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星河集团也正是深刻地意识到了这一点,才会决定投资田导的这部动画电影,并给予最大力度的支持。
同时,未来星河集团在这一块也会继续投入更多的资源,招收更多相关方面的3D动画人才,争取让华夏的动画电影事业追赶上好莱坞的水平。”
王皓以及《大圣归来》的创作团队们在央美受到了学生们极其热情的欢迎,特别是在大礼堂里点映了《大圣归来》之后,看着那因为有了星河集团的投资和技术支持,从而变得更加出色,画面更加细腻,动作也更加流畅的3D动画电影,现场不少相关专业的学生们都极其激动。
他们仿佛已经预见到,有了星河集团的大力参与,华夏动画电影产业未来必然将迅速崛起,他们这些相关专业的学生未来也将会更好的找到工作。
而在这之后,《大圣归来》的主创团队又前往了上京的其他一些高校,并且做了相同的事情。
利用超前点映和进入校园的方式提前打响口碑,扩大影响力,这就是星河集团为了针对春节档上映的两部港片而在《大圣归来》上采取的宣传手段。
其实早在这之前,《大圣归来》的主创团队们就已经在全国各地的不少知名高校开始了这一宣传方式,上京是宣传活动的最后一站,于是他们也就顺带邀请到了王皓这位大导演以及大老板的站台。
事实证明,这种宣传模式还是不错的。
首先《大圣归来》本身的质量就是极佳,原版的电影或许还略有瑕疵,但有了星河集团的插手之后,没了资金和技术方面的限制,《大圣归来》的画面有了质的提升,服装、毛发的质感变得更细腻,场景渲染的细节也更真实,可以说这部作品已经是现阶段国产3D动画电影中的翘楚了。
其次,西游题材在华夏的国民接受度本身也很高,《大圣归来》以西游作为切入点,在故事上就极为讨喜。
而且和它同档期的还有一部也以西游为题材的《西游记之大闹天宫》,这部电影在那里大力宣传,一部分热度反倒是让《大圣归来》受益良多。
再加上现如今的高校大学生群体本身对于动画电影接受程度比较高,不像许多大人那样对动画电影抱有偏见,于是质量优异的《大圣归来》就这样以良好的口碑在大学生群体中迅速传播了开来。
有了大学生群体这种互联网使用率最高的人群自发宣传,《大圣归来》的好口碑自然而然也就扩散到了网络上,只不过因为是动画电影的原因,《大圣归来》暂时并未获得娱乐圈常规媒体的重视,自然也就不会被港圈看在眼里,只以为这部电影是和喜羊羊大电影一样性质的,专门给孩子看的作品。
甚至于就连王皓又抽空参加了几场高校电影交流会的事情也被港媒拿出来嘲笑了一番,笑他这位大导演病急乱投医,公司安排出了问题,没有合适的电影作品在春节档与港片竞争,竟然会寄希望于一部动画片来战胜他们。
对于港圈这种轻视,星河影业自然也不会特意去提醒他们,依旧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对《大圣归来》进行着紧锣密鼓的宣传,为电影上映做着最后的准备。
“现如今,我们华夏的3D动画事业其实才刚刚起步,我们的技术和好莱坞那边相比,还有着极大的差距。
当然,星河集团是不怕困难的,正如当初我们在05年的时候,就决定做我们华夏自己的科幻电影,建立起我们自己的电影工业化体系,并且如今已经卓有成效一样。
星河集团既然决定涉足这一领域,就绝对有自信能在这一领域立足,并且深耕,使之良性发展下去,从而获得成功!”
还是一家高校的大礼堂里,王皓看着下面密密麻麻的年轻学子,自信满满地说道。
此时有一面学生举了手,被点起来时提了一个问题。
“王导您好,我是计算机系的大四学生,我十分喜欢您的科幻电影,也很高兴能看到您能愿意支持3D动画领域发展。
现在我有个问题,刚刚我们看到的这部《大圣归来》在观感上已经足够精美了,我想请问下,这样的《大圣归来》距离迪士尼梦工厂的作品在技术上差距还有多大呢?
还有如果我们想要进入这一行发展,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又应该从哪里开始涉足呢?”
王皓招手让那名同学坐下,然后笑着点了点头。
“这个同学的提问很好,技术方面的问题,我虽然大致了解一些,但并不够深入,还好这次一起前来的还有我们这部《大圣归来》的技术总监李老师,他既是我们星河集团图形研究所的副所长,同时也是北工大的教授,一会儿他会向大家介绍一下技术方面的问题。
至于说如何进入这一行,以及什么是进入这一行所需要的,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热爱吧。
是否热爱动画电影?是否热爱内容创作?这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其他的什么是否赚钱?行业发展怎么样?待遇如何?
这些大家无需担心,因为我可以保证,有我们星河集团的参与,这些都不是问题,大家未来进入这一行,也一定都会满意。”
王皓说完之后,《大圣归来》的技术总监李老师就接过话筒,站起来就中美在3d动画电影制作技术方面的差距大致讲述了一下。
“大家能够对技术方面感兴趣,这点我还是很开心的,至少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能够注意到创作中很多根本性的东西……”
第424章 技术上的追赶
“在技术这方面,我们华夏现如今的3d动画电影制作,和好莱坞迪士尼这种大型企业相比,还是有着很大的一段差距。
时代不同了,未来是互联网的时代,也是信息技术的时代,而在电视剧、电影、3d动画以及游戏这方面,尤其如此。
特别是我们星河集团主打的科幻电影,最仰仗的就是CG特效。
要做特效和CG动画,最重要的就是工具,一个好工具所带来的产能,决定了作品品质的下限。
而这工具又分为硬件与软件,硬件我们今天不在这里详聊了,就说说软件吧。
在场的各位想必有不少也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实践中大多也应该接触过。
现如今我们华夏所常用到的特效制作软件,像是Maya、AE、3D max、Houdini这些,凡是你们所能接触到的软件,以及一些小的工具,一般都是由国外制作的。
而这些通常也就定义了我们国内相关从业者全部的工具了,它们把创作者能力发挥的范围限定在了自身功能所构成的框架内。
但像是迪士尼梦工厂这样的大公司不同,去年我们星河集团曾安排相关员工去好莱坞考察学习,当时我也是考察团队的一员。
就我们所见到的,光是数字图形这方面,迪士尼旗下就有麻省理工学院的图形学研究部门、皮克斯研究院、苏黎世理工学院的图形学研究部门、工业光魔和迪斯尼本部这6家研究院。
而这六家研究院都可以为迪士尼的3d动画创作以及电影特效量身创造工具。
是的,大家没有听错,就是量身创造相应的图形处理工具。
在我们还在想方设法弄来免费的软件工具,从而进行低成本、低研发、只会重复制作的劳动密集型影视产业时,好莱坞的那些同行们已经拍着巴掌说:‘那么让我们来彻底解决某个问题。’
他们可以因为一个蒙皮的问题开发一套基于有限元分析的仿真动画制作系统,就是造火箭的那个有限元分析,他们自己开发一套用来做动画!
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啊,同学们!
蒙皮系统的开发都还只是一个很简单的例子,马上2月份就会有一部3d动画在国内上映,名字叫《冰雪奇缘》。
建议你们可以在看完我们这部《大圣归来》后,再去看一看那部《冰雪奇缘》,直观的感受一下双方在技术上的差距。
这不是我在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迪士尼为了《冰雪奇缘》中关于冰雪的流体模拟,就特意研发了MPM算法。
除此之外,更不用提他们在建模、渲染、动画等多个领域的创新算法。
这些相关的论文,可都是发表在了SIGGRAPH会议上,收录于ACM Transaction on Graphics期刊中。
至于在这方面迪斯尼和皮克斯总共有多少论文?大家可以自己去数,看看他们的论文列表要花多久才能拉到底,对于我们和好莱坞在这方面的技术差距,心里自然也就有了底。”
有关于华夏和好莱坞在3d动画及特效技术方面的差距问题,只是发生在《大圣归来》剧组校园点映过程中的一件小事。
这方面国内和好莱坞那边确实是差距极大,并且这个差距还在逐年扩大当中,关于这一块,国内的产、学、研以及市场体系建立得并不好。
华夏不是没有算法方面的专家以及牛人,但那些人和影视行业却是并不怎么沾边。
这主要也是因为我国影视领域需要用到这方面的科幻电影、3d动画和3a游戏都极少,市场需求量小,前景不明朗,那么需要的应用数学科学领域的硬核算法研究自然也是不多。
没有市场需求,那些学者们又怎么可能特意去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呢,难道要靠着一些学生需要写毕业论文,然后顺带着去研究一下吗?
也就是华夏影视圈有了王皓这么一个特殊的存在,出现了【星河电影宇宙】和星河集团,这几年在特效领域方面,他们公司才和上京的多家高等院校建立起了深入合作,花钱请有关的专家教授进行这方面的应用开发。
王皓去年的那部《地心引力》,在特效方面就完成了不少技术积累,出了好几个小成果,相应的论文也都发表了数篇。
当然即便是这样,要说在图形特效领域的技术上王皓他们已经追赶上了好莱坞的同行,那也是有些夸张。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全世界范围内的图形算法领域,在技术这一块,迪士尼是第一梯队,这是毋庸置疑的。
然后是新西兰的维塔数码也能算在第一梯队内,在某些技术方面可以和迪士尼他们家单挑不怂。
接着是欧美的一些大企业同行和科研机构,可以排到第二梯队。
至于说王皓的星河集团,经过五、六年的奋起直追,目前也只刚刚进入第三梯队,能够用勤能补拙的方式,依靠华夏的人力支援优势,在画面效果方面追平国外。
至少在普通观众看来,星河集团出品的特效电影和好莱坞的特效大片是没有什么差别的。
当然,相比于国内的那些同行,王皓的星河集团又不知强过了多少。
不说华谊、橙天、华纳、鹰皇这些影视娱乐公司了,就连华影集团、魔影集团这些大型国有企业,在特效技术的储备和应用开发这一块,都不如王皓的星河集团。
特别是在星河集团从前年开始就逐步由传统影视娱乐企业向互联网、动画、游戏等多个领域进行扩张,和上京大量的理工科高等院校建立起紧密联系,用奖学金培养自己的人才。
不仅如此,他们还和大疆、OPPO、比亚迪等高科技企业互通有无,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图形处理研究所。
在将不少利润投入到数学、应用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等研究的领域后,国内那些传统影视企业和星河集团在这方面的差距就更是逐年增大。
可以说国内很少有大型娱乐企业会像星河集团这样具有前瞻性,知道重视科技研发。
体量巨大的房地产企业就不说了,那能有什么核心科技?
也就腾讯、阿里、百度这些互联网企业,还有菊花厂和小米这些技术型公司,会像星河集团一样将大量利润投入到科技研发里。
如果从这方面来看,星河集团已经彻底和华谊他们那些影视公司不处于同一个层次上面了。
星河集团有了自己的护城河,也为未来更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这也仅仅只是一个传奇事业的开始,就不说星河集团还需要继续努力,将自身技术储备提升到能够与迪士尼相抗衡的国际一流水准。
拥有未来记忆的王皓可是知道,未来像是短视频推荐算法、元宇宙、VR、AI大模型这些技术,每一个可都足以促成影视行业的大变革。
星河集团未来十年甚至是二十年想要继续屹立于时代的潮头之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所以有关于《大圣归来》的宣传,王皓也仅仅是参加了几次,为这部星河集团投资的3D动画电影站台宣传了一下,然后便又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集团的发展工作中。
此时已经是到年底了,距离春节也没有几天。
因为体量太大的原因,同时也是为了倡导节约,星河集团今年并未像往年一样举办大型年会活动,而是各个分公司或者是部门小组自己根据情况进行新春庆祝,活动经费由公司报销。
除此之外,年底各部门的奖金、分红,以及员工们的年货福利,还有过年期间的工作安排和值班,都需要集团后勤部门以及王皓这边参与并拍板。
作为一个有温度的企业,一个具备人文关怀的公司,星河集团自然不会亏待下面的人。
特别是今年还没有办年会,这部分节省出来的钱王皓当然也不会揣进自家腰包里,而是全部换成了福利发给每一个员工。
如此一直忙碌到大年三十,王皓才总算是得了空闲。
好在今年景恬他们一家也是在上京这边过年,王皓这边忙于公司事务,她这个正牌女友自然也就担起了一部分责任,帮王皓操心起了他家里的事情。
准备过年期间去各家亲戚拜年串门的礼品,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那边时不时要上门问候,这些王皓都没有时间去操心,全都是景恬以女主人的身份在负责安排。
而她也都弄得井井有条,处理得妥帖到位,让王皓的那些亲戚长辈们都对她赞不绝口,甚至于爷爷奶奶那边都开始催促起王皓,问他打算什么时候和景恬结婚。
关这个问题,王皓也有所考虑,毕竟他如今都年过三十了,虽然这个年纪在娱乐圈还算年轻,但时间这东西流逝起来还是很快的。
关键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那边年龄都大了,虽然老人家身子骨还算硬朗,但王皓能够早点结婚生子,也能了却他们一个心愿,让他们早点享受天伦之乐。
至于说景恬那边,她也只是害羞一笑,却并未拒绝。
虽然是如今国内声名鹊起的85花,但景恬对于演艺事业一直都不怎么上心,什么女明星在事业上升期尽量不要结婚生子的业内要点,她自然是不会放在心上。
有王皓这样一个优秀的男朋友,就算是让她现在就息影退圈,回家相夫教子,她也是十分乐意的。
当然关于结婚这个事情,王皓暂时也只是有这方面的意向,真要落实下来,选个黄道吉日,估计也还需要个一、两年的时间。
毕竟星河集团现如今还处于快速发展期,【星河电影宇宙】第二阶段的拍摄计划也安排得很紧凑,他不一定能抽出很长的空闲时间忙于结婚这件事。
至于说简简单单把事情办了?王皓也不想让景恬人生唯一的一次婚礼留下遗憾。
不过结婚的事情不急,王家和景家过年期间聚在一起吃个年饭,还是十分有必要的。
这个事情王皓的小舅陆国涛就帮着张罗了,在上京一处私密性极佳的高档餐厅给订了一大桌,两家人就这么一起聚了聚,双方的长辈也都见了个面。
之后,新年的钟声照常敲响,神州大地和王皓的事业都一同迈入了一个新的篇章。
大年初一到初三,《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和《澳门风云》上映,然后是《大圣归来》发动突袭,三家在春节档进行着惨烈的厮杀。
对于《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和《澳门风云》来说,这场厮杀确实是很惨烈。
最先被淘汰的就是《澳门风云》,这部电影虽然是喜剧,也有着周润这样的大牌演员,但赌片和王晶在现如今更新换代极快的内地娱乐圈,早已经属于被淘汰的行列了。
特别是有【星河电影宇宙】的作品珠玉在前,观众们的阈值都拔高了一截,这种屎尿屁电影自然就更是难以入眼。
上映第一天,《澳门风云》的票房就只有可怜的1900多万,让王晶这导演和周润心里都凉了半截。
周润这些年的日子可不好过,虽然这几年他也有戏拍,但参与的电影票房都不怎么理想,最近五六年里,最好的也就一部《让子弹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