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05,我们的科幻电影宇宙 第357节

  而且星斗文化以及背后的星河集团,目前已经是国内最好的影视公司了。

  无论是从背景、资源,还是从福利待遇上来说,都已经远远强于其他家。

  在这种飞速上升期选择下船,那才是真的傻。

  所以虽然稍有小小的波澜,星斗文化的业务依旧还是在正轨之上。

  时间就这样来到了四月,《唐探2》下映之后,电影市场的热度迅速退去,三月份并无什么大片接档,大众们也脱离了春节假期的悠闲,开始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

  【东方星河影都】又变得热闹起来,十几个摄影棚里,每天都有国内外的剧组在此开工,天南地北、国内国外的明星艺人,在此都是随处可见。

  而在【东方星河影都】隔壁,属于【东方乐园】的巨大工地里,建筑工人们也是依旧热火朝天的忙碌着,各种建筑机械毫不停歇,加班加点地投入到生产建设中。

  王皓大部分的精力,依旧是放在了《球状闪电》的幕后工作上。

  与此同时,有关于他下一部《三体1》的立项,也被提上了日程。

  是的,手头上的电影还没制作完成,王皓的新电影已经要开始筹备了。

  没办法,谁叫星河影业上市后,规模日益膨胀的情况下,手头的资金实在是太过充裕了呢。

  大家(股民)争着抢着往里面送钱,就盼着王导多拍好电影,又怎么能辜负他们的期待呢?

  关键《三体1》的拍摄任务和制作难度也不低,毕竟这可是【星河电影宇宙】第二阶段【战争纪元】的收官之作,真要横向对比,那这就是【漫威电影宇宙】的《复仇者联盟》。

  光是电影的前期筹备阶段,星河影业的项目策划团队预计都得需要一年的时间。

  所以《球闪》拍摄制作团队的几个主要负责人在休息了大半个月后,很快就又被叫了回来,和编剧部门的《三体1》小组一起,负责起了王皓新项目的前期筹备工作。

  等王皓那边忙完《球闪》的事情,再把婚一结,估计《三体1》也能丝滑接手了。

  而除了《三体1》的立项以外,星河影业乃至是星河集团2015年的新项目还有不少。

  首先是影视方面,星河影业2015年待播的电影还有八部,上映周期几乎完全覆盖了这一年的每个月份。

  再多的话,星河集团的制作能力倒是还最够,但国内电影市场大盘就这个体量,片子上映多了,档期间互相冲突,反倒是有些不划算,一年上映10部左右的电影,刚刚好。

  即将上映的电影有十部,星河集团旗下几个电视剧部门待播的作品也是不少,足有八部之多。

  这其中像是《花千骨》、《暗恋橘生淮南》、《失恋33天》、《灵魂摆渡》等等,都是公司之前收购的IP改编而来的作品。

  另外属于【星河电影宇宙】的《高台桌》和《鬼吹灯》,更是电视剧部门的重点项目。

  前者串联着《飓风营救》、《机械师》、《王牌特工》和即将上映的急速追杀。

  后者更是深入挖掘这个世界过去的秘密,将会大大拓展【星河电影宇宙】在时间尺度上的边界。

  互联网上,对于《鬼吹灯》这多部连拍的系列网剧,因为有同名小说的爆火,其热度和期待度甚至还超过了王皓的《球状闪电》。

  按照公司内部数据部门的预测,等到这部网剧播放时,说不定都能为星空视频网的会员购买率提升15个左右的百分点。

  待播的影视作品不少,2015年星河集团将要投资制作的影视作品同样很多。

  其中属于【星河电影宇宙】的电影就有六部,除了王皓的《三体1》这个第二阶段收官之作以外,还有《魔女》、《王牌保镖》、《升级》、《长城》和《狂暴巨兽》这五部作品。

  另外不属于【星河电影宇宙】的电影也有三部,有一部电影最为特别,就是根据印度摔跤手马哈维亚辛格珀尕的真实故事而改编的一部体育电影《摔跤吧,爸爸》。

  目前该项目才刚刚有个计划,后期或许将会与印度知名影星阿米尔汗进行合作洽谈。

  这也算是星河集团在借助开放内地影视市场的便利,逐渐巩固中、日、韩三国的电影市场后,向亚太地区其他国家市场进行开拓的一种尝试。

  电影以外,星河集团今年参与投资或是自家制作的电视剧也是快接近10部了。

  《盗墓笔记》、《伪装者》、《欢乐颂》、《北上广不相信眼泪》、《亲爱的翻译官》、《如果蜗牛有爱情》……

  这其中好作品不少,一般的作品也有很多,星河集团如今体量大了,王皓倒也没那个精力对所有项目都一一进行审核。

  好在公司的项目审核部门框架搭得好,就算没王皓,他们不一定能每次都挑中爆款,但也能保证项目作品的下限。

  当然,影视项目虽然是星河集团的重中之重,集团2015年其他的文化项目也有不少。

  像是游戏、小说、漫画等内容,都有充分的计划,公司可以说是全方位发展。

  就比如说漫画,星河漫画网过年的时候就在自家网站挖掘到了一个优质的漫画作品。

  这部作品以华夏的传统道家文化为核心,魔幻异人为题材,名字就叫做《一人之下》。

  不过它也只是刚刚冒头,算是被列入了网站的优质新人项目中,属于是关注对象。

  而对于集团下面各分公司的业务,王皓也是多少给予了一定的关注,有时候看到某些熟悉的作品或是还不错的新人,他也会做出批示或是提点,算是展现自家超越时代的长远眼光以及强化自家能识人用人的美名。

  关于这一点,星河集团从上到下,对于王皓都是十分佩服的。

  不说别的,就在这个4月份的中旬,经由王皓提拔上来的年青导演路阳的电影作品《绣春刀》,正式上映了。

  该片作为国内已经势弱的古装武侠电影,在和好莱坞系列电影大片《速度与激情7》同档期上映的情况下,依旧是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成功咬下一部分排片和票房。

第488章

  作为一部古装武侠电影,《绣春刀》在题材上,无疑是极其吃亏的。

  虽然武侠在国内有不少受众,但该题材在大银幕上的表现能力,已经随着特效的长足发展而少了许多吸引力。

  毕竟人家都已经在天上飞来飞去,抬手射出激光和火焰了,你还在地上舞刀弄剑,着实是有些不够看。

  所以细数最近几年的武侠电影,除了徐克徐老怪的《龙门飞甲》收获了5亿票房以外,其他皆不值一提。

  不过《绣春刀》本身质量也不差,而且说它是武侠片,其实更像是武侠电影和历史电影的融合,讲的是明末崇祯年间,锦衣卫三兄弟奉命追杀魏忠贤,最后却卷入到一场宫廷阴谋当中的悬疑故事。

  这种题材就足以吸引更多对历史感兴趣的男性观众了。

  再加上其制作公司是星河影业,发行公司是淘票网和华影集团,这就比其前世所享受到的宣发待遇强上不知道多少。

  所以即便是和《速度与激情7》同期上映,绣春刀也是抢下了23%的排片,并且场次也都还不错。

  如此配合着星河系的明星宣传攻势,以及点映场积累的良好口碑,《绣春刀》上映首日,就拿下了3600万华夏币。

  这个成绩,已经超过了徐克的《龙门飞甲》,成为国产武侠电影新的首日票房标杆。

  而比《绣春刀》早上映5天的好莱坞大片《速度与激情7》,在占据近60%排片的情况下,面对《绣春刀》的冲击,其当日票房成绩也略有下降。

  这无疑就给予了陆阳和《绣春刀》剧组主创们更大的信心,他们自然是开始加紧进行路演宣传工作。

  如此接连几天,《绣春刀》票房走势良好,虽然次日受《速激7》压制,上座率略降,票房只有3200万。

  但很快,随着豆瓣和淘票网的评分系统开启,《绣春刀》也凭借着8.5的开分成绩,在《速激7》的压迫下,票房成功反弹,单日突破了4000万。

  紧接着,与星河集团“交好”的影评人和媒体也是前来助拳,盛赞该片是“武侠片复兴之作”,口碑发酵带动观影热潮,最终《绣春刀》首周累计获得了2.23亿的好成绩。

  这个成绩相对于电影本身包含宣发在内的6000万成本,无疑是已经进入了盈利阶段。

  听闻这个消息的陆阳导演自然是大松了一口气,路演时脸上都充满了笑容,其他作为主演的张震、景恬、王千源、李东学、聂远、金士杰等人,也很是开心。

  之后第二周,《绣春刀》的票房表现依旧不错,属于是缓慢下跌状态。

  同时其片中有关于明朝的服化道细节和当时的社会风貌,也成为了社交媒体上的热议话题。

  毕竟随着国力的提升,“汉服”这个元素也愈发被国民们接纳和喜爱。

  而说到“汉服”,明制服饰无疑是绕不开的,特别是《绣春刀》电影里,身为女主的景恬几乎是每个镜头都会换一套服装。

  特别是那个马面裙,景恬在跟随剧组路演宣传时,那也是时常穿在身上,并且凭借交领塞马面这种大方、简洁又贵气的装束成功出圈,在社会上成功引起了一波马面裙的潮流。

  在这些场外因素的影响下,《绣春刀》第二周也是顶着《速激7》的压力,再次轰下1.8亿票房。

  之后第三周、第四周,《绣春刀》依旧是极其顽强,凭借着差异化优势在《速激7》的身边活得十分滋润。

  最终等到电影下映时,《绣春刀》凭借着6.1亿的好成绩,顺利成为了国内武侠电影这一单一类型片的票房冠军。

  至于说《速激7》,因为有《绣春刀》的干扰,相比于其前世内地24.26亿的票房成绩,这次它只能望20亿而叹气了。

  当然,即便还不到20亿华夏币的票房,这也已经足以让该片的制作方环球影业感到开心了。

  毕竟这电影的全球总票房也不过才15亿美元,仅华夏的票房成绩就超过了总成绩的1/5好,足以说明华夏的电影市场是有多么大。

  如此自然也就导致了好莱坞的各大片商愈发重视起华夏市场,顺带着他们也开始重视和尊重起星河集团这个华夏的地头蛇了。

  也就在4月份《速激7》迅猛疾驰,《绣春刀》刀剑起舞的时候,华夏娱乐圈里也发生了一件大事。

  说起来这件事也与王皓有着不小的关系。

  原来就在去年的5月底,台省作家琼瑶正式起诉知名青年编剧、制片人于正,以及湖南经视、东阳欢娱、万达影视和东阳星瑞。

  为什么起诉于正和这四家公司,就因为于正未经琼瑶许可,擅自采用其创作的电视剧剧本及同名小说《梅花烙》中的核心独创情节进行改编,创作了电视剧剧本《宫锁连城》并将其拍摄出来播放。

  这案子倒也不复杂,到了2014年底,上京市这边的法院就对此案进行了宣判,判决《宫锁连城》确实是侵犯了《梅花烙》的改编权,于正被要求向琼瑶公开赔礼道歉,五家被告则共计赔偿500万元。

  证据确凿,于正却表示不服,并且提起上诉。

  至于赔偿琼瑶和公开赔礼道歉,那于正肯定是不可能做的,直接就玩起了消失。

  一般来说,抄袭这种事情,在影视圈子里还是很常见的,华夏这些年经济是发展了,但在知识产权的保护上,终究还是有些不够完善,让很多人钻了漏洞。

  像是于正这次的抄袭《梅花烙》,还有以前的郭敬明抄袭案,法院也判了他们必须在媒体上公开道歉。

  但被告人员往往就是装聋作哑,一直不道歉,到最后事情渐渐淡了,也就不了了之了。

  可琼瑶老太太认死理,就是犟啊,于是在有心人的指引下,她就找上了星河集团,不,应该是和星河集团有着深厚联系的“创作者联盟”。

  这是王皓在六、七年前就创立的一个民间创作者组织,一开始组织的主要成员是星河集团下属的编剧,以及京影学院毕业,在业内从事编剧这一行的师兄师姐们。

  虽然该联盟和编剧协会在职能上有着一定的重合,但国内的协会,很多人也都清楚,特别是编剧协会内部排资论辈严重,情况十分复杂,所以“创作者联盟”发展得极快,并且后续几年也吸纳了不少年轻人。

  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星斗文化签约的幕后人员越来越多,“创作者联盟”也是逐渐壮大,实力和影响力越来越强,甚至挂靠在了上京市的文化部门名下,从而就更是吸引了大量的文化作品创作者加入其中。

  这些人里面不仅有影视编剧,如今甚至还有小说作者、词曲创作者、漫画家和游戏开发者。

  他们加入“创作者联盟”,缴纳会费,进行作品的公证、备案,享受作品版权交易平台的服务。

  而出了问题,“创作者联盟”也有责任为他们提供法律和力所能及的帮助。

  当琼瑶找上了“创作者联盟”,申请加入其中,补缴了过往几年的会费,并且还委托联盟代理她几部作品的版权后,于正可就倒大霉了。

  是,于抄抄作为内地知名的编剧和制片人,近些年搞出了不少爆火的影视剧,周围也形成了一批利益共同体。

  所以他能够不鸟琼瑶这个过气的外省老前辈,面对法律的宣判也视若罔闻,抄袭了还不知悔改道歉。

  然而“创作者联盟”可不是琼瑶,其背后的星河集团以及内部海量的创作者,合力起来比他要更加强大。

  很快,在获得琼瑶的委托后,借着这个名头作为引子,“创作者联盟”也进行了大动作,率先在内部发起了《创作行业自律协议》。

  协议的中心思想就一个,那便是抵制抄袭行为,并对有抄袭劣迹的明星、艺人、导演、编剧和歌手甚至是公司进行严厉抵制。

  这个时候发起这种活动,那明摆着是冲于正和琼瑶的抄袭事件去的,同时顺带着也能整顿一下现如今业内抄袭成风的乱象。

  一开始,对于“创作者联盟”的《创作行业自律协议》,于正还没有多在乎。

  毕竟华夏市场足够大,能养活更多的人,所以很少有所谓的圈子可以在某个行业对某人进行严密的封杀。

  而且“创作者联盟”成立也不过才几年,虽然体量不小,但之前也一直没怎么展现过实力,看起来似乎是极其松散。

  所以于正面对“创作者联盟”在业内吹的风,依旧是无动于衷。

  其实这个时候他若是找到琼瑶,道个歉,服个软,说不定还有商量的余地和回转的空间。

  然而于正既然不识好歹,也没认识到“创作者联盟”的厉害,那联盟也不介意给他点厉害瞧瞧。

  很快,“创作者联盟”发起的《创作行业自律协议》就获得了业内大多数创作者的认可,无数或是出名或是不出名的编剧、网文作家、词曲作者和漫画家纷纷在该协议书上签了字,留了名。

  声势首先是热热闹闹造起来了,但抵制归抵制,似乎也无法对于正造成一定的影响。

  可紧跟着在发布《创作行业自律协议》之后,“创作者联盟”又在联盟官网上线了“创作黑名单”和“风险揭示榜”。

首节上一节357/36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