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之极限巨星 第452节

  “同时,一个精心打造的窑炉,也会让烧制任务变得事半功倍。”

  “所谓窑炉,就是烧制陶器的坑穴,华夏是世界上使用窑炉生产土陶制品最早的国家,早在公元前3000年,原始先民们就已经开始原始窑炉来烧制生活实用器了。华夏的英文名之所以被称之为CHINA,其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此。”

  “这是我们独有的文化标签,也是一个文明古国领先于世界的最好证明。”

  对于原始生存而言,窑炉的好处,不言而喻。

  不仅可以烧制瓦片。

  还能烧制陶器。

  制作出很多精美实用的盛具和炊具。

  为观众们简单介绍了一下窑炉的用途。

  陆羽回身取了竹篓,去了取土点,背了一大筐黏土回来。

  窑炉对泥料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

  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炉内的空间不能太小。

  且必须合乎规格。

  只有这样。

  烧制陶品的时候,才能确保窑内空气流通。

  让炭火的温度升到最高。

  从而避免出现炸窑等意外。

  陆羽大致估算了一下。

  一个半人高的窑炉。

  至少需要两大筐泥料。

  如果算上炉栅、炉道,炭盆,窑门,还有排烟通道的话,可能还会更多。

  但好在河边的黏土够用。

  为自己省下了不少功夫。

  半个小时的时间。

  陆羽一共来回往返了三次。

  直到取足了泥料,才再次坐回操作台前,忙活起来。

  “制作窑炉,要先搭炉底和炉栅。”

  “这是第一步,做好了炉栅,接着才是打造内壁、炉道等步骤……”

  说话间。

  陆羽从竹篓里取出一大团泥料,摔在了石板上。

  啪!

  照例还是先醒土。

  挤压掉土内的空气。

  让松软的泥料变得更紧实。

  很快。

  又揉又搓了好一会儿。

  陆羽将泥团平放在石板上,并用手压成一个直径约40公分、大约半指厚的圆泥饼。

  紧接着。

  修理好泥饼的边角后。

  陆羽又伸出手指,在上面戳了好多蜂窝状的圆孔。

  “这个泥饼,就是炉头,也叫炉栅。”

  “炉栅,是用来承托瓦片的托盘,置放在窑炉的底部,之所以把它做成蜂窝状,也是有原因的。”

  “蜂窝状的炉栅,可以起到一个收拢火焰的作用,让炉道内的炭火更为集中,如此一来,窑内的温度自然而然就有了保证。在没有专业的控温装置时,这个方法,可以很轻松地让窑内温度达到合适的温度。”

  “虽然原始,但却非常实用。”

  “大家千万别小看这个炉栅,有了它,窑内的温度,瞬间就能提升数倍。”

  “达到七八百度,也不再话下……”

  话落。

  无人机会意飞来。

  推近镜头。

  把泥制炉栅的各个细节。

  一一呈现给了屏幕前的观众们。

  “真的太专业了!”

  “有内味了!”

  “剑圣既视感!”

  “专业玩泥巴三十年!”

  “6666!”

  ……

  搞定了炉栅。

  陆羽把石板放在了篝火前,进行烘烤。

  随后。

  他抄起石斧。

  在营地的正中间,选了个位置。

  挖了一个“井”字型的炉道。

  炉道深约30公分。

  勉强算是及格。

  通常情况下,炉道越深,火力就越猛。

  但没办法。

  就目前手头上的这些工具,能挖到这个程度,已经是陆羽的极限了。

  “各位,炉道一定不能挖得太浅。”

  “因为太浅的话,火力得不到保证,这样的问题,会直接影响到烧制时间。严重的,甚至会损坏炉栅,所以,一定要在力所能及地情况下,挖深一点,只有这样,窑内的温度才不会太低。”

  井字形的炉道。

  两两交错。

  虽然有些歪歪扭扭的,不甚美观。

  但却不影响正常使用。

  挖好了炉道。

  陆羽又在沟壑相互交叉的地方,摆了些大小相同的石块

  并在周边砌上黏土。

  把烘烤得差不多的炉栅摆了上去。

  到时候,只要把柴火送到炉道内,火焰自然会透过炉栅上的蜂窝孔。

  让窑内的温度在很短的时间里达到理想状态!

  “土窑的炉道,有单双之分,单炉道的优点是易于制作,没那么繁琐,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

  “那就是温度会有所欠缺,升温也慢,如果泥料不过关的话,极难最终成型。”

  “如果条件允许,还是双炉道来得实在。”

  放置好炉栅。

  还不算完。

  紧跟着,陆羽又从旁边拿了一大团早就醒好的黏土,围着炉头砌了一圈。

  让窑底变得更为坚固。

  方便之后上砌土窑的内壁!

  “OK……”

  “打好了窑底,接下来的事,就简单多了,我们只需要顺着窑底,用黏土一圈一圈地向上砌,最后再封口,窑炉的主体就做好了。”

  说话的时候,陆羽手上的活儿,并没有停。

  一圈一圈。

  层层递进。

  只半个小时的样子。

  一个粗犷的简易土窑,便出现在了观众们面前!

  整个土窑。

  看起来就像个小土包。

  样子很讨巧。

  直径大约半米有余。

  高度刚好齐腰。

  因为用料扎实,作得仔细,

  土窑的内壁,很是宽厚。

  保温能力应该不赖。

  透过土窑的封口,依稀可以看到窑底的炉栅和最下方的炉道。

  虽然外形差点意思,看起来没那么美观。

  但该有的细节,却是一个都不少。

  不仅结构得当。

  设计得还非常巧妙!

  搭眼一看,活像个充满了原始气息的艺术品!

首节上一节452/55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