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05,我们的科幻电影宇宙 第427节

  错的不是他们哥哥,而是这个世界!有人看不得他们哥哥好,其他同行或者资本在买黑稿抹黑哥哥!哥哥已经很努力了,是导演在拍电影的过程中针对哥哥!

  这种失了智的言论让星河集团的舆情监控部门都感到好笑,而吴某凡不出来管管他的狂风,更是让人难评。

  只能说一粉顶十黑,这下吴某算是将《西游伏妖篇》剧组都给得罪了,在电影接下来的宣传物料中都减少了他的出现频率。

  而《西游伏妖篇》的混乱的宣传情况,无疑就导致这部电影在春节档后续几天的票房成绩持续走低,电影排片自然也就同步缩减。

  大年初二,《唐人街探案3》电影票房报收4.69亿,实现票房逆跌。

  《功夫瑜伽》票房1.26亿,成绩不好不坏,维持原样。

  《西游伏妖篇》票房1.13亿,口碑和成绩双双下跌,已经从单日票房第二落到了第三,还要位于《功夫瑜伽》之后。

  大年初三,《唐人街探案3》票房继续领跑,收获4.1亿,不到三天时间就累计票房破10亿,又再次刷新了内地票房记录,堪称是一骑绝尘,直接剑指40亿。

  而《功夫瑜伽》和《西游伏妖篇》单日票房基本已经稳住,但是整个春节档已经进入了赢家通吃的局面,在票补规模小范围缩减的情况下,大部分观众都是宁可等着看《唐探3》,也不看其他电影。

  对此《唐探3》的一众主创们也是喜笑颜开,在进行宣传活动时也是格外卖力。

  而且星河影业在电影的商业化运营上早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宣传这一块更是各种手段齐施。

  除了路演、上电视节目、抖音切片以外,星河影业还以内部人士的口吻偷偷对外放出消息,说是《唐探》系列当初只和白敬亭签了三部电影的合约。

  也就是说这部《唐探3》是《唐探》系列的最后一部作品,同时也是秦枫在大银幕上的最后一次露面。

  对此观众们一开始是不信的,毕竟《唐探》三部的票房成绩是节节攀升的。

  以这件世界上影视公司的尿性,一个电影系列在还具备生命力,并且如此吸金的情况下,很少有人会选择不拍续集。

  《变形金刚》后面拍得那么烂不也要继续拍吗。

  但在一次路演采访时,记者向白敬亭就这个问题进行求证,他却是并未正面回答,而是希望观众们能够到电影院里多多支持秦枫。

  这话一出,几乎就是在默认网上的留言了,顿时引起轩然大波。

  毕竟《唐探》三部曲上映以来,还是积累了不少的影迷,同时秦枫和唐仁这对奇特的侦探组合,也拥有了不少粉丝。

  所以当这个消息确定下来后,立刻就引起了不少粉丝的抗议。

  他们表示还想在大荧幕上看到“唐探组合”,而在剧组和星河影业没有回应后,这些人又开始自发的支持《唐探3》,想要用更好的票房成绩和利益促使星河影业不要放弃这个项目。

  如此在过了一个星期后,星河影业才出来辟谣,表示《唐人街探案》系列虽然确实不会拍了,但“唐探组合”还是会继续出现在【星河电影宇宙】当中。

  同时《三体1》也顺势公布了秦枫和唐仁的角色海报,又吸引到了不少的流量。

  也就在春节档的电影如火如荼地上映之时,华夏娱乐圈开年还迎来了两个闹剧。

  首先就是神剧《孤芳不自赏》遭遇“抠图门”。

  据说在拍摄这部剧时,大宝贝查出怀有身孕,为了保证安全,于是剧里所有和她有关的戏份都被导演安排在绿幕中拍摄,然后再后期用抠图特效融入到剧情当中。

  只不过《孤芳不自赏》的剧组没有找星光幻彩啊,也不知他们从哪里找的特效公司,这抠图的效果放出来就非常不尽人意。

  整部剧中,最让网友们印象深刻的,就是大宝贝的杀头戏,没有正脸镜头还好,只要切到正脸,便立马变成画面抠图,简直是离谱。

  对此网友们大加吐槽,表示像大宝贝这样的明星明明拿着高昂的片酬,结果却还这么不敬业,真真是令人反感。

  甚至于在这部《孤芳不自赏》播放后,还出现了“水军讨薪”的闹剧,其官博一夜之间成为水军讨薪的阵地,将开播以来一直争议不断的《孤芳不自赏》再次送上了头条。

  而相比于《孤芳不自赏》的闹剧,另一件事情星河影业这边可就没办法看热闹了。

  就在二月初,星河集团的签约导演陈思城被狗仔爆料,其一个人从KTV带回了一名白衣女子,两人一起返回酒店。

  而在两个半小时后,又有一名女子进入房间,两女一男,引发人们的无限遐想。

  有网友调侃,他们可能是在打扑克斗地主。

  但调侃归调侃,

  甚至就连王皓也听说了这个事情,专门给经纪部门的负责人打了个电话。

  “所以这个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

  “那个爆料的狗仔呢?”

  “《误杀》后期制作完成了没?”

  “那边是个什么想法?”

  “哎,你们联系公关部,尽量将这件事的影响降到最低吧。

  公司就不要插手了,让他们夫妻俩自己去处理。”

  王皓挂断电话,只觉得这公司大了也不好,而且那些签约的明星艺人和导演一个个都不是省心的主。

  不光是这个陈思城,《唐探3》如今热映,男、女主演之间,女演员之间,也都开始出现了竞争和拉扯关系。

  这其中尤其以白敬亭和宋祖鹅两个人闹得最厉害,虽然他们都是星河集团的签约艺人,而且还不是同性,在资源上没什么可竞争的地方,但两人就是相互看不惯,同时还放任自己的粉丝在底下对线。

  对此星河集团的经纪部门也没办法,只能私底下警告他俩不要在电影热映时把事情整得太难看。

  不过这些小波折和小新闻,都掩盖不了《唐人街探案3》票房一路走高,在上映第三周后,就正式突破了40亿大关,顺利成为华夏影史上第二部40亿票房的电影。

  这个破记录的速度,甚至比当初的《球状闪电》还要更快一些。

  不过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唐探3》的票房潜力也同样是到了头。

  下一个票房记录,或许只能寄希望于王皓的新电影《三体1》来打破了。

  但无论如何,《唐探3》的成功无疑是为2017年的华夏影视圈开了一个好头。

  在电影《唐探3》的庆功晚宴上,王皓也是这般说的,表示华夏的影视文化产业未来必然将会更加蓬勃,更加繁荣。

  只是这市场究竟是否能够如他所说的那样继续繁荣,还犹未可知。

  毕竟娱乐圈中。

  再加上某些演员明星的天价片酬惹人非议,上级部门的监管也在收紧,影视圈的未来还真不好说。

  不过对于根基扎实的星河集团来说,这都只是些许风霜罢了。

  甚至于影视寒冬的到来,说不定还会利好星河集团的业务。

  毕竟风口上猪都能飞上天,可只有潮水退去才知道谁是在裸泳,这个时候恰恰就是赢家通吃的最好时机。

  而且发展到现在,星河集团也早就已经不是一家简单的影视公司了。

  【星河电影宇宙】、【东方星河影都】、电影工业化体系、淘票网、抖音……

  十多年的奋斗与努力,还有梦想和先知先觉,以及上下一心,铸就了这个盘踞东亚,足以和好莱坞六大相媲美的文化帝国。

第566章

  “王董,这是我们星河影业今年的工作计划。”

  “王董,这是我们院线部门今年的收购计划。”

  “王董,这是……”

  开年之后,春节档期的《唐探3》上映虽然是星河集团较为重要的一件事情,也获得了王皓的大量关注,但整个集团公司的业务同样占据了王皓这位董事长不少的精力。

  各个分公司2016年的工作总结堆到了他的案头,2017年的工作规划在一场场会议中被确定。

  这其中公司六大部门(财务部、法律事务部、社会关系事务部、政府关系事务部、人力资源部和资金运作部)的运转依旧且不提,五大业务群中,【资产管理业务群】和【传媒发行业务群】的工作将会是星河集团今年的重点。

  星河集团的【资产管理业务群】主要是负责集团公司名下的各种固定资产,包括星河物业、【星河影都】产业园、星河购物广场等。

  而今年他们还将会新增加一个院线业务。

  在经过一段时间拉锯式的谈判后,星河集团总算是以20.6亿加上部分股权置换的方式,从橙天嘉禾手中收购了他们的院线业务,将之改名成了“星禾院线”。

  至于橙天嘉禾,在星河集团的帮助下,也完成了轻装上阵的转变,成为一家纯粹的影视投资制作公司,未来继续与星河集团进行合作,借用武克波本人在东瀛商界的影响力,去开拓东瀛文化市场。

  手头上有了院线,星河集团的业务模式也算是补足了一块短板。

  虽然这条“星禾院线”还很弱小,影院与荧幕数量在国内院线中排名靠后,内部设施老旧,员工也业务能力较差,但这些在星河集团这里,都并不是问题。

  院线和银幕数量较少?

  马上万达方面就将面临危机,星河集团对万达院线的觊觎可不是一两天了。

  至于说设施老旧,这事有钱就能解决。

  不过星河集团虽然有钱,却也不会就这么大撒币。

  在接手橙天嘉禾院线,改组星禾院线的同时,对于该院线内部的梳理和管理团队的大清洗也在同步进行。

  像这种业务已经完全做烂的公司,其管理团队肯定是存在极大问题的,光是给他们调几个新领导,根本就不起作用。

  有时候里面甚至都是老油条,调新人过去还有可能被他们给带坏,所以星河集团这边直接查账,先是将一部分有问题的院线管理者给开除,然后放任一部分想走的员工自行离开,最后再从集团其他公司抽调人手,组成新的院线管理团队。

  有了新的管理团队,这之后,才是对原橙天嘉禾院线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

  而除了院线短板的补齐和发展以外,星河集团【传媒发行业务群】的抖音APP,也是公司接下来几年里的重点项目,其重要程度甚至可以比肩【星河电影宇宙】。

  在前期上线超半年的这段时间里,抖音始终是把重心放在了产品的打磨上。

  对用户体验进行优化,提升软件性能,积极融入市场,在不断提升视频清晰度和质感、优化视频加载和播放流畅度的同时,抖音也在不断完善推荐算法,摸索传播者和受众的特点与关系,不断调适产品的核心功能。

  在这个过程中,星河集团过往与OPPO、大疆、索尼等公司合作的技术积累,也都应用在了对抖音的优化上。

  特别是拍摄滤镜和画面优化,还有贴纸、背景替换、抠图、剪辑等有趣的后期特效,都大大增添了抖音的可玩性和趣味性,吸引了不少用户,也降低了大众参与进来的门槛。

  到了这个时候,也就是今年,星河集团对于抖音的发展,已经从对产品的打磨转移到了产品的传播上。

  未来数年里,抖音的主要精力都将会放在扩大市场份额上,和那些同行们进行竞争。

  这方面他们最大的对手就当属快手了。

  按照下面部门汇报给王皓的数据,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短视频市场上快手的市场渗透率始终是一马当先,其市场渗透率几乎是相当于其他所有同类APP渗透率的总和。

  而且快手在短视频行业的根基也很是扎实,从2013年开始做短视频社交算起,到今年2017年,快手已经在这个领域沉淀了四年之久,如今用户已经逼近6亿。

  由此可见,此时的快手已然是非常强大了,抖音的体量在它面前并不占据优势。

  不过既然想要占据短视频这个移动互联网的流量入口之一,星河集团在发展抖音时,自然也是对快手这个最大的拦路虎进行过深入细致的分析。

  在研究过后,他们也就发现,此时的短视频老大快手并非坚不可摧,体量如此巨大的它也同样存在着某些问题。

  毕竟移动互联网的短视频领域,此时也是个新鲜事情,甚至于华夏和欧美等地都处于同步发展阶段,并没有可供借鉴的地方,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移动短视频的业务该如何发展?哪个方向是对的?它能遵照传统视频业务的模式吗?

  这些大家都只是有一个大致的判断,所以各家在移动短视频业务的发展方向上也是各不相同。

  例如快手就一直遵循去中心化的发展方式,既不会给用户贴标签,也不怎么刻意优待红人,一切视频的展现都是以机器算法完成,不忽略每一个普通人,让任何人都有同等的曝光机会。

  这延续的其实还是他们过往那一套社交模式,打造的其实是个短视频社交平台,就连广告喊的也是:

  生活没有高低,每个人都值得被纪念。

  那这样自由发展的社区会呈现出什么样子呢?

  整个华夏的社会百态都浓缩在快手上,以前从来没有机会露面的三四五线的农村人在这个短视频里随处可见。

  于是快手被打上了“俗”和“low”的标签,成为了精神小伙和社会摇的表演场。

  “根据调查我们发现,因为快手的算法特质,很多城市人、有文化的人,尤其是新兴一代关注时尚与潮流的年轻人,对这个‘低俗’软件是带着排斥心理的。”

  星河大厦的2号会议室里,抖音APP的技术副总裁杨震远如此对王皓说道。

  这位毕业于北航计算机系的大才,原本就职于百度,在2005-2014年的9年间,主要负责搜索架构。

首节上一节427/4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