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从03年开始做导演 第259节

  等到华流公司承认了先前的小道消息属实,并且放出了更为详细的最新情报,网友们总算可以放心开香槟庆祝了。

  “千呼万唤使出来。爷爷,你期待了几年的《琅琊榜》续集他真的来了,李导又拍电视剧了。”

  “《琅琊榜》是一本女频小说改编的影视剧,李导已经尽量修改那些不合理的外挂,让里面的权谋戏更合理。

  不过在权谋这一块,《琅琊榜》被《大明王朝1566》甩了好多条街。

  我是先看《大明王朝》再看《琅琊榜》,所以我觉得《琅琊榜》的权谋有点幼稚。

  这回稳了,李导把《大明王朝》的编剧请来专门负责权谋部分,这部新戏绝对值得期待。”

  “年度最值得期待的电视剧来了。”

  “李导时隔多年重新回归电视圈的新作,我已经开始期待了。”

  除了圈内艺人、网友们开始狂欢。

  资本大佬、投资公司们也在蠢蠢欲动。

  他们开始联系华流公司,打算投上一笔钱,分上一杯羹。

  李俞的原定计划是总投资控制在1.5亿左右。

  奈何计划赶不上变化。

  投资方砸过来的钱实在太多了,让这部戏的总投资飙升到比李俞预期更高的数字,有足足2个亿之多。

  这个数字已经超过号称国内耗资最大的电视剧《新三国》。

  要知道《新三国》是四大名著之一,真正的妇孺皆知的故事。

  像四大名著,只要好好拍,把质量保持在及格线以上基本不会亏本。

  高熙熙的《新三国》够烂吧?里面的诸多雷人台词和吴白鸽的《赤壁》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结果怎么样?

  这版公认远不如《老三国》的《新三国》赚了两三个亿。

  这就四大名著这个大IP的威力。

  一般来说,只要是知名导演翻拍四大名著,那么基本不会缺投资。

  问题的关键在于,李俞的新戏不是全国人民都知道的名著。

  他的新戏属于历史题材里的冷门分类。

  一部讲述冷门历史的历史剧能拿到2个亿投资是很不可思议的。

  这得益于李俞这些年在电影圈和电视圈取得的优秀历史成绩。

  投资人们都愿意相信李俞,大把大把的钱砸过来。

  李俞不接受他们的投资他们还不乐意,你说这找谁说理去?

  2个亿的投资已经是李俞拒绝掉许多小投资方的结果。

  要是来者不拒的话,投资数字会更高。

  刘何平很激动。

  他这辈子都没有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看到这么高的投资数字,他的创作动力和创作欲望空前高涨,只用了一个星期就把所有的权谋戏份搞定了。

  他拿着增加了大量权谋戏的新剧本跟李俞见面。

  他的脸上有非常明显的疲倦之色。

  看得出来,他这一个星期没少熬夜,也没少掉头发。

  写权谋这种烧脑的戏份是非常费脑子的。

  要写的精彩、合理、还得易于观众理解,只会更加烧脑。

  李俞认真看了一遍剧本里新增加的权谋戏。

  他的评价是,你永远可以相信刘何平的权谋。

  “刘老师,你真是写权谋的大师,古代封建王朝那一套真的被你研究的明明白白。”

  李俞给出非常高的评价。

  刘何平除了编剧外,还有一个历史学者的身份。

  他本人肯定是一个博览群书,对历史了解非常精深的人。

  在权谋剧这个赛道他是国内的第一人。

  “李导过奖了,这只是我用一个星期时间赶出来的初始版本,还有非常大的进步空间。

  这不是时间紧迫嘛,等后续进了剧组,我还会慢慢调整。”

  刘何平谦虚的道。

  李俞点了点头说:“我们这部戏有多火热,刘老师应该有所耳闻吧?

  半个娱乐圈的明星艺人都想从我们的戏里拿一个角色。

  既然第一版剧本定下来了,我们可以着手安排演员的试镜了。

  试镜那天刘老师一块来吧,你是历史学者,你对那段历史的了解绝对比我深。

  有你在旁边当参谋,我们一定可以选出更加贴合历史人物的演员。”

  “让我参加试镜工作?”

  刘和平的表情很意外。

  这是他没有想到的。

  在华国,编剧的地位很低,导演和带资进组的演员随时都能改剧本,根本不需要跟编剧打招呼。

  后来就有一些小鲜肉小花自带编剧进组。

  碰到自己不喜欢的剧情让自己带的编剧把剧情改了。

  真正的编剧只能缩在角落里不敢吭声,地位就是这么低。

  刘和平在编剧领域是大佬,他的情况比一般的编剧好很多。

  不过在李俞这种公认的大导演面前他的话语权很有限。

  他压根没想到李俞会放权给他,让他担任演员试镜的评委之一。

  听李俞那意思,好像还会特别重视他的看法。

  李俞注视着一脸惊讶的刘和平,问道:“怎么?难道刘老师不愿意?”

  受宠若惊的刘和平连忙说:“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只是有点意外,剧本里的每一个角色都是李导写的。

  其实主编剧是,我只是一个负责权谋戏的辅助。

  在落笔写角色的时候,你心里对那个角色应该有了大致的形象。”

  聪明如李俞,他能听懂刘和平的意思,于是坚持说:“角色是我写的没错,不过我们这部戏的定位是历史正剧。

  你是历史学者,肯定比我这个导演系出身的导演更懂历史,也比我更了解历史人物的真实形象。

  你当参谋肯定不会有错,到时候你可以放心大胆的提建议。”

  刘和平当编剧这么多年,合作过不少导演。

  这一刻,他似乎明白李俞为什么能越混越成功,而很多导演却在达到一个高峰后开始走下坡路了。

  李俞在专业人士面前真的从来不自大,并且非常重视专业人士的意见。

  哪像别的大导演呢?成功后开始听不进劝了。不仅不把专业人士的意见当回事,还认为自己比专业人士都懂。

  刘何平面带笑意感叹道:“圈内获得李导这个地位的大导演基本都刚愎自用了,往往听不进旁人的意见,他们身边的人也不敢提出自己的意见。”

  李俞笑了笑说:“我爸以前是工头,帮煤老板挖煤的。”

  刘何平瞬间悟了:“我懂,我都懂。”

第335章 黄小明:坏了,我成傻子了

  由于前几年煤矿等资源逐渐收归官有,煤老板的辉煌岁月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很多挥舞着钞票进入娱乐圈搞投资的煤老板都退了。

  刘何平和圈内的许多编剧导演一样,比起一般的投资资本更喜欢钱多事少的煤老板。

  因为煤老板通常只有一个要求,把某个女星找来演女一号,或者让他的情人演女一号、女二号。

  只要满足了煤老板的要求,剩下的事务他们都不插手,他只管投钱。

  最多最多在谈妥合作的事宜后,煤老板会在包间里再提一个我们要正能量的小小要求。

  刘何平真的有点怀念煤老板当道的日子,那段时间才是他们这些人的黄金岁月。

  可惜已经回不来了。

  幸运的是,今天他从李俞的身上看到了一丢丢煤老板的遗风。

  在不是自己擅长的领域,李俞是真的听专业人员的意见,绝对不会瞎搞,跟这样的人合作真的太舒服了。

  刘何平神情认真,感慨道:“李导,真不是我捧你,跟你合作是真的轻松又舒适。如果将来有机会的话,我还想继续跟你合作。”

  李俞目光扫光刘何平的面庞,笑了笑道:“只要刘老师你愿意,怎么没有一起合作的机会呢?

  我以后会继续拍历史片及拥有一定历史背景的仙侠片,到时我得请你参谋一下权谋的戏份。

  对了,如果你想制作自己的影视作品,在投资方面有困难的话可以跟我说一声,我可以帮你搞定。”

  “李导……”

  刘何平脸上的激动之情难以掩盖。

  他感动到一时词穷了,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他的产量很低,除了他自身要求高,一部作品要打磨好多年外。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他不讨资本喜欢。

  他不愿意向资本低头,不愿意迎合资本修改角色、剧情。

  他的剧本又太深奥了,到了曲高和寡的程度,往往口碑很高,收视率不好看。

  他真的缺少投资,他的下一部作品《北平无战事》筹备了七年才拍出来的。

  恰好李俞是一个资本都非常信赖的导演。

  严格来说,李俞本身就是资本的一员。

  有李俞帮忙背书,刘何平后面想拍自己的影视作品会变得容易许多。

  刘何平又哪能不激动呢?

  李俞摆摆手,又道:“刘老师,不用太激动。你的《雍正王朝》和《大明1566》我都看过了。

  我是那两部电视剧的铁粉,即便我个人不太喜欢那个朝代,我都坚持认为《雍正王朝》是华国最好看的历史剧之一。

  我帮拉投资能让华国的电视剧领域多一些精品电视剧,我和观众能大饱眼福,多好的事呢?”

首节上一节259/30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