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从03年开始做导演 第257节

  华国好不容易有一个能拍商业大片,而且拍商业大片还能赚钱的导演。

  他们还打算继续投资李俞的新电影,让李俞继续带他们赚钱呢。

  看着力劝自己要谨慎的大佬们,李俞早就想好说辞了,从容回道:“其实我已经很高产了,这几年来几乎一年一部电影,部部都是大制作。

  《官渡》《逐梦电影圈》《满江红》这一系列的电影真的让我有点累了。我拍电视剧,其实有休息一段时间的想法。”

  韩董等大佬们回忆了一下,发现情况和李俞说的差不多。

  《官渡》上部是2008年上映的,最近几年李俞一年都不止一部电影。

  这种超高强度的工作真的非常累人,给人带来的精神压力是极大的。

  张影谋近年的节奏一般都是两年一部电影,陈大导的产量更低。

  薅羊毛也不能逮着一只羊薅,这样很容易把羊薅秃。

  虽然有些不甘,但大佬们懂得不能竭泽而渔的道理。

  李俞想放假,那么就给李俞放个假吧,让李俞好好休息一段时间。

  庆功宴结束后,大甜甜用关切的目光看着李俞,有些心疼的问:“李俞,你该不会真的被榨干了吧?”

  以大甜甜往日的风格,她当然不会跟李俞开车。

  她是把刚刚李俞对那些大佬们说的话当真的。

  她真的以为李俞暂时不拍电影了,是因为这几年连拍几部大制作心力憔悴,身体都被掏空了。

  在大甜甜的面前,李俞犯不着伪装,于是他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甜甜,你不懂无法超越自己有多孤独。

  我监制的电影票房超10亿了,一不小心创下一个短期之内连我都无法打破的记录。

  短期之内拍商业片对我来说已经没有挑战了,在电影市场没有进一步扩大之前,我再拍商业片有什么意义呢?

  无非重复前面的成功,票房在五六亿七八亿之间反复横跳,真的一点挑战性都没有。”

  “……”

  大甜甜竟然无言以对。

  她发现李俞装起逼来跟她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听听这说的是人话吗?

  这话要是传出去了,圈里绝对有一大票导演想揍他。

  人家想触碰到那个数字比登天都难,放李俞这里居然成了一件没有挑战的事?

  最绝的是,大甜甜一琢磨发现李俞说的都是真的。

  《官渡》下部超5亿,《逐梦电影圈》超6亿,李俞真的有实力装这个逼。

  看着目瞪口呆的大甜甜,李俞叹了口气继续说:“倒也不是说我最近一两年不会拍电影,电影肯定会拍的。

  拍完《琅琊榜2》后我会重新启动电影计划。

  不过我拍的应该是偏向文艺类的电影,目标是冲奖,票房方面我不是很在意,只要不赔本都能接受。”

  拍商业片赚钱重要,拍文艺片冲奖同样重要。

  跟国内如张影谋、陈大导这些大导演比起来,李俞在大奖方面的成就稍微有些薄弱。

  尤其是世界三大奖,他本人只在柏林拿到一个最佳编剧奖。

  范小胖那个戛纳影后是他捧出来的没错,但拿奖的人毕竟不是他。

  大甜甜的大眼睛里闪烁着光芒:“文艺片?我能演吗?”

  李俞有些无语:“甜甜,你最近是不是经常听梁翠平的歌?”

  大甜甜困惑脸:“没有啊。”

  “那是谁给你的勇气呢?凭你的演技居然想拍文艺片?我只能这么跟你说,这行水太深了,你把握不住的。”

  李俞一本正经道。

  大甜甜拍文艺片,真的连李俞都带不飞。

  大甜甜在演戏这一块和柳一非差不多,都属于那种努力型的人。

  别问演技怎么样,问就是和新生代的演员们相比她们已经很敬业很努力了。

  大甜甜有些恼羞成怒,但又无可奈何。

  她的演技什么水平,她心里还是有数的。

  又几天后,《满江红》下映了,最终票房定格在10.12亿。

  这个数字在一年内没人能够打破。

  同一时间,李俞在华流公司等来了他邀请的一位国家一级编剧、历史学者,《大明王朝1566》的编剧刘何平。

第332章 李俞和刘何平合作的新戏

  刘何平的编剧水平有多高已经无需多言了。

  华国最高分的历史权谋剧《大明王朝1566》出自他之手。

  除了《大明王朝》外,《雍正王朝》《北平无战事》这两部神剧一样是负责编剧工作。

  过几年他还会担任华国电视剧编剧委员会会长一职。

  在圈内刘何平绝对是大佬级人物。

  不过也要看跟谁比。

  跟李俞这样的大导演比,李俞的地位要比他高出很多。

  毕竟华国是导演中心制。

  在华国的电影圈、电视圈,导演才是核心人物。

  李俞这次把刘何平找来,目的是想让对方帮他完善一下《琅琊榜2》里的权谋戏份。

  正所谓术业有专攻。

  身为采矿工头的儿子,李俞深知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

  必要的时候就得找专业的人才辅助自己。

  并且在专业人才的面前绝对不要微操,一定不能干机枪阵地往左边移动五米这种事。

  老李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跟他说了,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对专业人士要保持敬畏,指手画脚是大忌。赔钱都只是小事,闹出人命才是大事。

  在写权谋这一块,李俞自认为自己的水平不算差。

  《琅琊榜1》里面的权谋戏都是他写的,风评非常不错。

  不过跟刘何平这种写权谋戏的顶级大神肯定是比不了的。

  刘何平在接到李俞的邀请后欣然答应下来。

  他把剧本写的那么好,他是一个有追求的编剧。

  他的《大明王朝》是公认的神剧,但是同样有缺陷。

  其中的一个缺陷是受限于当时的投资太少了,而且早年内地的历史剧组处处跟港岛和台省那边的剧组学习。

  好的学,坏的也学。

  港岛和台省的历史剧服道化是出了名的烂,满满的影楼风,从王公贵族到平民百姓穿的衣服布料都是一样的。

  用一个词来评价就是粗糙。

  《大明王朝》的服道化很差,皇帝、大臣们穿的服饰根本不是明朝的,整体质量很糟糕。

  《大明王朝》首播的时间和《琅琊榜1》差不多在同一时期。

  当时刘何平看到央妈一套播出的《琅琊榜1》是真的很羡慕连历史教授都点赞的服道化。

  他时常在想,如果他的《大明王朝》服道化能达到《琅琊榜1》的水平,一定会是一记绝杀,那部剧也能真正做到了无遗憾。

  很可惜,这个世界上没有如果这种东西,已经过去的事也没办法再更改。

  不过未来倒是可以努力去争取。

  李俞的《琅琊榜2》一定会延续前作精良的服道化。

  只要他在《琅琊榜2》里植入他的高质量权谋,也算弥补了《大明王朝》服道化太拉胯的遗憾。

  见面后,两人简单问候打声招呼。

  一番寒暄过后,刘何平率先开口说:“李导给我发来的剧本我认真看了一遍。

  我能够看出来李导这是要推翻前作大结局里的铺垫。

  这个新剧本再叫《琅琊榜2》应该不太合适了。”

  《琅琊榜1》的大结局梅长苏死了,新梁帝登基称帝,梅长苏的儿子逃亡北魏。

  按照原先的设想,《琅琊榜2》的剧情肯定是梅长苏的子孙找新梁帝复仇。

  真正落笔写剧本时,李俞觉得复仇来复仇去,格局太小了,完全可以把格局放大一些。

  《琅琊榜1》的故事背景不是魏晋南北朝的梁朝吗?

  魏晋南北朝的故事精彩纷呈,完全不逊色于三国。

  只是时代太混乱了,朝代更迭太频繁,所以知名度不高。

  李俞写的新剧本根本不需要局限在一个小小的梁国,在梁国的北边有更好的素材。

  在李俞的新剧本里有两个主角。

  一个是人称小曹操的高欢。

  另一个则是关陇集团的缔造者宇文泰,唐太宗李世民的外曾祖父。

  高欢和宇文泰的双雄大战比复仇精彩多了,立意也会更高。

  更关键的是,这两位的故事拍出来观众一定会爽。

  就拿高欢来说,高欢出身于怀朔镇的兵户之家,属于社会底层的牛马,每天的工作是站在城墙上值班。

  有一天,出身顶级贵族之家的娄昭君出行,她看到站在城墙上站岗的高欢目有精光、齿白如玉,帅的一塌糊涂,当即决定下嫁高欢。

  高欢娶了白富美,获得白富美的资金支持,买了一匹马当上信使。最终打下一片基业,成为一个王朝的奠基者。

  高欢的人生经历就是一篇爽文。

  不对,这种开局一张脸,白富美倒贴,通关一个国的故事放爽文小说里都会被读者喷无脑。

  这属于纯正的吊丝逆袭流,只要好好拍,观众想不爽都很难。

  宇文泰长得没有高欢帅,他的故事同样励志。

  虽然他不是吊丝出身,但他一矿打六矿还能打赢,同样是逆袭成功的典范例子。

  如果说高欢是小曹操,那么宇文泰就是加强版的刘备。

  他拥有和刘备一样的属性,打不死的小强,并且比刘备更能打。

首节上一节257/30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