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从03年开始做导演 第267节

  我这边少说要拍几个月,施施拍完你电影再回我这补拍戏份就行了。”

  陈大导大为感动,觉得李俞真是太够意思了。

  陈大导不知道的是,李俞让施施先拍他的电影,是为了不给他太多时间发挥。

  陈大导这人很奇怪,他用比较短的时间拍出来的电影一般都是精品,用比较长的时间拍出来的电影一般都是烂片。

  慢工出细活这句名言在他的身上不太适用。

  典型的例子是《霸王别姬》和《无极》。

  前者拍摄只用了5个月,不到一年就安排上映了,结果造就了华语电影史上的一部神作。

  后者是陈大导打磨了三年的心血之作,结果拍出一部云里雾里让观众看不懂的烂片。

  这说明陈大导拍电影不能给他太充足的时间。

  时间拖得久了,他哪天觉得灵感来了,可能得整点骚操作。

  个把月时间拍一部电影属于比较赶的那种,每一天的工作量都很足,没有多余的时间让陈大导想东想西。

  李俞打的是这样的算盘,陈大导却感动不已,认为李俞太给自己面子,不惜牺牲自己的拍摄进度也要帮他一把。

  “李导,君子无戏言,是认真的吗?”

  陈大导现在手痒的厉害,他恨不得明天就开拍。

  李俞愿意让施施先拍他的电影,真是太合他的意了。

  “我哪能跟你开玩笑,让施施过去,让你先把这部电影拍出来比较好。

  等我这边杀青恐怕得等到六七月,电影的拍摄和后期制作都需要时间,到时候只能选贺岁档春节档上映了。

  这两个档期对这种讽刺社会、讽刺婚姻的文艺片不太友好。”

  李俞还找了一个替陈大导着想的好理由。

  事实上这个理由是好建议。

  因为这种文艺片真的不适合贺岁档,更不适合春节档。

  这两个档期对喜剧类电影比较友好。

  搞一部讽刺社会的文艺片在这种档期上映,这不是和市场观众唱反调吗?再自信也不能干这事。

  李俞记得巅峰期的冯晓刚不信邪,他就干了这样的事,把一部主题非常沉重的电影放在贺岁档上映。

  客观来说,那部电影的质量和口碑都很不错,是一部好片子。

  但是在成绩方面扑的厉害。

  道理很简单,观众不想在贺岁档花钱到电影院里哭。

  好不容易工作到年底了,辛苦了一年的观众就不能享受享受吗?

  非要让观众哭,观众只好用脚投票让导演和投资人哭。

第345章 一部能被观众记住的经典佳作

  谈妥后,陈大导夫妻心满意足从横店返回京城。

  如果说此前陈大导只是欣赏李俞的才华。

  那么经过李俞让施施先拍他的电影这件事后,他已经从欣赏李俞的个人才华上升到欣赏李俞整个人了。

  回去的路上,他都跟陈虹夸赞李俞:“我们早该跟李导深交了。李导一个电影天才,年纪轻轻干出大成绩,居然还能保持住谦逊的态度,真的很难得,他绝对是一个真君子。”

  “李导的确是个妙人。”

  陈虹对李俞的印象同样很好。

  他们夫妻刚在京城下飞机便有记者盯上他们了。

  他们夫妻都是娱乐圈里有名的大人物。

  陈虹到《北朝王业》客串,陈大导亲自陪同,这两件事情结合在一起本身就是新闻。

  这一个星期,网上的人对这件事情的猜测和议论不在少数。

  媒体都是喜欢热点。

  这不,记者们嗅到大新闻的味道后,着急忙慌来机场堵人来了。

  如果是平时,陈大导不会搭理这些烦人的记者。

  今天有些不同,李俞对他那么够意思。

  他觉得自己应该帮李俞宣传一想新戏,顺便为自己的新电影打一打广告。

  这应该是陈大导最近几年最乐意面对记者的一次了。

  “陈导,听说您的夫人到李导的新戏《北朝王业》客串了,您还亲自陪着您的夫人过去。

  您和您的夫人是怎么想的呢?为什么会想着要到李导的新戏客串?”

  陈大导率先开口回答记者们的提问:“很简单,因为李导的《北朝王业》是一部好戏。

  我夫人曾经是一名演员,对于一个演员来说,看到一部好戏就像一个人看到自己心爱的物品,难免会心动。”

  有记者忍不住问:“听小道消息说,陈导在横店待的那些天每一天都待在李导的剧组里。

  我想问一下陈导觉得李导的这部新戏能跟李导的前作《琅琊榜》媲美吗?”

  戴着墨镜的陈大导直接怒批这个记者:“请你把你的话收回去,李导是一个一直在进步的天才导演。

  你拿李导几年前的《琅琊榜》和李导的新戏比完全不恰当。

  要我说,《琅琊榜》根本不能跟李导的新戏相提并论。

  这是我亲眼观察了几天得出的结论,李导的新戏从演员阵容到投资,都全面超越《琅琊榜》。

  而且几年时间过去了,我能够看出来,李导的能力更强了。”

  陈大导的这些话既是给李俞捧场子,帮李俞宣传一下新片,又是他发自肺腑的心里话。

  他的心里真是这么认为的。

  经过他几天的观察,他百分之一百可以确定《北朝王业》会比《琅琊榜》高一个层级。

  后者说白了只是一部制作非常精良的爽剧,以权谋剧自居,但跟真正的权谋大戏相比略显幼稚。

  陈大导对李俞的新戏评价那么高,让在场的记者们都惊呆了。

  这绝对是一个非常有看点的大新闻。

  记者们觉得这已经够刺激了,他们都没想到后面还有更刺激的。

  陈虹开口讲话了,她说:“老陈跟我一块到剧组,除了陪我外老陈还有另外一个目的,他想跟李导约个剧本。”

  这又是个炸弹级的重磅消息。

  上回李俞和张影谋合作的消息传开,《满江红》那部电影毫无争议的成为年度热度最高的电影。

  这回李俞和陈大导合作,如果消息传开,在舆论场上取得的轰动效果不会比《满江红》逊色多少。

  “请问陈导和李导达成合作了?”

  记者们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答案。

  陈大导淡淡道:“当然达成合作了,那天我提出想跟李导约个剧本。

  李导二话不说就答应下来,还说三天内把剧本给我写出来。

  说实话,当时我是有一点不相信的。

  李导忙着拍戏,哪能一心两用在三天内写出剧本呢?

  到了第三天,我被惊呆了。因为李导不仅真的写了一个剧本,剧本的质量和精彩程度甚至大大超出了我的心理预期。

  毫不夸张的说,那是我近十年接触到的最优秀的一个电影剧本。”

  陈大导是懂欲扬先抑的。

  先说自己一开始都不太相信李俞,然后再说剧本的质量远超他的预期,一前一后的反差对比立马勾起大家的兴趣。

  尤其是他那句近十年来接触到的最优秀的电影剧本,这话传开后,一定能吊足人们的胃口。

  都不需要花钱做宣传,这部电影的热度就会达到一个非常离谱的高度。

  果然,事实证明了陈大导的策略非常有效。

  记者们不停提问,想要从陈大导口中挖掘更多劲爆的内容。

  陈大导这个时候选择点到为止,说什么都不肯再透露电影的丝毫信息,连题材都不肯透露,就要保持一定的神秘感。

  “大家不要再问了,等声明吧!那一天不会太久。

  这部电影最迟最迟会在下半年跟大家见面。

  我只能告诉大家,这绝对是一部能被观众记住的经典佳作。”

  陈大导非常有自信。

  一天后,现实中发生的事情完全按照陈大导的预期进行。

  媒体们报道了他大力夸赞李俞新戏、大力夸赞李俞剧本的新闻。

  这样的新闻让电视圈和电影圈同时大地震。

  “真没想到陈大诗人对李导的新戏评价居然这么高。我是新梁帝的忠实粉丝,听说李导的新戏要大砍新梁帝的戏份,把新梁帝写成一个配角,我是有一点不爽的。

  原本我打算抵制一下这部新戏,现在看来抵制不了了。

  连陈大诗人都赞不绝口,我真的很想立马看到这部电影的成色。”

  “意料之内的事,《北朝王业》和《琅琊榜》的投资压根就不是一个量级的。”

  “上面的,你们怎么都在讨论电视剧?李导和陈楷鸽合作的电影不才是真正的重点吗?

  上回李导和张影谋合作的《满江红》太惊艳了,目前在豆苗网站里依旧保持9.2的高分。

  陈楷鸽和张影谋都有类似的毛病,剧本稀烂。

  有李导帮忙填补这个缺点,说不定陈楷鸽也能拍出一部不输《满江红》的大作。”

  “泪目!陈楷鸽终于不瞎搞了,他终于愿意找一个好编剧合作了。”

  李俞的新戏以及李俞和陈大导合作迅速成为中文互联网上的热门话题,引来人们的热议。

  更有趣的是,汪半壁在这个月的22号发布单曲《像梦一样自由》。

  更巧的是汪半壁的热度排在李俞和陈大导合作的后面。

  冥冥之中,汪半壁定律再次生效。

第346章 李俞的超级加倍

  认真起来的陈楷鸽速度非常快。

  他回到京城只用了半个月时间就把剧组组建起来了。

首节上一节267/30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