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部《球状闪电》不同,得益于同名原著,这部电影中有着大量的硬核科幻元素。
像是“宏电子”、“量子空泡”、“宏聚变”等等词汇,并不仅仅只是作为这部电影的一个点缀,而是真正以理论的形式,出现在电影的低沉架构中,和电影的故事有机结合在一起,做到了科幻理论为电影而服务。
这一点别说是国内的电影了,就连国外,都很少有科幻电影能够做到这一步,这已经是达到了经典科幻电影的标准,足以在世界科幻电影史上留下它的名字了。】
……
网络上夸赞《球状闪电》的影评不在少数,然而文艺作品这玩意,同样也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或者是喜欢。
随着这部电影的热映,影响力迅速增加,相对应的,电影中的很多内容自然也刺激到了某些人。
特别是《球状闪电》这部电影里有些情节还十分敏感,即便这部电影尚未在海外发行上映,一些家奴也是在网络上开始有针对性的抹黑、批评起了《球状闪电》。
【我一直都说,你搞电影就好好搞电影,不要乱掺和。
你想干什么?你就是一个拍电影的,你懂什么国家大事?】
【还是王导本事大。】
【总感觉《球状闪电》这么拍有些不妥,中美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处于一种友好的状态。
在当今世界,交流、合作、共赢才是大趋势。】
赞扬与批评纷纷扰扰,但这对于《球状闪电》这部电影的成绩,却是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今时不同往日了,随着科技的发展,像是电影宣传这种事情,也有了新玩法,过去那些新闻媒体和专业影评人,早已丧失了对于影视作品口碑的控制力。
自媒体以及各大网络平台,才是新时代下影视产品的宣传阵地,大众有了自己的发声渠道,这也意味着网络上的信息纷纷杂杂,意见领袖再也难以出现,水军成了电影作品最好的互联网宣传方式。
星河集团自然是有着自己专业的网络宣传团队,这可是从零几年就开始组建的一支秘密队伍。
有他们在,网络上那些针对《球状闪电》的闲言碎语,就根本没有丝毫威胁可言。
《球状闪电》上映第四周,第22天,单日票房7千万,累计票房36.4亿。
第23天,单日票房依旧7千万,累计票房37.1亿。
第24天,单日票房6千万,累计票房37.7亿。
第25天、第26天……
终于,就在第28天的上午11点,《球状闪电》累计总票房成功突破40亿华夏币,成为首部票房破 40亿的国产电影。
这个数字,无疑再次拔高了国产电影票房的上限,对于整个华夏电影市场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好消息。
也就在《球状闪电》的总票房突破40亿没多久,还发生了一件趣事。
主要是有国内的网友将《球状闪电》的一些切片剪辑了一下发到外网上,其中那部分电影片尾大战的内容,在外网惹出了不少笑话。
毕竟外国人中也有傻子,还真就信以为真,以为两国之间的战争爆发了,同样也是跑到超市里进行大采购,还有人在网上信誓旦旦的说华夏获得了外星科技,发明了新武器。
甚至于这个事情愈演愈烈,在最近的一次记者会上,还有国外记者就《球状闪电》的内容提出问题,询问对于电影中部分情节的看法。
“首先需明确,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创作,与现实存在本质差异,还是不要混淆。”
第531章 拍电影得有文化
外交部门就《球状闪电》电影相关问题的发言,犹如从官方层面为这部影片树立起一块金字招牌。
这一举措不仅意义非凡,还意外地给电影市场带来了积极影响,使得《球状闪电》在周末两天的票房成绩实现了小幅度回暖。
只可惜此时的票房波动已然难以再吸引王皓过多的关注了,毕竟如今国内的单片票房潜力也就40亿,《球状闪电》后续想要突破到50亿,可能性有,但不多。
所以这部电影放映至当下,已彻底步入尾声。
在成功举办票房突破 40亿的庆功会后,王皓便将后续的收尾工作放心地交给了星河影业,而他自己则是全身心投入到更为重要的事务之中。
比如……他个人的下一部新电影项目。
《球状闪电》确实斩获了相当不错的成绩,但它仅仅是【星河电影宇宙】系列中的一部作品。
整个【科幻电影宇宙】,目前才进入第二阶段的后半段,后续还有漫长的第三阶段、第四阶段,甚至可能还有更为深入拓展的第五阶段。
对于已年过三十的王皓而言,别看他还年轻,肩头的任务也依旧繁重,远未到能够松懈和休息的时刻。
好在星河集团精心打造的电影工业化体系现已完全成熟,王皓的新电影早在去年就已正式立项,并顺利进入前期筹备阶段。
他在忙于《球状闪电》之时,也始终密切关注着这个项目的每一个动态。
目前项目一切进展良好,正稳步向前推进。
剧本设定方面,创作部门精心打磨,力求每一个情节、每一句台词都能尽善尽美,同时也要和前面电影宇宙的其他作品产生联动。
道具制作方面,团队成员依据科幻设定,精心雕琢每一个道具的细节,使其既符合电影中的科技感,又具有视觉冲击力。
特效设计更是汇聚了顶尖人才,致力于打造出令人惊叹的视觉奇观。
还有电影风格得确定,人员档期的调整与选角工作,这些也都在团队成员的忙碌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每一个环节都在为新电影的成功奠定坚实基础。
至于说王皓的新电影是什么?
像他这样的国际大导演,国内的地位也摆在那里,一些小项目,即便是涉及到【星河电影宇宙】,也已经无需他插手,自有公司内部的新人导演出马。
这也算是他们公司内部的一个培养机制,给予新人更多的机会。
就好像现如今的郭凡、陆阳、李魁这些人,都在这样的机制下锻炼成长起来了。
所以,需要王皓亲自操刀拍摄的电影,必定是大制作、大场面,并且涉及整个电影宇宙核心剧情的关键节点。
如此一来,下一部作品的名字便不难猜测了。
没错,王皓接下来即将着手拍摄制作的新电影,正是无数影迷们心心念念,同时也是整个【星河电影宇宙】第二阶段的收官制作《三体》!
更准确地讲,应该是《三体1》。
其实,关于这部电影,在此之前,刘慈欣的同名小说就已经先一步问世了。
毕竟王皓的【科幻电影宇宙】,根基便是建立在大刘的《流浪地球》和《三体》之上。
所以即便王皓先一步弄出了【科幻电影宇宙】的概念,这概念和大刘的构思有部分重合,他也无意侵占大刘的荣誉。
谁让《三体》系列小说在华夏科幻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意义呢。
故而在当初理顺【星河电影宇宙】的时间线和大体剧情后,星河集团便授权刘慈欣将相关内容整理并出版了《三体》系列小说,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算是【星河电影宇宙】官方衍生的同人作品。
当然,【星河电影宇宙】的影迷们完全不必担心小说的出版会涉嫌剧透,从而削弱电影的吸引力。
电影和小说,终究是存在着本质区别。
未来【星河电影宇宙】的发展,大体走向或许与《三体》系列有些相似,但在许多地方,还是要以电影特有的形式进行艺术加工。
而且王皓自己也是充满自信,他坚信《三体》小说能够吸引观众,【星河电影宇宙】同样也能凭借自身魅力,牢牢抓住观众的心,两者非但不会冲突,反而有可能相互促进。
况且他们的电影,也从来都不是依靠藏着掖着的剧情来作为卖点。
是的,没错,点的就是你漫威,一天到晚就喜欢放假消息出来耍影迷玩,很有趣吗?
Look in my eyes,tell me,why?Why?
【星河电影宇宙】的作品就截然不同,走的是堂皇大气的正道,依靠的是顶尖的特效技术,深刻的科幻理念,深厚的家国情怀以及灾难背景下的宏大叙事。
经过这十年的辛勤耕耘与发展,如今的王皓,已然彻底具备了国际大导的非凡气魄。
什么斯皮尔伯格,什么卡梅隆,什么卢卡斯,什么诺兰,在王皓眼中,不过是被好莱坞和美利坚单极霸权思想束缚住的人物罢了。
论宏大叙事,王皓可丝毫不虚他们。
懂不懂“饱和式救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含金量啊!
看看那最富盛名的《泰坦尼克号》,小情小爱。
看看那什么《星球大战》,“我是你爸爸”尴尬不尴尬,银河尺度的史诗破格成烂俗家庭伦理剧。
还有那什么《阿凡达》,不就是外星侵略者迷途知返,帮助土著保卫家园吗?也不知印第安人看了是何感想。
诚然,王皓也不否认好莱坞在特效技术以及某些人文思想表达上的艺术性,那些知名大导演的很多作品也确实有值得借鉴之处。
像是《大白鲨》,像是《侏罗纪公园》,像是《泰坦尼克号》背后的电影工业化,还有《终结者》的液态机器人和《阿凡达》的3D特效。
但这些绚丽的外衣,依旧无法掩盖美国文化底蕴浅薄所导致的创作上限偏低这一事实。
美利坚建国才多少年,能有多少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到了王皓如今这个位置,操盘过【星河电影宇宙】这样庞大的项目之后,他深切地领悟到,影视作品所展现的,绝非仅仅是艺术和思想,更是深层次的民族文化。
一个国家历史文明短暂,文化底蕴浅薄,那么它的文艺作品大多也会趋向于浮华,少了一种底蕴和生命力。
就像詹姆斯卡梅隆等好莱坞大导演,当创作达到一定层次后,便遭遇了难以突破的瓶颈。
这个时候该怎么办?要么寄希望于自身的文化、科技形成突破,要么就是从过往的文化中汲取养分和力量。
可美国这片土地上,又能有多少可供挖掘的文化养分呢?他们倒是想挖掘欧洲文化,从罗马古希腊和文艺复兴中汲取力量,也拍了不少欧洲的史诗作品,但终究是因为移民国家的本质差了一点。
贫瘠的土壤,终究难以孕育出灿烂的花朵。
所以好莱坞的那些大导演,一旦触及到创作的天花板,便很难再有令人惊艳的作品问世,只能在家和爱之中打转。
这倒是和华夏历史中的晋朝失了”忠信“,只能”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有些类似了。
然而华夏却是截然不同。
5000年的绚丽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这无疑是老祖宗们留给王皓等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
也唯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基石,才能承载起“人类命运共同体”这般大气魄、大格局的思想。
这种思想并非是凭空产生,它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能够追溯到“大明山河永在”的不屈,追溯到“大唐万邦来朝”的辉煌,追溯到“秦汉大一统”的磅礴,甚至能追溯到上古周天子垂拱而治的盛世,追溯到炎黄禅让的佳话。
美利坚有这样深厚的文化底蕴吗?他们也只能拍拍希腊、罗马的故事聊以慰藉了。
所以,王皓根本无需担忧《三体》系列小说先一步出版会带来不利影响。
【星河电影宇宙】所蕴含的华夏文化和精神,自会吸引无数观众投身其中。
而且《三体》系列小说的出版,还有另外一个显著好处,那就是进一步推动了【星河电影宇宙】在世界范围内的名气和影响力扩散。
和王皓前世一样,大刘所写的这个《三体》系列,一样也有三部。
分别是由《三体1:地球往事》、《三体2:黑暗森林》和《三体3:死神永生》组成。
这其中第一部《三体1:地球往事》于2007年6月份,随着王皓在魔都电影节上正式宣布【星河电影宇宙】的存在而出版发行。
之后第二部于2009年3月首次出版,第三部则在 2011年6月出版。
起初,《三体1》小说还需要凭借星河电影宇宙在影视文化领域的强大影响力,才能获得极大的关注。
然而真正的金子是藏不住的,随着后续《三体2:黑暗森林》和《三体3:死神永生》的出版,观众们看到了另一个《三体》宇宙,同时也重新认识了大刘。
随着这《三体》系列小说的阅读人数越来越多,特别是在读者们领略到“黑暗森林理论”、“人类不感谢逻辑”、“降维打击”后,大众对于《三体》系列小说的认知,就彻底和【星河电影宇宙】区分了开来,认识到这是完全不输于【星河电影宇宙】,有着自己独特价值的顶尖科幻作品。
甚至于不光是读者们,就连许多知名人物和创作者也对《三体》系列小说赞不绝口。
2008年8月,《三体1》荣获第十九届华夏科幻文学银河奖科幻特别奖。
2011年7月,《三体2》荣获第二十二届华夏科幻银河奖特别奖。
2012年12月,《三体3》荣获第三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金奖。
此外还有第一届西湖类型文学双年奖金奖,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科幻文学奖。
也就在去年,《三体》还获得了2014年度美国奇幻科幻协会星云奖长篇小说类提名、2015年度普罗米修斯奖最佳小说奖(提名)、轨迹奖科幻小说类(提名)和约翰W坎贝尔纪念奖最佳科幻小说(提名)。
另外更是正式获得了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奖,该奖项被称为科幻界诺贝尔,这也是亚洲作品首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