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三十,科技立业 第83节

  “我c……”张建差点脱口而出一句国骂,但生生的止住了,随即惊呼道:“那还怎么生产?现在的技术根本不可能的好吧?”

  “所以啊,现在这CPUGPU的,我跟你们争个什么劲儿啊?赶紧想尽一切办法,团结一切力量,先追赶上世界顶尖水平。

  纪弘悠悠道:“等到那个时候,再去研究怎么突破更高级别的工艺制程、怎么生产更高级的芯片、把我的设想变成实际可行的方案和芯片,那才是我的目标!”

  “嗯!”张建默然的点了点头。

  他好像彻底明白了纪弘的思路这是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先把整体水平拉上来,然后去实现自己更高级别的设想!

第139章 卷耳带来的变化,从未有过的盛况!

  这设想……自己最近一直在忙活的事情应该是个起点。

  张建继续汇报着工作:“卷耳智微这边所有的流程都已经走完了,初期的人员配置以摩尔科技的高级工程师为主,我这边也都已经做好了协调和安排。

  “随时都可以到岗,相关的工作也可以立即进行。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办公区放在哪里?”

  卷耳智微就是纪弘安排张建这边注册的子公司,前期主要工作就是层迭GPU的设计。

  “办公区……”纪弘沉思了一会儿。

  自成立以来,卷耳智能科技这几个月不断的扩张,除了最初张建帮他们买下七号楼,卷耳自己又先后拿下了隔壁的六、八、九、二十、二十一这五栋楼。

  现在,整个科创基地园区西侧六栋已经完全属于卷耳智能,卷耳还向住建管理部门提交了将这六栋楼连同东门彻底与科创园区独立开的申请。

  通过的很顺利,这个时候改造都已经快要完成了。

  “卷耳智微放到这里也不是很合适,而且这边业务的扩展也很快,这几栋楼甚至都撑不到过年。”

  看似好几栋楼,但科创园区设计之初就是为了初创企业准备的,园区都是7~11层的低层,而且每层也就两三百平米。实际没多少面积。

  纪弘之所以看中这里,将园区东侧几栋楼全买下来,看中的也是这里的环境,该说不说,地价便宜的地方,容积率就是可以做的低,建筑密度也低,整个园区简直就像是一个花园一样,很惬意。

  “让行政部门去操心吧。”纪弘交代道:“我们挑出一些比较好的方案,回头咱们俩再谈。”

  ……

  纪弘在忙活卷耳智微的事情,而河州一号徐君正在办公室大发雷霆:

  “他廖正这是什么意思?还来河州考察,考察他妹啊!冲着卷耳智能科技来的就直说。

  “还装模作样的说什么有一个合作要谈,有什么合作需要他一个鹏城老一来谈?这不扯犊子呢吗!”

  徐君刚刚接到公函,就冲着秘书一顿牢骚。

  “也许有可能是真的,卷耳智能科技一个研发总监这一段时间一直跟鹏城那边有联系,还去过好几趟。”

  “研发总监?对得上鹏城一号?”徐君一脸不信。

  “赵东赫,纪总的死党,在整个研发中心,纪总不在的时候,他是代表纪总存在的。两个人是上一家公司的同事,关系一直很铁,纪总创业第一天他就在。”

  徐君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这关系还真不好说,在乎的人比亲兄弟都不惶多让,不在乎的,亲兄弟还打死打活呢。

  纪弘这儿,据他了解,确实是一个重情的人。

  不过他还是不相信廖正,即便真有合作要谈,随便派个副市过来也就是了,自己过来,显然是想直接对接纪弘,肯定有什么想法。

  要说徐君最敏感的,就是卷耳智能科技了。

  也不怪他,卷耳智能科技现在不管走到哪儿都是香饽饽,上次在沪市,卷耳就设立了一个临时的办事处,沪一就专门去慰问,就算不是挖墙脚,那也是为了结个善缘,为了以后挖墙脚。

  反正徐君现在看谁都像是挖墙脚的。

  “卷耳那边最近有什么动作吗?”虽然在卷耳智能科技隔壁设立了一个办事处专门为他们服务,但纪弘找他们的时候不多。

  而徐君也有非常多的工作,就算再重视也不可能完全围绕卷耳转。

  “除了宏图微电子之外,还注册了一家子公司,卷耳智微。主营业务是半导体设计。”助理倒是了如指掌。

  “整合EDA和晶圆工厂。”徐君问道:“这里边有什么工作可以做吗?比如,吸引晶圆工厂来河州?专家那边咨询了吗?”

  “咨询过了,不具有现实可行性。”

  秘书摇了摇头:“已经建设好的工厂,尤其是高端精密,特别是晶圆工厂这种,是几乎不可能搬迁的。

  “高端制程这边,卷耳虽然没有明确,测试阶段肯定是在现有的工厂。卷耳智能科技和华为达成了一致,华为让出一条产线的产能。

  “卷耳智能科技的设计企业估计会设计一种新型的芯片,配合高端制程EDA的研发和产线的生产。

  “这条产线大概率就是华为让出的这一条。”

  秘书原本是人大的社会学专业选调生,这一段时间愣是被逼的去学微电子行业的相关东西了,请教了很多专家,甚至了解了非常多的光刻机相关的知识:

  “不过,卷耳智能科技也有改进光刻机的打算,如果国产光刻机有进展,新增产线是我们可以争取的。”

  徐君点着头,但脑子里想的还不是产线的事儿产线是否能有还是未来的事儿,但他总觉得有人要挖墙脚。

  廖正要来,给的压力太大了。以前都是他带队去沿海,去广深考察拉投资,总感觉现在是反过来的。

  “卷耳智能科技的扩张速度很快,就算是拿下了科创基地的几栋楼,很快也会不够用,给他送一栋5A级写字楼怎么样?”

  徐君说道:“科技岛怎么样?”

  说着,徐君还打开地图:“这里距离高铁站只有9公里,而且全程快速路,几分钟就能到。

  “他们在高新区那个地方,环境好是好点儿。但是商务谈判什么的,有人要来,是不是不太方便?从车站和机场过去,得一个多小时了,是不是很耽误事儿?

  “在商务核心区有一栋写字楼的话,哪怕只是作为形象店,也是不错的吧?我看东方大厦就不错!”

  秘书先是一怔,迅速想明白了徐君想做什么,也是迅速的查了查资料:

  “东建集团这栋楼,5A甲级,三十三层,十万平米。正常买下来的话,需要二十多亿。”

  “二十亿。”徐君敲了敲桌子:“十亿能拿下来吗?”

  十亿,建筑成本可能差不多,但是,那里拿地的时候,价格就不便宜。十亿肯定是亏的,而且,就算不亏,人家忙忙活活好几年图啥呢?

  不过,有些时候账也不能这么算。

  因为地产市场比前几年差了很多,再加上经济本身的因素,科技岛商业地产的价格是虚高的,现在也根本没有什么入住率,东建集团现在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换个企业可能还真不行,但如果是给卷耳,说不定还真可以。”秘书分析道:

  “卷耳如果入驻,甚至把这栋楼当成总部,这栋楼哪怕亏了一些,其他的楼涨价也能赚回来,甚至更多。

  “高新区那边的集聚效应就是样板,三个产业园区现在已经满满当当的了,东建集团一定会考虑这个因素的。”

  “先接触一下,谈谈预期。”

  徐君也是这么考虑的:“我这边开会讨论一下,十个亿,就当他们把这几个月交的税还给他们了,只要能留住,就是值得。”

  卷耳智能科技是初创企业,早期还是小微企业。但现在的营收和规模,肯定不能算是小微了。

  同时,他们还认证了高企、享受着科技产业扶持的政策,税收这边有非常大的优待。

  但即便如此,这几个月,他们给河州带来的税收也超过十亿了。

  这还只是直接交的税,间接的,比如员工个税卷耳智能科技的薪资水平是非常高的,个税这一块儿也不是个小数目。

  再加上高收入带来的高消费等等。

  就算交的税全还回去,河州这边也是大赚特赚的。

  而且,卷耳智能还在飞速发展,早几个月,是只有耳语系统和私人助理的,现在,除了因为芯片产能受限而发展缓慢的超算平台之外,开放平台的营收也在急剧增长。

  未来几个月,交的税只会越来越多。

  还不仅仅是卷耳自己,依托于开放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科技企业也非常之多,甚至把高新区的三个园区都填满了。

  虽然现在才第一个月,还没有真正的效益,但大部分企业眼见着飞速在成长,未来,这将会形成一条巨大的产业支柱。

  这可是河州从未有过的盛况。

第140章 河州半导体行业峰会论坛的计划

  徐君这边的行动很迅速,上午才想出来的方案,下午就上会了。

  担心有人不同意,他还特意强调,鹏城廖正要来的事儿,当然是全票通过。

  事实上,现在这个阶段,卷耳智能科技的事情,是没有任何人敢在明面上使绊子的,除非不想干了。

  不仅如此,徐君还安排人专门去了解了一下宏图微电子附近地块的情况上一次他给纪弘提供了一个地图,一个多月了,纪弘也一直没有反馈。

  但是,既然已经在那个位置有了一个工厂,再建的话,当然也是在附近最好。

  自己肯定要做到了如指掌,一旦卷耳有需要,可以立即行动。

  上会这边通过了,东建集团那边更是没有任何磕绊,算了一笔账之后,直接联系了科技岛上的其他几家商业地产企业。

  卷耳智能科技如果真的将科技岛东方大厦作为总部,这是科技岛所有地产公司都有好处的,不可能只有他们一家让利。

  徐君的秘书不知道他们谈了什么,达成了什么协议,但仅仅两个小时之后,就给他回复了同意可以卖,但要保证卷耳智能科技尽快入驻。

  ……

  “张哥,你的办公场所不用找了。”快下班的时候,纪弘接到徐君打来的电话,稍一思量就知道他们的打算了,纪弘也没拒绝集体决策通过的方案,自己这边真要不收才叫事儿呢,估计会误会自己要跑!

  产业支持这种事儿,合情合理合法,甚至都没人能说出半点儿不是,为了吸引企业入驻,在全国这都是常规操作。

  纪弘也没有什么好矫情的,直接就收下了。

  “嗯?什么情况?”

  “你有福了,科技岛东方大厦,一整栋,十万平方。”纪弘笑道:“甚至都没有搞什么一元钱二十年这种,直接产权送给我们。

  “卷耳智能在那设个形象中心,然后智微就在那办公就行。”

  纪弘其实也有打算搞一个形象中心,形象不形象的其实不重要,但科创基地这个地方,研发办公确实挺好的,环境好,安静。

  但是,周围高端商务接待能力很差,能够开大场发布会的地方几乎没有,离机场车站也确实远了些。

  早期可以不用太在意,但是随着卷耳智能科技规模越来越大,对外交流越来越频繁,这些事情就非常重要了。

  “你这……”

  张建也是一阵唏嘘,这边的第一栋楼还是他送的,现在刚说有需求,一天都没到,河州就把一栋公开售价二十亿,成本也得超过十亿的5A甲写字楼送过来了。

  这真真叫一个刚刚瞌睡就有人送枕头啊!

  不能比不能比。

  “这不是很正常,”纪弘也是笑了,刚刚徐君打电话的时候一直说鹏城鹏城的,言语中生怕卷耳跑了。他也是接着说道:“地方扶持科技企业嘛!”

  张建撇了撇嘴,地方扶持科技企业很正常,但也没见过这么扶持的。

  ……

  何止是张建,纪弘这边通知陈继业负责和东建集团负责交接的时候,陈继业也是吓了一大跳。

  但他想的显然比纪弘还要多,河州市的目的很明确,但是这里边还有东建集团以及科技岛好几家地产公司的共同让利,人家肯定也是有所图的。

  之所以要卷耳智能科技入驻,在乎的肯定是影响力和名气。

  “那咱们就直接把东方大厦改成卷耳大厦。”

  纪弘确实没有考虑那么多,这段时间他的脑子已经被层迭GPU、芯片、光刻机、EDA、晶圆厂等等这些词儿填满了。

  但是不考虑不代表他不明白,陈继业一提醒他就立即反应了过来,人家以一半的价格卖了一栋楼,即便不是直接卖给自己的,这里边的关系,力所能及的也需要考虑一下。

  更何况这事儿对卷耳智能科技完全没有任何坏处,纪弘想了想,又交代道:

首节上一节83/1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