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三十,科技立业 第70节

  一个声音从耳边飘来,纪弘脑海里瞬间出现了无数的想法:

  【AI机器视觉融合光刻台调平系统……】

  【智能感知与数据采集……】

  【AI融合光刻机双工件台控制系统任务调度、多自由度微动台运动控制、晶圆自动传输……】

  【投影物镜的偏振像差与相关AI控制方案……】

  【光刻机内部气温控制硬件设计与AI模型算法……】

  【AI与光刻聚焦控制……】

  ……

  短短十几秒,光刻机三大系统和九个主要子系统与类思维AI结合相关的灵感直冲脑门!

  纪弘甚至直接一个没稳住,差点儿没栽倒在地上,好在程荟扶住了他。

  “老公,你咋了这是?”程荟焦急的都快不知所措了。

  纪弘赶紧稳住身子:“没事没事,就是刚才晕了一下,估计是感冒了。”

  这么说着,纪弘还哼哧哼哧了鼻子:“我前俩月才体检过,身体倍棒!楼下王炸你知道的,他都干不过我了现在!”

  这么说着,纪弘心里也在嘀咕:也幸亏身体素质有提高,要不然这一下还不得直接挂掉?

  脑子里思维灵感还在萦绕呢,纪弘也是说道:“老婆,刚才在饭店跟他们几个光顾着谈事情了,都没吃饱,你再去给我熬碗粥吧,我整理一点儿资料。”

  “好!”

  ……

  一个小时后,灵感渐渐的模糊了。

  纪弘也是苦恼的扔下了笔资料太多了,根本就整理不完,最后,纪弘只能大略记一下要点。

  但实际,有很多东西,即便记下来了,他也无法完全理解这东西有什么用。

  像之前,人工智能的灵感,他随便标一个标记,下次看到就能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但光刻机这儿,哪怕把所有的文字都写下来了,一些东西,他依然是一团浆糊。

  这是因为他对光刻机本来就不太了解的缘故不理解,靠死记是记不住多少东西的。

  “得学!”

  纪弘扔下笔,把程荟送来的一大碗粥一口闷掉,补充大脑过度使用消耗的糖分,然后就说了这俩字儿。

第120章 先进光刻机数据?你确定你没有算错

  ?!

  纪弘萌生了系统学习芯片设计和芯片制造的想法,不求多么精通,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但求系统的了解一下这其中所有的流程。

  要不然,即便灵感堆积到脑子里,那也是一团浆糊。

  不过,他有一点儿不太明白

  若说之前得到的人工智能甚至是存算融芯片设计的相关灵感,他自己本身都是有一些基础的,在这个基础之上进行发散和联想,即便没有“灵感+1”,哪怕是自己突然开窍了思考出来很多东西,都不能完全算突兀。

  纪弘在之前甚至考虑过:所谓的“灵感+1”本质会不会只是自己突然的思维迸发而已?

  但今天,AI融合芯片制造的灵感彻底否决了这种猜测。

  纪弘自己是没有任何芯片制造的基础的计算机科班专业出身的学生,在学校可能还接触过单片机、试验用光刻机什么的,而他,一个土木工程的学生……

  至于自学,学编程学算法甚至学芯片设计也就罢了,制造,哪里有门路,光刻机长啥样他都没见过网上搜的图不算的话。

  在这样的情况下,这灵感就生生的硬往自己脑子里灌,这是否离谱了些?这玩意儿究竟哪儿来的?是谁灌的?难不成还有外星人?

  这个问题,纪弘思考过不止一回了,虽然每次都得不到什么具体的答案,但他是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而且只有媳妇儿程荟的认可才能起到这样的效果,就不考虑有没有外星人这回事儿,就算有,外星人也不会是这个脑回路吧?

  如果非要说有一个人是这种脑回路什么都跟程荟联系在一起的话,只有可能是自己吧?

  纪弘越分析越觉得事情有蹊跷,尤其是会不是是自己这个念头从纪弘的脑子里一冒出来,那就再也止不住了。

  越想就越觉得这完全符合自己的思维和脑回路,而且也只有自己有这么设计的动机!

  ……

  思考了许久,纪弘摇了摇头:无论怎么想都想不出一个逻辑自洽的闭环来,他最终选择把这些乱七八糟的东再次抛诸脑后,不再去考虑了。

  有这时间,还不如分析分析今天记录下来的资料。

  “精调……偏振像差……运动控制……数据采集分析……”

  纪弘现在虽然不完全清楚这一个个流程和系统其中的完整过程,但有AI在,搜索资料变得格外的简单了。

  而且哪怕仅从字眼上看,也能看出来:这里边不仅涉及到硬件和算法,复杂的数学模型更是其中非常关键的部分。

  “孙博?”想起数学模型,一个人不自觉的就从纪弘的脑海里冒了出来。

  想起和孙博的相识,纪弘也是不自觉的笑了笑,那真就叫一个巧合:

  公开的网络上活跃着无数的大牛,他最初和孙博就是通过CSDN结识的。

  当时的孙博仅仅通过一个数学模型就判断出卷耳智能科技关于类思维的相关专利公开文件的实现方式是个大坑。

  纪弘就对他格外的留意了起来。

  后来他又通过一个函数精准的表示出Transformer模型能力曲线,判断模型能力增强的后续成本以及微软和OpenAI的可能动作。

  毋庸置疑,在数学模型这个领域,孙博就是一个神人。

  后来,纪弘和他陆续通过私信交流,甚至还加了微信孙博早就猜到了纪弘的身份,纪弘有意招揽他,就没有否认。

  而孙博也告诉了纪弘他的名字和身份,纪弘也知道了他的真名孙博,是科学院自动化所的这一点纪弘通过王炸和有关机构确认过,是真的。

  琢磨了一会儿,纪弘也是找了一个典型的数学问题给孙博发了过去。

  ……

  “这是又不想让我睡觉了啊!”这个时候,差不多已经快十一点了,孙博都已经洗刷完毕准备睡觉了,突然看到纪弘发过来的问题。

  自从两个人互相确认了身份之后,也并不经常联系,就算联系往往也是像今天这样,纪弘大半夜的发过来一个数学问题,孙博熬夜通宵的去计算和研究。

  关键是,孙博还乐此不疲。因为每一次,纪弘的数学问题都能给他带来惊喜,比如上次的最优化理论,就对他们人工智能模型交流有极大的启发。

  而这次……

  “navier-stokes方程组?”孙博揉了揉眼睛:“流体运动问题?”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孙博越算越迷糊,倒不是不会算,而是这显然是一个现实问题的模型,而不是单纯的数学问题。

  “这显然是气浮面……气浮支撑问题,用在哪里的呢?”孙博一边瞅着运算的数据,一边喃喃自语:

  “还有这和运动问题的结合……这个数据这是侧面气模推动力?”

  ……

  数据越来越明显,孙博脑子里也是大胆的出现了一个想法,这难道是:【光刻机双工件台系统的数学模型?】

  孙博是科学院自动化所的,光刻机这方面虽然不是他的主要方向,但科学院长机所和沪上微电子一直有紧密的合作,相关的东西他甚至还有所参与。

  一旦有所怀疑,数据验证那就变得十分简单了。

  “这个是压力边界参数、速度边界参数……”

  “这个是宏动台的地面和侧面气模面面积……”

  “这个是阻尼系数……力矩平衡方程……”

  ……

  刚刚所计算出来的数据,被孙博一一对应起来,确真无疑:这就是光刻机双工件台系统的数学模型!

  而且看起来,这数据……

  “这数据当然非常先进,如果你没算错的话!”

  孙博只是对数学模型比较擅长,具体对应的硬件设备他并不了解,于是也没管是不是凌晨一点,直接打了好几个电话把长机所的一个同事楚强给薅了起来。

  “算错?你是说我?”孙博瞬间就不乐意了。

  “对,你是孙博,你不会算错!”楚强当即挂断了电话:“我得去找领导!今晚整个科学院估计要疯!”

  “咦咦咦,你等会儿!”还没说完,那边电话就已经挂断了。

  纪弘跟他是有默契的,再说了,能用个人微信发的东西,本来应该也算不上机密,孙博就没有去阻拦。

  而且看楚强这神神叨叨的语气,而且大半夜的都要去找领导,还整个科学院要疯,显然这个模型表现出来的实力非常强悍!

  “卷耳智能科技研究光刻机去了?”孙博有些不太理解:

  “没听说啊,不是说要整合EDA行业吗?而且光刻机,也不是一家两家企业能够搞定的吧?最起码镜头这一块儿不得靠长机所?没听说什么风声啊?”

  楚强去联系领导了,而孙博也没再去睡觉,即便睡了,一会儿肯定也会再被叫起来。

  他本人以及交代私人工作助理一起去公开网络寻找卷耳智能科技与光刻机的关系去了。

  “有消息称,卷耳智能科技要收购河州宏图微电子?”

  光刻机的消息是没找到,唯一相关的是在某论坛,有人透露了卷耳智能科技要收购河州宏图微电子的消息这消息卷耳智能科技也没刻意隐瞒,公司不少人都知道。

  “220nm的两条产线?这够干什么的?”一查宏图微电子这家公司的资料,孙博看的直摇头,这两件事儿好像没什么关系。

第121章 天还没亮,院士直接杀到孙博家!

  纪弘这边其实不太清楚他扔给孙博的那一批数据代表了什么,他只是想隔三差五的跟孙博交流一番,看什么时候有没有机会把这个神人搞到自己公司。

  而且,看现在这形势,自己这边还是非常需要的。

  把数据发过去之后,他就上床睡觉了,而且,一觉就睡到了大天亮还是被陈继业的电话吵醒的昨天熬太晚的缘故,晨跑都取消了。

  “陈总,怎么了?”纪弘一口咬了一根大油条,然后问着。

  陈继业这个时候打电话来,大约是有什么情况,但应该不是什么大事儿。

  “微软那边……”

  “啥?你说啥?微软要发布第二代基于意图识别的操作系统?外界疯传和我们有合作?用的是我们的【类秘书意图识别】?”

  纪弘直接一个喷嚏差点儿没把自己噎住:“传这个新闻的,脑子不会是有什么大病吧?避坑打假没生效?你把新闻发我,让我看看究竟是怎么传的!”

  陈继业把消息转发了过来,消息源还是国外的权威媒体西雅图时报!

  “这他么的不是我们玩儿剩下的套路吗?”纪弘看完完整的报道,也是爆了一个粗口。

  “我们玩儿剩下的?”陈继业有点儿不明所以。

  “我说的我们不是卷耳智能科技。”纪弘解释道:

  “二月开两会的时候,我们公司,就是我之前所在的公司创界科技,就发了一篇通稿,标题是这样的

  “《两会在京召开;我司CEO赵锐发表重要讲话,赵锐表示……》

  “开两会是真的,赵锐讲话也是真的。但是没说赵锐的讲话是在两会上的讲得啊,他么的,那是在我们公司晨会上的讲得!

首节上一节70/110下一节尾节目录