鳏夫的文娱 第105节

  林有成听见林敬澜这话,心里也不禁觉得有些好笑,果然京城也是文学的前沿,文学气息热烈,国内的知名文学杂志也都非常多是在京城创刊,现在即便是林敬澜也开始问他写新小说的事。

  “还没有,前面在给八一电影制片厂写《战争子午线》的剧本。”

  一旁的另外一位作家周红军不禁问道:“林大哥,你的那部小说《战争子午线》要被八一厂拍成电影啊?”

  林有成点了点头。

  周红军惊讶地称赞道:“你可真厉害。”

  林敬澜听见林有成的话,也十分意外,毕竟现在可没有什么电影电视剧官宣的消息,他也没想到林有成这边的小说《战争子午线》已经要被八一厂派车给电影了,也点头说道:“是啊,《战争子午线》这部小说非常感人,极具教育意义和警示意义。”

  林敬澜自然是卡过林有成所写的小说,而且每一部都有看,说道:“没想到除了《风声》,《战争子午线》也被拍成电影了啊。”

  “《风声》听说还是《高山下的花环》的谢缙导演拍摄的啊?”

  林有成点了点头,说道:“应该今年下半年就能在电影院里看见谢缙导演拍摄的这部电影乐。”

  “那可是相当期待啊。”

  周红军的这份期待当中一来有对于谢缙导演的期待,另外一边也是因为林有成的那部《风声》也是相当震撼人心,在文坛引起了相当大的讨论。

  毕竟林有成的那部《风声》可是很少有的密室推理,关键还和谍战结合,故事的情节叙述非常精彩,特别是在描写追查老鬼的部分,惊心动魄的情节相当紧张刺激。

  “有成,我个人可是非常喜欢你写得那部《风声》,真得写得太绝了,以广袤复杂的历史为背景,将创作的凝聚点放于个人身上,以个体视角来触摸、感知历史,真得惊心动魄。”

  一旁的林敬澜听见周红军的话,也忍不住点了点头,说道:“是啊,林有成那部《风声》凸现出作家对革命历史的独立思考与深度追问,体现出革命人士的无声呐喊,激励后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不仅仅是那部《风声》,后面的《我的团长我的团》,还有《战争子午线》都一样是相当震撼人心。”

  “没错,说得一点都没错,我读完有成的那几部小说,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林有成的这几部小说佳作绝不仅仅是一本小说那么简单,它还是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有着历史的敬畏感、厚重感与庄严感。”

  林有成听着这话,自然也都是谦虚了几句,也和林敬澜聊起了别的文学创作,后面也聊到文坛的一些事,聊到了最初的伤痕文学,还有反思文学,以及先锋文学。

  林敬澜摇了摇头,说道:“现在似乎先锋文学有一种学术风,一定要写得人家读不懂,才显得有学术,其实严肃文学并不应该是读不懂。”

  一旁的周红军听着林敬澜的话,倒也忍不住发表自己的看法,说道:“其实先锋文学的艺术特征表现为传统文化的反叛,刻意违反约定俗成的创作原则,及欣赏习惯。”

  “关键片面追求艺术形式和风格上的新奇,坚持艺术超乎一切之上,注重发掘内心世界,细腻描绘梦境和神秘抽象的瞬间世界,意识的流动,让不相干的事件组成齐头并进的多层次结构的特点,这的确有的时候是让众人难以理解。”

  “林有成的小说似乎并没有跟着先锋文学走,但是文坛一直都有把你当作先锋作家,就像你在《风声》里面写的是谍战小说,但却又是不一样的谍战,创造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关键还不难读懂,这真得是太难得了。”

  林有成想了一下,说道:“我觉得先锋文学挑战传统千篇一律的文学模式,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以语言狂欢和形式狂欢的手法其实是相当精彩的,只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感官的刺激毕竟是短暂的,如果先锋写作没有经过去谎言这一环节,则大多数先锋文学后来要么走上了文字游戏的道路。”

  听见林有成说到“文字游戏”这四个字,林敬澜忽地一惊,忙说道:“对对,你说得非常对,那样的话,要么重新回归谎言文学,彻底离开了文学的轨道,只有极少数作家经过严格的去谎言,进而对生活本质和人的根本问题的苦苦探索,最终成为先锋文学中的伟大之作。”

  林有成和周红军都点了点头,十分同意。

  “不知道有成看了没有,《LS河女神》把叙事置于故事之上,将几起没有因果联系的事件拼贴在一起,突破了传统小说重点在于写什么的范式和困囿,转而表现出对小说叙事技法怎么写的热衷,实在是很精彩。”

  林有成当然知道这篇小说,点了点头,可是还不等林有成说什么,一旁的周红军就说道:“之前林有成写得那篇《嫌疑人X的献身》其实也很新颖。”

  林敬澜笑着说道:“有成那篇《嫌疑人X的献身》自然是相当精彩,改编创造了新的推理小说叙述方法,为推理小说的发展方向和前途提出了新的理论命题,我现在倒是非常期待有成你后面写新的推理小说啊。”

  “有成,有没有打算再写一篇超越《嫌疑人X的献身》的推理小说,发表在《燕京文学》上啊?”

  果然,终究还是约稿了!

  林有成笑了笑,说道:“那就不知道能不能超越《嫌疑人X的献身》了。”

  专职作家的专职是写作,不过很显然,林有成这位鳏夫专职作家的专职除了写作,还有带娃。

  林有成这边已经将户口给迁到京城,后面萝卜头们等新学期开学自然也就能去附近的兴华小学和兴华中学上学,不过现在还没有开学,一群萝卜头都还要在家里待着。

  就在林有成和林敬澜聊着文学创作和文坛的一些事的时候,三岁的林兆乐跑了过来,昂着头,直接说道:“爸爸,我饿了。”

  林敬澜一看林有成这跟前的孩子,反应过来自己这边和林有成聊文学,实在是聊了太久的时间,忙有些不好意思第说道:“有成,这一下居然聊这么晚了,实在是对不住了。”

  林有成却是说道:“一起留下来吃顿便饭吧。”

  林敬澜和周红军等人自然是不好意思留下来吃饭,毕竟他们这边也知道林有成还要给好几个萝卜头做饭,一个个也都没有多留,告辞离开。

  林敬澜走的时候,还不忍不住问了一句,“有成,你这边一个人照顾这些孩子,忙得过来吗?”

  “要不要请一个保姆帮忙照看,我这可以给你介绍。”

  现在京城里面其实有一些人都会找保姆,这些大多都是县城或者乡下的年轻人,大多学历不高,他们来到京城之后,不少人选来选去,最后在社会的服务行业内落了脚,而其中一些女孩儿们,最终选择了家庭保姆这一行业。

  林有成听见林敬澜的话,不禁说道:“现在这才搬过来,还不着急。”

  林敬澜明白林有成的意思,毕竟林有成这一家在京城都还没有安稳多久,就着急忙慌地找一个保姆也有些不大好,不过他心里想着后面还是要帮着林有成留意一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总不能让林有成这位作家一直都忙着照顾孩子,那样还有什么时间和精力去写作。

  林有成望着林兆乐,还有林兆欢几个,知道现在没有江秀莲做饭,自然是由他来做饭,倒也没有特别有压力,毕竟他之前就有在给自己孩子做饭,而且厨艺技能上涨,之前江秀莲和赵文杰回云省老家,也都是林有成这边做饭。

  “姐姐呢?”

  林兆美一听林有成这话,忙说道:“姐姐,在厨房准备做饭。”

  林有成听见林兆美这话,心里很是意外,虽然他知道林兆喜现在也能够做这些事,但是他压根就没想着让林兆喜去做这些事,忙去厨房说道:“喜儿,你别忙了,我来弄。”

  林兆喜正在帮着切菜,林有成相当欣慰林兆喜的懂事,接过林兆喜手上的刀,说道:“你带弟弟妹妹出去玩,让他们再等一会。”

  大作家林有成还是要忙着淘米煮饭。

  没办法,鳏夫作家也是食五谷杂粮的普通人,专职不仅仅是写作,同样也是要做饭带娃。

  兴华胡同深处的一户四合院的厨房里面燃起炊烟,这就是人间烟火。

第180章 【最后的亮剑】(求订阅)

  京城,兴华胡同。

  萝卜头们还在暑假,自然也一个个都还在四合院待着。

  现在萝卜头们也渐渐开始熟悉京城胡同的生活,

  因为林有成给八一电影制片厂写得《战争子午线》剧本里面有好几个孩子,也和八一厂说过电影拍摄看是否能够让林有成的孩子去体验。

  因为林有成这边问过林兆喜姐弟,林兆喜并没有特别感兴趣,而且她的年龄也没有特别合适的角色。

  反倒是林兆庆和林兆美倒是挺乐意,还有林兆满虽然也乐意,但是年龄太小,也就没有合适的角色,自然也就没有去,而八一厂这边最后也是选了林兆庆和林兆美这两个年龄合适的小演员。

  毕竟即便有林有成这层关系,也不可能是指定让自己孩子就演老兵这样的角色,而且从一开始林有成只是想着让孩子体验,而且还问过萝卜头们愿不愿意。

  八一厂这边肯定也是有好好选择几名主要角色的小演员。

  让林有成也很意外的是,林兆美这边倒是被剧组选择来演文工团这个角色,就是那个投出唯一的手榴弹,引开敌人,保护了大家,自己却跌下悬崖的女孩,戏份还是有些重的。

  至于林兆庆则并不是主要的角色。

  林兆庆自己倒是并没有特别在意角色大小,因为他纯粹是觉得拍戏会很好玩。

  这一次《战争子午线》是由八一厂的张玉忠导演执导拍摄,因为剧本里面没有特别大的战争场面,拍摄成本自然也不算高,拍摄周期也不会特别长,毕竟原版就是两个月完成拍摄。

  现在正是放暑假的时候,适合让孩子在长城进行拍摄。

  林有成这边倒是带着其他几个萝卜头去看过《战争子午线》剧组拍摄,不过电影真正拍摄起来,并不是萝卜头们想得那般有趣,因为好些都是穿着八陆军服装的城市小孩,有很多也不懂拍摄,也就需要导演反复来讲,排练。

  像林兆庆拍了几次之后的新鲜劲也就渐渐消失,好在戏份也不多,很快就阵亡杀青。

  对于自己的阵亡杀青,林兆庆并没有嫌弃自己的戏份少,还想着让林有成这位编剧父亲给自己加戏,开开心心地结束了自己的电影拍摄。

  倒是林兆美却是拍得非常起劲,就连导演张玉忠也认为林兆美拍起电影来非常聪明,不禁对林有成说道:“你这个女儿兆美很聪明啊,和她说了怎么演,她就知道怎么去演,对电影似乎也很感兴趣。”

  听见张玉忠这话,林有成笑着说道:“她说她以后要当导演。”

  张玉忠一听林有成这话,很是意外,脸上不禁露出笑容,点头说道:“我还想说她当演员,没想到她居然会想着当导演啊,厉害啊。”

  林有成笑了笑,看了一眼正在和其他小演员一起玩的林兆美,他也不知道林兆美以后会不会当导演,他只是想到林兆美要是真得当了导演也不意外,毕竟前面去看了《风声》剧组的电影拍摄,现在又在《战争子午线》里面演起戏来,这也算是打小就开始积累经验,以后没准还真得成为电影导演。

  当然,林有成对于萝卜头们现在说的一些未来的理想,并没有特别在意。

  因为未来还很遥远,有些像林兆庆说得要当科学家的理想也是飘忽不定,不知道最终会是如何。

  林有成不知道未来,自然也不会知道以后还会有人考古林兆美这位女导演的电影处女作以及那一声震撼人心,令人心碎的哭喊声。

  “以后要是她真得对拍电影感兴趣,可以多带她来八一厂。”

  林有成听见张玉忠这话,笑着点了点头。

  这也是带孩子们来京城的好处,就像在德城,孩子们也很少会有机会去接触电影拍摄这样的新鲜事物。

  林有成不过是带萝卜头们去长城看了剧组拍摄,自然也不会一直在长城守着林兆美拍摄。

  毕竟他还有别的萝卜头需要照顾。

  因为林有成是《战争子午线》的原著作者,又是编剧,电影剧组对于林兆美自然也是非常照顾的,因为知道林有成一个人带着孩子。

  剧组拍摄结束之后都会让工作人员送林兆美回兴华胡同,倒也不用让林有成去接。

  当然现在在《战争子午线》剧组拍摄的孩子大多都是京城的职工子弟,自然也都不可能让家长放下工作去剧组守着,孩子倒也没有那么金贵,而且八一厂这边又是国家单位自然也是能够放心一二的。

  因此林有成大多时间还是在四合院照顾萝卜头。

  当然,林有成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工作,除了带娃,另外就是写作。

  他这边都已经和《当代》杂志的主编秦朝阳说了下一篇稿子会投给《当代》,虽然不想一直被编辑催稿,但也不会一直拖着。

  现在林有成自然也是需要动笔写最后一个战场,也是最后的

  《亮剑》!

  没错,就是最后的亮剑!

  林有成非常清楚《亮剑》这部作品究竟有多大的影响力,尤其是后面将都粱的这部小说《亮剑》拍成电视剧,真正成为抗战剧的经典之作。

  可以说这部作品是真正的家喻户晓,真正是一部战争艺术和传奇色彩融会贯通的传奇故事。

  林有成非常清楚则合格故事最重要的角色,就是李云龙。

  在李云龙独特的战术指挥下,骄横的ri军山崎大队全军覆灭,接着李云龙会同国军358团团长楚云飞闯进军重兵防守的县城,守备部队的全体军官都在这次袭击中丧生。李云龙和楚云飞在晋西北因此名声大噪,李、楚二人惺惺相惜,成了朋友。

  林有成非常清楚《亮剑》是一部糅合了史诗风格和悲剧色彩的战争题材作品,具有较强的艺术风格,以主人公李云龙的个人经历为主线,反映了从抗ri战争、解放战争直至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尤其是那个特殊时期的历史。

  在林有成看来,《亮剑》之所以会如此经典,这是因为里面有很多角色和剧情都是来源于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和真实事件,所以看起来很有一种真实感。

  要知道故事里面独立团翻身仗是李家坡歼灭日军山崎大队,这场仗改编自历史上的关家垴战斗,连山崎大队被包围之前攻击八陆军兵工厂都一样。还有李云龙带领独立团一部伏击华北军观摩团,这一仗改编自历史上的韩略村战斗。李云龙和赵刚在小村庄被包围,白天防御夜间突围,这一仗改编自历史上的宋庄战斗。

  至于后面的淮海战役时,李云龙部队和国民谠军在夜里偶然相遇,双方一开始都没认出来对方,发觉后陷入混战,这场仗改编自历史上淮海战役时的潘塘之战。

  甚至《亮剑》里面的男主角李云龙身上融合了历史上多位战将的形象,此外,剧中还有一些台词是直接从历史书里拿来的,比如楚云飞痛骂国民谠军“就是五万头猪,三天也抓不完”。

  关键除了李云龙这个角色,《亮剑》中还有许多让人忘不了的人物,像骑兵连的孙连长,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带领骑兵连拼死一搏,与敌人大战几回合,最终全军覆没,无一生还,那句“骑兵连,进攻”可谓是荡气回肠。

  当然,林有成也知道《亮剑》会有一些不合适的情节,林有成自然要进行改编。

  就像李云龙曾数次战场抗命,尤其是伏击华北日军观摩团那次,置八路军总部安危于不顾,自顾自深入敌后赚小鬼子的便宜,这和历史上的韩略村战斗相差很大,在现实中给李云龙两个脑袋他也不敢,就算打赢了一样会受到严厉处分,绝不是小事。

  可以说,《亮剑》在这个地方的改编是一个十足的败笔。

  除此之外,李云龙和楚云飞分别带着一个警卫员大闹ri军酒宴,杀死了几十个ri伪军指挥官,四个人不仅从重围之中全身而退还顺走了酒肉。这段剧情有些像燕双鹰的设计,把ri伪军描写得太过于愚蠢,把李云龙和楚云飞又演绎得太过于传奇。

  故事里面有些剧情设计有待商榷,虽然说林有成也非常清楚小说家的创作不是要复制历史,毕竟那是历史学家的任务,但对于历史还是要有一定的真实性。

  当然,林有成也知道小说把重点和篇幅都放在了那个特殊时期,抗日战争与国共内战并没有用太大的篇幅来详写,纯粹的用于刻画几个主角的性格和形象。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在李云龙军事学院毕业之后,故事才正式展开。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对抗战描写不多,对配角刻画较为苍白细节较为空洞,情结颇为勉强,像和孔捷在抗战中的表现就是一笔带过,对丁伟则是只字未提,对铁三角的形成和战斗情谊缺乏表现,对赵刚的与李云龙之间不断磨合而形成生死搭档的描写刻画更是明显不足。

  而电视剧则把抗战作为描写重点,经过后期大规模的加工与润色的增加了很多小说中没有的脍炙人口的生动情节,如此一来赵刚、孔捷和丁伟的形象栩栩如生,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在那个时期里人物性格亮剑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甚至可以说,小说到了到了后半部在情节上也有很大的问题,其中李云龙带一个班消灭几百个武装匪徒和梁山分队登陆金门的描写,比现在被广泛诟病的抗战神剧更不靠谱,关键用现代的眼光来臆想描述历史,很多地方也完全违背了当时的历史现实,并没有站在客观、全面、公正的立场上看待历史。

  林有成非常清楚地知道,《亮剑》之所以有如此强的影响力,正是因为塑造了一群可歌可泣的英雄群像,展现了这些英雄的悲剧以及其中深刻的意义。他们具有强大的不可战胜的精神力量,面对不可抗拒的命运也毅然亮剑。

首节上一节105/12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