鳏夫的文娱 第69节

  虽然后面案子被调查清楚,但是很显然这件事对这位演员的打击是相当大的,这也就是影响了后面周理京没有再继续在演艺行业走下去,渐渐沉没。

  至于出演静秋的女演员,更是让林有成意外,居然是《女大学宿舍》里面的罗雁,要知道罗雁后面还凭借《女大学生宿舍》这部戏提名了百花奖的最佳女主角。要知道罗雁那部主演的《女大学生宿舍》,还有后面主演的《红衣少女》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国产青春片的奠基之作。

  林有成觉得自己这只蝴蝶扇动翅膀,倒是十分有趣,也不知道武天明是怎么选的角色。

  要知道那位国师拍《山楂树之恋》可是全国海选,就为了选出最干净的高中生静秋,也不知道武天明是怎么找到罗雁来演静秋这个角色。

  当然,不管武天明那个是怎么选的角色,很显然至少形象上这两位演员还是十分贴切《山楂树之恋》里面的老三和静秋。

  林有成来电影院看电影,电影院的人并不算多,大多都是一对小年轻约会来看电影。

  其实现在电影虽然艺术水准很高,但是电影商业市场并不活跃,即便是之前的《少林寺》上映,轰动大街小巷,可那时候的票价也仅仅是1毛钱左右,可以说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电影行业其实并没有那般繁荣,因为这时候主要还是电视,而且后面还有各种录像厅什么的,至于观影人次每年都在大幅的下降,电影厂发现收入实在太低了,都没有办法拍新片了。

  甚至可以说,这个年代的电影院就是被电视机干趴下的,因为人民群众全都攒钱买电视机看电视剧了,那时的电视剧才是土豪看的,还有一些人只能在录像厅看《上海滩》。

  一直要到1993年的时候,国家提倡打破垄断,院线市场化改革,全面拥抱市场经济,放开票价,此后每一年电影票价都是以一到两块钱的价格增长。而1998年,《泰坦尼克号》一部大片横空出世,平均票价大概20块钱,一线城市的票价,到了50块钱,甚至有人炒到了200块钱。到2002年, 20至30元之间的票价成为主流,但是张国师的那一部《英雄》出现,把国产片的票价直接达到50块钱。

  林有成看了武天明导演的《山楂树之恋》,不得不说,武天明拍摄的这个版本的《山楂树之恋》也十分令人动容,最关键的就是几位演员的表演也是相当好。

  要是换了后世滴眼药水的炸裂演技,只怕也很难打动观众。

  看到最后老三死的时候,现场有很多观众都看哭了,一个个都红着眼睛,抽泣着不停地哭着。

  很显然,《山楂树之恋》这个故事就足够动人,引无数读者泪崩,现在武天明导演把这个故事搬到大银幕上更具直接的情感冲击力。

  电影放映结束之后,林有成也就准备回家。

  也就是在林有成回家的路上,大街上不知什么地方传来有广播放着那一首充满激情的歌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再过二十年,我们重相会……”

  “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

  “天也新地也新……”

  “春光更明媚,城市乡村处处增光辉……”

  ……

  谁又能想到现在这并不算繁荣国产电影市场,到后面会有那翻天覆地的变化,林有成听着这歌声,忍不住也跟着唱了起来

  “啊,亲爱的朋友们,创造这奇迹要靠谁……”

  “要靠你,要靠我……”

  “要靠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第115章 【红色的一角】(求订阅)

  原本林有成的那篇小说就相当感人,现在电影上映,也是收到了非常多的好评,周理京和罗雁两位演员的表演也是让一众观众十分动容,真正看见了老三和静秋的那一段深情的爱情。

  如此一来,《山楂树之恋》的电影自然也就十分火热。

  林有成也觉得武天明导演拍的这个版本很不错。

  不过,很显然这个时候电影即便再火热都不赚钱,更别说林有成只是原著作者,根本就和电影没有什么关系,更加谈不上什么分红。

  林有成也是非常清楚这一点,也没有多关注《山楂树之恋》的电影票房成绩。

  “爸爸,他们说你写的《山楂树之恋》电影上映了,我们要不要一起去电影院看这部电影啊?”

  林兆美似乎对电影很感兴趣,一脸期待地位望着林有成,小脸上满是笑容。

  林有成听见林兆美这句话,不禁有些尴尬,不说他已经一个人去看了《山楂树之恋》这部电影,即便没有看,他也不好带着自己七岁的女儿去看《山楂树之恋》的这样一部爱情片。

  即便林兆美这话说得再认真,很显然林有成也不可能带林兆美去电影院看着这部爱情片。

  “爸爸,还要写稿啊。”

  林兆美一听林有成这话,小脸上瞬间就出现了失落,望着林有成没有说话。

  很显然,就这么被自己的女儿一直盯着,林有成莫名有种愧疚感,似乎真得有几分对不起林兆没。

  “爸爸,你又要写稿啊?”

  林兆美虽然失落,但还是很懂事没有哭闹,只是问了一句。

  林有成听见林兆美这话,点了点头,说道:“是啊,爸爸是又在写稿,写新的故事。”

  “哇啊,爸爸好厉害啊!”

  有些时候,林有成是真的觉得林兆美特别会说话。

  “不过,爸爸,你什么时候能带我去电影院看电影啊?”

  虽然话题被转移走,但是林兆美似乎还记着看电影这件事,又提起了去电影院看电影。

  就在林有成有些犹豫,不知道该怎么解释的时候,林兆庆拿出自己书包里面的一条红领巾,十分兴奋地和林有成分享,然后给自己系上洪红领巾,说道:“爸爸,看,我是少先队员了。”

  林有成的目光落在林兆庆脖子上那条崭新的红领巾上,微微一愣,他是知道少先队员的,毕竟林兆喜就经常戴着那一条红领巾上学,林有成也没有特别在意,毕竟少先队本就是收7至14岁的少年儿童参加。

  现在,他看着林兆庆脖子上那鲜红色的一角,他也知道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代表红旗的一角,红色也代表着革ming先烈的鲜血染成。

  看着那红色的一角,林有成想到了《人间奇事》里面林奇经历过的那一段战争。

  虽然他并没有着重写林奇在战场上的经历,但是他也是有写一些内容,就像那一封遗书,还有很多的其它不为人知的故事。

  “爸爸,我也是光荣的少先队员了!”

  林有成听见林兆庆这句话,回过神来,望着林兆庆笑着点了点头。

  少先队是少年先锋队的简称,先锋,是开辟道路的人,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走在前面的人。

  少年先锋队前身为中国少年儿童队,成立于1949年10月13日。但少年儿童的革命组织,从上世纪初的劳动童子团算起,已有接近100年的历史了。革ming战争时期的少年儿童组织在革ming的各个时期,都有革ming的儿童组织活跃在父兄身边,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贡献。

  在少年儿童运动发展的历史上,不同的革ming历史时期,有不同的革ming儿童组织。

  好吧,林有成这个父亲也是有些不称职,对于自己的儿子有没有加入少先队都没有特别关注,这可能比林兆庆上几年级也强不了多少。

  林有成看着林兆庆脸上那兴奋的目光,不禁笑了,他倒是没有想到林兆庆居然这么在意少先队员,说道:“真得太好了,你就是xx主义接班人。”

  林兆庆一听林有成这话,一脸骄傲地点了点头,也忍不住唱起了少先队歌,唱道:“我们是XX主义接班人,继承革ming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前胸。不怕困难,不怕敌人,顽强学习,坚决斗争,向着胜利勇敢前进……”

  林有成听着林兆庆唱着这少先队歌,刚准备说什么,一旁的林兆满却是问了一句,“二哥,你为什么三年级才入少先队员啊?大姐她比你要早很多啊。”

  好吧,很显然林兆满有些童言无忌,戳中林兆庆的隐痛了。

  林兆美也接了一句,“大姐还是少先队的中队长。”

  林兆庆一听林兆满和林兆美的话,瞬间就止住了歌,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我也想早点加入少先队,可是一直到现在老师才选我加入少先队。”

  林有成听见林兆庆这么说,也不难明白这里面没准也有林兆庆的成绩在班上并没有排在前面的原因,要不然肯定早就加入少先队,成为少先队员了。

  “不管什么时候,能够成为少先队员就很棒。”

  林有成面带笑意,一脸认真地和林兆庆说了这么一句话。

  “祝贺你,林兆庆同学,你现在是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了。”

  林兆庆听见父亲林有成这句话,像是瞬间受到了激励,小胸膛往前挺了挺,似乎作为少先队员很是骄傲。

  五岁的林兆满看了一眼林有成,又瞧了一眼林兆庆脖子上戴着的那鲜红色的红领巾,眼中闪过一丝羡慕,昂着头,小脸上满是坚定地林有成说道:“爸爸,等我上学了,我一定也要成为少先队员。”

  “我会比哥哥还要厉害。”

  童言稚语,很是可爱。

  林有成听见林兆满这句话,忍不住笑了,说道:“好的,爸爸相信你。”

  很显然,林有成并不会知道五岁的林兆满此时说得会比哥哥还要厉害究竟意味着什么。

第116章 【四大名旦】(求订阅)

  德城,春风巷。

  林有成和林兆美说了要写稿,不能带她去看电影,自然也不是扯谎的假话,而是林有成真得有打算写新的故事。

  又或者说是,不是新的故事,而是发生在《人间奇事》里面的一个很短故事。

  《人间奇事》里面林奇从1920年经历了那么漫长的岁月,在那段历史里面自然就会有遇见不同的过客,经历不同的故事,那些人的故事才是真正的历史的漫长岁月。

  其实真正说起来,那不仅仅是一个故事,而是无数个故事。

  文联的张解放有的时候会来春风巷和林有成讨论文学,看见林有成在看《十月》、《收获》那些文学杂志的约稿信,不禁笑着问道:“怎么说?有成,你这是打算给别的杂志投稿了啊?”

  林有成听见张解放这话,不禁笑了,反问道:“你觉得不可以吗?”

  张解放一愣,听见林有成这么说,有些意外,他感觉林有成好像是真得打算给其他的文学杂志投稿了,不禁问道:“你真得要给别的文学杂志投稿啊?”

  “《人民文学》杂志社那边只怕会很失望啊。”

  林有成听见张解放这话,他自然知道如果他投稿给别的文学杂志,很显然会像《小说月报》的董照倍感失望,但是林有成没有直接回答张解放的话,而是反问道:“解放,觉得文学杂志除了《人民文学》,哪几个最有名。”

  张解放有些疑惑,不明白为什么林有成会问这个问题,想了想,不禁说道:“那应该是杂志的四大名旦吧。”

  “之前80年,全国27家文学期刊的主编在苏省的金山寺举行会议,提出了‘四大名旦’的说法,其中分别是老旦《收获》,正旦《当代》,刀马旦《十月》,花旦《花城》。”

  林有成点了点头,他也是听过这个说法的。

  虽然说除了这四家杂志,还有像《昆仑》、《钟山》、《延河》、《芙蓉》、《燕京文学》这样的知名杂志,但不得不说,从1976年,新中国文学第一刊《人民文学》复刊之后,1978年8月,《十月》创刊,1979年年初,《收获》复刊,然后是1979年5月,《花城》创刊,再到1979年年底《当代》创刊。

  可以说,从七十年代末开始,这几本文学杂志或复刊、或创刊,预示着“文学热”的开端。

  在这个杂志风行的时代,杂志非常便宜,一个工人也订得起,质量很一般的杂志作品也可以印几万册。更不用说当时最好的文学杂志了:《人民文学》150万,《收获》120万,《十月》80万,《当代》60万,《花城》60万,《诗刊》50万,这些惊人的印数在后世无法想象的。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人把《收获》、《十月》、《当代》、《花城》这四家杂志称之为杂志的“四大名旦”。

  《收获》在上沪市,杂志风格老成持重,因此被称为老旦,不用多说巴老担任主编,多部经典作品都有在《收获》上发表,像路的《人生》。《花城》在羊城,杂志风格被称为婀娜多姿,年轻但也多彩,自然也就是花旦,发表过像王安怡的《世家》。至于《当代》的杂志风格可以说是文味正宗,又在京城,自然也就是正旦,汪蒙的《活动变人形》,还有苏叔杨的《故土》都是发表在《当代》上。至于《十月》也在京城,杂志风格可以称之为文武兼备,也被称为刀马旦,和林有成一同拿奖的张显亮的《绿化树》就是出自《十月》。

  林有成看着面前这非常多的约稿信,很显然四大名旦也不止一次给他寄过约稿信。

  张解放望着林有成,眉头一挑,有些怀疑地问道:“你该不会是真得打算给别的杂志投稿吧?”

  林有成笑了笑,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说道:“巴老那边也是和我说过,要我有稿件可以投给《收获》。”

  张解放一看林有成这神色,再听这话,似乎是真的有打算给别的杂志投稿,不禁有些兴奋和激动,因为如果林有成打算投稿的话,那么这也就意味着林有成其实心里也已经有了新的稿子的想法,一双眼睛闪闪发亮,满是求知欲,追问道:“有成,你是已经有新的故事了吗?是在写了吗?是新的小说吗?关于什么的?”

  张解放一连好几个问题像林有成接连发过去,很显然张解放这边是真得非常好奇林有成新稿的想法,想要知道林有成在《人间奇事》这样一个精彩而奇幻的故事之后,将会写什么样的故事。

  “有成,是不是已经在写了啊?”

  张解放一看林有成只是面带笑容,并没有回答,心里更是抓痒一般地想要知道答案,急切难耐。

  “早就写了。”

  早就写了?

  听见林有成这句话,张解放整个人一惊,问道:“你是之前就已经写好,还没有发表的作品吗?”

  林有成笑了笑,应该不是没有发表,是已经发表,只不过是藏在《人间奇事》里面的故事。

  当然,那个真正的故事还没有写出来,就像他和女儿林兆美说得,他还要写稿。

  不过,故事早就已经开始写了。

  张解放真得很想知道林有成早就写了的故事是什么样的,非常希望现在就能看林有成这个写了的故事,但看林有成卖关子,他也不好多问,只是把目光放在面前的桌上那非常多份约稿信上,问道:“那你想好投哪一家杂志了吗?”

  想好?

  为什么要想好?

首节上一节69/12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