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三十,科技立业 第97节

  借着夜色和稍微的乔装,纪弘和程荟正走在河州的一条小吃街上。

  “八匹马啊,五魁首啊,六六六啊!啊啊啊~”

  “该你了,喝!”

  “都说冰糖葫芦儿酸~酸里面它裹着甜~都说冰糖葫芦儿甜~可甜里面它透着那酸~”

  ……

  “我跟你讲啊,想当年,就你这样儿的,我喝趴下你八个!”

  “嗯嗯嗯,八个!来,六子,扶着你二哥,我去付钱。”

  “付什么钱啊?几点啦?是不是该进场啦?我个你讲啊,我鸟都不服,就服卷……卷……嗯,扑通!”

  ……

  小吃街上此起彼伏的声音仿佛要把天都给捅出个窟窿,河州的夜也从未有过如此的喧嚣。

  眼瞅着两个身材魁梧的大叔就要直挺挺的摔倒水泥地上,纪弘眼疾手快,一个健步直接冲了过去,一只胳膊一个给拽了起来。

  “谢谢小兄弟!”另一个大叔正好结完账回来,见到纪弘,也是点头招呼着。

  “你们这什么情况?”纪弘笑了笑,眼前的这大叔倒是还好,自己提溜着的这两个显然是刚刚“激动”过一场。

  纪弘以为喧嚣都是属于年轻人的,事实上,年过而立的自己都已经不算年轻了。

  而眼前这几位,跟年轻更是不沾边。

  虽然几个人都是一头黑发,而且西装革履的,但从眼角的皱纹看,不说有两个自己大,估计也差不到哪儿去的,五十大多是肯定有了的。

  “没什么,略微有一些激动罢了。”大叔笑了笑:

  “年少轻狂时候做着好高骛远的梦,梦早已经醒了知天命,但没想到今天,又有人代替我们继续把梦做了下去。”

  “什么知知.天命?”另一位大叔扑棱着从纪弘的手里站了起来:“我偏不认命,我要续续.命!”

  纪弘觉得这几个人颇为有意思,还可能有故事,顺势邀着一块儿坐坐:“边上有个茶楼,一块儿坐会儿?顺便喝点儿茶,让这两位大叔醒醒酒。”

  ……

  几个人其实没有喝醉,年纪大了,心里有谱着呢,只是想借着“装醉”的功夫发泄一下堆积内心多年的一些悲愤罢了。

  “愿闻其详。”当几个人问纪弘“你知道我们原来是做什么的不?”,纪弘饶有兴致的一边喝茶,一边请教。

  “我们都是河州矿机机械公司的技术员,当年也算是一把好手,我们工作第二年的时候,就编写了一套自动化控制程序,当时卖遍了全国的器械厂……”

  说话的这位大叔叫郑建平,纪弘略微算了算他的年纪,再听他说这话,心里也是直接一个激灵:八几年的自动化控制程序?

  那可是不得了的啊!

  要知道,中国工业自动化的开端就是从七八十年代引进计算机辅助软件开始的。

  那个时候,别说工业自动化软件了,国内的应用软件甚至都还没有起步,包括著名的WPS,求伯君开发它的时候,也都八十年代末期了。

  “那个时候,们怎么做的自动化啊?”纪弘十分好奇这一点,自动化可不仅仅是软件开发那么简单,各类传感器数据总得要吧?

  至于卖遍全国的机械厂,只要能做出来,在计算机都是稀罕物件的时期,那是必然的结果。

  “这你就不懂了吧?”郑建平说道:

  “我们首先要确认的就是,哪些是我们能做到的,哪些是我们做不到的,哪些是我们通过努力可以攻克的,哪些是我们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实现的。

  “把这些东西分门别类,以确认后续努力工作的重点。至于你说的传感器,我的眼睛就是尺!”

  “屁话,还说没喝醉呢,这就又吹上了!”另一位大叔,名叫韩自强的上来就揭穿了他:“全国几千台设备你一个个用眼看的?”

  韩自强早就憋不住了,开始讲述他们怎么巧用白炽灯泡的光线来确定和计算微小距离,怎么用滑块和小孔来控制精密运动等等等等。

  纪弘不是机械专业的,但这些东西涉及的更多的是物理和数学知识,作为土木专业和计算机从业者的纪弘听得明白。

  甚至几个人说的几个模型,纪弘还在脑子里过了一遍。

  比如用滑块和小孔来控制精密运动这其中还需要人去操作的,比如把金属棒按照程序的计算,精准的插到几号孔上。

  纪弘是越想越觉得这种设计很有意思,越听脑子越清晰,这几位当年使用的这些招数,不就是半自动化加半智能化的模式吗?

  所谓半自动化指的是电脑程序,那半智能化的来源……

  纪弘瞅了瞅几个人,来源显然就是这几个人的脑子啊!

  当他们把这些操作教会给了工厂里的员工之后,那每一个员工就相当于现在的一个AI呀!

  如果说在有这一套自动化工具之前,设备每动一下,都需要人去计算,去操作,去实施,而之后呢,也需要人,但是只需要你提溜着个棒子,按照计算结果插到孔上。

  纪弘对最开始郑建平所说的“确定我们哪些能攻克,是以后努力的方向。”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当年,微型电机和微型电驱显然就属于那种无论如何也解决的问题,但这种集成了巨大智慧的方案巧妙的把这个问题给规避掉了。

  “嘿,这些东西当年那可是机密中的机密,是我们厂发大财的根本。”

  说这话的时候,几个人还有些落寞:“而如今,只能作为我们几个人喝醉酒之后的吹牛的谈资了。”

  “可不是。”纪弘非常郑重的说道:

  “技术可能会落后,但思维永远不会。你们难道没有发现,现在卷耳智能科技的所谓类思维AI,其中解决问题的思维和理念,跟你们这个其实差不多吗?

  “比如产线改造,通过训练的AI去发现问题去指出问题,然后让人去调整去操作,跟你们插铁棒控制位置的行为,想一想有诸多相似之处呢。”

  “啊?”几位大叔瞬间惊讶了:“我们做的东西,还跟AI有联系?”

  “可以有联系!”

  通过深入的交流,纪弘知道,这几个人当年心气儿还是很大的,甚至动过自己研发芯片的想法,只不过后来不了了之了罢了,所以刚才他们才说:

  “年轻时曾经做过的梦。”

  纪弘也是接着说道:“不仅可以有联系,卷耳智能科技的下一步行动,你们甚至可以参与其中。”

  “啊?”几位老者异口同声的说道:“我们?参与卷耳智能科技的下一步计划?”

  “卷耳智能科技下一步的重点肯定会是工业尤其是精密工业领域,你们之前的这类巧思,对于工业AI的训练,给AI提供更多的灵感和数据,是非常重要的。”

  纪弘不只是说说而已的,这个时候,他的脑子里甚至浮现出了一个非常庞大的计划。

  工业的自动化,早已经超出了七八十年代那种连电机和传感器都缺的时代,工业4.0、5.0,智慧工业的概念都已经诞生并蓬勃发展。

  但纪弘要的,或者说的更明白一些,类思维AI所需要的并不是按部就班,并不是程序控制,并不是流水操作。

  而是类似于几位大叔这样的“巧思”只有这样的训练才有意义,才更能体现和激发类思维AI在工业领域的优势。

  “啊?你怎么知道?”几位大叔沉默了一会儿,问道。

  纪弘摘下遮阳帽和墨镜,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纪弘!”几个人瞬间站了起来,而后又揉了揉眼睛,那感觉就仿佛迷妹突然见到了偶像一般:“纪总?”

  “是我啊!”纪弘说道:“几位大叔,现在我正式邀请你们参与工业AI的训练,你们觉得如何?”

  “我们?训练AI?不会啊!”几位瞬间同时摇头。

  纪弘说道:“把你们工作时候的曾经的想法,经验,解决问题的思路等等整理出来,作为AI训练的数据,就可以了。报酬丰厚。”

  “不!”郑建平坚决摇头:“我的经验,如果还能发挥余热,那是我的荣幸,报酬就不必了,回去我们就去整理。”

  “不是你一个人。”纪弘摇头:“这项工作一旦开启,那就是一部工业史,需要很多人参与,报酬标准都是统一的。”

  “只想着我们的梦别人帮我们实现了,真的未成想,我们还能亲自参与到这个梦中,死而无憾!”

  韩自强也是接话:“喝茶有个鸟味儿,下去,走,喝酒,接着喝!”

  ……

  “溜溜溜个当当~~啊啊巷巷~~”

  天色已经不早,韩自强被他两个老友拉着回去了,纪弘牵着程荟的小手,嘴里哼着不知道是哪儿的调子,心情也是格外的高兴。

  “老公,我有些不太懂哎。”程荟也是问道。

  这几个月,她一直跟着苗文璐教授,所研究的课题数不胜数,但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卷耳智能科技,也就是他老公。

  于是,她就有了两个身份,在外,她是一丝不苟的学者,研究卷耳智能科技的一举一动对于科技对于社会甚至对于国际关系、对于世界经济未来长期的影响。

  在内,到了晚上,拥着自己白天的“研究对象”颦蹙嬉笑,听着他的故事慢慢入眠。

  再没有如此幸运的事儿,那就是让我遇到了你,她只想了解老公更多一些,再多一些。

  纪弘也是解释道:“对于工业AI的训练,我早就有想法。这东西,要比语言模型,画图模型之类的要复杂的多。

  “比如,语言模型之类的都是从拆词拆字母开始的,而工业,我之前的思路也是从基础开始。”

  基础从哪儿来?是知识库教材库,工业发展史上的机械、设备等资料。

  另一方面,就是人了。

  像郑建平这样早年属于工业佼佼者的工作思维思路、甚至工厂普通员工操作某一台机器的心得和体会,都可以是基础数据的一部分。

  双管齐下。

  ……

  出来逛了一趟,还能有如此的收获工业AI训练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方向一下子确定了。

  事实上,在产线这些天以及今天为光刻胶和高纯硅提供方案和思路的时候,纪弘就已经发现,利用现有产线数据训练AI,强则强已,但本质和现在的工业并没有什么区别。

  总需要人不停的盯着,类思维AI发挥的作用完全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纪弘接着说道:“比如,两条一模一样的产线,这一条我搞好了,下一条一模一样的流程还需要再重复一遍。你觉得这像智能吗?”

  “不太像?”程荟脑袋瓜子有些不太灵敏原本别人都解决不了的问题,AI能解决,这还不智能吗?但是重复工作,又确实……

  “还有就是,两条差不多的产线,出了同样的问题,这一条解决了,同样的方法,对另一条却没有用。为什么?”纪弘问道。

  “为什么?”程荟毕竟是文史专业的学生,对这些问题天生不敏感。

  “世界上不存在一模一样的两片树叶。”纪弘说道:“这就是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最大的不同。

  “这类问题在数字世界是不可能发生的,数字世界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但在现实世界,你看起来一模一样的东西,就真的一模一样吗?

  “现在的AI是基于理想模型的,包括我所说的仿真100%,实际就达不到。但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差别对生产无影响,就可以视为百分之百。这也是为什么22nm以上可以使用,先进工艺目前还解决不了的根本原因。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包括未来工业领域的很多问题,就需要AI就有更强的智慧能力、更敏锐的判断。而这就要求训练的时候更加个性和自由。”

  程荟听得似懂非懂,但大约明白是怎么回事儿。

  尤其是一个词“敏锐”,而非以前一直听的“精准”,这是一个方向的变化。

  “老公,你真厉害!”

  【得到认可,工业AI训练三步五极法灵感+1】

  纪弘已经见怪不怪了,只要是跟程荟谈及相关话题,程荟稍稍一惊叹或者一感慨,自己的灵感就来了。

  而今天,也是如此。

  回到家里,他也是直接来到书房,整理起相关的东西来。

  “老公,不早点睡吗?明天……”

  “明天上午,他们分好几个厅探讨行业前景,我跟他们说过了,准备下午的专场发布,就不过去了,可以晚点起。”纪弘笑道:

  “我也不会很晚,大约一两个小时吧,正好今天和几位大叔谈的工业模型,现在有点儿思路,整理一下。”

  “嗯。”程荟点了点头,帮纪弘关上书房的门,洗漱去了。

首节上一节97/1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