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从03年开始做导演 第107节

  李俞也是回了一趟老家才知道自己在家乡的影响力有多强。

  他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家乡的骄傲之光。

  镇上的领导年终开会都邀请他和老李一块出席,并让李俞发表一番讲话。

  李俞站在台上,先调试一下麦克风,确认正常后开始发言:“呃!这个……我这么年轻,本来应该坐在台下听各位领导和长辈讲话,承蒙大家看得起,那我来说两句……”

  发言的核心是先谦虚,然后说一段场面话,到了结尾再许诺捐款五百万修路修桥修学校支持乡村建设。

  发言完毕,全场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在老李的引路下,李俞和镇里的书记、镇长一一握手打了招呼。

  镇书记夸奖道:“老李,你们家真是老子英雄儿好汉……”

  除了一些应酬外,李俞上初中的几个侄女也让李俞有些头秃。

  她们这个年纪正是偶像三部曲的受众。

  偶像三部曲火遍全国,导演和编剧是她们的叔叔,她们不可能没看过偶像三部曲。

  “叔叔,乔教授的唾液不能和地球人混合,她和万芊芊能生小孩子吗?”

  李导黑人问号脸。

  这是刚上初中的学生该问的问题?咋这么刁钻呢?

  “叔叔,听说你和鬼怪新娘谈恋爱了。”

  李导汗流浃背。

  三姑六婆就在隔壁,这些都是村头军情六处的优秀特工,聊这个?这不是要我死吗?

  “假新闻!”

  李俞坚定脸。

  但下一秒,侄女堂妹们把他和施施排队买炸鸡的报纸甩了出来。

  在电视圈里所向披靡的李俞回到老家居然被家里的后辈们制裁了。

  三姑六婆等亲戚立马围上来,拿着施施的照片评论不休,说这女娃妥妥的靓女,一看就是贤妻良母,问李俞打算什么时候结婚,要多少个娃,娃的名字想好了没。

  “……”

  李俞在四面围攻之下已经独木难支了。

  她那孝顺的大侄女这个时候再度给予暴击:“咦?不对啊!我上次明明听家里有电脑的同学说,网上的人都在议论我叔叔和万芊芊谈恋爱。”

  这话一出,家里的女性长辈亲戚们看李俞的目光都变了变。

  李俞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澄清了这些‘旧消息’,他要对这些孝顺的侄女堂妹们发起反攻了。

  第二天,她们一人收到一箱新华书社出版的寒暑假练习册。

  李俞细心的教导她们想和自己一样成功应当拿出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戈壁沙漠锻精兵的学习精神。

  李俞的做法得到长辈们的一致表扬。

  为了老李家的侄女堂妹们将来能出人头地,李俞是认真的。

  就是不知道她们会不会感谢李俞。

  不过感不感谢无所谓了,等到大年初八,李俞已经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第136章 《那些年》开机,李俞的野望

  大年初九,李俞返回京城。

  虽然在老家待的半个月应酬不少,需要应对亲戚的场面挺多,但能和家人团聚,李俞的精神状态还是得到了放松。

  短暂的放松回到京城后,该干正事了。

  老马这个公司的实际管理人回来比李俞更早。

  “《那些年》年前已经过审立项了,您随时可以启动这个项目。”老马道。

  作为一个管理者,他绝对是合格的,华流公司在他的治理下有条不紊。

  很多小细节都做到了尽善尽美,给李俞省了不少的事。

  “嗯!等震雨罗进他们回来了,我们的《那些年》计划立马启动。”李俞点头道。

  他都已经规划好了,《那些年》瞄准的是今年的五一档。

  今年的五一档没有强敌。

  2005年内地的年度票房冠军一个馒头引起的血案《无极》,上映日期为12月15日。

  程龙和新罗女神金希善共同出演的《神话》,上映日期9月23日。

  港岛著名导演徐刻的《七剑》,亚洲流行天王周结伦和著名摄影师陈老师的《头文字D》,上映日期分别为7月29日和6月23日。

  这是2005年内地电影票房的前四强。

  对了,排名第五的《情癫大圣》也是12月底上映。

  可以这么说,2005年的下半年才是内地电影的诸神之战,上半年的对手弱很多。

  尤其是五一档,一个挺好的档期居然没有一个强敌。

  李俞以前取得的辉煌都是来自电视圈,在电影圈他是一个新人。

  如果同档期大佬云集,院线给他的排片量肯定是很低的那一档。

  对于他一个新人,错开大佬选一个竞争对手相对弱势的时间段上映很重要。

  现在已经是2月中了,锁定五一档有点赶,但对于李俞这么一位成熟的导演来说问题不大。

  《那些年》的剧情很简单,整片没有特效。

  乔震雨、罗进、糖烟这些人都有演戏经验,施施在北影旁听了一个学期,进步不算小。

  保底只需要一个月,甚至都不需要一个月李俞就能把所有戏份拍完。

  剩下的一个多月做剪辑等后期工作已经足够了。

  放八九十年代的港岛,李俞两个多月拍一部电影都不好意思叫快枪手。

  因为巅峰期的港岛电影圈慢则一个月,快则几天能拍完一部电影。

  比如星爷的《家有喜事》拍了13天就完事了。

  王胖子有些时候根本没剧本,只有一个片名,演员到位后一边拍一边想剧情,只能说很离谱!

  到了正月15日,《那些年》的主要演员们都回来了,摄影师、灯光、化妆师等幕后工作者也都回来了。

  《那些年》的拍摄地点,李俞打算分成两个地方,主要戏份都放在川省拍摄,海边的戏份到祖国最南的省份琼省崖州取景。

  这次拍电影的预算挺充裕,李俞完全可以为了取景多烧一点钱。

  胶卷方面,李俞能接受的范围是一百五十万。

  只要胶卷的成本不超过一百五十万,他都可以接受。

  摄影机和以前一样,走学校的关系从青影厂借。

  李俞现在可是优秀的电视导演,北影的优秀学生,进军电影圈的第一战非常关键,学校不可能不大力支持。

  李俞借到的是内地目前非常先进的胶片摄影机,并且学校为了支持李俞的电影事业,赞助了两百盘胶卷。

  这两百盘胶卷价值少说二三十万。

  李俞切身体会了一把什么叫大树底下好乘凉。

  “加油好好干,拍一部好电影出来,给我们北影学院争光,给我们导演系长脸。”

  李俞出发前往川省前,高老师拍着李俞的肩膀,语重心长道。

  他一手带出来的学生,终于要独立执导人生中的第一部电影了。

  这一刻,他作为老师,他的内心很自豪、很骄傲。

  他希望李俞能旗开得胜,首战告捷。

  “高老师,我渴望进步的进取心和从前一样。这次的电影我会好好拍的。”李俞笑着道。

  正月18日,也就是2月的26日,李俞带领《那些年》的主创抵达川省。

  为什么选川省呢?

  因为川省自古以来便有天府之国的美称,美丽的地方有很多,方便剧组取景。

  即使已经拍电影了,李俞依旧不会放弃自己对景色画面的追求。

  还有一个原因是川省相较其它省份地震偏多,人们想到地震两个字,第一反应大概率都会是川省。

  电影里有男女主角地震后寻找信号打电话互报平安的剧情。

  把地点放在川省,观众们的观影体验更佳。

  如果把故事粤省那种几十年没一次强地震的省份,那不是惹观众笑话吗?观众毫无代入感和沉寂感,看完甚至想笑导演和编剧缺乏地理常识。

  李俞的电影开机仪式本想低调一些,奈何他现在的名气以及主演们的人气都不允许低调。

  电视圈大导转战电影圈,去年迅速走红的鬼怪新娘和乔教授分别为女一号和男一号,这部电影的开机想不引人瞩目挺难的。

  李俞带着乔震雨施施等主创成员接受了来自各家媒体的采访。

  “李导,请问您对电影的首战信心大吗?能不能跟我们展望一下您的预期,比如票房应该达到多少,应该取得一个什么样的成绩。”

  李俞淡淡道:“我说了不算,观众们说了算,作为一个导演,我唯一能做的是把电影拍好。”

  李俞这一回表现很谦虚!

  《那些年》的阵容组合决定了这部电影的热度和关注度不会低,低调谦虚点好。

  施施:“大家敬请期待吧,李导的剧本写得非常用心,我看剧本的时候哭了两次。”

  乔震雨:“对不起,我不能剧透,我只能说故事的很感人,写的是每一个人的青春。”

  施施和乔震雨的回答一样很官方,典型的热情大方一问三不知,关键的信息是一点儿都不透露,保密工作做的非常到位。

  这些媒体派来的记者回去后,多条关于《那些年》的信息上了头条。

  “《那些年》于2月26日正式在川省开机,讲述一段青春爱情故事,强烈期待!”

  “电视大导转战电影圈能获得成功吗?”

  “世道是怎么了?现在是个人都能拍电影了吗?对电视导演拍电影一事表示不靠谱,好在某李姓导演的态度是谦虚的,有值得肯定的点。”

  “看好李俞进军电影圈,张影谋和冯晓刚一开始都不是当导演的,他们在电影圈里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李俞怎么说也是根正苗红的北影导演系出身。”

  “电影和电视天差地别,李俞在电视圈取得成功后没有待在舒适区,而是选择积极进取,这份年轻人的朝气和魄力值得人们学习。”

  媒体就是这样,众说纷纭,说什么的都有。

第137章 施施终究还是嫁给大叔了

  李俞这边并没有过多关注来自外界的消息,他带领剧组的成员集中精力投入拍摄当中。

首节上一节107/30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