鳏夫的文娱 第111节

  “其实我倒是觉得,林老师那部《山楂树之恋》就挺合适拍成电视剧。”

  郑小龙一听霍达提起这话,便望着林有成,笑着说道:”你可不知道,我们单位还为拍你的哪个故事还专门讨论了一番,也有人建议拍摄你那部处女作《山楂树之恋》,不过最后还是选了《风声》这个故事。”

  “别的小说以后说不定有机会的。”

  林有成觉得后面即便郑小龙不拍他的这几部小说,也会有别的电视台要拍他这几个故事,林有成自然也不着急,毕竟他现在也并不需要将小说拍成电视剧,播出之后提高自己和小说的知名度。

  “难,要是那么容易,我们艺术中心也不会去年就一部剧了。”

  郑小龙摇了摇头,和林有成说起了京城电视艺术中心的一些事,这里面自然也就会有拍摄长剧的难度,以及别的一些问题。

  林有成自然不会说后面影视剧产业化,一年之内那真的就是非常多部剧拍摄,但是很多剧都没有办法播出,而不是像现在没有剧播出。

  “后面肯定会越来越好。”

  这边林有成跟郑小龙和霍达聊了有好长时间,要不是因为郑小龙和霍达这边还要回单位,可能也就留在林有成这边继续聊下去。

  出了四合院,郑小龙望着霍达,笑着说道:“倒没想到林有成这么好打交道,关键对影视剧还这么有了解,今天可是来值了。”

  霍达连连点头,十分同意郑小龙,说道:“他提的《风声》改编真得太好了,还有对影视剧改编以及拍摄的一些看法特别专业。”

  “是啊,要不是因为他身份地位不一般,我都没敢提让他进我们单位。”

  很显然,郑小龙还是非常清楚林有成现在在文坛的身份地位,虽然说林有成并没有像电视艺术中心这样的单位,但却是绝对的知名专职作家,称得上是文坛里面的一位名人,他自然不敢说让林有成去京城电视艺术中心上班的话。

  这话要是提了,没得得罪人,还让自己难堪,毕竟人家的地位摆在那,怎么可能进单位做个编剧。

  霍达当然明白郑小龙的意思,说道:“那还是别抱那个想法,人家大作家,怎么可能来这里。”

  郑小龙点头,回头又瞅了一眼林有成居住的这间四合院,说道:“那倒是。”

  林有成这边答应给京城电视艺术中心写剧版《风声》的本子,稿费到也不低,这边给的稿费有一千四百块钱,在这个时候自然也算是相当高的,这也是因为林有成的身份,还有就是《风声》这部小说很受欢迎,要是换了别的小说改编,可能就一千块钱左右了。

  这些都是因为林有成的身份地位真得不一般。

  这要是换了别的平常作家,可能郑小龙也会直接提议问一下是否有意愿去京城电视艺术中心担任编剧,但是当着林有成的面,郑小龙可不好提这话。

  不说林有成知名度,单单就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这个身份就相当不一般。

  更别说,郑小龙可是听说过林有成那边都拒绝了担任别的文学杂志编辑,又怎么会来艺术中心担任编剧。

  林有成并不知道郑小龙所想,他只是没有想到,这边京城电视艺术中心找上门来,接连又有别的单位找上门,都是想要他的那篇《风声》。

  不对,也不仅仅是《风声》,还有他别的几部小说作品。

  “有成,这位是中央广播电台的编辑赵毅,这位是燕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周军,他们都是过来找你。”

  张伟一脸笑容地给林有成介绍带过来这两位同志。

  很显然,林有成听这个单位也就瞬间知道这两位所为何来。

  “林有成作家,好,我这次是来是特意想要找你谈,我们的电台节目想要广播你的那部小说《风声》。”

  中央广播电台的编辑赵毅早就看过林有成的《风声》,本就很是喜欢,现在看见《风声》电影如此受欢迎,自然也就希望电台能够广播这部小说。

  林有成听着这话,自然没有理由拒绝,因为他非常清楚地知道其实在这个年代,虽然买杂志的人群固定,但广播确确实实是个新奇东西,人们都喜欢在闲暇时间听广播打发时间,有的时候可能一篇小说刊发之后平平无奇,但自没准以广播的方式就会红遍大江南北。

  像之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广播长篇播出《夜幕下的哈尔滨》就在国内引起了非常大的轰动,而且那部《夜幕下的哈尔滨》其实也是一部谍战题材的小说。

  说起来,其实中央广播电台很早之前就有打算广播林有成的小说,现在《风声》的电影大火,如此受欢迎,中央广播电台自然也不会再耽搁,赶紧找上《人民文学》杂志社的张伟,让这边帮忙引荐给林有成。

  赵毅也没有想到,这个时候找林有成作家的也不仅仅是他一个人,居然还有人艺的同志。

  可见,林有成这位作家的作品究竟有多受欢迎。

  赵毅望着林有成,又说道:“其实,另外你的几部小说《我的团长我的团》,还有《战争子午线》,以及《亮剑》也都非常适合。”

  林有成很清楚中央广播电台为什么选择这几部小说,也都是因为这几部抗战小说都是主旋律作品,非常适合电台播出。

  一旁人艺剧院的周军也笑着说道:“我这次过来,也是想要找林作家你聊一下,我们人艺想要把你的这部《风声》搬上话剧的舞台。”

  张伟笑着说道:“早该就搬上话剧的舞台了,有成他这部小说《风声》最合适的其实还是话剧舞台,小说里都是室内戏,大多都是人物角色之间的对话,这就非常考验话剧演员的功底了。”

  张伟这话倒也没错,《风声》的故事改编成话剧也是相当合适。

  “我们人艺的演员现在知道要排《风声》这出剧,一个个都跃跃欲试。”

  不说《风声》现在电影反响热烈,出演顾晓梦的刘晓箐备受欢迎,即便没有热映的电影,人艺的不少演员可以说也都是林有成这位作家的忠实读者,自然也都是看过林有成写得作品,至于惊心动魄的《风声》也不例外。

  更别说,《风声》这部小说里面每个角色都对演员相当有挑战性,而且还是绝对的大群戏,相当考验演员的演技和台词功底,这如何不让人艺的那群戏疯子激动。

  可以说,人艺这边还没有找林有成说改编排话剧这件事,剧院里面传出来这个消息就已经是让一众演员都动心了,不管是谁面对《风声》这样一个硬本子可以说都是相当希望能够参演的。

  要知道里面顾晓梦和李宁玉这两位重要的女主角,还有白小年,金生火,以及王田香这样的复杂角色。

  电影里面出演白小年的梁嘉辉可是就因为这个配角让内地无数观众,还有行业内都眼前一亮,真正见识到了这位来自香江的影帝演技实力。

  “他们现在一个个都非常希望能够出演《风声》里面的一个角色。”

  林有成自然清楚燕京人民艺术剧院有多厉害,那绝对是闻名全国的专业话剧院,是无数演员向往的艺术殿堂。作为国内第一所艺术院团,也是最负盛名的专业话剧院,在现实主义与民族化、体验与体现及再现戏剧美学的内涵上,均达到了完美的融合,创建了著名的人艺演剧学派。

  关键剧院受到郭沫若、老舍、曹老的精心培育,有非常多的经典剧目,像《蔡文姬》《茶馆》《雷雨》《龙须沟》那是绝对的经典之作。

  林有成也很清楚在人艺里面的演员自然也都是有着硬本事的,根本就不用担心会排不好《风声》这部剧,要知道在人艺那一直都是戏比天大。

  “人艺的名字,在德城我也是听过的,要是能够被人艺排成话剧,我自然也是非常荣幸的。”

  周军一听林有成这话,忙说道:“能够有机会排《风声》这出剧是我们的荣幸。”

  看着周军这态度,林有成觉得他这来京城之后,即便是在这兴华胡同,接触的人也是也是越来多,关键还一个个都相当不凡,可以说都是大佬单位。

  不管是京城电视艺术中心,又或是中央广播电台,还有人民艺术剧院。

  “曹老,他也是很喜欢你的这部《风声》。”

  林有成知道周军说的曹老是谁,也就是现在人艺的院长,绝对的文学大佬,忙说道:“荣幸。”

  张伟望着周军,笑着说道:“要是人艺真得排了这出剧,到时候可要给我票啊,我可是想现场看人艺排的这出话剧。”

  林有成听着张伟的话,也点了点头,说道:“是的,相当期待。”

  林有成也非常期待当裘庄的囚笼就是人艺剧院的舞台,那些演员会在那样一个舞台上碰撞出来什么样的火花。

  不知为何,林有成就突然想到了“沉浸”这个词语。

  如果说,人艺真得要排这出话剧,那么很显然,到时候观众就能身临其境,在现场看见那场惊心动魄的厮杀,感受那如刀子一般的风声。

第192章 【新的一切】(求订阅)

  元旦佳节,一场大雪覆盖京城。

  京城的冬天毫无疑问要更冷一些,伴随着一场大雪,时代的年轮就那样安静地跨过了1986年,进入了1987年。

  虽然接连有不同单位的人来找林有成,但是林有成平静的生活并没有因此掀起太大的波澜,在时代的浪潮下这一只蝴蝶依旧一如既往地平静往前走。

  林有成看着手里这一封从德城寄过来的信,信是大哥林有才寄来的,问林有成在京城是否一切安好,当然也问了萝卜头们放寒假之后是否回德城,一同在德城过年团圆。

  当然这也是因为林有才知道林有成这位专职作家并不需要去单位上班,因此从京城往返一趟倒也不用赶时间。

  不过林有成并没有打算今年回德城过年,毕竟这是他们一家七口人在京城的第一年关,还是要在京城过,而且林有成也不愿意在这过年时节带着六个孩子回德城,毕竟这临近年关,即便是卧铺车厢,车站得人只怕也是相当多的人。

  “喜儿,今年我们就在京城过年,不回德城。”

  听见林有成这话,林兆喜点了点头,说道:“好啊,这是我们第一次在京城过年。”

  一旁的林兆庆忽地问道:“爸爸,那今年就是你一个人准备年夜饭啊?”

  林有成望着林兆庆,笑着问道:“你不能帮我一起吗?”

  “我可以!”

  “我也可以!”

  林兆美和林兆满也跟着举手,说自己可以帮着林有成一块做年夜饭,林兆欢和林兆乐在一旁正在玩着七巧板,听见这话也跟着举手说自己可以。

  林有成看见三岁的林兆乐也跟着说可以,不禁笑了。

  因为临近年关,京城的过年气息也愈加浓郁,林有成这边虽然也在写着电视剧版本《风声》的剧本,但更多的也是在准备年关。

  说起京城的年关似乎风俗特别多,就连过年民谣也特别有趣。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写对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不得不说,在京城这样一首过年民谣里面就已经将过年的忙碌场景描绘得淋漓尽致。

  虽然林有成并没有按照这过年民谣准备,毕竟他也不算是老京城人,不过新年的对联也是都有贴上,喜庆的红灯笼也有挂上,窗户上也都有贴上喜庆鲜艳的窗花,整个院子里面显得喜气洋洋。

  萝卜头们也都特别懂事,一个个都帮着林有成打扫房子,就连小萝卜头林兆乐也都拿了一块抹布跟在林兆欢身后,也试着擦拭桌腿。

  不得不说,现在过年的氛围真得很浓郁,也许是因为在过去年代,物质并不丰富,只有到过年的时候还会有那些丰盛的美食,各种美好的期盼也都在这一年开始,一切都是那样美好。

  林有成也不是一个人出去置办年货,还是带着萝卜头们一道去逛的。

  好在现在林有成不用前面抱一个,后面再背一个,像是拖家带口讨饭的一家子。

  林有成抱着林兆乐,林兆乐在怀里津津有味地舔着糖果,而林兆美则是牵着林兆欢跟在林有成身边,至于林兆满和林兆庆两个男孩则是在跑在前面,还是林兆喜则是跟在后面看顾着。

  虽然说现在很多还是凭票购买,但是在这京城首都有很多东西都可以花钱买到乐,而且因为春节前夕排队购买的人多,商铺也都会延长营业时间,而且货品也都更加丰富,当然对于一些普通人家,像那些高档的零食还是只有家底厚实的人家才会花钱买。

  这些东西也无需用票,只是价格会很贵,甚至在有些人眼中那是贵得离谱。

  显然,林有成这边的家底也不算薄,大过年的也都会满足萝卜头们想要买的零食和用具。

  这也是林有成之前答应萝卜头们帮忙打扫屋子的报酬。

  林兆喜倒是没有买什么吃食,因为林有成在家里置办的年货像糖果点心都有,她只是买了一个崭新的日记本,倒是林有成看见之后,给林兆喜买了一只不错的钢笔。

  林兆喜的成绩即便是到了京城也是相当优秀,关键还相当懂事,根本就不需要林有成操一点心。

  其他几个萝卜头的成绩来了京城之后倒也不算差,尤其是林兆庆已经上五年级,虽然说成绩不算优秀,但在班上还是能跟上,不至于直接倒数,至于林兆美倒也能算得上是好学生,成绩算是班上前十的成绩.

  林有成望向林兆满,现在林兆满还小看不出来什么,看见林兆满拿着一把玩具木枪,整个人就还是个孩子。

  就在林有成带着萝卜头们在供销社买东西的时候,街道办的赵大妈刚好也来置办年货,瞧见林有成,上前笑着说道:“没想在这遇见你,我有件事正好想和你说。”

  林有成抱着林兆乐,也没有想到会碰见赵大妈,赶紧让萝卜头们喊人,又望着赵大妈疑惑地问道:“什么事啊?”

  “就是我一直都有替你留意保姆的事,我这边有一个不错的人,姓宋,都叫她宋妈,乡下来得,年纪四十多岁,人很老实本分,干活也相当麻利,之前也有在知识分子家庭当过保姆,不过那家人后面移民出国了,她也就回乡下了,前不久她来城里,碰见了,就问了她,她也是想着来城里再找份保姆的活,补贴家用。”

  宋妈?

  听见赵大妈这话,林有成不知为何想到了《城南旧事》里面也有一个宋妈,说道:“要是合适的话,可以见一下。”

  赵大妈一听林有成这话,忙笑着说道:“你放心,相当合适的,因为她之前也是在知识分子家庭干过,我才想着介绍给你。”

  很显然,在赵大妈眼里林有成这位大作家,也是绝对的知识分子。

  林有成却是说道:“什么知识分子,我以前还是扫大街的。”

  林有成可没有想着自诩为知识分子。

  赵大妈听见林有成这话,笑了笑,说道:“我们这兴华胡同谁不知道这位大作家,那部电影《风声》可就是你写的故事,真得太精彩了。”

  “你要是这边没问题,我后面就让她年后去你那,你见一下看行不行。”

  林有成自然没有问题,相信这位热情的赵大妈推荐的保姆应该也不会差,点了点头,笑着说道:“那就先谢谢你了。”

  “别客气。”

  赵大妈望着林有成怀里抱着的林兆乐,伸手逗弄了一下,长得可真好看,又望了一眼林有成另外几个孩子,都穿着新棉袄,一看就知道是真正对孩子上了心,每个娃娃都打扮得干干净净,不禁有些佩服林有成,这一个大男人带着这些孩子,居然还能照顾得这么好,真是难得。

  “有成,你这即便是找了保姆,也别忘了自己的事。”

首节上一节111/12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