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从03年开始做导演 第296节

  他们摸不准星爷不主演的《西游降魔篇》到底能不能大卖。

  星爷的名头这么响,能大卖的话一定是大赚特赚。

  他们的心情非常纠结。

  “想个办法吧,那八千万我不想给,《西游降魔篇》那部电影我又想要,能不能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大王总发话了。

  会议室里陷入了短暂的安静。

  因为这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实在不好找。

  坐在那里一直没吭声的冯晓刚心中窃喜。

  先前两次金鸡奖他因为有李俞在只能拿安慰奖。

  好不容易拿一次全国票房第一,威风劲儿还没过李俞和张影谋又捣鼓出一部《满江红》把他赶了下去。

  他多次想炮轰李俞出气,大小王总都劝他千万要忍耐。

  这回总算让大小王总吃到李俞带来的苦头了。

  终于轮到他们两个忍耐了。

  “有了,星爷目前是占据了优势,不过他的内心肯定更倾向于跟我们合作。

  我们华艺在内地电影市场的影响力有多强他心里清楚。

  他想要内地的市场,跟我们合作是最好的选择。”

  小王总侃侃而谈道。

  “说清楚点。”

  大王总催促道。

  狡猾的精光从小王总的眼睛一闪而过,他给大王总说了一下自己的办法。

  他可以亲自给星爷发一封电子邮件,就说华艺已经同意了星爷的全部条件,包括票房超5亿额外分八千万分红。

  说白了就是口头约定。

  星爷那边应该不会料到他们这么大的公司会不讲武德。

  得到了口头上的承诺,相信星爷不会咄咄逼人,硬逼他们白纸黑字签下分红协议。

  这样的话,不论《西游降魔篇》票房有没有超5亿,华艺都能立于不败之地。

  在原时空里,他们就是用这一招把星爷忽悠瘸了。

  看戏人冯晓刚更欢了,他和星爷有过节。

  他给星爷捧场子,星爷没有礼尚往来放他鸽子的事让他至今耿耿于怀。

  星爷掉坑里了,他一百个乐意。

  “没什么事的话,我就先走一步了。”

  冯晓刚今天心情很舒畅,有什么比仇家掉坑里更值得高兴的事呢?

  这会儿,小王总接到一个电话。

  十来秒的功夫,通话就结束了。

  “晓刚,等一下,有你的事。”

  小王总张口把冯晓刚叫住。

  冯晓刚今天心情好,他笑眯眯回过身来,询问道:“小王总,有我的什么事?”

  “晓刚,你之前说过你的《1942》打算定贺岁档。听我一句劝,换个档期吧。”

  小王总长叹口气。

  “我为什么要换档期?”

  冯晓刚有些不悦。

  他是靠贺岁档成名起家的,他感觉贺岁档能给他带来好运,所以哪怕《1942》的主题和贺岁档格格不入,他都坚持把上映的日期放在贺岁档。

  他曾经是贺岁片之王,他不理解为什么小王总让他换档期。

  要换档期也应该是别人换,要躲也应该是别人躲他。

  他小刚炮从来没有怕过谁。

  直到他从小王总的口中得知原因,他恨的牙齿都快要碎了。

  “妈的,姓李的欺我太甚!”

第386章 《长城》vs《一九四二》

  刚才小王总收到的消息正是华流公司放出的最新消息。

  李俞的《长城》系列上部会在年底的贺岁档上映。

  这个消息让冯晓刚的心情跌入谷底。

  “这姓李的是根本没把我放在眼里,跟我抢金鸡奖,跟我抢国内票房第一我都忍了。

  这回他居然把电影定在贺岁档,对我步步紧逼。

  真以为我怕了他不成?我拍电影成名那会儿他还穿开裆裤呢。”

  冯晓刚暴跳如雷。

  他成名的时候李俞穿开裆裤这话有些过头了。

  他成名那会儿李俞连北影的大门都没进倒是真的。

  身为曾经的贺岁片之王,冯晓刚是有傲气的。

  他打心底里认为自己和张影谋是一个级别的。

  除了张影谋,国内的所有导演他都瞧不上,包括李俞。

  之前李俞处在发展期,没有对他的地位造成威胁,他乐意跟李俞交好。

  如今李俞已经发展壮大起来了,到了撼动他地位的程度,他看李俞自然如眼中钉肉中刺。

  当一个人看另外一个人不顺眼时,另外一个人不管干什么都是错的。

  其实李俞从来都没有针对冯晓刚,拿奖和票房第一都是各凭本事,谁能征服观众和评委谁就能获胜,没什么好说的。

  这次《长城》的上部锁定贺岁档也不是李俞一个人的意思,是韩董催李俞要在年底或者明年开年的春节档上映。

  春节档已经有了《唐人街探案》,李俞不可能安排《长城》的上部到春节档左手打右手。

  那么同样火热的贺岁档就成了李俞的最佳选择。

  “晓刚,你有点太敏感了,你的《一九四二》都没对外公开过具体的上映时间,只在我们公司内部讨论过。

  有没有可能只是碰巧呢?李导并不是冲着你来的。

  贺岁档是我国最热的档期之一,以往很多大导名导都会选择这个档期上映。

  我觉得撞在一起很正常,是正常的不能再正常的巧合。”

  小王总觉得冯晓刚有点可笑。

  这货是不是被李俞刺激了几次都产生PTSD了?

  不管李俞干什么都觉得人家是在针对他。

  讲真的,李俞的《长城》上部要在贺岁档上映,小王总觉得挺好的,对华艺来说是一件好事。

  冯晓刚太头铁了,跟驴一样倔。

  《一九四二》那种主题沉重,讲述民族苦难的电影怎么能放在贺岁档上映呢?这是一个非常喜庆的档期,适合喜剧和爆米花大片。

  在贺岁档上映这么悲痛的片子等于在春晚那种喜庆的日子嘲讽观众是单身狗。

  要跟观众对着干,就不要怪观众用脚投票了。

  大小王总都能看出来冯晓刚的想法非常冒险。

  可是在《大地震》后冯晓刚膨胀了,已经到了有点飘的程度。

  他现在拍电影已经不会把观众放在首位了,而是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观众会不会爽他不在意,反正他自己必须得爽。

  《大地震》的成功证明了这种沉重的主题一样能票房大卖。

  沉重的主题很难大卖是别的导演的魔咒,他冯晓刚是一个可以打破常规的商业片之王。

  这就是典型的把一次成功的经验奉为圣经。

  其实每一次成功都是无法复制的。

  因为需要考虑到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因素,这些因素一直在变化。

  如果不能针对变化作出相应的改变,那么失败是必然的。

  《大地震》的成功除了影片本身足够优秀外,有相当一部分zz因素。

  大地震的真实故事发生时间距离当代不远,有不少人都是亲历者,很多地区的官方都会包场支持,中小学校也号召学生进影院学习历史。

  《一九四二》不会有这样的待遇了。

  不过已经飘起来的冯晓刚没有意识到这些。

  他完全没听进小王总的劝,甚至觉得小王总是在小瞧他。

  “我不管他是不是有意的,总之想让我更改上映时间绝对没有可能。”

  冯晓刚斩钉截铁道。

  他不愿意更改上映日期除了本身足够自信外,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李俞的《长城》属于神话大片。

  以前还没有过投资这么大的神话片成功的案例。

  李俞想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可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真有那么容易当吗?

  成了,能尝到螃蟹的鲜美。

  不成,那便是万劫不复,可能会被带毒的螃蟹活活毒死。

  《长城》筹拍阶段就有非常多的人不看好。

  反观《一九四二》,投资、制作、阵容都比《大地震》更强大。

  冯晓刚认为自己肯定不会输。

  如果赢了,他就可以一雪前耻了。

  不仅金鸡奖的仇得报,李俞夺走他第三导演的地位也能夺回来。

首节上一节296/30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