宣传《摔跤吧!爸爸》的时候,是曾到【东方星河影都】以及星河集团参观过的。
对于华夏这最为顶尖的影视制作基地,以及星河集团成熟的电影工业化体系,阿米尔汗也是表示出了强烈的惊讶和羡慕。
他表示宝莱坞的影视制作水平虽然在全球也同样知名,但近些年来其在电影技术上的发展却是已经陷入的停滞的状态。
而华夏影视制作技术的发展速度,却是令人吃惊的,如今更是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几乎可以和好莱坞相媲美,这十分值得他们宝莱坞的同行们学习和参考。
关于这一点,王皓倒是没过分谦虚。
因为不仅仅是他,就连现如今星河集团大部分的员工,对于好莱坞,也已经不再抱有曾经那种仰视和惧怕的心态了。
这些年里,在他们【星河影都】拍摄制作的好莱坞电影多了去了。
长时间的接触下来,他们也就发现,这些好莱坞同行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大家的水平差不了多少,有些技术方面的事情华夏工作人员甚至更胜一筹。
而且在华夏市场,星河集团的电影作品面对好莱坞电影也是丝毫不带怕的,不知多少好莱坞大片在与他们的竞争中折戟沉沙。
甚至于不一定是星河集团的作品,现如今一些其他的作品也能在华夏市场战胜好莱坞电影。
就比如说紧接着《摔跤吧!爸爸》上映的《加勒比海盗5:死无对证》。
作为《加勒比海盗》系列电影的第五部,这属于是标准的好莱坞大片了,电影也延续了前作的风格和剧情,有着精彩的电脑特效,但其在华夏的票房成绩也不过才11.79亿,甚至还不如《摔跤吧!爸爸》。
不过这两部电影在5月份的上映,倒是也吸引了不少观众走进影院,算是为暑期档拉开了序幕。
时间来到六月份,作为华夏暑期档的头一个月,仅仅只是个开始,竞争就已经是很激烈了。
6月2日,【DC电影宇宙】中独特的女性超级英雄《神奇女侠》上映,成为这个档期的头炮,也凭借着漂亮的女主角吸引了不少观众走进电影院,顺带着也把同期的《荡寇风云》踩在了脚下。
6月9日,以人教版英语教材角色为IP卖点,主打 80、90后怀旧情怀的校园爱情片《李雷和韩梅梅》上映。
但因为其剧情老套、演技生硬,导致口碑低迷(豆瓣4.4分),未能复制《致青春》、《同桌的你》等同类型国产青春片的成功,在与同期上映的另一部好莱坞奇幻冒险大片《新木乃伊》的竞争中被斩于马下,月内只获得1.5亿的票房。
当然,这并不是说《新木乃伊》就有多好。
虽然是作为开篇之作,承载着环球想要打造【黑暗电影宇宙】的期望,邀请了好莱坞实力派巨星汤姆克鲁斯主演,但该片在恐怖与动作元素的融合上并没有做好,以至于风格混乱,口碑扑街,在6月内的票房成绩也才4.7亿,位列当月第二。
而到了6月16日,6月的第三周,这天上映的电影直接是多达9部,其中最亮眼的还是好莱坞太空惊悚片《异形:契约》。
其首日就拿下约7200万元票房,并且也获得了不少观众的好评,但因为其延续了《异形》系列暗黑冷峻的美学风格,惊悚、血腥等元素也通过IMAX大银幕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听冲击,导致其在国内受众范围变窄,6月累计票房也才刚刚破亿。
相比之下,整个6月表现最好的,还是在6月23日上映的好莱坞科幻大片《变形金刚5:最后的骑士》。
作为好莱坞电影工业化实力的代表之一,又是超级IP的续作,凭借前作积累的粉丝基础和视觉特效,其首日票房就达到了3.5亿。
只不过成也IP,败也IP,因为续作的“套路化”叙事,很多观众也对其产生了审美疲劳,导致这部电影的票房后劲不足,口碑也开始两极分化。
而从整体来看,2017年的6月作为暑期档的预热期,其票房成绩勉强算是与去年持平。
上映的电影中,票房前7位全是进口片,国产电影最高票房的是《李雷和韩梅梅》,对抗趋势是华夏方面落入了下风。
但除了《变形金刚5》以外,其余影片的口碑和票房也均未达到预期,进口片虽密集上映,但类型同质化严重,未能激发观众持续热情。
大家对于好莱坞大片的“特效依赖症”开始产生审美疲劳,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个月竞争温和,市场整体处于“蓄力”状态,缺乏现象级的爆款。
不过六月的“蓄力”,或许也是为了下个月更好的爆发。
关于这一点,但凡只要是看过暑期档7月电影档期安排的,无论是影迷观众,还是院线发行,几乎都是毫不怀疑。
因为就在这个暑期档的7月21号,由王皓导演的科幻大片《三体1》将会正式上映,为全球知名IP【星河电影宇宙】的第二阶段【战争纪元】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第571章 上映的《三体1》
作为星河集团在2017年的重磅力作,同时也是当今世界上唯二两个最为成功的电影宇宙之一【星河电影宇宙】第二阶段的收官之作。
《三体1》所对标的,应该是好莱坞【漫威电影宇宙】的《复仇者联盟2》。
而这部电影在全球所取得的票房成绩已经达到了11亿美元,所以无论是【星河电影宇宙】的影迷,还是华夏电影官方机构,以及利益相关的院线从业者,对这部电影都抱有着极高的期望。
因为在他们看来,如果说2017年一定要出一部现象级的爆款电影,从而引爆整个暑期档,掀起大众观影狂潮的话,那么就绝对是非这部《三体1》莫属了。
甚至于网上针对这次的暑期档已经有了一些阴谋论。
因为在暑期档的6月份,挤满了数部进口大片。
《神奇女侠》、《新木乃伊》、《异形:契约》、《变形金刚5:最后的骑士》……
好莱坞大片扎堆在6月份上映,相互之间挤占生存空间,以至于票房表现全都一般般的同时。
7月份的电影院线排片表中,新上映影片38部,其中国产片33部,进口片5部。
而且这5部进口片中,也就一部《神偷奶爸3》有些竞争力,但那也是部动画片。
可以说整个7月份的电影院,完全就是《三体1》一家独大,这分明就是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在照顾王皓。
当然,也有人对此习以为常,毕竟华夏电影市场一直就有“国产电影保护月”的说法。
从2004年开始,官方针对好莱坞大片的席卷全球,就口头上下达过希望全国各院线支持国产影片的通知,每年6月10日至7月10日(或7月到8月)期间,不鼓励引进海外分账大片。
这段时间就被媒体和业界称之为“国产电影保护月”。
保护月存在的初衷,是为了完成国产片每年所占全国电影票房比的份额。
只不过就在保护月提出之后的第8年,也即是2012年,一部由华夏导演和华夏班底拍摄制作的现象级爆款电影《盗梦空间》横空出世,在当时获得了国内票房14亿,全球总票房影史第三的好成绩。
至此,华夏电影吹响了和好莱坞电影在内地甚至是东亚分庭抗礼的号角。
《飓风营救2》、《地心引力》、《超验骇客》、《战狼2》、《唐人街探案2》、《飙客极盗者》、《球状闪电》、《长城》、《魔女》、《唐人街探案3》……
正是凭借着这一部部大片,国产电影票房比例开始逐渐实现对进口影片的反超。
在胜利成果衬托下,前年,也就是2015年开始,已经被华夏电影人习惯的国产电影保护月悄然消失了。
只是到了今年,这“国产电影保护月”又被重新拿了出来,让好莱坞电影先上演了一场自相残杀的戏码,为《三体1》的上映献上一场竞技庆典。
其实真要说起来,王皓和星河集团肯定是不惧好莱坞电影的,他们对于《三体1》有着充足的信心,就算是面对《变形金刚》或者《速激》、《复联》这样的电影也丝毫不惧。
不过对于华影集团来说,这种情况完全没有必要。
特别是在询问过王皓,得知他对于《三体1》的票房成绩充满信心,又提前看过电影的样片后,他们也想助力一下这部电影再次打破华夏电影市场新的票房记录。
于是可以看到,不仅仅是好莱坞大片被挪到了6月,就连其他的国内大片也都被“劝”到了8月份去了。
整个7月,有且就只有《三体1》这一部大片。
只不过虽然所有的大片都在为《三体1》让路,但就在这部国产科幻大片上映前,还是有一部星河影业出品的小成本校园音乐片在夹缝中冒了个头,让人眼前一亮。
这部电影就是由鲍鲸鲸编剧、王冉执导,徐璐、彭昱畅领衔主演的《闪光少女》。
该片讲述了因告白受挫的“神经”少女陈惊,与男闺蜜、二次元小伙伴组成的民乐乐队大战西洋乐的青春励志故事。
作为《三体1》上映前的开胃小菜,这部电影风格清新,内容新颖,聚焦于国内极少关注的民乐题材,倒是收获了不少好评,同时也让剧中年轻的男女演员都小火了一把。
而在《闪光少女》上映两周之后,令无数【星河电影宇宙】影迷们激动的日子,总算是来临了。
2017年的7月20日,晚上8点,星河大剧院。
红毯从宽敞的大门口一直延伸到了广场上,巨大的射灯将整个现场照得亮如白昼。
无数应邀而来的明星艺人和影视圈知名人士,沿着红毯缓步前线,不时和两旁的媒体记者以及粉丝们打着招呼,享受着一阵又一阵的欢呼。
程龙、张毅谋、冯小刚、吴克波、高圆圆、徐峥……
这些人在门口的巨幅海报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后,便走进了剧院。
而等到受邀来宾进入一半后,数辆黑色轿车才载着《三体1》的主创团队停在红毯跟前。
吴晶和王智一马当先,从第一辆车中走了下来。
之后是王志文、宁理、万倩、陈坤、宋祖儿、王宝强、宋慧乔、白敬亭、石原里美、马东锡……
等到了最后,才是王皓牵着景恬压轴出场。
夫妻二人堪称是男才女貌,佳偶天成,刚一露面,就收获了最多的闪光灯,让王皓都不得不感慨,好歹没有带上他们家孩子,否则这闪光灯岂不是得把眼闪瞎了。
《三体1》的主创成员进入星河影院,也就标志着这部电影的首映礼即将开始了。
而和上一次《球闪》上映不同,这次的《三体1》首映礼那位大领导却是并未参加。
不是大领导不喜欢看《三体1》,也不是大领导嫌弃影院现场太过嘈杂。
只是因为大领导对于《三体》这部作品确实是喜欢得紧,心痒难耐的情况下实在很难忍到电影上映,于是在电影拍摄制作完成后,还不等广电那边审核,几位大领导就已经先一步看完无删减版的《三体1》了。
并且在看完之后,他们还给予了这部电影以及王皓这位导演极高的评价,称《三体1》这部电影将会是华夏现代电影史中里程碑式的作品。
而且即便是最高的几位大领导没来,今天前来支持《三体1》的宾客中也有不少大人物,让整个星河剧院的IMAX放映厅都显得蓬荜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